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课 行路礼仪记心中

作品:《学八礼四仪 做文明少年(初中版)

    行走之礼

    第13课 行路礼仪记心中

    礼仪纵览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国民素质和交通安全的讨论。

    北京市公安局2012年12月6日宣布,从即日起至2013年3月份,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交通、治安、环境三大秩序突出问题集中管理整治专项工作,不仅仅针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记者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头,观察采访一小时的时间,发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形同虚设。

    只要路面上的车流暂时中断,哪怕是面对红灯,行人也是勇往直前。为了快速通过路口,人不让车,车不让人,所以车辆刮蹭行人的事故就经常发生。很多非机动车驾驶员都有从众心理,比如只要有一个带头闯红灯的,后面闯得人就多,如果大部分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即便有人想闯红灯也不好意思。

    当我们在马路上行走的时候,应该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中国式过马路”那群人中的一员。

    礼仪学堂

    道路是最基本的公众场所,一个人行路时,能不能自觉地遵守行路公德,恰恰反映了他的道德水准。在这平常的走路中,同样包含着一系列的礼仪要求。

    遵守交通法规

    道路资源是属于所有行路者的,这就要求每个人在使用道路资源的时候,都应该自觉遵守相应的交通法规,这样才能保障道路的畅通和人们的安全。步行时要走人行道,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通过路口要等绿灯亮时,再看两边没车才通过。

    行路要讲究相互礼让

    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比肩接踵,因此要提倡相互礼让。遇到老、弱、病、残、孕,要照顾他们;在人群拥挤的地方,要有秩序地通过;万一不小心碰到了别人,要主动道歉;若是别人碰到了自己,应表现出良好的修养,不可口出恶言、厉声责备,而应该宽容和气地说“慢一点,别着急。”

    爱护道路环境

    走路时不要边走边吃东西,这既不卫生,又不雅观。肚子确实饿或口渴,可以停下来,在路边找个合适的地方,吃完后再赶路。

    礼貌待人

    在路上遇到老人让个路;遇到儿童莫拥挤;遇到路人摔倒,上前扶一把;有人掉东西,招呼一下;不小心碰了他人道个歉。

    保持正确的走姿

    走路的姿势是个人精神风

    貌的体现,我们要时时留意自己的走路姿势。正确的走路姿势是挺胸抬头,保持身体正直,目光要自然前视,不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路上交谈不要妨碍交通

    路上遇到亲友、同学,要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可以招手致意,也可以点头致意,不能视而不见。如果在路上碰到好友要长久交谈,应选择路边人少的地方,以免妨碍交通,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礼貌问路

    问路需要讲礼貌,也需要技巧。应选择好对象和时机,然后根据对方身份使用尊称。当打扰对方时要说“不好意思,打扰了”,问路语言要简短、清晰准确,获得答案应致谢,未获答案也需表达谢意。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

    横穿马路很危险,特别是车辆临近突然猛跑更危险。

    不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易发生危险。

    跨越或倚坐中心隔离护栏易发生危险。

    成群走在非人行道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走路时一心两用或看手机、书,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些行为都十分危险。

    礼仪星空

    请你判断一下,以下情景中的行路礼仪是否正确,如有不妥之处,请指出并改正。

    情景一今天我出门晚了,过马路如果走斑马线,要花很多时间,肯定会迟到。我就今天一次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也没什么关系。

    情景二城市道路一般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人车分流,各行其道,这是基本的交通规则。小王骑自行车有非机动车道不走,非要上机动车道,说这叫效率。

    互动体验

    “行走的力量”是著名演员陈坤发起的心灵建设类公益项目,旨在号召人们通过最本能的行走,在行走中安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获取正面的内心能量,并将正能量传播给他人。“行走的力量”希望用最简单和本能的方式,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理念,从而净化心灵。

    请你和家人或朋友也尝试一次长途行走,感受行走的力量,前提是确保安全。,,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