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五十二回

作品:《(反派修真)恶贯满盈

    幽精一魂化作的光点, 从许如鹫的眉心里飞出, 一点点的汇聚成了光团, 被符晓小心翼翼的收走。也就是在那些光点离开许如鹫的瞬间,许家大小姐就像是少了些什么一样,和以前不是一个人了。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是一件极难做到的事情。

    但对于如今的许如鹫来说,却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小事。

    身穿明黄色龙袍的男人与她一起坐在榻上, 手里头把玩着一柄镶金嵌玉的匕首, 刀锋冰冷闪着莹莹寒光。

    楚王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如今陛下好见血光。

    新皇将开了刃的匕首抵在了许如鹫的大腿内侧,匕首的尖端刺破了她的皮肤, 先是一颗鲜红色的血珠涌出,紧接着便是一条细长的血线往深处蔓延。

    并非第一次这么做的皇帝手中极有分寸, 划下的伤口轻重把握的正好, 比如此刻的新伤看起来似乎有些骇人, 可昨夜划下的那一条已经结了暗色的血痂,好的差不多了。

    “爱妃, 可疼”

    明明这伤口是他给的,陛下开口询问却仿佛自己毫不知情似的, 甚至体贴极了。

    许如鹫摇摇头, 眼中没有像别宫娘娘一样的畏惧和讨好,她是真的不疼。

    “这样呢”

    陛下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带着恶意和试探, 把手按在了方才划下的伤口上。

    刚要凝结的血珠再次大颗大颗的涌出,汇聚在一起顺着大腿的弧线流淌,沾湿了身下绣着龙凤呈祥花样纹路的锦被。

    “这样也不疼”

    “一点都不疼。”

    不光是疼痛,惊骇,畏惧,兴奋,失落,期待,悔恨……所有许如鹫能记起的用来描述心情的字眼,她都体会不到了。

    都城里人人都在议论,许家大小姐进宫以后,也不知给陛下灌了什么迷魂汤,大典三日之后,陛下竟然陪着娘娘回门了。

    天子门内的礼节和百姓嫁娶不同,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如若陛下跟着每位娘娘都回门见老丈人的话,那也就不用上朝处理什么政务了。

    只在祭天祭地的日子里见过天子仪仗的都城百姓,也还是头一回从茶楼里说书人口中之外,见识到天子随娘娘回门的阵仗。

    侍卫军沿途一字并开,将跪在路边的百姓拦在了他们之外。符晓和九恶坐在酒庄二楼的雅间里,开着一扇小窗向下张望。

    下方人人都瑟瑟发抖,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原是这般的风光。怪不得凡人各个权欲熏心,吃得苦中苦,也要成为人上人呢。

    马车越走越近,当然距离符晓和九恶所在的酒肆尚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不过符晓耳目通透,九恶也不遑多让,隔得虽远,两人还是把御驾那边看了个真真切切。

    许如鹫抬手掀开了御驾的帘幔,露出了半张脸。

    她曾游走在都城的街巷之间,甚至东边她搭的粥棚,许如鹫这会儿也能遥遥看见。

    物是人非,许如鹫重新走在这条路上,却找不回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东西。

    修行者断情绝欲,当有一番大作为。

    凡人若没了这两样,便是一具行尸走肉。</p>

    “可怜。”

    符晓托着下巴,伺候了许如鹫几天,到还生出些不舍来了。

    “哪里可怜”

    九恶顺着符晓看的方向望去,不大明白符晓这话的意思。

    饿殍遍野,她锦衣玉食。路有冻死骨,她朱门酒肉臭。人命如草芥,许如鹫高居禁宫金銮殿。打一出世许如鹫过得是什么日子,即便被她那庶子兄长欺负了几年,还能花银子开棚施粥,接济穷苦人。

    几时用得着你来可怜

    符晓被他一问,转念一想的确如此。她身上还有伤痕呢,怎的不见有人来说她可怜。

    “也对。”

    心中的那份本就虚无缥缈的愧疚,此刻更是吹得烟消云散。

    小窗砰的一声关上,隔绝了外头的非凡热闹。符晓邪靠在椅子上,目光抛在了九恶的身上。

    “我听闻国师瞎了”

    符晓在从禁宫里出来的时候,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消息了。

    瞎了眼的国师闭门谢客,伺候在国师身边的童子道什么,师尊泄露天机,遭了神明不满,收回了一双天目。

    都城的百姓和官宦人家或许信了,符晓心里却不信是什么天道收回的。

    事实也和符晓猜测的一样,九恶嘴角勾起了一抹狡黠的笑意,点了点头。总不能每次都是符晓满载而归,他回回走空吧

    那两颗眼珠子的味道,吞入腹中许久了,此刻还让他难忘。

    正在两人四目相对的时候,窗外忽然传来了嘈杂人声。符晓把雕花的木窗推开了一条小缝,朝外头看了出去。

    凡间的事多腌臜,乡野里多,都城里更多。

    一个抱着孩童的妇人不知从何处生出了力气,竟然冲破了陛下侍卫军的阻拦,挡在了御驾的前头。

    娃娃的哭声调子高,符晓听着都觉得刺耳。那妇人更是哭天抢地,似有天大的委屈和冤枉,以至于要来告御状。

    皇帝明面上是个勤勉的陛下,可瞧他夜里喜欢做的那档子事,心里早就把圣贤书忘光了。听见有人告御状,他没有半点君父为民伸冤的心情,反倒懊恼这女人搅了他的日子。

    正打算责罚告御状的妇人时,皇帝突然想起来,与他同乘的许如鹫未入宫前,是都城里出了名的大善人,活菩萨。

    此番‘回门’也不过是为了讨冷面娘娘的欢欣,若好生对待伸冤的妇人有同样的效用,饶了她也无妨。

    “爱妃怎么看”

    “惊扰御驾。”

    不见了幽精一魂,许如鹫早已不是当日开棚施粥的大善人,活菩萨了。外头女子和孩童的哭声在如今的许如鹫听来,只是嘈杂刺耳,哭的再凄厉再惨烈,她也无法生出半点同理心来。

    陛下的手揽在了许如鹫的腰,二人之间靠得几近,他还等着传闻中女菩萨的回答。

    可惜女菩萨开口时,声音冷硬,眼底无情,远山般的细眉弯弯,拒人于千里之外。

    “惊扰御驾,按律当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