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46、三媳(完)

作品:《(快穿)炮灰的人生

    当下人眼中, 女子出嫁后需要娘家兄弟撑腰。

    所以,般女子在夫家允许的情形下,都会尽量帮娘家, 更不会把灾祸带回娘家去。

    牵扯上于家,在周玉儿看来, 对李安娘不是什么好事。

    但对于楚云梨来说, 她还巴不得。

    当今以孝治天下,凡是子女告双亲, 无论到底是谁错,子女都会背上个不孝名声。

    楚云梨本来是想着把周家的事处理再对付于父, 但没想过要告他。不是不恨,而是李安娘的名声已经不太好,要是再状告父亲,对她不是什么好事。

    没想到周家几兄弟居然主动提及于家, 等人来了,哪怕他们不提,楚云梨也会不着痕迹地引导他们说出之前偷李软软之事, 如此, 顺理成章让周家和于家认罪。

    她心里盘算, 面上片漠然, 根本不搭理周玉儿。

    周玉儿没有在她脸上看到诸如担忧娘家或是憎恨她的神情, 很是不甘心“三嫂, 你别装”

    楚云梨往左走两步, 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 如此,周玉儿再想要冲她说话,声音就得更大。可如此一来, 堂中其他人也能听见。

    周玉儿翻个白眼。

    回过头,就对上兄弟几人恶狠狠的目光。她心弦一颤,又觉得自己没错。

    家人拿她换银子本来就是事实,她又没有胡编乱造,他们凭什么恨她

    当下,更狠地瞪了回去。

    于狗宝是于父生四个女儿得来的,是他的命根子,儿子被带到了这里,他自然也跟过来,且还主动进公堂求情。

    “大人,我儿子去贺家报信之事,当时周家都知道。”为了证明此事,他还绕路把死活不肯来的周母也拜托衙差带过来。

    周母哪怕到了,也死活不肯进来,就站在人群外。

    若不是有衙差看着,她早就溜。

    于父进门之前,就怕她跑,还再三对衙差强调,周母是重要的人证。

    听了于父的供词,大人立刻让人传唤周母进门。

    周母进公堂,眼神无助地看向儿女。因为她不知道要怎么说才能让自己和儿女顺利离开。

    “于狗宝去贺家报信之事,你

    知道吗”

    周母摇头。

    于父强调“当时我们父子俩,还有你和三郎都在,你敢说不知道”

    周母再没有见过世面,也知道这事不能承认,再次摇头“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没有和你们父子站在一起过,也没有拜托你儿子去贺家报信,你少冤枉污蔑我。”

    于父“”

    他怒瞪着周三郎“你来说”

    曾经他们是翁婿,于父在女婿面前向来底气十足。

    周三郎自然分得清里外,再说,那一回几人同行,是为偷李软软,若此事查出,他们谁也讨不好当即附和母亲“岳父,你和我娘都是我最亲近的长辈,我也不存在偏帮谁,便实话实说了。你口中的这些事,我今天才第一回听说。”

    于父“你放狗屁”

    他怒瞪着周家人“那你们倒是说说,我家狗宝为何要没事找事跑去帮你们家报信卖女儿得实惠的可是你们家总不能出了意外,你们就把罪名推到我们身上啊”

    盛怒之中的于父说着这些话,也渐渐地回过味儿来,当初他和周家母子跑去偷抱李软软的事不能闹出来,否则,连他和儿子大概都脱不身。

    当即道“那你们倒是说说,你们为何要拜托我儿子报信”

    似乎话里有话,意在提醒他们别乱说。

    周母才没那么蠢,翻了个白眼“是他自己跑去报信的,贺家的人到了我还莫名其妙”

    于父气得失语,颤着手指道“你”

    “我如何”周母瞪着他“你别狡辩,我周家落到如今地步,都是你于家害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她这话也不算是错。

    于父却不肯认,主要是在贺家这事上,他点便宜没占着。反而还与富裕的女儿闹僵,从方才进来到现在,女儿一眼都没有正眼看他,更别提担忧关切。

    想到女儿如今手头万多两银子,随便给个零头,就能让自家过得滋润,整个村里的姑娘任由儿子挑选他就心痛得吐血。

    于父愈发恨得咬牙切齿,字句问“若不是你提及,我们家从来都不知道贺家要结阴婚的事。做人丧良心,会折后辈的福气

    ”

    这话有些像是诅咒,周母怒瞪着他“你胡说些什么”

    于父余光瞥见上首大人,突然反应过来,狠狠拍脑袋。他和周母在这掰扯个什么劲,让大人知道真相才最要紧。

    当即磕下头去“求大人明察。我们家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贺家结阴亲的事,这消息是周家告知的明明是他们托我儿子报信,我儿子好心帮忙,到头来还要被周家仇视,更是被牵扯到了公堂上。周家丧尽天良,随口污蔑恩人,当真不是东西。”

    竟然直接开始骂人,可见他的怒气。

    大人拍惊堂木“不许骂人。”又看向贺家群下人“你们把消息告知了谁”

    前去接人的婆子膝行两步“道长给八字,奴婢四处打听。后来知道周家姑娘刚好符合,便找上门。当时这位妹子说要好好思量,翌日那位年轻的小哥就让我去接人。”

    周母“”

    也就是说,她还择不出来了。

    于父也有些紧张,就怕周母乱说话,扯出了当初的事。

    正紧张,就见周霍然扭头看过来。

    于父“”

    不待他有反应,却见旁边多个人,侧头瞧,正是站在角落中的女儿。

    楚云梨一礼“大人,其实我知道这里面的缘由。只是牵扯上生身父亲,我不太好说。但有些事早晚要大白与天下,我再三踌躇,还是决定说出真相。”

    “于狗宝跑去贺家报信,确实是周家母子和我父亲商量过后的决定。因为他们想要送去贺家的人,根本就不是周玉儿,而是养在我名下的孩子李软软,道长本来就给出了好几个八字,软软也是适合的。所以,他们兵分两路,于狗宝来报信,剩下的三人前来偷孩子。算计得是挺好,但我对孩子看得很紧,他们还没把孩子抱回村里,就被我追上。当时我把孩子抢了回去,贺家的人一来,他们没法交差,又怕被怪罪,才交出了周玉儿。”

    “有些事情,计较起来是我不孝,可咽下去要实在不甘心。当日我抱着软软回镇上,他们还追上来明强求大人为我们孤儿寡母做主。”

    说到后来,语气哽咽。

    于父和周母看着她伤心至

    极的模样,面色一言难尽。

    那一次明明是他们吃亏,三人掉进水里险些爬不上来。更别提纠缠之中,受的那些伤了。

    这怎么看,她都不该是委屈的那个。

    明抢罪名挺重,抢孩子拿去给人生祭就更重,个弄不好,秋后问斩都是可能的。于父忍不住了“大人,您别听她胡说。当时我们想追上去解释,还被她踹进池塘里,险些丢一条命。您若不信,可以问周家母子”

    周家母子怒瞪着他,眼神里明明白白写着谁要给你作证

    于父对上二人眼神,恍惚间想起来,他这着急解释,已然在不自觉间承认偷抱孩子的事。

    他张张口,又怕说多错多,干脆闭口不言。

    大人眼神凌厉“也就是说,你们确实试图偷别人的孩子来卖银子”

    三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开口。

    这否认兴许就要挨板子,可若是承认那可就得入罪。

    大人肃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么难回答吗”

    三人低下头,还是不答。

    “来人给我”

    听到这句,周母最先承受不住,自家男人的离开让她看明白了小命的薄弱,也比以前怕死。她不想挨打。急忙道“大人,我招”

    事实上,在贺家生祭之事中,周母与周玉儿是知道内情最多的人。母女俩愿意招认,那些尘封得旧事通通被翻出来。

    今日所有的人都到了,倒也不费事。

    李软软被抢夺事,彻底弄个清楚明白。

    大人面色慎重地翻着手中一叠供词,周母明知女儿有性命之忧,还非要把人送去贺家,算是贺夫人的同谋,念在其是被胁迫而为,可从轻发落。但其故意抢夺李软软,且想把其送去贺家生祭,此心思恶毒,罪大恶极,两罪相加,判监三十年。

    周家几兄弟在妹妹周玉儿逃回家后,眼睁睁看她被送去贺家,且已经盘算着分那笔银子,都被判了八年,其中周三郎也参与了偷抢李软软之事,判二十年。

    周家兄弟本来没这么重的罪,可贺家在接周玉儿离开之际,先付十两银。

    这十两银子后来在衙门追回时,是从几兄弟手中拿出来的。

    也就是说,他们都花了贱卖妹妹的银子,算是同谋。

    周家兄弟怎么看都不无辜,因为正常的姑娘卖给人做丫鬟,最多就是五六两银。贺家愿意给这么多,本身就不同寻常。他们拿了银子,就要承受相应的后果。

    周家众人哭着求饶喊冤,楚云梨看在眼中,片漠然,并不觉得他们可怜。

    周三郎眼见求情不成,哀求楚云梨救他。

    楚云梨不止没上前,反而还后退步。

    上辈子的周家可是拿着卖李软软的银子过得滋润,尤其面前的周三郎,甚至出手打死妻子,不用想也知道,李安娘死了之后,他肯定会很快续弦。

    李安娘姑侄俩,就是给周家送银子去的

    衙差上前,将周家人拉下去,喊冤声和哭声交杂在一起,公堂上片鸡飞狗跳。

    于狗宝身子微微颤抖着,因为他知道,接下来就轮到他。

    大人拿着供词,仔细梳理于狗宝做的事,看他只是参与偷李软软和报信,有贼心,到底没能得逞,最后判了他三年。

    哪怕是三年,于狗宝也难以接受。

    “大人,我是听我爹的吩咐干的,还有周家,我只能算从犯啊,求大人明察。”

    于父听到儿子指认自己,气得血气上涌,瞪着儿子满脸的不敢置信。

    于狗宝对上父亲血红的眼,振振有词“爹,我又没力气,也没有抓人。只是跑腿报了个信而已那些事都是你们做的,跟我无关。”

    于父“”就是他求神拜佛,喝尽偏方,从小像护生鸡蛋般护着长大的儿子

    楚云梨嗤笑声“你这养儿防老,好像防不住哦。”

    于父气急,喉间一股腥甜涌上“狗宝,你”

    其实,他已经打算自己把罪扛下,尽量让儿子早点出去或者根本不用进大牢。

    可是主动扛罪,跟被儿子指认,完全是两种心情。

    前者是她心甘情愿为儿子付出,后者难免让人寒心。

    大人没耐心看他们父子俩互相指责,面色铁青“近几年,皇上对于偷拐孩子的罪名都重新改过律法,律从重发落只知情不报一样,判你三年就不冤”

    于狗宝彻底没

    了声音。

    于父和周三郎一样,不止动手偷孩子,甚至在李安娘把孩子抱回去之后,还追上去试图抢夺,要罪加等。判了他六年。

    楚云梨早就知道,如果跑来状告于父偷孩子,可此事到底是没有成功,就算她以亲女之身告赢了,他罪名根本不重,李安娘还要背上个不孝的名声。

    所以,她这么久都没来告状。

    不要紧,六年后他出来,再收拾不迟。

    她这边暗自盘算,可周母看到于父只六年,而她却家破人亡,还要在狱中度过余生三十年她就算在外头有人伺候,不缺吃喝,都活不三十年。在暗无天日的大牢中,吃不好睡不好,根本不可能活那么久。

    也就是说,她这辈子都出不来

    周家所有的倒霉事都是因为于狗宝报信而起,本来他们牵连上于家就是因满腔不甘心,如今于家父子好端端的,周家却这么惨。加上边上衙差使劲拉扯周母她实在不想入大牢,哪怕晚上刻都成,被拖出大门时,她尖声道“大人,我还有话说”

    已经挪动的大人闻言,又坐回去“你说。”

    被拖出门的周母得以重新进公堂,她跪在地上,努力想着于家在村里做下的恶事,最好是伤筋动骨的那种。可想来想去,都是一些邻里吵架的小事,大部分都是因为村里人嘲笑于父没有儿子养老送终而起的争执她突然眼睛亮,伸手指面色坦然的于父“他杀自己女儿。”

    围观众人一阵哗然。

    他们已经听说李安娘明明是于家血脉却信李的缘由对于于父遗弃亲生女儿之事很是不齿。

    就算自家养不起,还能送给别人啊哪怕送去牙行呢,也是给其一条活路。

    把个刚生下来没两天的孩子丢在路边的草丛里,不是擎等着喂狼么

    又不是李家夫妻刚好路过,这世上哪里还会有李安娘

    本以为这事已经够狠毒,没想到于父竟然还害死过亲生女儿

    听着外面众人议论纷纷,大人的眉心皱得人家死蚊子,这种龌龊事情,往前十几年都没听说。现在却一连听说好几件,难道真是他治下不严

    “说清楚”

    周母迫不及待道“李安娘与她三姐相差两岁,在生老三和李安娘之间,于家还有个女儿,只是生下来没两天就死。”

    于父放在身侧的时候已经握紧,沉声道“那个孩子生下来就比别的孩子瘦小,根本养不住。村里夭折的孩子还少吗”

    “是不少”周母怒瞪着他“你们把那孩子扔在西边的小树林里,刚好那天我去里面摘草药,脚踩到了草丛里,就看到了那个刚死的孩子。她脖颈间有青紫的大手印,分明是被人掐死的”

    于父面色微变“村里那么多孩子出生,你怎么能确定那就是我的孩子”

    “我能确定”周母笃定“那天我娘还打算去你家送洗三,我生养了好几个,确定那就是刚生下来的孩子。后来我仔细想过,趁着你那几天生孩子的,且孩子夭折的,只有你们家。”

    看她说得言之有物,大人只得让人去请于母过来询问。

    衙差去于家拿人时,于母恰巧不在。回来后听说这家发生的事,立刻就追到了府城。这会儿刚到公堂外,正想找人打听呢。衙差就准备去接人。

    于是,好多热心人就把于母推了出来。

    于母是个怯懦的性子,本来胆子就小,到了公堂上被众人围观着,腿一软直接坐倒在地。

    “于何氏,你生的第四女,是怎么夭折的”

    于母下意识去看自己男人的神情。

    大人看在眼中,拍惊堂木,沉喝道“公堂上不许东张西望,本官问什么,你答就是若你胡编乱造,胡言乱语,按律该入罪”

    于母吓得浑身一颤,低着头不敢乱瞄,低着头道“我不知道。”

    看来其中真有内情。

    于父睚眦欲裂,警告道“何氏,你想好再说”

    听到他带着怒气的声音,且这怒气不同以往,于母更是害怕他回去收拾自己,颤着声音道“我生几个女儿,婆婆不耐烦,孩子爹也骂我,我没有补养身子的东西吃,也没有奶水,孩子饿得哇哇大哭,他半夜里被吵醒后就就把孩子抱走然后就说说孩子没了”

    回忆起这些,早已忘却的那种连生几个女儿的绝望又浮

    上心头。她哭着趴倒在地上“我不知道不关我的事孩子不是我杀的”

    大人皱眉看向于父“你把孩子抱去哪”

    于父摇头“我给我娘。”

    他娘早已经入土好几年,把这事往死人身上推总没错。

    大人皱起眉来,把于家人收押,此事押后再审。

    那天之后,大人派了人去村里询问。最后从个爱早起的老妇人口中得知,她某日早上看到于父怀中鼓鼓的进西边小树林。且当日就听说于家刚生的孩子夭折,洗三办不成。

    半个月后,于父被判了四十年。

    这辈子都别想出去。

    于母回到村里,家里只剩下她自己。

    于狗宝入狱,几个女儿因为她长年的苛待,心里颇多怨怼。那些年里,李安娘的三个姐姐暗地里都埋怨母亲护不住自己,恨父亲下手狠辣,嫁人了反而解脱了。

    本来就不爱回娘家,加上如今有夫有子,自家都不够宽裕,哪里愿意照顾母亲

    于母独自住着,后来还试图来寻楚云梨,直接就被拒之门外。

    此事,李安娘三个姐姐还找上门,除了个爱占便宜的,楚云梨和另两个姐姐逢年过节都有来往。因为她的缘故,两个姐姐的夫家越来越好,本身也过得自在。

    至于周家的妯娌两人,在周家出事不久后,相继改嫁。

    三年后,于狗宝出来,本就好吃懒做的他,于母根本管不住。没有人领着干活,他学会偷鸡摸狗。

    楚云梨还没动手,于狗宝就因为偷别人东西被揍顿,跛只脚。

    后来那些年里,直都是远近闻名的混混。

    于家舍不得教子,自有人替他们教。楚云梨还没出手,于狗宝就把自己弄得人憎狗嫌,在出狱第六年时,再次偷东西被人抓住,又被暴揍一顿,丢到了冬日里的街上。

    后来,城门口多个两脚都跛的乞丐。那之后,楚云梨再没有关注过他。

    她带着两个孩子,生意越做越大。

    李软软一直跟在她身边耳濡目染,长大之后,凭着那一万多两银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周奇志小时候在家中并不受重视,后来周家人入狱,他也没多少感情。反而心读书,后来还考中了进士,因为舍不得母亲,愣是调回原籍做个小知县。

    他的辖下,凡是遇上男人动手责打妻子,或是丢弃女儿,都会从重发落。

    周家兄弟从牢中出来时,楚云梨已经是首屈指的富商,两家犹如云泥之别。他们再不敢跑到楚云梨面前来闹。

    后来的那些年间,楚云梨过得挺舒心,赚钱之余,也尽可能的帮助穷苦百姓。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