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课 节日礼仪话端午

作品:《学八礼四仪 做文明少年(初中版)

    第23课 节日礼仪话端午

    礼仪纵览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最初是劳动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最早出自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向水中投入米团。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身体。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因此,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和喝雄黄酒的风俗。

    礼仪学堂

    端午节主要习俗

    赛龙舟

    屈原投江后,楚人舍不得贤臣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屈原踪迹,这是龙舟竞渡的起源,以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食粽

    原先荆楚之人,在五月初五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原先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后来渐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佩香囊或栓五色丝线

    端午节儿童佩香囊或拴五色线,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还有点缀装饰的意味。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打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或者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女子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悬钟馗像

    悬钟馗像,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端午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饮雄黄酒

    将雄黄磨成粉末,倒入白酒或黄酒中饮用,以达到驱邪、解毒的目的。

    其他

    比如箭刺五毒、游百病、儿童戴鸭蛋络、彩羽投壶、放逐河灯、雄黄酒点额、佩戴长命缕符等习俗。

    端午祭祀仪式

    祭祀的准备

    举行端午节祭祀仪式时,要设置祭品,如粽子、水果、雄黄酒等,撰写祭文,并有人担任主祭、助祭和赞者。

    祭祀流程

    众人列队依次盥洗手,然后面朝祭祀方向排列站立。

    主祭出列,站在祭祀席前,助祭者捧贡品紧随其身后,众人都正坐。

    迎神,行稽首礼。稽首礼是礼中最重者,具体行礼方式跪拜者屈膝跪着,男子左手压在右手上,女子行礼时则是右手压在左手上,然后拱手于地上,头缓缓碰到地上,停留一段时间方可起来。

    主祭上前,先上香、敬酒后,开始念祝文,念完祝文后将其焚烧,并将粽子投于水中。

    送神,行稽首礼。

    分胙。由主祭将祭品分配给在场所有参加祭祀的人,意为分享先贤给予的福气和保佑。赞者曰“祀事既成,先贤嘉飨,伏愿某亲,备膺五福,保国冝族。”

    韩国“江陵端午祭”

    你知道吗中国端午节礼仪不同于韩国端午祭礼哦。尽管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都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但是从习俗礼仪上讲,二者现已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的端午节,各地习俗礼仪虽不尽相同,但核心主题一样,即驱瘟、除恶、消灾、祛病。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从酿制神酒开始,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多为民众娱乐活动。

    韩国“端午祭”2005年已被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0月中国也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以上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已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礼仪星空

    网上祭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祖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对于这种新型祭祖方式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网上只是随手一点就完了,自己亲自前往拜祭扫墓才是虔诚的表现。

    观点二端午节祭祖不仅是缅怀先人的好方式,且也让家人团聚,唠唠家常,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而网络祭祖无法做到这点,失去了联络感情的作用。

    观点三祭奠习俗本来就是因时而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祭扫习俗也需与时俱进。这样的祭祖方式不仅省时省力,还绿色环保。只要诚心祭奠的本义不变,祭扫的方式并不重要。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你怎么看网上祭祖现象

    互动体验

    经历两千多年的传承与发扬,端午节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风俗,你家乡的端午节还有哪些风俗说说它们的来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