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作品:《丫鬟升职记(穿书)》 这次周靖祺和白先生都没有在大堂待着,赵县令虽然生气,可还是让人带周靖祺等人去订好的客栈。
红柚才和周靖祺到客栈,小吏就把周靖祺需要的东西送来了。
和之前一样,周靖祺还是先负责户房的册子。
红柚站在周靖祺身后,闲着无聊,也跟着他看,原主曾经下狠功夫识字,虽然写得不怎么样,可该认得字,她还是认识的。
户房负责的无非就是大埔县所有百姓的户籍,上面包括每个人的姓名,性别,家庭情况等等,和现代的户口本差不多。
不过,周靖祺手里的只是这一年来大埔新增人口的记录。
这新增人口不仅是指新降生的婴儿,更多的是逃来的难民,以及自动举家迁来的百姓。
自从福王来潮州就藩后,把潮州管理得很好,税率又比其他封地低,这些年,有很多人陆陆续续迁来。
也正是每年迁来很多人,户房的官员任务很重,因为他们必须仔细排查,以免混入心怀不轨的人。
周靖祺也知道户籍的重要性,他在检查时也是十分重视。
“咦,少爷,似乎有些不对劲”
红柚站在周靖祺身后,跟着他一起看户籍,可周靖祺才翻了几页,红柚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周靖祺手下一顿,问道:“哪里”
红柚走到周靖祺旁边,从周靖祺手中拿过册子,手指着那几行记录,弯腰说道:“少爷,您有没有发现这几个人的户籍记得很有规律,这五个人除去性别和年纪,其他的情况和接下来五人的情况很相似,比如这个杨立他曾经有一个妻子,只是之前闹蝗灾的时候饿死了,而王洋也是曾经娶妻,也是闹蝗灾的时候饿死了,还有这个……除此之外,这几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孤身一人,没有家人。”
作为一个理科生,找规律几乎是下意识的行为,根本不需要刻意为之,她一看到这些户籍记录,就有种很怪的感觉。
周靖祺闻言,看了红柚一眼,继续问道:“你认为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见周靖祺重视她的话,红柚心里一喜,干咳两声,继续说道:“奴婢认为这其中一定有猫腻,一组人相同或许是巧合,可五组人都出现这种情况,可就不是巧合了。相同的两个人肯定有一个人情况是真实的,而另一个是按照这个人伪造的,至于伪造的原因是什么,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户房的官员肯定有问题。”
不管伪造户籍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户房的官员绝对无法推卸责任。
周靖祺仔细看了眼这十个人的户籍,神情越来越严肃,随后道:“去找白先生。”
虽然周靖祺地位最高,可白先生才是这次考核的主要负责人,这件事周靖祺必须先告诉白先生。
白先生的房间
在周靖祺的示意下,红柚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白先生听完,并没有说自己的看法,反而看着红柚,夸赞道:“白某一直都知道二少爷才思敏捷,没想到身边的丫鬟也如此聪明。”
红柚闻言,连忙摇头,道:“白先生过奖了,奴婢只是跟在少爷身边学点了东西,还是少爷厉害。”
合格的丫鬟,是绝对不会抢主子的风头的。
周靖祺瞥了红柚一眼,冷声道:“你确实聪明,和我无关。”
“……”
得了,又拍错马屁了。
红柚很无奈,她想拍个马屁怎么就这么难呢
白先生听到周靖祺的话,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把视线转到户籍上,说道:“二少爷打算怎么办”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看周靖祺想怎么处理了。
周靖祺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道:“派人控制住户房的官员,以及那十个人,然后一个个的审。”
“这样一来,事情可就闹大了,二少爷要不要事先和赵县令说一声”
白先生意味深长道。
周靖祺摇头,“不必,堂舅身为大埔县令,应当避嫌。”
“既然如此,那就按二少爷说得做。”
有周靖祺在前,白先生自然不会再说什么,其实以白先生在福王面前的地位,哪怕这事是白先生负责的,福王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不过,这件事细算起来,已经算是周靖祺的家事了,白先生是个聪明人,自然不愿意惹麻烦。
周靖祺此次出行带了很多护卫,虽然这是在潮州地界,可福王还是担心周靖祺的安危,安排了很多护卫保护他。</p>
这十几天,护卫一点用都没有起,这都快结束了,护卫又有事做了,也算是造化弄人。
所以,周靖祺要是想查这件事,根本不需要动用县衙的衙役,直接把手中的护卫派出去,这件事就能解决。
不过周靖祺并没有马上动手,他还是先和白先生把六房的册子看完,在仔细察看,发现有问题的只有这几个人后,才安排护卫动手。
等赵县令得到消息的时候,该抓的人已经被抓进大牢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赵县令直接懵了,他本以为周靖祺快离开了,还想着该怎么给他们送行呢,结果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不过赵县令很快就回过神,然后那火气就蹭蹭地往上冒,他觉得周靖祺这是在故意和他作对,之前几个县一点事都没有,怎么到了他这里就出问题了呢
赵县令越想心里越不舒服,二话不说,直接去找周靖祺。
此时周靖祺并没有在客栈,而是在县衙大牢,他正在审问户房管理户籍的两个官员,还没有问出什么,赵县令就到了。
“靖祺,你这是什么意思,诚心和舅舅作对吗”
赵县令一看到周靖祺,立刻怒声道。
周靖祺并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灵松一眼。
和赵县令交涉这件事,红柚并不适合出面,还是灵松比较合适。
灵松拿出户籍,把来龙去脉给赵县令解释清楚。
如果赵县令没有之前的那一系列猜测,他可能还会配合周靖祺把这件事调查清楚,可现在他压根不信,反而觉得是周靖祺故意找茬。
赵县令冷笑,说道:“靖祺,只凭着这么个巧合,你就抓舅舅手下的人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你这是在打舅舅的脸。”
“是不是巧合,审问后才知道。”
周靖祺眉头微皱,现在这种时候,赵县令还拿长辈的心思压他,让他很厌烦。
赵县令却是不同意,说道:“他们是舅舅的人,舅舅相信他们,不用审了。”
在赵县令看来,如果真让周靖祺审问,哪怕最后什么事都没有,他的面子也丢了,赵县令怎么可能同意。
周靖祺闻言,脸色一冷,“堂舅,我就是来考察的,既然有问题,就必须审问,您不同意也没用。”
既然赵县令执意如此,那周靖祺也不用给他留面子了,直接把话说开。
赵县令听到这话,更生气了,怒声道:“靖祺,你竟然如此和舅舅说话,就不怕你母妃责怪你吗”
“母妃会理解的。”
“好,你审,我看着你审,如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别怪舅舅告诉你父王。”
周靖祺没有接话,示意灵松继续审问,管理户籍的两个官员都是三十岁左右,自从坐在审讯室后,眼神一直乱飘,直到赵县令来后,他们才平静下来,声音也不颤了,只是怎么也不承认自己在户籍上作假了。
赵县令见此,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
灵松见此,知道暂时问不出什么,说道:“把人带过来。”
听到这话,赵县令和那两个官员都摸不着头脑,不明白灵松想做什么,周靖祺一脸平静,看不出他的情绪,至于红柚,她正在低头打哈欠,这件事一点悬念都没有,在这里纯粹是浪费时间。
护卫很快就带过来一个人,正是抓来的那十个百姓之一。
灵松一看到此人,直接吩咐道:“扒开他的衣服。”
护卫二话没说,直接扒开那人胸前的衣服,露出他的胸口,下一刻,赵县令身体晃了晃,脸色变得煞白,那两个官员更是腿一软,摊在地上。
只见,那人的胸口处刺着一个狼头,十分醒目。
想要知道这狼头代表的意思,还要说说潮州的地理位置。
潮州位于大周的东南方向,正是大周的边界,出了潮州的地界,就是蛮族的地盘。
大周的外敌不少,其中蛮族是最强大的,大周建国以来,大周和蛮族的关系时好时坏,打过不少次仗,也曾签过和平协议。
可大家心里都明白,他们谁都想弄死对方,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不会留情。
蛮族人和大周人从外貌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只是蛮族人的毛发浓密一些,从战场上很容易区分出来,可如果蛮族刻意处理,就看不出来了。
除此以外,蛮族人还有一个习俗,每一个蛮族人一出生,如果是男孩,那他的胸口就会被刺上一个狼头,如果是女孩,那这个狼头就会刺在她们的肩膀上,可不管怎么样,这个狼头都会伴随他们一生。
这也是蛮族人特有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