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5章 Y《和亲公主10》使臣团劝探亲……

作品:《极品渣男[快穿]

    或许是因为有了送清雅公主到漠北时因为聘礼不够诚意惹恼漠北王的前车之鉴,这一次梁国来参加昏礼以及册封王后典礼的使臣团来得很早。

    典礼要在四月初举行,使臣团却提前了整整一个月抵达边城。

    来的路上,一个个自然是紧张的。

    全国上下喜庆是一回事,真去面对去年刚把他打得落花流水的漠北王又是另一回事。

    据说漠北王可是个凶残冷漠的子,别看他一个个都说漠北王是他梁国的“女婿”,却不敢真摆谱。

    然而漠北面却接待得分殷勤周到,有专门负责接待以及接洽的文臣就算了,竟还有专程带他游玩的“导游购”,仿佛真把他当“娘家人”了,梁国使臣团的人也渐渐在边城活跃起来。

    或是私底下结交拉关系,想要打通漠北面的官员人脉,或是呼朋唤友把臂同游,做足了傻白甜的散财童子范儿。

    漠北面一边收钱收到手抽筋,几乎日日都有用担子往临时国库里送金银珠宝,一边儿则是按照王吩咐下来的什么“边疆经济促销会”意见书,快马加鞭往四面八宣传,争取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

    一个小城市要把经济盘活,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盘活市场,让钱在里面流转起来。

    梁国使臣团要在这里停留一个月,又一个个都是揣着梁国希望来的,兜里钱不说管够,到底也不会短缺。

    这就是这座边陲小城最合格的第一批“消费者”。

    有消费,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逐利而来的各国商队。商队来了,人了,对小城的基础设施是不是就有最基本的需求了

    有需求,就有动力。

    一个良循环圈只要运转起来,后续楼岚要将之维持下去,自然也就轻松了。

    漠北与梁国接壤的国土边境线并不狭窄,而是比较。

    去年一路打下去,占了六座城池。

    后来商谈和亲,接兄弟盟约,定下岁贡,漠北为表诚意,还了一座城。

    这次前营靠近的,则是另一个向上的梁国漠北边境线上的小城。

    这座小城看起来不起眼,可对于北,却是一处重要枢纽。

    楼岚在将自己的小朝廷迁过来驻扎前,就已经把这里圈了出来,准备大力发展成一个沟通原与北大草原的经济线。

    漠北之,还有更北的广阔世界。

    等到以后忙完了“家务事”,也可以酌情往面发展发展,人嘛,最怕的就是固步自封,要每日都追求一点进步。

    清雅拿着一本册子进来时,就刚好碰见名壮汉喘吁吁挑着担东西出去。

    看那盖起来的藤筐压得扁担一上一下的样子,不用问,就知这是又送银子来了。

    想到那些个频频递帖子想要求见她的梁国使臣,清雅不由好笑,迈步过去,一边调侃“只收钱不办事,威名赫赫的王也不怕以后被那些人唾骂不要脸。”

    确定要成亲后,虽谈不上浓情蜜意,却默契地允许对更加靠近自己,了解自己。

    如今人之间既有些许暧昧的男女之情,更的却依旧是深厚情义,开个玩笑,谁都太当回事。

    坐在毛毯上的楼岚不以为然地歪着身子朝她笑“你知怎样能天下无敌吗”

    知他不可能忽然说毫不相关的话,可想了想,清雅又在想不到这句话跟自己说的上一句话能有什么关联,便靠近他身边跪坐在同一条毛毯上,一边好奇地问“难你知”

    抖包袱,就是要有人捧场有意思。

    楼岚得意地勾唇一笑,冲她侧眸挑眉“人不要脸,则天下无敌。”

    说罢叹了口,装模作样摸了摸自己有胡子的下巴,假装自己在抚须感慨“本王,已经天下无敌了。”

    虽然知他总会时不时语出惊人,且什么话都能说得幽默风趣,早有预料的清雅此时也依旧被逗得笑个不停,整个人都歪趴在了案几上,手上的册子都要拿不稳了。

    楼岚任由她笑了一会儿,亲手她倒了杯热茶,加奶加盐加酥油的那种。

    喂到她唇边,让人喝了一口顺了顺笑得乱了的息,楼岚伸手拿了清雅手里的册子,一边翻看一边问“是有什么事吗”

    说起正事,清雅掏出手绢压眼角笑出来的泪水,纤细的指尖则指了指他拿着的册子,说“这是赵相送来的。”

    说来赵丞相能被推出来当使团领头羊,少也有楼岚这边的人使了把劲儿。

    当然,最大的劲儿,还是梁国人自己使的。

    楼岚看着册子上的名单,笑得一本满足,忍不住夸赞“梁国朝廷上下,都是咱的好朋友。”

    对,好朋友啊,真是缺啥送啥。

    他这边刚使了一点点力,传出点儿选择框架的风声,正苦恼要如何打通宠臣重臣的门路,好将全部计划顺利进行下去呢。

    人家自己内部就按照这个框架提前一步楼岚他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漠北能打仗的人很,随便拉一个来都能一个打三个。

    可他缺治国的人啊

    但凡是有点儿用的,都不应该因为战争而流失。

    楼岚要提前一步把自己未来的人都稳住了,一个都不能跑。

    “人还是太少了。”

    这些都是需要用时间能解决的问题,楼岚再是感慨,也只能暂且放在一旁。

    连续三百年几乎有太大间隔的战乱纷争,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别说了,老百姓基本上都只求一个最基本的饱暖,读书识字是权贵世家的专利。

    现在所谓的“寒门”,那也不是真正的普通老百姓。

    有许人一辈子都不知自己的名字什么样,甚至连以上的数都不会数。

    梁国使团来的第一日,就迫不及待向他梁国的“贵人”,可亲可爱的嫡公主娘娘递了请求觐见的帖子。

    哪怕是他安插在和亲陪嫁里的细作传来公主与漠北王的种种亲密细节,梁国使团为保稳妥,还是想要从六公主那里得到相对应的信息。

    如此能安行事。

    可惜与他自以为因为万分思念故国,于是得到消息后必定迫不及待召见他的想象不同,现是六公主殿下对他态度分冷淡。

    这可就让人乱如麻起来了。

    一拖延,就拖了一个月,眼看着昏礼还有几日就要举办了,使臣团的人更是费地上下打点寻找门路,嘴角都急出了好些个燎泡。

    好在日日等着伺候他的既贴又殷勤的导游着急得跟死了父母一样,立刻就重金买来了据说脾古怪、从来只救死人不救活人的“隐世神医”亲手开的药,喝了半日就痊愈了。

    除了万事不管,见天儿望天王地发呆打盹儿的赵丞相,其余人都急得不行。

    边急边喝重金神药,终于在昏礼即将举行的前一日,他的六公主殿下身边的宫女递来消息,说是公主愿意见他了。

    这让众人松了口,并称赞这些时日以来坚持不懈那位屏锦姑娘送钱的同伴。

    觐见的时候,使臣牟足了劲清雅送来自故国相关的一应贺礼,可惜那位生得越发美丽迫人的公主殿下连眼睫毛都往下垂一垂,表现得分冷淡。

    原本站在旁边凑数的赵丞相忽然站出来,行了一礼,先是叹一声,而后从袖摸出一样绣工稚嫩的香囊来,感慨“不管前因如何,公主殿下现下终于觅得如意知郎,可喜可贺,想必,若是护国公在天有灵,看见今日殿下有了个好归处,该是欣慰的。”

    又将那香囊恭敬地举在双手掌上,低头,声若哽咽“当年微臣有幸,曾在殿下母亲岁生辰上与原小将军把酒言欢,殿下母亲蕙质兰,回赠了微臣这枚亲手所绣之香囊。这些年,唉”

    原小将军便是清雅的小舅舅。

    似是想到当年,悲从来,不能自已,赵丞相忍不住单手掩面而泣。

    其余人了这一大段,纷纷震惊。

    因为众人都想到万事不管,只因朝党纷争被双安在丞相一职上充当摆设的赵丞相,当年居然与护国大将军府上有旧,且看起来交情还不错。

    毕竟人家妹妹岁的生辰居然都被请去了。

    不过震惊之后,就是狂喜。

    若是此前,赵丞相爆出这点,基本上就是按照乱臣贼子护国公余党处理。

    然而现在六公主有了漠北王的宠爱做强有力的后盾,梁国谁现在还敢提护国公府满门叛国的事

    六公主因为在宫所受挫磨,对故国有冷淡记恨之意,现在冒出个祖故交,就连亡母幼年时亲手所绣香囊都有,想来公主对他,对梁国的态度,会有所改变。

    果然。

    之前还不耐烦的六公主双眸愣愣看着那破旧褪色的香囊,眼眶缓缓泛红。

    半晌,香囊被屏锦接了过去,清雅也抚摸着香囊默默黯然追忆“隐约记得母后不喜女工,小时候却总被祖母压在房里绣小花小草。”

    顿了顿,抬眸正眼看向满脸泪湿的赵丞相,清雅吩咐左右,为几位大人看座上茶。

    让坐了,还了茶,这便是愿意耗些时间他说话的意思了。

    赵丞相因为悲伤,爆发了那么一波后就又恢复了往日的呆木,坐在椅子上吹着眼皮子看着茶水发呆。

    好在也其余人指明了向,接下来几位使臣绞尽脑汁想破了脑袋,连拼带凑地六公主说起当年护元后的风姿事迹。

    不知过了久,忽然有个使臣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出一个自认为绝妙的点子,兴冲冲提议“明日就是殿下的昏礼了,按照女子出嫁的风俗,再过三日,便该是回门探亲之时。”

    “殿下事务繁忙,三日回门自当分个轻重缓急,不过探亲之事,不妨寻机安排上”

    此人说完,就引来了上首那位公主殿下的注意力。

    其余人看出来对有所意动,也顾不上想,纷纷点头附和。

    清雅表现得越发动,终于耐不住这么人的劝说,表示此事还要先跟王商量,可定夺。

    这也是应当的,且他还能从这件事上看出漠北王宠爱六公主的真假。

    双都满意地结束了这次会晤。

    等到当天晚上,前营那边就传来大典结束半个月后,漠北王将携王后一同前往梁都“探亲”。

    此事使臣团造成怎样的震撼且不提,第二日一大早,整个边城以及前营就活跃热闹起来了。

    被各种传言吸引来的商队已经在这里汇聚,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