52、第 52 章

作品:《我在六零养熊猫

    最终, 小神君还是没有把毛送给她。

    它送了她一颗竹籽,说是栽到地里后,能长出天笋。这种天笋味极鲜美,非人间山珍所能比拟,用来炒菜炖汤都是上选之物。

    最初, 何妙不肯收。她撇着嘴, 对天笋表示不屑:再好的东西, 都比不上貔貔貅珍贵!

    小神君心里还得瑟了一下。不过, 为了阻止自己的毛跟自己争宠,啊呸, 是抢走信徒!它冷漠地对她道,你再这样, 不仅毛没有,竹籽也没有,

    外加以后它都不会再让她摸爪子了!

    在这严厉的威胁之下, 何妙只得委委屈屈地收了竹籽。

    回去之后,何妙就在院子里随便挖了个坑,把竹籽埋了进去。

    也不怎么上心。

    倒是又专心扑在了连环画的创作上。

    何妙人工降的这场雨, 真要论起来, 并非是在久旱无雨的情况下降的。

    充其量不过是让农作物暂时从暴晒中解救出来,让它们缓了口气。

    但它的意义非同小可。它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让大家从恐惧中冷静下来,明白到只

    是一个特殊事件,那种规模的天灾是很难再度卷土重来的。

    人们在雨中奔走欢呼, 笑啊喊啊,“下雨了下雨了!老天爷赏赐雨水了!”

    小孩们在雨中高兴地转圈圈,用脚在雨水积成的小水坑里踢踏。大人们伸出双手去捧这珍贵的雨水,感受着那一滴滴一粒粒的水珠带着点凉意地润湿自己的头发和面颊。

    第二天,恐慌性的食品抢购,在各大单位不断进行宣传教育都无果的情况下,自发性停止了。

    人们紧绷的面部表情,也舒缓了许多。

    刘贵芳再不用犹豫到底要不要宰掉还差十来天,就能产蛋的鸭子了。她高兴地做了一顿饺子,算是庆贺这场珍贵的降雨。

    又过了些日子,在六一儿童节这天,何妙的连环画稿终于完成了。

    她把稿子交给刘记者时,后者还调侃道:“都不知道到底是你过节,还是我过节了。这算是你送给叔叔的儿童节礼物?”

    把何秒逗得不行。

    看她把稿子完成得这么快,刘记者心里高兴,非要请她吃冰淇淋,当做回礼。

    何妙自认是成年人,两个成年人过儿童节,这可真是新鲜了。不过,看到刘记者那么高兴,这东西也就一毛五一盒,远没有冰峰汽水那么贵,扫了人家的兴也不合适,她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出版图书是有流程的。何妙交了稿之后,又盯上了山西昔阳大寨的一位农民陈永贵。

    她知道,这场北涝南旱的天灾将把他推上历史大舞台,并且在这之后,就连主席爷爷也提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口号。

    顺着历史的潮流,做一些符合时事且有利于国家团结稳定,又能赚点小钱的事,是何妙乐于去做的。

    于是,她在等待前一本连环画付梓出版的同时,又开始画起了陈永贵在环境非常恶劣,且因涝灾颗粒无收,并被洪水冲垮了大部分窑洞的大寨村里,带领大家艰苦创业、上山造田,成功改善大寨村民生活条件的故事。

    至于新闻采访报道改编连环画的授权还有脚本嘛,依旧是请刘记者来做的。

    而很快地,她妈在租地那边养的鸭子开始产蛋了。

    这些鸭子刘贵芳都是用心饲喂的。虽说鸭子在田里本来就会四处觅食,可她生怕它们营养不够,到处去给它们挖蚯蚓,捉虫子。还跑市场上去收别人不要的烂菜叶,切碎了喂给它们吃。

    自从养了它们,家里就开始蒸漓米饭。这样,漓出来的米汤,就能拿去喂给它们喝。

    这不,这些鸭子一下就是18个蛋!减去上交的8个,还能剩10个!

    何妙惊叹地道:“这么多鸭蛋,咱们哪里吃得完啊……”

    刘贵芳却乐呵呵地道:“这算什么多?以后还能产更多!咱们可有28只母鸭子呢!”

    28只……以后就算一只一天只下一个蛋,那也能下28个蛋……“要不,多余的蛋拿去卖了吧?”

    “那当然。”刘贵芳一脸得色,“不过今天的蛋,咱们就留6个,晚上我煎蛋饼,咱们一家三口一人两个蛋饼。剩下的12个,交8个,给胖球和君君一人2个,你说好不好?”

    身为跟国宝建立了深厚感情的饲养员,她妈永远都忘不了她可爱的胖球。至于君君嘛,那是沾了胖球的光。

    “好啊。不过,胖球的话,妈你就给它蒸芙蓉蛋吧,别加盐。长毛的动物吃盐会掉毛的。至于君君嘛,反正你也不怎么疼它,就给它煎加盐的蛋饼吧。它喜欢吃香的东西。”

    她一语道破她妈的偏心。

    刘贵芳被她噎了一句,反驳道:“我怎么不疼它了?我有段时间看它吃得少,还天天盯着它吃东西。”

    何妙马上回想起小神君跟她告状的事来,噗哧一声笑了起来:“对,你还盯过它拉屎的!”

    “结果一次都没看到。”她妈还很遗憾。

    为了表现自己的一视同仁,刘贵芳给家里的两只“家宝”和动物园的两只“国宝”都做了芙蓉蒸蛋。

    她是怎么蒸的呢?

    托了何妙之前找那些半大小子摸了河虾河蟹,扔到田里的福,她去摸了一些河虾出来。

    前面的步骤与蒸芙蓉蛋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取蛋打散,加盐,再拌打。然后在碗里加水,上蒸笼。

    接着,就需要把河虾剥壳处理,再经焯水了。她动作快,做完这一步,蒸蛋的蛋液才只刚刚成形,嫩得不行。这时候,把虾仁放到蒸蛋上,再蒸一蒸就成了。

    这道菜最重要的是保持蒸蛋的嫩滑,虾仁老了也不好吃。所以这一步蒸个两分钟就可以了,要是没熟,把它焖一焖也能行了。

    起锅的时候,滴两滴香油,撒上点葱花,那香味儿啊老远都能闻到!

    院子里住的其他正式职工嗅到香气,都有点儿馋。但鸭子谁家都养得有,只是他们养得晚些,暂时还没吃上蛋而已。

    倒也没谁嫉妒这个小家庭。

    当然了,这样做出来的蒸蛋肯定是给人吃的。给国宝吃的嘛,就没加盐也没加香油、葱花了。

    鉴于小神君没把它的那根毛送给何妙,她也懒得替它争取在吃食上的权益。

    反正没啥味道的竹笋,它不也啃得挺好的吗?哼叽!

    虾仁蒸蛋的味道着实是美,滴了香油和葱花后,香味儿压住了虾仁淡淡的腥味,倒是把它的鲜味给放大出来了。而蛋里含的谷氨酸钠,更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这做出来能不鲜吗?

    又鲜又香,口感还特别嫩滑,挖一勺含到嘴里,有半口蛋羹直接就滑到喉咙里去了!剩下的半口,碎在了嘴里,抿上一口,入滋入味,回味悠长。

    哈哈哈,这么有滋有味的蒸蛋,小神君就是尝不到味道!何妙又挖了一勺往嘴里送,心里有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叫你拆散我和那根毛!

    因为心里有不痛快,她妈去给胖球和君君送蒸蛋,她都没跟着去。

    她闷气生了好几天,总觉得辜负了那根毛待她的一片真心。然后突然某天晚上,半夜醒来,她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个化身最初看起来不是一点灵气都没有吗?看上去傻乎乎的,也不说话的样子。

    后来,它咋就跟她对话了呢?

    咦?!

    她从床上弹坐起来,深感不对劲儿!

    可是一分钟过去之后,她表情又松驰下来,躺回床上,觉得自己可能想太多了。

    毛就是毛,怎么可能有小神君的那种灵气呢?你看,她后来抛硬币,它不也傻乎乎地让国徽那面朝上吗?她还伸手指戳了那根毛好几次,它才反应过来。

    最后,她下了一个结论,小神君那么傲娇,才不可能纡尊降贵变成根毛保护她呢。毛毛呢,比小神君傻一些,贴心一些,可爱一些;小神君呢,比毛毛有灵气一些。

    唔……她还是想要可以随便撸的毛毛……

    在她生闷气的那几天里,她家鸭子已经产过几波蛋了。这些蛋都被她妈收集起来,上缴的上缴,

    吃的吃,剩下的则全数拿去卖。

    这个年头是开放了自由市场的,但粮食和油这两大类关乎农业经济的大头依旧是不允许那些有自留地的农民,拿进城来买卖的。

    但鸭蛋还是可以卖的。

    刘贵芳把鸭蛋拿去卖,她丈夫何清华非要陪着她一块儿去,说是怕她提拎不动。

    她?提拎不动?

    开玩笑吗?

    之前田里蓄水时,她轻轻松松地就把一担担的水从河边挑过来了。而何清华这个没干过重活的城里人呢,只提了一桶水走趟子都还累得要死要活的。

    “卖个鸭蛋,哪儿还需要两个人去!你在家里多休息休息不好吗?”

    望着说出此等不解风情之语的老妈,何妙闲闲地帮老爹解围:“妈,你长得那么好看,老爸是怕你会被二流子调戏,不放心。”

    何清华赶紧点头,以示体贴。

    刘贵芳一撸袖子:“调戏我?!不想活了!谁要敢打我的主意,看老娘不操起扁担一顿揍!”

    “对呀,老爸就是知道你是这个性子,生怕你把人给揍死了,所以才要跟着去嘛!”她很自然地接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