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 58 章
作品:《独宠小夫郎》 将面碗里的汤汁都喝的干干净净之后,薛雁声冲着简丰毫不吝惜地竖起了大拇指, “呼, 好吃!”
简丰笑得眉眼弯弯, 没吭声, 只是又给薛雁声盛出来了一碗。
相处时间日久,简丰很清楚, 一碗压根就不够薛雁声填肚子的, 少说也得三碗才行。
酒足饭饱, 薛雁声惬意地靠在了沈正泽的身上,眯起眼睛看着被繁枝割裂的天空。
“真可惜,要是能有一壶茶就好了。”薛雁声揉了揉自己的肚子,苦恼道,“有点儿撑。”
“已经好几次听你说茶了。”季安顺端着几杯蜂蜜水走了过来,“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一种, 可以泡着喝的东西。”薛雁声叹了一口,蔫蔫地道。
在之前和薛家的信件交流中, 他也特别询问过是否有茶这种东西,然而薛家的回信让人很是失望。
他们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在当前, 一般人家待客用的基本上都是白水, 而小富之家会兑点儿蜂蜜,至于大富之家,则是各种果汁。
你们没看错,是果汁,而且还是鲜榨的。如果不喜欢喝果汁的话也没关系, 还有各种乳品,酸奶之类的也有,据说是从北夷那儿传过来的,现在还算是个稀奇东西呢!
于越朝本地人而言,牛乳和羊乳都是经常喝的东西,不少人是从小喝到大,毕竟,哥儿只会生,无法产奶。
有钱人家会请专门的奶娘,而没钱的人家,大都是喝牛乳或者羊乳长大。
_
“和蜂蜜一样的”季安顺将蜂蜜水放到了桌子上。
“不是。”薛雁声摇了摇头,思忖了一会儿后道,“是一种,很清香的味道。”
“花的味道”季安顺努力地在脑海里想象那种味道。
“不是。”薛雁声又摇了摇头,却因为动作太大,不小心从沈正泽的肩部滑到他的怀里。
沈正泽的面上出现了一抹温柔的笑意,低下头在他的唇上轻吻了一下。
季安顺:……
“咳咳咳!”季安顺咳得很大声,试图让自己眼前的这两位收敛一些。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季安顺又咳了好几声,最后被匆匆赶过来的简丰强行上上下下地检查了好几遍,以确认他是真的没有问题。
薛雁声在旁边看的直乐,甚至在心里一度怀疑起了对面那两人的体位问题,毕竟,简丰虽看着小小的,但是力气是真的大啊。
笑过之后,薛雁声斟酌了几句道,“下个月,我和阿泽就要搬去雁南县了,之前的那个提议,你们考虑得怎么样”
季安顺和简丰的神色都严肃了起来。
薛雁声接着道,“虽然我认为还是一起搬去雁南县比较好,不过我尊重你们的意见。”
_
原本沈正泽是想把在水泽村的一切事宜都托付给季安顺和简丰的,不过薛雁声考虑到了简丰那堪称极品的家人,总觉得要是简丰一直住在水泽村的话,八成又会被骗回家当免费劳力,还不如直接搬家到雁南县。
虽然雁南县和水泽村相距不远,但是家里如果没有牛车的话,光是走的也要消耗不短的时间,一来一回就得一天。
而现在呢,简家的人走几步路就能到,隔三差五地过来哭闹也很给人添堵了。
而雁南县就不一样了,虽然面积上和京城没法比,但是比起水泽村,已经是十倍,几十倍地大了。
真的在雁南县定居,如果不知道准确的地址,想要找到熟悉的人,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就算找到了,要是简家的人敢来闹,直接送官不解释。
_
雁南县的整体布局也和京城差不多……不,应该这样说,除了某些特殊的地形以外,大部分的郡、县,布局都和京城类似。</p>
整体四四方方,最中间一条最宽阔的十字交叉道路,以这两条道路为中轴线,其他的道路都与之平行或垂直,而被道路切割出来的“方块”,就是百姓的住处。
总体而言,越朝的“城市布局”对于强迫症患者十分友好。
雁南县南面有南市,其余三个方向也有集市,分别以方向命名。
只不过彼此的侧重不太一样。
南面和西面是大部分普通百姓的住处,也因此,南市和西市的东西都比较物美价廉。
东面住的基本上是富商,相对的,东市上有不少“奢侈品”。
而北面,就是官府的所在。北市嘛,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
_
薛雁声的那个小院就在东面靠近官府的地方。
而季安顺和简如果要搬去雁南县的话,要么住在西面,要么是南面。
_
“住在南面。”季安顺有认真考虑过薛雁声和沈正泽的提议。
他有手艺,可以帮别人打造家具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器具,住在南面也方便。
只不过……现在困扰季安顺和简丰的其实是钱。
他们积攒下来的银子并不够买一间房子,只能租住,所以还要考虑收支问题,万一到时候入不敷出…
所以,在南市做点儿生意是十分必要的!
_
除此之外,若是搬去雁南县,水泽村的地必然是要佃出去的,租子基本上每年一交。
沈家的田地早就如此处理了,但是季安顺家的田地,今年还是自己种的,就算是想去,也得把今年种好的都收了才行。
_
“正好可以帮你们照看那五亩地。”季安顺道。
“那感情好。”薛雁声没有推辞。
种下的那几样蔬菜和作物中,土豆和地瓜需要的时间最长。
薛雁声原本是想隔半个月的时间就再回来看看土豆和地瓜长势如何。
不过现在有季安顺和简丰,他也就不必那么折腾。
至于其他的蔬菜,基本上五月中旬左右就可以收获了。
_
水碓房和水磨坊都有有人负责,薛雁声对此也不大担心。
现在水磨坊的主要“业务”是磨面粉,毕竟是主食,消耗量很大。收取的费用不是很多,利润也少,但维持正常的运转还是没问题的。本来薛雁声也没准备靠着这个赚钱。水碓房也是如此。
不知不觉间,馒头也逐渐成为了不少水泽村乡亲们的主食之一。这才短短几个月,许多乡亲们已经琢磨出来好多吃法了!
至于豆腐,每天限量供应,想吃的就去买点儿。
一切都是良性循环。
至此,薛雁声还念念不忘的,就剩下油了。
虽然沈家不缺猪油,但薛雁声仍旧更喜欢花生油。
“也不知道宁月月究竟找到花生种子没有。”薛雁声喃喃,“总不会是被吃到灭绝了吧……”
那他现阶段岂不是只能研究榨豆油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