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9章 第144、145章

作品:《蜜宠娇娘

    第144章

    严惩唐统可立君威, 于天子是有利的,这一点, 魏昭自然也是事先算计到了。唐统不过一个靠天子冒头的新贵, 才得势不过数月功夫, 竟然也敢无视天子私调军队, 此事若是不严惩, 于陛下一点点彻底夺回军权的大计不利。

    所以, 与其说算计唐统,不如说是在算计陛下之心。

    唐统等人被定了罪, 也没什么稀奇。行刑之日, 魏昭夫妻也没闲情雅致去看。

    因为他们彼此心中都知道,于大业来说, 唐统等人不过只是几个小罗罗而已。死了, 也不值得松一口气。

    尤其是叶榕, 这几日来,她心中都有种负罪感。

    说到底, 魏昭是为了她, 才选择提前暴露这么多的。这一局, 看似是把唐统一干人搞垮了, 搞死了,但是于陛下、于嬴家, 甚至于顾家那里, 魏家二郎这个人, 至少从前的那些不堪与纨绔, 都是装出来的。

    藏拙,必惹嫌疑。

    甚至叶榕想着,前世的时候,魏家被抄斩,是不是也是因为他过早的暴露出了蛛丝马迹?

    那段日子瞧着他为了自己的事情忙进忙出的,叶榕实在心疼。虽然他素来不爱挂脸,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至少在面对自己的时候,面上始终挂着云淡风轻的笑。

    但她明白这场博弈对他的损失,也知道这一局看似简单容易,真正布起来,其实有多么的难,多么的惊心动魄。但凡走错一步去,惹来的,便是杀身之祸、灭顶之灾。

    而这些,都他独自一人承受了。等到他留下来给她的,就只有最后的这一场胜利。

    叶榕很感动,也有些难过。她是为他的这份心而感动,是为他背后独自一人所扛起的压力而难过。

    叶榕怕,所以这段日子,她一直守着镜子,想继续从镜子中查看到一些对他们有利的事情。可自从唐统、叶千荣、唐姨娘三人服了刑后,这枚铜镜中能看到的,就只有叶桃和顾家后宅的那点事情。

    唐统死了,叶桃靠山没了,如今倒是老实得很。顾昶本来也没有多在意叶桃,加上叶桃从前因舅父唐统得势嚣张跋扈过一阵子,所以,如今唐家败了,顾家更是百般不给她脸色瞧。

    尤其是她婆婆顾二夫人,晨昏定省立规矩,那都是最基本的。平常,动辄便是罚跪、罚不给饭吃,更是逼她早早起来伺候自己洗漱,晚了也不让她睡觉,只叫她伺候完自己才能回屋。

    这般磋磨下来,不消几日,叶桃便瘦了一大圈,再没了往日的珠圆玉润。

    叶桃失宠,樊昕也没有因此多得宠。家中的一妻一妾,顾昶似乎都提不上什么兴趣来。顾家不得圣宠,近段日子来,颇有些式微的意思,顾昶倒是有雄心壮志,一心扑在军政上。

    唐统兄妹母子三人毒杀叶家大老爷一事,樊宾是不知道的。等知道真相后,他久久都未回过神来。

    去牢里探望过,但他心有余力不足。想去做些什么,但终究因能力不足而什么都做不了。

    买些好吃的好喝的送去,也算是他能为她做的最好的事情了。但唐姨娘却是有些疯了,忽而笑忽而哭的。看到樊宾来,她以为自己还是豆蔻年华呢,说了好些从前小时候的事情。

    自此,樊宾才知道,原来她心里始终都是有自己的。若不是有叶大老爷横刀夺爱,若不是唐统为权势蒙了心,或许,他跟音儿早双宿双飞成了一对神仙眷侣。

    樊夫人这些日子一直吵着要和离,唐姨娘服刑后,樊宾答应了樊夫人。宅院留给前妻跟儿子,向自己的上级打了辞呈后,樊宾选择出家做和尚去了。

    也是因为这个,樊夫人终于看得明白。原来,她与这个男人一起生活了二十年,与他一起育得了一儿一女,到头来,在他心中,却还是比不上一个死了的的狠毒妇人。

    樊夫人想不通,大病了一场。好在顾昶还念着些与樊昕昔日之情,得知消息后,从营中回来了一趟,并且向自己母亲二夫人与祖母老太太请了命后,亲自送樊昕去樊家侍疾。并且交代,说她可以在家多呆几日,直到她母亲身子痊愈。

    但顾昶没在樊家多滞留,送了人回去后,他就又回了营里。

    樊夫人现在没什么奢求,只希望一双儿女可以好好过日子。但见那件事情后,女婿待女儿尚算可以,且如今唐家倒了,叶家也不再认叶桃这个唐氏所出之女,所以,樊夫人就觉得或许女儿的好日子来了。

    便劝着说“妾就妾吧,也不要太心高气傲。事到如今,这就是命,认命吧。只要姑爷心中有你,你再好好调养身子,怀个孩子,日子一样过。”

    “你啊,平时也把脾气收敛一些。不怪娘说你,姑爷算是很好的了。若是换成别人,哪里能容得了你那臭脾气?”

    樊昕低着头不说话,但渐渐的,却掉了眼泪来。

    “怎么了?”见女儿不说话,只一个劲哭,忙探问情况。

    就怕女儿受了欺负。

    樊昕咬唇哭着道“我在他饭菜里下了药。”

    “什么药?”樊夫人脸色变了。

    自那次樊昕为了算计叶桃把自己弄得小产后,顾昶便再没有在她屋里留宿过。倒是没有多怠慢她,好吃好喝的皆如从前一般,只是再未与她同过房。

    没与她同房,倒是初一十五留宿在叶桃那里。樊昕心中嫉恨,一时被仇恨蒙了心,做了对不起顾昶的事儿。

    她也不知哪来的决心,那段日子,费尽心机讨了不少书来看。借着调理身子的由头,若有似无打听如何让男人绝子的法子。

    打探到方子后,她又隔三岔五装病,让自己丫鬟去买药。但她也怕人查,所以每回让丫鬟出门,只顺带买其中一味药。几次下来,倒是凑齐了方子。

    那阵子她无聊得很,时间很多。做这些事情,一来打发时间,二来,也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态的。

    她生不了,他们三个,谁都别想有孩子!

    “你糊涂啊!”樊夫人听后,气得牙齿打颤,抬手便打女儿,“你这是自己给自己挖坟坑!如今姑爷年轻,又不常常宿在后院,一时无子没人怀疑。再等几年,姑爷年岁渐长了,若是再无子嗣,顾家肯定会怀疑的。”

    “那次的事情,怎么就没叫你长记性?你已经错了一次了,怎么还敢犯错!”

    樊夫人气得揪心。

    她都不敢想,若叫顾家知道真相,顾家会怎么做。

    如今想来,樊心也后悔了。但到底心中爱顾昶,所以才生了恨的。那时候他不宿在自己这儿,却是宿在叶桃那儿,她疑心他变心了,所以心中难过。

    樊昕冷笑一声,装着不在意的样子“事已至此,又能如何?只能走一步瞧一步了。”又有些赌气似的说,“若他知道了真相,我任他处置。”

    她甚至有些期待他知道真相后的样子,她很想看看,他到底还能对自己怎么差劲!

    樊家母女的对话,叶榕看得一清二楚。叶榕也万万没有想到,这樊昕竟然能心狠手辣到这种地步。

    其实说起来,顾昶待她算是很好了。

    事事护着她,而且很多时候,他都是那种盲护。就算明知她错了,她不对,他也会护着。

    叶榕与顾昶有矛盾,但叶榕站在樊昕立场上看,她觉得,樊昕其实是很幸福的。上天原本是赐给了她一段很好的姻缘的,是她自己作没了。

    唐统等人死了,如今叶桃樊昕几个,也翻不起什么浪儿来。所以,叶榕对他们再无兴趣。他们过得好还是不好,是死是活,都与她无关。

    如今,叶榕觉得自己也不能再活在过去。娘跟哥哥死遁了,至少他们很安全,前世的那条路,娘跟哥哥不可能会再走了。

    所以,她无需再担心。

    而如今,她也该收拾好心情与魏昭站在一条线上。他帮了自己,她也要帮他。他们是夫妻,荣辱与共,生死共存。

    叶榕想帮自己的丈夫,但心有余力不足。借鉴从前魏淑母女的事儿,叶榕也算知道,之所以能从镜子中看到一些对手的之事,主要还是需要与对手接触。也就是说,若她想得知天子皇后的秘密,总不可能在家中坐享其成。

    接触了,才会有收获。

    没多久便到了中秋,如往年一样,帝后在宫中设了筵席,邀皇亲贵胄豪门高官携家眷入宫同乐。魏国公府乃是一等公府,往年这种宫廷活动,都少不了魏家的。

    叶榕去年中秋还在家中,今年又是头一年,所以,二夫人打算带儿媳妇去。

    第145章

    叶榕本来还愁着想寻什么机会与皇后接触呢,她原想着是要与太子妃多走动的。但又觉得无故与太子妃套近乎,怕是会惹人疑虑。所以,放弃了。

    正好这个时候宫里举办了中秋宫宴,倒是一个机会。

    虽然在外人眼中叶榕是死了母亲,但好在她是出嫁女。出了嫁的女儿,规矩没那么严,凡事得以夫家为重。所以,叶榕倒也不必过分的替母亲“守孝”。

    临行前,二夫人过来找叶榕。只婆媳二人在的时候,二夫人轻轻拍了拍叶榕手背,认真说“你可做好了准备?”

    叶榕手反握了回去,表情也十分认真“娘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外人眼中,她是刚死了母亲的。所以,即便去了宫宴,也得演出一副母亲刚刚逝去的悲伤模样。

    二夫人叹息说“原可以不带你去的,只是,那日我入宫去给皇后请安,皇后问起你来了。皇后知道你伤心难过,也知道是京兆府无能,错定了案子,这才‘害死’了你母亲。但他们毕竟是帝后,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臣子有怨怼之心。”

    “所以,只有你去了,才能安抚皇后的心。你若不去,皇后怕是只会以为你心有怨愤,是对皇家不满呢。为了昭儿,为了咱们魏家满门,得辛苦你多费些心了。”

    能为魏昭和魏家做点事,叶榕是求之不得的。

    所以,叶榕安慰婆母道“娘,儿媳知道该怎么做。夫君为我付出那么多,如今能为他做点事情,我别提有多开心了。”

    “你们都是好孩子。”二夫人挺欣慰的。

    虽说养了十多年的这个儿子不是亲生的,但毕竟也在膝下养了这些年,哪能不疼?何况,她自己亲生的儿子也没事,前几日,昭儿还给她看了一封信呢。

    虽她不知道儿子笔迹是怎样的,但昭儿跟她说那是她亲儿子口述别人代写的,她就信。

    叶榕是不得不进宫的,魏湘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二夫人自然也带在了身边。大房如今无世子夫人,便是大奶奶秦氏当家做主。大奶奶尚年轻,还无诰命在身,所以,今儿中秋节留在家中备家宴。

    既是宫宴,自是热闹。叶榕进宫,除了见到太子外,还见到了二皇子顺王殿下与三皇子定王殿下。

    三皇子定王,便是从前养在顾家的那一个。后来被嬴家发现欲要先下手为强,陛下不得已,寻了回来封为定王。

    太子与两位王爷都是差不多大的年纪,如今差不多也才十五岁。太子是储君,早两年便娶了太子妃跟良娣,顺王定王如今都尚未娶妻。

    不过,叶榕听说,皇后已经给顺王定了一正一侧两位王妃。前世的时候,顺王就娶了两位王妃,皆是出身不高的,容貌也不符合时下的审美。叶榕想,这一世皇后替顺王定下的,多半也还是前世的那二位姑娘。

    感情的事情,原不该以貌取人,但若是顺王不喜欢,便又得另当别论了。

    三位少年中,太子精神头最好。定王神色比较拘谨,显然是惧怕皇后的。而顺王,与另外两位比起来,则显得颓瘦许多。

    但他身上却没定王的那份拘谨,有些放浪不羁,对着皇后殿内满屋子的世家贵女乱丢眼神,早遭不少夫人的白眼了。如今行径,倒是颇有些在走魏昭当年的路子。

    活了两世的叶榕是知道内情的,所以,顺王的心思,她自然猜得透。

    顺王放肆,皇后看到了,却也不管。直等到顺王把那些世家贵妇贵女们一一得罪了,这才对太子说“去你们父皇那里吧,陪陪你们父皇去。”

    太子自然应下。

    太子是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郎,太子本来就性情温良醇厚,岁数渐长后,更是儒雅可亲。又是东宫储君,日后的天下之主……在坐的待嫁之女,没几个心里不存着些念想的。太子这样的,才是如意郎君。

    与太子殿下相比,那二位王爷又算得什么?

    皇后其实也是有意再替太子择姬妾的,太子如今后宫中只有太子妃与宋良娣两个,实则太少了些。所以,皇后想再择个世家女给太子做良娣。

    皇后瞧中了魏家。

    魏家二姑娘魏淑其实早年名声在外,颇有些贤德才名。只可惜她母亲刚刚病逝不久,需守孝三年。

    若择魏淑,那总得等几年,皇后虽瞧中魏家,但却不愿等。恰巧,今儿魏二夫人把魏湘带了宫里来,皇后又瞧中了魏湘。

    魏湘虽还小,但却生得美艳。虽然在自己母亲的一再叮嘱下,进宫后倒也老实守规矩,不过,那双机灵得动来动去的眼睛瞒不了别人。

    在一众规规矩矩端坐守礼的诸世家女中,乍然瞧见那样一双眼睛,皇后自己都有些被惊艳着了。虽然皇后喜欢端雅温淑的姑娘,但太子良娣乃是姬妾,也无需多端庄。

    何况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他能喜欢宋良娣那样矫揉造作的而不是喜欢太子那样端肃大方的,想来若是再寻个规规矩矩的人,也分不了宋良娣的宠。

    所以,如此一想,皇后倒是更有些看上魏湘了。

    皇后的心思,叶榕婆媳姑嫂三个自然不知道。寻了个机会,皇后特意留下了魏二夫人三个。

    不过,皇后倒是没有立即说出自己的意思,只是关心了叶榕几句。

    叶榕着了一身浅蓝色绣莲花的裙子,衣着头饰都极为素雅。不过虽说打扮得不隆重,但也不失规矩体面,加上皇后又体恤她刚刚失母,也就可以理解。

    “听说你前些日子大病了一场,如今见你好多了,本宫心中倒是也松了口气。”皇后上下打量叶榕,见她脸色略有些苍白,眉宇间也若有似无的攒着些忧虑,她倒是安慰说,“死者已矣,生者如斯。恶人服了法,你娘在天之灵,也可得到慰藉。”

    叶榕忙提裙子谢恩“多谢娘娘宽怀。”

    “起来吧。”皇后唤了起,又朝魏湘看去,问魏二夫人,“本宫有些日子没见你们家三姑娘了,如今,倒是越发像大姑娘了。”

    魏二夫人说“娘娘您真是好记性,还记得这丫头,这丫头今年十二了。”又说,“虽说年纪渐长,但还是孩子心性。这也怪臣妇,是臣妇没好好教养她,给她宠坏了。这孩子没规矩,臣妇回去一定好好教训她。”

    皇后说“花还有百姿百态呢,何况是人。有端庄的,自也有那些活泼俏丽的。本宫瞧你们家三丫头,就觉得不错。”

    听到这里,二夫人脸上的笑已然有些挂不住了。

    “娘娘您过奖了。”二夫人皮笑肉不笑,又推自己女儿,“没规矩,还不快谢恩。”

    魏湘则跪了下来谢恩。

    魏湘其实挺不情愿进宫来的,宫里规矩大不说,还动不动就得下跪谢恩。虽说这是规矩,不得不守,但若是能不进宫来,她才不要进来呢。

    皇后倒也没有拘着魏家人多久,只简单说了几句,就让她们三个走了。叶榕等人走后,皇后扭头问太子妃“你觉得这个魏家的三丫头如何?”

    太子妃聪慧,自然明白了皇后的意思,她只抿唇,露出一丝颇为苦涩的笑意来。

    “魏三姑娘性情豪迈,又生得美艳动人,想来若是日后她入了东宫,殿下多少会怜惜几分。”

    皇后也心疼自己的侄女,握住她手说“男人的心,我们做女人的,左右不了。但我们唯一可以左右的,就是日后自己的地位,自己儿子的地位。”她宽慰太子妃说,“东宫中,左右已经有一位宋良娣了,再多一位魏良娣,又如何呢?”

    太子妃倒是识大体,忙应着声说“是,儿媳明白。”

    皇后说“这件事情,你先回去与玮儿说一声。”太子的名字中有个“玮”字。

    不论皇后说的什么,太子妃都一一应下了。交代完太子纳良娣的事儿后,皇后注意力又放在了叶榕身上。

    想到叶榕,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她的夫君——魏家二爷魏昭。

    魏家府第纯良,又满门都是高官要职。便是从前的那位浪荡子魏昭,都能一朝改邪归正入了翰林为官,当真是不可小觑。

    这魏昭从前名声狼藉,突然改了性子就能高中。也就是说,魏家的人不生异心倒是还好,若是生得异心,便是极为难防的存在。

    “顾家……顾家的那个顾旭,如今也有二十一二了吧?好像还没定下亲事来。”皇后是在问太子妃,也是在问自己。

    其实她知道顾旭尚未定亲,此番问出这个问题来,也不是真正关心顾旭的婚姻大事。

    太子妃在皇后身边多年,自然明白皇后真正的意思,于是点头说“怕是心中一直藏着人,再看不上别人了吧。”

    顾旭叶榕和魏昭的事情,太子妃恰巧知道得多一些。想当初,叶家大姑娘议亲的时候,她与叶家大姑娘倒是还算走得近。

    顾旭的心思,魏昭的算计……她心中多少也明白一些。

    “上回魏二奶奶母兄那事儿,顾旭可还为了此事亲自去求过父皇。虽然事情最后没能成,但,魏二奶奶心里也是知道顾旭的好意的。出宫的时候,二人同行一道出去的。出了宫门,我先走了,我走的时候顾旭还没走,想来是留下说了些什么话。”

    皇后倒是挺高兴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是佳话。只是若是觊觎他人之妻,怕就是仇家了。”

    太子妃明白皇后的意思,皇后这么说,怕也是想她私下里制造什么机会,让魏二奶奶与顾旭独处,再叫魏二爷瞧见。男人嘛,最在意的,可不就是这个嘛。

    尤其是一个深爱自己妻子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