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三十七)

作品:《我与长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与长生 书客吧”查找最新章节!

    当夜, 城中又为其开了一场小宴会, 顺便安抚给才来的秦兵与家眷们。

    羲和作为城主,她端坐在上面得到了众人各种眼神的打量, 或自然或小心。赵风的夫人王氏带着身边的孩子前来,她笑着, 眉目尽是亲近与敬仰,“学生王苏见过先生。”

    “你认识我”

    “学生”

    “学生曾入学贵生学院,是医科和道儒的学生。”

    羲和眼眸一亮,“那正好, 咱们道教才起, 正确你这样的才女。”

    王苏轻轻行礼, “先生信学生,那自然是最好的。”

    她身边的小姑娘闻言, 也跟着毕恭毕敬再行礼, “赵娇见过先生。”

    “你也是学生”

    “明年就可以入学了!”赵娇明显年岁不足, 但耳濡目染之下对于羲和也都有一定的熟悉和认识。

    莫名的,羲和觉得欣慰。

    贵生学院, 她当初只是觉得,世上没有真正的蠢材。更何况是那样的朝代背景下, 若有人更早一步开化,懂得知识和保护自己, 如此就能免去更多的危机和牺牲。王诩一同跟来的时候, 她只是觉得很投他的心得, 这座学院定然不会差的。

    事实上, 有她在外面溜达着跑。又有王诩漫天下的学生们,以及那自然而然的宣传推广,小小私塾早已不是普通地方。

    甚至在战国的尾巴里,因为其中人在中间搅动风云的缘故,至今的皇宫里的史书记载也因而有了变化。

    这些因素,也让如今皇权政治与印象中有了些许差异。就像是眼前这一家人,竟然有一种贵生学院乃是他们代代相传学习的地方。

    赵娇得意说道,身旁年纪大两岁的赵宇却骄傲仰头,“学生赵宇是武科甲叁班的。”

    羲和觉得奇怪,“学生怎么来了”

    赵宇有些吃惊,“如今是假期。”

    “忘了。”

    羲和由衷说道,她之前出门在外,虽然也会有写日记的行为。不过从得知自己很难看到人生终点之后,对于这些东西也没有那么坚持了。写还是会写,对于记录的事情也几乎是本能,但对于平常事情就显得愈发随意。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她连如今确切的时间线都不记得,更不要说天气转变。

    毕竟春夏秋冬的天气,对于她而言影响都不大。

    皮比较薄的赵宇不懂羲和的意思,他神色愈发诧异,“院长和我想的不一样。”

    羲和靠着座椅,一手撑着额头笑了笑,“你以为如何”

    王苏并没有阻拦他的发言,赵娇更是好奇的侧目看去。只见赵宇似是回忆,而后道,“李院长常说您,说玄女先生不重虚名,是真正的圣人。”

    “赵宇!”

    王苏后觉他有点稚子言语了,不过羲和不生气,“结果呢”

    “学生也不明白,可是院长为何不回学院,而是在这里忙着道教起兴”

    “为什么你觉得呢”

    “是想重振贵生学院,再收天下学子”

    明明有一个学院之名,还要辛辛苦苦的在外开荒扩土,这种事情吃力辛苦,没有报酬是不可能的。再加上这里接触最多的是汉国人和西域人,所以从某方面而言贵生学院之名也确实受到了影响。

    这对于一位历经百年辛苦的院长而言,大约是不允许的。

    羲和莞尔,了然点头,“你这么说,好像也有点道理。”

    “学生冒犯,还请院长谅解。”

    “没有,我喜欢说实话的孩子。”

    羲和说的很真诚,赵宇不知是出身皇家懂得些许神色观察,又或者是稚子年轻胆大的缘故。反正羲和这么说,他就一脸深信如此的样子,“那是为何”

    “有意思。”

    “……”

    羲和挑了挑眉,“你在学院里不好玩吗”

    赵宇点了头,又摇头,最后皱了皱眉头,再点头。他似乎觉得这样的表现会有误会,连忙解释,“很好,但是去学院求学不是为了玩耍。”

    “……”

    这句话还不如不说,说了反而不打自招。

    羲和当即大笑起来,不似是轻轻的勾一下嘴角,她整个人像是真心的被逗乐了一样,捂着肚子几乎哄堂大笑。

    她笑声清越,引得赵风前来看向王苏。

    王苏点了点头。

    倒是羲和见到他笑道,“你们家家教深严啊!”

    赵风不明所以,但还是本能解释,“这都是应有的。”

    “行了。”乾坤听书网 </p>

    <strong></strong>

    羲和摆了摆手,“你们一家人团聚多难得,不用这么客气陪着我,你们去玩吧。”

    “一家团聚的日子多得是,他们能见到先生才是难得大幸。”

    赵风说的很好听,羲和却翻了个白眼,“和我还客套”

    叫了一段日子的教主,听见赵宇等人说话,赵风又跟着回了过来。同时他已经了解了羲和的脾气,见她这样神色连忙道,“既如此,就不打扰先生了。”

    走的时候赵娇跟在旁边,亲亲切切的将方才的话一一转述过来。这孩子记性好,对事情都好奇热心,赵风也是随她。

    赵宇还依依不舍,几次回首后看向赵风,“大人,是宇说错什么了”

    赵娇哼了一声,“肯定是的!”

    赵宇张了张嘴,自觉不对的紧闭上。倒是赵风基于了解,他轻笑一声,“先生自然不能骗你这个小子,更不是小气之人。先生说要听真话,你就不能有半点恭维虚伪。”

    “明白了。”

    “大人,娇娇是不是也可以去找先生”

    “先生对孩子多是喜爱,尤其娇娇这样好看的。”

    赵风笑道,引得赵娇欣喜不已连忙点头。

    王苏嗔怪的看他,赵风再三肯定这是真话,绝无半点糊弄孩子的虚言。

    事实上,羲和对于孩子的宽待从陈年旧事可以推敲。所以王苏觉得确实是真的,感叹羲和对孩子们的看重,就如《风礼》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他们这样想,就算不是全部也成为了大范围的认为。

    许多人不知道当初详情,只是看着历史才能者多与她有关。有学院派的张仪刘邦等人,又有嫡亲门徒的赵政白起等人。几百年的风云变迁,几乎都绕着圣女先生。

    因而在众人眼中,风羲和三个字不仅仅是最后的圣人,一个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武术家,更是一位智多近妖的政治家。

    羲和差点没笑出来。

    这里的夜色太美,所以最近的时间安排都是去和吉量一同夜观星空。没想到出来路过几间房,竟然听到这么荒唐的恭维。

    如果不是当事人,她自己都信了。

    而事实上,这许多事情是王栩所为。不说她玩不玩得来,实在是除了王栩,谁还有这样享受翻手覆雨的恶趣味

    不过部分事情确实在她的许可和提议,亦或是一种师徒的默契配合而为,羲和也不推卸这份责任。

    唯一离谱的是,她并没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相反别的不提,张仪是跟着王栩买一送多而来的,刘邦是考虑可否会改变后来所为。至于赵政,那是旧情时局加脸皮厚。尤其白起,不过是她路边捡的一个不争气的外门弟子的儿子,半途无依无靠来投奔……

    比起养孩子,她更喜欢丢开所有去探知陌生的环境、去重复舒适的安逸。

    好在长夜漫漫,难得团聚的家人中终于有人想起了正事。

    羲和就在外面听着声响,大约是耳朵太灵光,观战经验又丰富。就算没有亲身经历,她的脑海里也能自然呈现出具体画面。

    明年,就热闹了。

    不过想到方才听闻的误会,美滋滋的心情自然平淡了下去。

    吉量不知道怎么也听闻得知,他很灵气的对着笑,唯有面前的羲和可以看到他的眉毛动了动,脑袋上的耳朵也一起。

    羲和忍不住说他两句,他反而更来劲儿了。

    若是被人看见,还以为一人都得病了。

    当然羲和早就习惯了马通灵的言论,闭着眼睛都能把人说进去。

    两人说着旧事,就在吉量如常抱怨她浪费了一次地府之旅,毫无收获的时候,他耳朵一动。

    一人一马几乎同时转了方向,看着夜色中的一角。

    又或者说是城的外面。

    ‘狼群。’

    羲和挑眉,“你好像也没那么威风啊!”

    吉量本着动物的嗅觉等探索,十分肯定道,‘不是这原来的狼群。’

    他的百兽之王名称并非浪得虚名,羲和被他护了这么多年的夜晚,她自然相信。并且脑中随着思考,“是孙小队他们带来的”

    吉量肯定道,‘味道是婼羌那里过来的。’

    那八九不离十了。

    羲和闹不好是意外还是人为,齿轮梯没有预算吉量的体积,所以最后是她一人上了城墙。

    守夜的人向她行礼。

    上了城墙,那动静就越响。羲和快步走到边上,很快发现在以外沙丘的背后站着一群的野狼。

    足足有二三十只。

    为了适应沙漠环境,这里的狼身形更小。与沙土颜色相近的它们完美融合在其中,唯有那一双双油绿发光的眸子引领带路。

    也许是生存本能,领头狼王对着羲和仰头长长的嗷呜一声。

    s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