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四十三)

作品:《我与长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与长生 书客吧”查找最新章节!

    天上乌云滚滚, 小风卷动沙土打旋。

    看着很远的距离,似乎是慢慢吞吞的前行, 但算着肉眼上的误差,对方却是以极快的速度靠近过来。可能不用半天的时间,就会过来了。

    羲和吹了骨笛,让人去敲响城中的钟声,警示所有人都回来屋中。

    守卫队的也有经验, 抬眼看见后就奔走喊道, “龙吸水来了!龙吸水来了!”

    沙漠里的龙卷风都是很小的一团,然后也在不停的膨胀变大。连同路经处侵蚀卷走的东西, 也会从受难者变成它的利器。如果是一队商队在那里, 很可能就会被卷走,基本上就没有了再醒来的可能。

    当然也有幸运者,醒来之后也是百里之外。

    这也是考验高墙的时候了。

    它固然高而劳,但越是这样的就越说不准。羲和从未真正的经历过这些,她保守起见让所有人都到家中, 最后是带着重要的财产去地下窖子里藏着。

    人都还好, 倒是那一群群的牛羊有些麻烦。

    羲和只能让吉量喊了几声, 将提前感觉到不对而在圈里不安打转的牛羊们,领着一同到别处躲藏。但这样太过危险,为了保障牛羊的安全和城中人后来的生活水平问题, 羲和特意让每家每户都带一头回去。

    一家老小挤不下的, 两头小羊就可。像羲和那样独身的, 就带着大头的牛回去。

    回头一定要修一个大地窖!

    好在因为气候原因, 羲和最开始在教中挖了一层地下大堂。大半的马牛羊都挤了过去,让吉量看着就可。

    远方的龙卷风已经越来越近了,老人们都能听见呼啸风声,城中人缩在底下不敢出来。未免氧气太少,羲和的地窖里连火把都没有点,当然也是因为自己完全可以看见的原因。她的手掌轻轻抚着两头牛,因为地势的原因只能委屈他们蜷缩一团。

    这还是有吉量的警示在前,羲和仿了几道牛声去安抚它们。似乎很有效,好歹没有起身来刨地。

    躲在地底下的感觉并不美妙,所有的东西都被隔绝在外面。羲和依旧能听清,只是所有的东西都像是隔了一层,蒙蒙的远远地。

    偏偏羲和的耳朵尖,她能听见风声从上面呼啸而过。哪怕城中的东西都尽量搬到屋内,竟然也有细碎和重物冲撞的声响,砰砰两声之后又是一阵乱声。

    这场龙卷风吹了不久,大约是两刻钟的时间。

    又过了一会儿,发现动静全然过去之后,众人才一一从底下爬了上来。

    两头牛已经吓得腿软,羲和自己走出去一看。被清理的广场上东西都没了,漫天的沙土堆砌,整个世界都只有它们的身影和颜色。

    羲和站在原地看着,赵风等人看了看,撸着袖子道,“咱们一起收拾吧。”

    “你也会”

    “先生忘了臣可不仅仅是养尊处优的王爷。”

    “那自然最好。”

    不仅是赵风,羲和也撸起袖子干活。这沙土不像是雪水,可以随便的丢到下水道里冲走。不过一会儿的事情,为了能够清理干净,几乎是举城一同忙碌。

    怪不得西域小国起不来,光是这天气环境就够折腾人的。

    如果真的是汉国那样的国家,光是满城的风沙就够忙活很长一段时间了。倒不是后悔,羲和觉得自己又有了很多的事情要忙碌了。

    好在城里有大半都是西域原土人,对此见怪不怪,反而还稀奇的感叹,“这个城果然厉害!要是以前,房子都要坏!”

    羲和站在城墙上看,其他地方的人动作也都差不多,努力的重建家园。

    就连麦娜尔也如此,收拾完了再淡定的继续自己的赚钱大业。胭脂钱十分好赚,但她又是个勤快的女子,所以她从早到晚的忙碌着就为了自己的小袋子里钱能更多。这样她能撑起家中的负担,自己也能财富自由。

    唯独不同的是,进出行走时身边偶尔会多了老大。

    羲和由此问她,“他怎么总和你一起”

    麦娜尔抿着唇,笑得含蓄又自然,“守卫长说内城里事务繁忙,进来的风沙也多,所以叫我过来的时候等一等,和他一起走才放心。”

    “哦。”

    羲和意味深长的看着她,觉得老大还不算太过的呆木。至于速度这么慢,可能是个人的因素吧反正这么看着,麦娜尔并不排斥就是了。

    道教城中又相安无事度过一年,城中络绎不绝的来人,城墙也还在努力的往外建造。

    有人或许不甘,但是道教已经先一步抢占先机,对于好事者一点都不怯弱,只能开门亮武器。有好些小国家本就内外受敌,见此便自己先退一步。有厉害些的,则三天两头的打探消息。

    羲和看赵风整日里来回的跑,干脆给自己梳了长辫子。身后背着马槊,带着吉量一起全副武装的上前去。

    活了这么多年,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谈判方式,羲和是运用的炉火纯青。只要照面过去,把马槊往地上一丢砸个深洞出来。

    何愁不能好言好语的详谈呢

    不过一次,大家就变成相安无事的好邻居,也没有人再问他们的城墙过界了。

    过界

    怎么可能。

    这本来就是公开公用的地方,谁强谁上。

    不服的上门再聊。

    赵风见此佩服不已,为了能够跟上脚步,在晨练运动的时候也加入了其中。

    毕竟他们的环境确实不对,如果没有实在的武力保护自己,那就更危险了。身为随行的人,总不能还要先生反过来保护吧

    道教城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宽,名气也越传越远,较近的匈奴,再远一些的汉国等。

    眼看着春暖花开,来往的人多了,老六等人摩拳擦掌,干脆在屋檐下磨刀。

    羲和本来就知觉敏锐,整日里听到门外有人弄得响声。大早上的,她推门一打开,双眼瞪着几人,“你们做什么”</p>

    <strong></strong>    老六抬头,他亮出自己晒得古铜色的臂膀,将长刀在身前斜方,“不说有人来么”懒人听书

    “谁说的”

    “听赵大人和霍将军说的,说咱们练了这么久了,也差不多该去见见血了。”

    “……”

    一个是秦国皇帝的弟弟,一个是韩国皇帝的大司马,两人勾肩搭背给她底下的人传输这种好战意识

    感情这事拿她的兵磨刀呢

    赵风也算了,好歹有自家人在这里。

    羲和很久没有这样被扰乱睡眠了,虽然说在城中常常被动静弄醒,但很少是这样人为的。情绪上难免有些糟糕,她哼了一声。

    在门前或站或坐的各人手里还在忙着,人却隐约感觉到有风推着自己,轻轻的将他们推了七八步远的距离。

    老六毛骨悚然,看着羲和。

    “等我醒了之后,所有人开会。”

    说罢,房门就彻底的关上去。

    “好厉害”

    “这是怎么做到的”

    有人惊呼,有人仰头看着起来得太阳,“教主是什么时候才算醒”

    老六哭丧着脸,“老子怎么知道!这下完了,可怎么交代去……”

    他总想着教主每日里精神百倍,睡不睡都是神采奕奕,每次出现的时候还带点神出鬼没的意思。身旁人一怂恿,他脑子一冲动也不想教主昨夜溜达到何时,竟然贸贸然的惊了觉……

    会被弄死吧

    事实上,他们这样围在次数就已经很夺目了。

    老大等人看见他们的时候,老六根本掩藏不住,只能一五一十的将事情道来。结果自然是一众人被罚去了城墙把守,羲和开会的时候也仅仅是赵风等人。

    赵风有些担忧,几度瞧着羲和的神色。

    羲和并非真的生气,她只是意外赵风和霍去病竟然关系密切,不免多留神两分,“听到什么消息了”

    “霍将军生死未卜,消息传到匈奴。”

    “匈奴想要打”

    “用完出口恶气。”

    羲和点头,“这是霍去病和你说的”

    “自然不是,西域里的好些人传开了。匈奴大伤元气,但不至于没了战力,如今霍将军不在自然就想动一动。”

    “他人呢”

    “霍将军想回去。”

    “你信”羲和一笑,看着赵风。

    赵风摇了摇头,“霍将军想要借力打力,终究是忠贞良将。”

    可惜他不了解,这个可以自主给他刻娃娃的先生向来是看心情行事,吃软不吃硬的主。

    如果惹怒了,那就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绝不回头。

    就如外面的老天爷。

    羲和开了会,出来的时候就看着外面大风呼啸着,沙尘在外面被卷起。

    “怎么了”

    “要下大雨了。”

    下雪之后,羲和就被科普沙漠的恶劣天气,闻言皱眉走出去察看。

    站在城墙上,大风打在脸上刺疼的睁不开眼睛。

    “先生。”

    羲和侧头,看着赵风和身后的霍去病。

    “雨后天晴,还请先生容学生襄助扩土。”

    “条件呢”

    “学生留在此地,镇守匈奴大军。”

    “就你一个”

    “学生不才,还能使唤一些将士。”

    看着面前背地勾搭的两人,羲和莞尔,“一言为定。”

    嗯,从以前的文化影响开始,到这里大概会有更明显的历史变化了……

    可能你们要看的三国等等,都会飞飞了,

    另外,小年快乐

    s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