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色

作品:《皇后一心混吃等死

    穆贵妃说到做到, 只过了一日,便抱着由白雪儿亲自挑选的银霜儿去永宁宫请安。

    看浑身雪白的幼猫窝在穆贵妃怀里, 那双水蓝的眼睛宛如雪山上的湖泊倒映在其中,纯净又美丽,姜洛笑道“银霜儿,猫如其名。”

    穆贵妃道“妾也这么觉得。白雪儿眼光可真好。”

    不知是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还是刚好赶上了,薛昭仪腿上的白雪儿喵了一声,像是在回应穆贵妃的话。

    很快, 穆贵妃把银霜儿放到案上,叫它去跟它老婆玩。

    见银霜儿仿佛很懂她这个主人的心思,还真迈着粉红的肉垫往白雪儿那边去,穆贵妃不由自主地笑了声, 道“也是巧了, 听说银霜儿母亲和金豆儿父亲是同一窝出来的,银霜儿算起来还是金豆儿的弟弟。”

    姜洛道“有缘。”又问,“本宫记得金豆儿是母猫”

    穆贵妃说是“母猫和公猫性子不同, 对气味也敏锐,妾正让人重新做猫窝和食盆。”

    姜洛道“公猫比母猫要皮一些。银霜儿初来乍到,等它熟悉了锦澜殿,就该到处乱跑了, 你记得叫人看紧点。”

    穆贵妃应下。

    而那边,看看案上正在互相挨挨蹭蹭的银霜儿和白雪儿, 再看看地上正你咬我脑袋我也咬你嘴巴的团团和圆圆, 李美人的目光最终停在孤孤单单一只猫,没青梅竹马不说,更没个玩伴, 瞧起来十分孤独寂寞冷,只能默默卧在赵婕妤怀里的胖虎身上。

    这么一来,宫里就只剩胖虎没伴儿了。

    李美人思来想去,问赵婕妤“婕妤姐姐,胖虎是公的还是母的”

    赵婕妤答“公的。”

    李美人道“哦那待会儿妾去猫狗房,抱只母的小橘猫回来养。”

    赵婕妤讶异道“你也要养猫了”

    李美人道“是呀。贵妃姐姐的银霜儿那么漂亮,妾瞧着,心里痒得慌。”

    赵婕妤哪里不知道她养母橘猫是为了给胖虎作伴配对,当即笑道“妹妹的好意,姐姐心领了。只是猫狗不相容,你忘记上回圆圆和胖虎打架打得差点掉进湖里”

    李美人道“那是因为它俩没好好相处过,只要相处了熟悉了,就不会打架。妾见过养猫也养狗的,那猫还会和狗睡在一起,感情可好了。”

    看出李美人的坚定,赵婕妤也不矫情地说些推三阻四的话,直接说等养了小猫后,有哪里不懂的就问她。

    李美人欢快应好。

    于是来日,李美人怀中也多了只小橘猫。

    姜洛问叫什么。

    “婕妤姐姐的叫胖虎,妾就取了个对应的,叫肥猫,”大抵是小母猫都比小公猫更亲人些,肥猫此刻正仰躺着,让李美人摸它最柔软的肚皮,“娘娘您瞧,它小肚子鼓鼓的,一捏一坨肉,可不比别的猫要肥。”

    姜洛说“也别喂太肥,猫和狗一样,吃太胖了不好,容易生病。”

    李美人嗯嗯应声“妾记住啦。”

    聊了会儿喂养猫狗,姜洛说明日一早就要启程前往万明宫,问可都开始收拾行李了。

    佳丽们回答已经开始收拾了,姜洛道“万明宫谁都没去过,还不知道那边都有些什么。以防万一,你们最好把该带的都带上,不然等到了地方再临时置备,太过麻烦。”

    皇后都这么说了,请安结束后,佳丽们连惯常的往御花园遛猫遛狗都不去了,一整个白天全在清点要带去万明宫的东西。

    各种衣服首饰,用惯了的茶杯花瓶,拿来打发时间的棋盘话本子,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猫窝狗盆,连逗猫用的小棍子和逗狗用的小圆球都统统装了起来,一副要把整个寝殿都搬过去的样子。

    现在是五月下旬,按照先帝那会儿的规矩,一般避暑都是八月秋猎完,才会回宫过中秋。也就是说,她们得在万明宫里住上两三个月。

    这样久的时间,搬寝殿好像也不算什么。

    想到这里,佳丽们清点得更勤快了。

    佳丽们如此,姜洛也不遑多让。

    她甚至叫人准备了银票,以及一些碎银子铜钱。

    万一到时候能出万明宫去街上玩呢弄月特意找人打听了,说是万明宫坐落在山上,山脚方圆百里有好几座城镇,依山傍水的,景色非常不错。

    收拾完,眼看又到了黄昏,姜洛给团团套上绳子,溜溜达达地往西棠苑去。

    照例让宫人们在入口处守着,姜洛走到高台下抬头,盛光果然提前到了在等她。

    她没上去,招了招手,示意盛光下来。

    盛光下来了。

    看她没像前次那样抱着栀子,盛光问“你这是要去栀子园现摘”

    姜洛点头“栀子园前两日才辟好,你还没去看过吧”

    盛光说“是没有。”

    姜洛道“那我带你过去看看。”

    盛光说好。

    因为移栽了不少品种,大叶栀子、小叶栀子、四季栀子等,品种繁多,且都正值花期,更别说有的长得跟棵树似的十分高大,进去后转上那么两转,守在门口的人就望不到里面了。

    姜洛当先进入园内,打眼一扫,望见有株的花开得十分喜人,她正要过去,前头影子一晃,盛光也进来了。

    以盛光的功夫,他的进入,果然没引起除姜洛以外的人的注意。

    姜洛不禁多看了他两眼,暗暗垂涎了下那方便极了的轻功,问他“你看看你都喜欢哪些栀子”

    尽管这栀子园才辟好,但得益于专门侍弄花草的宫人们的巧手,前两日还有些蔫黄的枝叶,今日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叶片翠绿,花朵纯白,浓郁馨香飘荡在园中,分外迷人眼。

    盛光环视一周,须臾伸出手,就要摘花。

    姜洛道“你等等,得先看看里面有没有虫子。”

    盛光说“怎么看”

    姜洛说“把花瓣拨开,像这样,”她就近挑了朵饱满的,手指拨开花瓣,里头干干净净的,并没有虫子,“这样的才能摘了给你编花环。”

    盛光学会了。

    他也没让姜洛自己一个人摘,有样学样地连拨好几朵,确定里面没虫,便折断摘下。

    摘着摘着,两人凑到同一株栀子树前。

    这株是山栀,有二十来年的树龄,整个比姜洛还要高一头。姜洛挑选完她面前的,抬头见最顶上有一朵开得格外好,她伸长手臂,发觉够不到,让盛光去够。

    盛光身高手长,手臂一扬,果然够到。

    只可惜这朵开得好是好,里头却有虫子。姜洛看了又看,没舍得丢,拢着裙摆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掰着花瓣往里吹气,还朝地面轻轻抖了抖,试图让虫子都掉下去。

    正抖着,就听盛光道“别动。”

    姜洛没动,问“怎么”

    盛光说“有条虫。”

    划重点,条。

    他说的是毛毛虫吧

    但凡女性,鲜少有不讨厌不害怕毛毛虫的。姜洛也不例外。

    她瞬间屏息。

    盛光折下枚栀子叶片,俯身往她耳畔一勾。

    叶片若有似无地划过耳畔,姜洛微不可察地一颤。

    顿时也不及看那差点掉到她身上的毛毛虫长什么样,更不顾手里还没抖完的栀子花,她飞快捂住耳朵起身,往后退了几步。

    盛光正把接住青虫的叶片对折丢掉,见她反应这么大,不由问“被蛰到了”

    “没。”

    姜洛紧捂着耳朵,又退了两步。

    盛光倒站在原地没动,只继续问“那怎么”

    姜洛摇头,不答话,盛光见状便也不问了。

    他捡起那朵被姜洛丢掉的栀子花,学着她刚才的动作继续,直至确定里里外外再没有一只虫子了,他把花放到先前摘的那些里,说“这么多,应该够了吧。”

    姜洛说够了。

    但她仍然没有放下捂耳朵的手,也不靠近过来坐下,就那么站在那儿,瞧着像是在忌惮什么似的。

    盛光定定看她一眼,笑了。

    这一笑,满园盛放着的栀子皆尽被他比下去,花开百样,竟是无一朵比他好看的。

    他笑着道“还没好吗”

    他好像已经知道姜洛为什么一直捂耳朵了。

    幸而姜洛扛得住,没红脸,小小声地咕哝了句什么,才揉揉耳朵,放下手,过来了。

    到底姜洛并非这本宫斗文的土著,不知道所谓功夫高深,究竟是高深到怎样的一种境界,因此她那句自以为只她一人能听得到的咕哝,实则被盛光听了个一清二楚。

    “还笑,撩不够了。”

    瞥见姜洛耳畔发红,西斜的日光一照,近乎红得透明,盛光眸底笑意更浓,却也没点破,只把锦囊摘了给她,道“明日要出宫了。”

    姜洛正在解锦囊上留的草绳,闻言嗯了声。

    他继续道“万明宫山脚有不少好玩的。”

    姜洛说“咦你知道”

    他说“才问过人。听说当地特色小食也有不少。”

    姜洛说“这么好啊”

    盛光说“若是得闲,你可以带贵妃她们去山脚玩上几日。”

    姜洛道“这个啊,到时候再看吧。”

    她没说出万明宫玩,得看皇帝同不同意。

    她还记着阿洛讲他姓容。

    以前姜洛就怀疑过他是不是皇帝,但三番两次都打消了念头。如今他提起万明宫,又提起让她带贵妃玩,这种驾轻就熟的态度,让姜洛隐隐觉得不对,又想怀疑他是不是皇帝。

    可他是皇帝的话,早在她于西棠苑见到他的第一次,他就该看出她不是阿洛。

    那是她穿书以来首次遭遇她无法通过宫斗文得知的阿洛的故人,没有经验,因此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她掩饰得太过明显,盛光又不傻,他必然会对她有所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不像容奉那样打直球,他也该明里暗里地试探她或是怎样。然而事实是他没有。

    即便是到得如今,他也仍旧很自然地同她相处,予她帮助,好像她就是阿洛一样。

    那么他到底是不是皇帝呢

    如果不是,他又会是谁

    姜洛心下想了许多,手中缠草茎的动作却丝毫没停。

    及至精心挑选的栀子花也缠完了,她勾着锦囊系带递过去“好了。”

    盛光接过,说“编得比上次更好看了。”

    “熟能生巧,”姜洛抻抻十指,活动了下手腕站起来,“万明宫里可没栀子。等这次的枯了,你不会再叫我给你编新的吧”

    她这话问得很有技巧。

    乍听是在问编新花环的事,实则是想知道他会不会也去万明宫。

    也不知盛光听没听懂她这话深意,他把锦囊佩戴好,答“没栀子的话,可以换别的花。”

    姜洛“你这是想叫我一直给你编啊”

    他抬头,望着她又笑了“不可以吗”

    都说美色到了极致,足以杀人,姜洛此刻也觉得倘若他再这么对她多笑几下,她耳朵可能又得发烧。

    美色误人啊。

    姜洛按住想捂耳朵的那只手,很没骨气地说可以。

    谁叫他是她救命恩人,还长这么好看,连她这个非颜控都有点受不了。

    最终姜洛是强行镇定地离开的。

    孰料才出了园子,迎上来的扶玉惊讶道“娘娘是被蜜蜂蛰了吗”

    姜洛说没有。

    扶玉道“那娘娘耳朵”

    话才说到一半,便见姜洛一个眼神扫过来,扶玉立时住嘴。

    但这半截子对话还是叫留在园中没走的盛光听到了。

    他眼尾便弯了弯,指腹轻轻抚过锦囊上的栀子。

    这花好香。

    皇家避暑是件大事。

    至少早在数日前,高公公就问了句“陛下,各宫都去吗”

    当时皇帝正批阅奏章,闻言头也不抬地道“都去。”

    于是临行时,见除去那些上报的,居然还多出几辆车,扶玉问过人,得知缘由,转身同姜洛低声道“娘娘,陈宝林也要去万明宫。”

    姜洛道“她不是还在闭门思过吗”

    扶玉道“听闻是陛下说让各宫都去,陈宝林就也从凝云殿里出来了。”

    姜洛看了眼那几辆没被上报的车。

    不同于穆贵妃薛昭仪等人险些将寝殿搬空,光是猫猫狗狗的各种玩意儿就装了两三辆,更别提旁的,这隶属凝云殿的车则堪称少得可怜,数来数去,也就一手之数。

    “她要去就去吧,”姜洛道,“只要她老老实实的,别再整出事儿就行。”

    扶玉应是。

    待得长生殿那边派了小喜公公过来,说该动身了,姜洛坐进凤辇,比去上清苑时要更加浩荡的车队就此开拔。

    万明宫在京城以北三百里,以仪仗的速度,姜洛估摸着得花个四五六七天才能到。

    这样久的路程,姜洛才开始她的剥瓜子大业,突然特别鲜明的“嘚嘚”的马蹄声传来,同时一道说话声传入凤辇“臣弟见过皇嫂。”

    是容奉。

    姜洛放下瓜子,掀开帘子往外看。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身为皇室中人,容奉自然是会御马之术的。

    此刻他穿着便于骑马的装束,气度慑人,英姿勃发。由于是在马上,他略略拱手见礼,道“此行去万明宫路途遥远,皇嫂可还适应”

    姜洛没回答,只说“你还真随行了。”

    容奉道“臣弟磨了皇兄好几日,才得的准许。”又道,“皇嫂放心,皇兄没让臣弟住万明宫。”

    看来皇帝还知道要避嫌。

    姜洛腹诽着,道“行了,本宫这儿没事,你去找陛下说话吧。”

    她很冷漠地说完,同样很冷漠地放下帘子,半点好脸色都不给容奉。

    容奉也不恼,朝着帘子说了声是,便策马往前去了。

    侧耳细听,听这马蹄声是真的远去,姜洛复又掀帘,看了看前头龙辇,发现和上次一样,还是连个皇帝的后脑勺都看不到。

    她蹙了蹙眉。

    车队出了皇城,行到正午,于一驿站前停下,略作休整。

    姜洛从凤辇里下来时,正好高公公等长生殿的宫人们正簇拥着皇帝往驿站里走,于是姜洛仍然没能看到皇帝长什么样。

    她不由又腹诽,她和皇帝的缘分是有多浅,这都共同出行第二次了,她居然连皇帝的后脑勺是圆是扁都不知道。这要是让秦苒知道了,估计又得变着法儿地催生,真是想想就头疼。

    正头疼着,小喜公公过来躬身道“房间已经打理好,娘娘请随奴婢来。”

    这驿站不怎么大,即使提前做了清场,打扫出来的房间也就只够皇帝和诸位娘娘等人使用,没有魏王的。

    容奉便留在了大堂。

    他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正喝着茶,见姜洛进来,他起身,见礼道“皇嫂。”

    观他神容,客客气气又规规矩矩,还带着点适当的恭敬与疏离,丝毫没有前几日那咄咄逼人的样子。

    姜洛睨了他一眼。

    要不是她亲眼见过他黑化状态,恐怕她也得以为他其实就是个再正经不过的小叔子。

    她便没说话,只颔首,随即便从容奉身旁走过,进入留作给皇后的屋子里。

    才坐下,扶玉问“娘娘是在房内用膳,还是在大堂用膳”

    姜洛说“大堂人多,在房内吧。”

    扶玉这便出去吩咐,扶玉则沏茶,又叫人送些新鲜的点心过来。

    姜洛走到屋子另一边,推开窗,正待看看绿色放松放松眼睛,冷不丁一转头,和隔壁房间同样打开窗户的人对上了视线。

    她愣了下才回神,盛光居然也在这驿站里。

    还在她隔壁

    难不成他真是皇帝

    这念头一出来,姜洛“啪”地关上窗户,转头叫来弄月,压低声音问“陛下在哪边的屋子”

    弄月说“在北边。”

    还抬起手,指了个和隔壁房间相反的方向。

    姜洛问“没记错”

    弄月答“奴婢不会记错。”

    姜洛又问“旁边这间住的是谁”

    弄月想了想道“好像是某个陛下随行之人”

    “那从陛下进入房间到刚才,他有出来吗”

    “没有。才奴婢还见着高公公进去,同陛下说事呢。”

    心知事关皇帝,弄月绝不会看错,姜洛挥挥手,让弄月继续忙活。

    她则扶着闭合的窗户,暗道这么说起来,盛光果然不是皇帝

    她想了好一会儿,方才重新打开窗户。

    隔壁的窗户仍在开着,盛光也仍站在那儿。见她终于又看过来,他拿起一张纸,朝她递了递。

    纸上写了行字“魏王可有欺负你”

    他知道容奉是故意请命随行的。

    不对。

    他知道容奉在查她。

    姜洛沉默一瞬,摇头。

    盛光见状,便也点点头,然后又往纸上写字。

    这次是问她坐车坐这么久累不累,要是累,就改骑马,贵妃她们也能骑。

    姜洛看完了,先摇头再点头。

    她不累。知道了。

    这时身后响起碗筷摆放声,姜洛一看,该用膳了,便又对盛光点了点头,重新关上窗户。

    姜洛于桌后坐下,弄月送人出去,顺便关门,回来说了句“陛下那边也在传膳了。”

    姜洛握着银箸思索良久,总算把盛光是皇帝这个猜测抛到九霄云外。

    用过午膳,姜洛没有抓紧时间在床上午睡,而是换了身衣服。

    她换了骑装。

    现代马姜洛骑得多了,还曾经闲着无聊参加过富二代们发起的玩票性质的马术比赛。那几场比赛,她以极高超的马术接连干倒一大群竞争者,成功拿到了第一。

    虽说这第一不是很正规,但好歹也是个第一。现代马她都能驾驭到这个份上,没理由古代马她骑不了。

    姜洛神情淡淡地想,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顺便让人同穆贵妃她们支会一声,若嫌坐车无聊,就也更衣骑马。

    陈宝林那边也派小太监去了。不过小太监回来复命,说陈宝林婉拒骑马,许是不精御马之术。

    姜洛听了,没说什么,倒是弄月嘀咕了句陈宝林不骑马正好,省得贵妃看见她伤心。

    于是车队再次开拔,除陈宝林外的佳丽们全换上骑装,或自行策马,或由侍卫在前牵着,欢声笑语一路都没停过。

    这其中,得知赵婕妤进宫前曾跟着家父苦练御马之术,李美人好奇同样出身将门,婕妤姐姐和皇后娘娘相比,谁的御马之术更为精湛,便怂恿两人放开来,好叫她们瞧瞧何为英姿飒爽。

    赵婕妤闻言,还没来得及开口,姜洛已然道“婕妤,来,与本宫比一场。”

    又道若是胜过她,回头她给胖虎打造个金项圈,上刻“皇宫第一虎”。

    未料彩头竟是给胖虎的,赵婕妤笑“那妾恭敬不如从命。”

    话落,立时有宫人递上马鞭,两人接过握在手中,而后对视一眼,同时扬鞭。

    “驾”

    两匹马,一枣红一乌黑,竞相追逐般,风一样地向前冲。

    且这冲还并非直冲,因为前面乃是皇帝仪仗,得小心不能撞到人,却又不能刻意降低速度导致落后,于是短短一段距离的比拼,不是在堪堪撞到人时令马突然转向,就是操控身下马儿扬蹄人立而起,惊心动魄,又精彩绝伦,围观者心都要跳到嗓子眼儿。

    后头李美人看着,也不叫侍卫替她牵马了,她两腿夹了夹马腹,喊“皇后娘娘,婕妤姐姐,等等妾”她边追边喊,“你们两个太快了”

    落在最后的穆贵妃和薛昭仪见状,心神微动,也屏退侍卫,提速追上去。

    岂料前方那两人的御马之术是真的厉害,后面三人紧赶慢赶,双方之间的距离也还是越拉越大,根本填不上。

    “太快了,”薛昭仪当先放弃追赶,“这等骑术,怕是再练个四五年也赶不及。”

    穆贵妃也跟着放慢,喘口气道“将门出身的就是不一样。”

    两人恢复了先前慢悠悠赶路的状态。

    唯独李美人还不肯放弃,仍拼命追逐,总算赶在最终输赢出来之时,望见了是谁最先到达终点。

    “我赢了”

    姜洛回头,冲落后数丈的赵婕妤笑。

    她笑得明媚,也笑得张扬,高高束起的长发被风吹动,一时风采过人,周围目光不约而同全凝聚在她身上。

    而看到这个笑容,不远处正和皇帝并行的容奉喃喃道了句“阿洛”

    才说出这么两个字来,他瞬间回神,当即不敢再看那边,垂首同身边的皇帝道“臣弟失态。”

    皇帝抬眼看看姜洛,再看看他,良久才说无妨。

    容奉愈发低首。

    那边姜洛放慢勒马,等到赵婕妤追上来,笑着问“如何”

    赵婕妤也笑,道“娘娘骑术精湛,妾输得心服口服。”

    姜洛道“婕妤虽输,却也只输本宫几个身位,本宫说打金项圈,还是会打,只是上头的字得改一改。”

    赵婕妤问“改成什么”

    姜洛道“改成皇宫第二虎。”

    赵婕妤哭笑不得。

    两人正说着,李美人终于赶过来,大呼小叫道“好精彩啊皇后娘娘和婕妤姐姐都好厉害”

    姜洛道“比贵妃和昭仪快,你这也不差。”

    李美人嘿嘿道“不是啦,是贵妃姐姐和昭仪姐姐见实在追不上,就没追了,妾占了便宜呢。”

    等穆贵妃和赵婕妤也慢悠悠地赶到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姜洛夸成花,直言娘娘御马之术堪称后宫第一人,又夸赵婕妤,大赞特赞临危不惧,颇有将门风范。

    这么到了傍晚,车队在一处林子前停下,今夜他们需在此处过夜。

    林子被先到的御林军几乎是掘地三尺地清理过,不仅没有危险,还非常干净。姜洛下马,接过扶玉递来的水喝了几口,问周边有没有小溪小河。

    和御林军一样先到的小喜公公说有条小溪。

    “干净吗”

    “干净。太医仔细查验过了,直接饮用也是可以的。”

    得知负责晚膳的宫人们已经取了足够的水,姜洛便喊了穆贵妃她们,问要不要去洗把脸。如果不嫌冷的话,也可以顺便洗洗头发擦擦身。

    骑马一下午,就连最不怕热的姜洛身上都出了不少汗。

    不趁着这干净的小溪洗一洗,后面不知道还会不会再碰到能就地洗澡的地方。

    穆贵妃显然和姜洛想到了一处,便问“那边现在可有人”

    小喜公公说没人。

    佳丽们这便叫上宫女们,拿了沐浴用的一应物什,去小溪上流清洗。

    许是因为白天日头实在太晒,这太阳刚刚落山,溪水并不很凉,反而还有些温热。乘着这点温热,佳丽们褪去衣衫下水,没怎么玩闹,迅速洗完上岸,天也才刚黑完。

    宫女们提灯的提灯,帮娘娘擦拭头发的擦拭头发,忽听还在水里泡着的李美人惊呼道“我捡着一颗珍珠”

    “珍珠”

    姜洛看了看眼前这条小溪。

    这小溪委实是条小溪,不过丈许宽,数尺深,也就是还没到旱季,才没断流干涸。且水质过于清澈,连鱼虾都少有,居然还能有孕育珍珠的河蚌

    “你没被河蚌夹到脚吗”

    “不是河蚌啦是珍珠打成耳坠子的那种珍珠”

    李美人当下也不泡了,一手按着浴巾,一手握着什么上岸。

    她连鞋都顾不得穿,赤着脚跑过来,把手里的东西给姜洛看。

    那果然是颗珍珠。

    饱满,圆润,在灯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其上留有打孔的痕迹,底下却没打通,的确是被做成了耳坠子。

    下午为方便骑马,包括姜洛在内,娘娘们全卸了步摇簪钗,耳坠子也卸了,所以这珍珠绝不是从她们身上掉下来的。

    至于在她们过来之前打水的宫人们,也不可能身怀这样上好的珍珠。

    这只能是前人留下的。

    姜洛遇事习惯往深处想,因此她很快联想到某些不太好的方面。便让李美人赶紧穿上衣服,派了个宫女去喊小喜公公过来。

    小喜公公很快过来。

    姜洛把珍珠给他看,问“可知这溪流源自何处”

    小喜公公跟着高公公在御前伺候多年,早修炼成人精,也修炼出一双火眼金睛,因而他一眼便看出这珍珠品相极佳,非富贵人家难有。

    当即略微思索一番,指着东北方向道“若奴婢没记错,这溪流应当源于漳水河。沿上流一直往前,有座漳子山,源头便在那里。”

    “漳子山上有人住”

    “有,有个漳子村。不过村里人不多,也就几十户,且世代都是佃农,连新房都造不起,只能维持温饱,十分贫穷。”

    这言下之意是说这珍珠绝无可能出自那漳子村。

    姜洛点点头,没再问了。

    小喜公公倒在走之前说道“倘若娘娘觉出有哪里不对,可派人前去查探。”

    漳子山虽离皇家行宫近,按理说不该有事,但连京城那种天子脚下的地段都时有奇案诡案发生,更枉论这种地方。

    假若这颗珍珠当真大有来历,从而牵扯出什么案子来,也不是多不可能的事。

    姜洛道“多谢公公,本宫心里有数。”

    小喜公公道“娘娘英明。”

    等再看不见小喜公公了,李美人才发问“娘娘觉得这珍珠和那什么漳子村有关”

    姜洛道“只是有个想法。但愿是本宫想多了。”

    李美人道“妾觉得这珍珠多半就是以前也有哪家姑娘像咱们这样下水,一时大意,就把珍珠落在水里了吧。”

    姜洛没接话,只摇头。

    反倒是薛昭仪道“怕是不见得如此。”

    李美人道“昭仪姐姐怎么想”

    薛昭仪道“首先,这珍珠必然不是大意落下,如果是,为何只剩珍珠,坠子却不见了”

    李美人恍然“有道理。”

    薛昭仪再道“不是大意落下,那就一定是有人故意留下。观这珍珠,品相极好,连我都少有,料想珍珠的主人非富即贵。那么她是出于何种缘故,才不得不丢下这样珍贵的首饰”

    李美人想了想,骇然变色“刺杀”

    “不一定是刺杀。但凡刺杀,场面必然十分紧张,那等危急时刻,能够记起逃命就不错了,还谈何摘下耳环,抠掉珍珠,未免浪费时间,白白多给人刺杀的时机,”姜洛总算接过话头,顺着薛昭仪的继续说下去,“美人可知人牙子”

    音落,一直旁听着的赵婕妤微微变了脸色。

    李美人没察觉到赵婕妤这点微妙的变化,只点头“知道,民间专做拐人的就叫人牙子。”

    她有个贴身宫女就是小时候被人牙子拐到京城,被她母亲买下的。

    姜洛道“本宫觉得,若这珍珠当真别有来历,那么多半是珍珠的主人被人牙子给拐骗,途中人牙子在此,或是在更加上游之处进行歇脚时,珍珠的主人偷偷抠掉珍珠,扔进了水里。”

    李美人听明白了“她是想借由后来人发现这颗珍珠,好去救她吗”

    姜洛颔首。

    李美人道“可是怎么救她呢咱们只有这么一颗珍珠,连她被拐去哪儿都不知道。”

    这回是穆贵妃开口“倘若真想知道被拐去了哪儿,派人去漳子村一查便知。”

    李美人道“为何是漳子村”

    穆贵妃道“因为漳子村离得最近。”

    听小喜公公方才所言,这条溪流源自漳水河,漳水河的发源地则在漳子山。

    而漳子山上有村庄,名漳子村。

    这样顺下来,似乎表明珍珠的主人有极大的可能是被拐去了那漳子山。毕竟像这种地处偏远,又家家户户都很贫困的村子,拿不出足够的聘礼娶妻,最是需要从外面买女人来传宗接代。

    但仔细想想,这珍珠又不是多轻的东西,寻常的水流根本冲不动。如非发了洪水,否则不太可能从漳水河的源头冲到这里。

    穆贵妃难得没笑话李美人,而是连同薛昭仪一起,细细地掰碎了和她说,姜洛也道“所以本宫才说只是有个想法。”

    李美人听得咂舌。

    赵婕妤神情则愈发晦暗。

    尽管嘴上说只是这么一想,但姜洛还是让人下水,仔细搜寻可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同时也让人去和皇帝说了声,她想派几个御林军去漳子村查探。

    皇帝同意了。

    于是这晚,一行十人的御林军上马,连夜赶往漳子山。

    即使是宫中精心饲养的御马,这一来一回,再加上暗中查探,没个几日工夫是看不到结果的。心知这种时候急也急不来,姜洛把宫人们在水中遍寻无果,仍旧只李美人捡到的那颗能当作唯一证据的珍珠放进随身的荷包里,和佳丽们共同用膳。

    而后一夜无话。

    待得清晨,车队继续赶路,沿途停下歇息时,但凡遇到水流,姜洛皆是命人下水搜寻,但仍旧一无所获。

    渐渐的,连薛昭仪都觉得怕是想错了。

    她和姜洛一说,姜洛淡淡道“杞人忧天总比若无其事来得好。”

    薛昭仪被这话惊醒,面上腾起红晕,是羞愧的“妾不及娘娘慧眼,妾惭愧。”

    旁边李美人看看薛昭仪,再看看姜洛,又看看虽没说话,但很明显很是赞同姜洛话语的穆贵妃,最后看了看这两日十分不对的赵婕妤,总算暗自下定决心,等晚上扎营,她也叫她的人下水去找。

    然而等到了晚上,天色骤变,暴雨忽至,河水猛涨,正在小河中擦洗身子的佳丽们懵了。

    还是姜洛道“快上岸”

    佳丽们这才匆匆起身,往岸上去。

    孰料雨势过大,使得在水中行走变得艰难。加上河底铺了诸多光滑的鹅卵石,一个不察,便是跌倒下去,起都起不来。

    当中更有人磕到了腿脚,鲜血融入水里,疼痛难忍,便更加起不得身。

    这暴雨来势汹汹,岸上的宫女们有的跑去拿伞,有的要下水过来扶,赵婕妤却道“别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赵婕妤把已经来到她近前的宫女往岸上一推,自己也飞快仰身躺倒。

    她才躺下,便听“砰”的一声巨响,一棵被从河流上游冲刷过来的树干重重撞在刚才宫女落脚之处,把那截河堤撞成了烂泥。

    躲过一劫的宫女面色瞬间变得惨白。

    下一瞬,反应过来,回身嘶哑着高声叫喊“快去叫人过来婕妤她们有危险”

    扶玉和弄月此时也正手挽着手,冲河里喊道“娘娘娘娘您在哪儿”

    然雨势越来越大,密集如帘,沉重的雨水当头砸下,连睁眼都难,更看不清河中景象。

    依稀只听得到哗啦不断的雨声中,传来姜洛的一句“危险都回去”

    接着便是愈发响亮的雨声,再听不到姜洛她们半点动静。

    及至终于有御林军赶到,顶着暴雨下河,沿河搜寻到天亮,竟也未能发现皇后等人的踪迹。

    熬了整整一宿的扶玉闻言腿一软,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绝对想不到,为了在零点前赶完这章,蠢作者她爆发了多大的潜力qaq

    看完最新评论跑过来加句话,不虐的,虐皇帝也不可能虐她们,谁都不会出事的,大家安心啊

    这个支线只是有点小波折,一能更加细化婕妤和美人,二是为了增进后妃们的感情,三是引出后续内容,四是给掉马做铺垫这是一箭四雕的完美剧情,,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