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明朝上朝
作品:《公主每天都在作死》 我真的好想喝奶茶啊, 支持我一下呗。 小岛正轴位置对着一座四角高楼, 三层大小,越往上越小,直到楼顶有一方四方台, 四面铸有青龙白虎, 朱雀玄武的四方铜像,正中有一西洋物,号称望远镜,可清晰观看到星辰百态。
今日举行大宴的地方便是两者中间的风荷殿。风荷殿是水上建筑,四面荷花环绕,宫殿右侧有一活泉, 自山上飞流而下,落入荷花池中,溅起银珠无数,薄雾轻蔓, 水下锦鲤游走汇聚,似一条红带, 破开水波,饶柱游玩。也不知道工部是作何准备, 这寒冬季节, 湖中各色荷花盛开,娇艳欲滴,正中一片千瓣莲盈盈而开,翠叶粉花, 美不胜收。
一条贴水的木质走廊自入口延伸至不远处的五个木质平台上,中间大,四周小,因着水汽雾气朦胧,极为飘逸。
天色刚暗,平台便挑起宫灯,宫灯呈包围之势半米一盏,不多时,便见湖面上飘起了一盏盏莲花灯,顺水荡漾,湖面上像是亮了一条星河,星光璀璨,美如仙境。
顾明朝得知欧阳御史去了皇宫后便驱马赶向兴庆宫,饶是如此等他来了也是天色擦黑,殿内人员众多。因着堪堪卡着三品的官阶,有幸进入主殿,位置在最偏远的角落里,刑部八位侍郎齐聚一角,早已等候多时。
等他一来,中都官王侍郎嘴角下撇,脖子扬起,阴阳怪气地说道:“想来顾侍郎今日春风得意,这才姗姗来迟,可比谢侍郎来得还晚。”
一旁的谢书华抬眼斜了一眼王侍郎,直白冷笑着:“别拿我出来扯幌子,丢不丢脸。”
论说话不留情面,直白干脆,连欧阳御史都比不过谢书华,奈何谢书华背靠谢家,大树底下好乘凉,即使他说话再尖酸刻薄,也没人敢给他脸色看,更别说是使绊子了。这一点欧阳御史就望洋兴叹,难以比较了。
王侍郎黑脸一红,尴尬地下不来台,司门司陈侍郎向来是个和事佬,连忙出面和稀泥道:“王侍郎是第一个来的,想来是等久了,言辞便有些急躁。”
“柿子还是挑软的捏好吃呢。”
“明晦。”顾明朝一见到他,一向平静的脸上带出笑意。
“你是谁”接二连三被人下不了台面,王侍郎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冲不得谢书华发火,看到这人身着绯色官服,想来不过是个五六品官员,这还不是随便拿捏。
说话的男子娃娃脸却偏偏蓄着胡子,一双眼睛亮晶晶的,说着挤兑人的话,表情却是格外严肃。
“在下刑部郎中孔谦方。”
“小小郎中口出狂言,顶撞上官,无知无状,不知好歹。”王庄恶狠狠地说着。
孔谦方一脸惊讶,连忙行礼说道:“王侍郎何出此言,下官说的是潼山特有的柿子啊。”他说着露出手中小小的红色柿子,这是潼山著名的一口柿。
“方思最爱吃的就是这种柿子了,我今日特意从一筐硬柿子中取出一个软柿子拿来与方思分享的。”这话说得既像意有所指,又像叙述事情,可又挑不出半点端倪,当真是气煞脾气暴躁的王庄。
王庄脸色红白交加,陈侍郎生怕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扯了扯王庄的袖子,意有所指地说道:“孔郎中不过是借圣人大喜之日特来看完旧友,王侍郎不可与小辈见识,还不快快坐下,大宴马上就要开始了。”
顾明朝见他一脸不忿,怨恨的视线转向自己,顿觉无辜,这次全程他可是半句话都不曾说过。
孔谦方对着他眨眨眼,装模作样地说道:“家里一筐柿子,散了大宴,还请方思不吝赐教。”说完,便把手中的柿子递给顾明朝,暗中撞了撞他的胳膊,挤眉弄眼地出了大典。他是从五品上的刑部郎中,自然进不了大殿,但圣人特意给三品以下九品以上的官吏偏殿赐宴。
顾明朝握着这个柿子,笑了笑,眼角看到一队火龙远远走来,便对着依旧对他甩眼刀的人,笑道:“这可是水晶柿子,甜津入口,是不错的冬日佳品,对了,还有清凉降火之功效,听闻王侍郎嗜甜,柿子可真是不二的选择啊。”
王侍郎猛地站起来,正要和这指桑骂槐的人撕破脸,便听到黄门公公一声尖锐的唱喊声:“圣人万岁驾到,太子殿下驾到,千秋公主驾到,丽贵妃娘娘,娴贵妃娘娘驾到。”这声唱叫让王庄一口气憋着喘不上来,险先撅了过去。
顾明朝嘴角含笑,接着下跪的动作掩了下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大殿内所有文武百官下跪行礼,齐声喊道。
“众卿平身。”圣人脸上笑容满面,丝毫不见午时的愤怒,他褪下大冕冠,换上黄色常服,端坐在首位,和蔼说道。
“谢圣人隆恩。”众人又是一声齐呼,这才起身站起,期间除了衣袖摩擦便再无声响。
“大英四海宴请,政通人和,休明盛世,有赖各位齐心协力,今日良辰美景,君臣共饮,与民同乐。”惠安帝举起酒杯,扫视群臣,脸颊染上红晕。
“朕特借此宴,向上请求,一求天下太平,吏治清明,二求万国来华,共创佳话,三……”圣人的视线看向底下群臣,脸上笑意减淡,语气还保持着那种诚恳真挚的腔调,“三求君臣同心,各司其职。”
敏锐的人早已敛了心思,抬眼扫了眼大殿,只有杨坚一人,竟没发现其余杨家人的踪迹。圣人说完,一饮而尽,神情自然地坐在主位,两位贵妃一左一右,花开两枝,各有千秋。
“入座。”
“上宴。”
王顺义高声喊道,声停,声乐捡起,钟鸣丝竹声从湖面平台上清晰传来,外面不知何时来了一群少女,当中一人着粉色衣裙,其余人着绿色,群绿拱卫粉色,远看似荷花仙子乘着灯火踏水而来。
顾明朝抬头看向坐在左下角的千秋公主,时于归换了一身大红色襦裙,裙摆绣着富贵艳丽的牡丹,金丝勾边,暗藏银线,在明亮的灯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竟比一室灯火还要显眼。巴掌小脸上眉心是一朵红色小牡丹,花瓣骄傲盛开,衬得她面容娇艳,光彩夺目。
千秋公主当真是合适这般艳丽出众的衣服,把她衬托得如同娇花艳阳,气质高贵,只需坐在那边,便让人移不开视线,牡丹花娇,人更艳。
圣人边上的丽贵妃几乎咬碎了牙,因着妆容与时于归相似,只是后宫内除皇后及有品级的公主外,其余人不得绘牡丹绣牡丹,只得在眉间应景地画了朵大红色荷花,只是荷花哪有牡丹富贵大气,两相一对比,再加上娴贵妃脸上裸的嘲笑,她气得几乎要咬碎银牙,这也忽视了圣人今日对她格外冷漠的不利情况。
时于归素来不愿理会这种无聊心思,一开始的注意力便不在丽贵妃身上,只是听立冬说,杨少卿被罚禁闭了,这才看了丽贵妃一眼,见她还无异色,想来是还未得到消息,便换了心思,不再搭理她。
她的视线在殿下随意一扫,要不是顾明朝那张俊脸在这群老菊花似的老臣中格外突出,差点没在西边小角落里看到他。
他今日穿着紫色圆领官袍,腰缠金玉带,勾勒出细细腰身,微微扭头和隔壁一位侍郎说话,露出白玉侧脸,在温润的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芒,鼻尖挺翘,留下一小片阴影,跪坐在蒲团上,腰背挺直,蜂腰猿臂,当真是枯木林中海棠花,俊秀端正。
时于归失笑,突然感觉到太子犀利的视线,这才收回视线,盯着眼前的果盘看着。
时庭瑜摸了摸手边的酒杯,心里莫名浮现出忧虑。
——刚才于归在看谁!
太子殿下敏锐极了,不着痕迹地扭头看了眼那个方向,皱眉看到谢书华和顾明朝,也难怪他第一眼就看到他们,青年才俊,有才有貌,但在贵门女子眼中都是烫手饽饽,谢家背景深厚,家事繁琐,顾家内宅生乱,家宅不宁。两人即使长得再好,也绝非良配。</p>
——于归肯定是随便看看。
时庭瑜想了想,但这一想法刚落下又忍不住想到。
——她真是随便看看
顾明朝察觉到怪异视线的时候,上位两人早已移开视线。他皱了皱眉,收回视线时,竟然发现刑部尚书盛潜,一向垂着眼皮不言不语的人,今日竟然掀开眼皮瞪了他一眼。
这种情况不亚于老龟翻身,稀奇事。但顾明朝却觉得头皮发麻,大事不好。别人都叫盛潜千年狐狸万年龟,即是指他狡诈,又指他惯于装死,这一出当真青天白日闹鬼,稀奇得很。
立春见时于归不停伸手按着颈部,金银杂宝琉璃饰的十二对花树极为沉重,时于归顶着这头首饰四个多时辰,难免脖颈难受,于是伸手替她按了起来。
屋内寂静无声,千秋殿的侍女行步间连衣摆摩擦都悄无声息,立夏挥手示意她们退下。
“此乃朝堂大事,公主虽身份尊贵但女子不得干预朝政,即使知道又无法插手,何不等殿下回来再商议。”立春轻声劝道。她是永安府送进宫内,一是为了照顾当时还是年幼的太子和公主,二是提点公主避免宫内行走出错。
时于归闻言,嘴角弯起,带出一丝薄凉的笑意,轻声说道:“是啊,女子不能为官,母后为此争取一辈子的事情就这么烟灰云散,罢了,也不知哥哥是作何想法,等立冬回来让她歇着吧。”立春见她面色疲惫,便服侍她歇下,放下帘子,自己站在一旁伺候。
与此同时,朝堂上气氛堪称凝结,太子突然发难,众目睽睽之下,高丽句使团承认公主失踪,原本庄严肃穆大殿如今更是连呼吸都轻得听不清。
三师三公低眉不语,诸公要臣沉默不语,太子自刚才那番似柔藏针话后拢袖端坐在案前,杨安背后冷汗涔涔,跪拜在大殿内。
他实在没想到太子会在此时捅出这件事情。
世人都道太子识大体,懂分寸,今日乃圣人大事是万万不能出错的,即使昨夜看到神武军封门,想来也不会多加干涉,只要等风头过了,口说无凭,更不能多说。
杨安便是算准了这一点,有意拖延,等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一个高丽句使团还不是拿捏手中,到时一口咬定并没有丢失公主,都是使团污蔑,依圣人对高丽句的厌恶程度,定不会细查,这样所有事情都被会掩盖得清清楚楚。
这个算计所有人的计策,在他听到使团公主丢失后便瞬间算得清清楚楚,自认为在这种繁荣无间隙的时间段里,没有丝毫遗漏的地方。
人人以圣人为重,使团已经被他安抚好,鸿胪寺上下早已被他封口,神武军乃是自家人,这件事上上下下都被打点的清清楚楚,万无一失,万万没想到太子殿下会不按常理出牌。
“羽林将军何在神武统领何在”圣人一开始的震怒过后,脸上的表情堪称平静,十二旒珠下的面容让人捉摸不透,大殿众人噤若寒蝉。
圣人身为先皇八皇子,能在众多皇子中存活下来,最后荣登地位,即使他表面上看上去温和无害,但谁也不敢小觑他的脾气。
老虎发威,向来一击必中。
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进入含元殿,其余官员只能在殿外站立,羽林将军、神武统领都在分属正四品和从五品,又因羽林军为皇宫八大内卫其中一支,是以羽林将军一般都在殿门口候旨。
现任羽林将军面色黝黑,身高体壮,一把鎏金雷公钻耍得虎虎生威,今日他面色发紫,满头冷汗,看到从队伍后面匆匆赶来的神武统领,眼前一黑,差点一头栽倒。
他能爬上今天的位置和他是杨家人有很大的关系,三年一次的武科,能者比比皆是,轮真凭实学他是拍马难追;大英地域辽阔,从军者甚多,论资排辈他也是远远赶不上的。能做到这个位置只是因为杨家出了一个争气的贵妃。
他本就空有一身蛮力,一看如今的场景,脑袋里顿时一片浆糊,什么话都讲不出来。
顾明朝因是从三品上的官职,今日的位置进不了内殿,但在外殿上也算靠前。
太子突然发难,他瞬间想到昨夜太子接公主回府的事情。
刑部这个位置实属尾巴末梢,西城门隶属白虎大街,而刑部虽在白虎大街却是在猫耳巷里,太子车辇要进来着实需要费功夫,如今看来,太子深夜来此,接公主只是顺带的,坐等杨安露出马脚才是真的。
他距离羽林将军极近,见他黝黑脸上涨红,面色发紫,鬓角冷汗淋漓,等神武统领被黄门召唤上来时,更是身形一晃。
如此看来这般姿态,只怕杨家这次要倒霉了。
朝堂内,杨安脑中已经想好无数对策,但圣人的视线一直在他身上徘徊,无数要说的话便都噎在口中,半字吐露不出来。
望仙门外,依旧还有十来个使团没有觐见,此时已年近午时,不免人心浮动,询问黄门情况,奈何这些人都是王公公亲自的,一言一行刻板严肃,不肯透露半分。
“父皇,望仙门外还有使团未见圣人天颜,杨少卿之事颇多疑点,今日乃举国盛事,不妨稍后再议,也给少卿辩解的机会。” 五皇子尧王殿下出列躬身说道。
他无法坐视杨家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苛责,这让他尴尬愤怒,觉得全天下都在看不起杨家。
在他眼里,只要给舅舅时间,没有舅舅不能解决的事情,所以他出面是为了给舅舅拖延时间。
之后底下接二连三有人出声附和,原本脑袋混沌的杨少卿瞬间清醒过来,只觉事情朝着不可控的方向驶去,圣人的事情竟然带着杀意。
他万般思绪汇于一点,灵机一动,磕头大声说道:“高丽句昨夜亥时才至,臣惊闻公主失踪,深感惶恐,连夜询问译语官这才发现是在入城门左右丢失,唯恐惊扰圣人,这才让神武统帅偷偷暗中搜寻,至于如何冲撞太子圣驾,微臣实在不知,求圣人开恩,待臣找回公主必当以死谢罪。”
这番话说得字字泣血,声声哽咽,把杨家人指挥皇家禁军生生扭转成为杨少卿为寻公主心切,冲撞太子,两者后果不言而喻。
太子双手交叉并不反驳,今日这事本就不是为扳倒杨家,杨家既然踩了第一步,接下来必定是步步都要跟着他走了。
他面色不变,闻言,竟然起身说道:“杨少卿说得对,此事定有蹊跷,今日乃父皇千秋大典切不可被这些琐事扰了兴致,杨少卿忠君爱国,其心可鉴,不如让杨少卿今日大宴前给圣人一个答复即可。”
顾明朝抬头看了眼穿着台上的太子,太子姿态不卑不亢,腰身挺直,竟然一时间想不明白太子为何要帮杨少卿求情。
这个疑惑不止是顾明朝一人的想法,能听到太子讲话的人皆面露疑惑,连沉稳如泰山的三公三师都看向太子。
圣人意味不明地看着太子,随后挥手说道:“太子所言极是,杨少卿莫辜负太子好意,既然如此,接下来的事情,想来少卿也无心参加,不如好好查查这事,来人,先带羽林将军和神武统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打算一口气写个差不多,发现……对自己过于自信,明后两天大概就能把这个事情结束了。错字明天该,我本来以为我感冒好了,后来发现是我太迟钝了,并没有好,s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