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来到战国(三十二)

作品:《我与长生

    新一年开学日, 一学期还未结束自然不会招收新生。但是先生之中, 却多了一位孙伯灵。

    羲和并无直白说出,但他在恢复精神之后便敲开办公门期许能为学院添砖加瓦。

    如此上道之举, 羲和自然是举手欢迎, 并重新制了一套课程表。赶在开学日前, 将院服做好逐一发放到每人手上。

    开学不久, 一场考试将所有学生的心思拉了回来。

    每日晨练而动,与学生一同跑步醒神。剩下的日子除了课堂教导与用饭以外, 还有些许时间出门游逛庄院和店铺。待到夕阳西下时,再饱肚躺在屋中歇息。

    学院的日子风平浪静, 甚至有些枯燥乏味。

    羲和常常要在山间寻找乐趣, 但不能离得太远, 免得耽误稍后的课堂。

    虽说学院在尽善尽美, 但离真的实现还是太远。学生们全靠熟人照顾, 想要方便的纸笔还在发明者的摇篮中。她曾经回忆并尝试,可惜记忆的不多实验品也是不可用。

    唯一安慰的是,染坊生意不错。

    尤其是院服成衣摆着,无言的广告让人看在眼里, 不久后得到了几桩生意。

    羲和在街上游走一番, 在染坊铺里才刚坐下便遇到上门而来的邹忌。

    早已成家立业的邹忌着着玄色深衣,头上歇髻梳挽歪在左侧, 走近时能看到他繁花腰带金钩玉。照面并不花哨,本来就是眉清目秀的男子,行走之间流淌士家大族风范, 徐徐走来更衬得霞姿月韵。

    很让人多看两眼。

    羲和抿着茶汤,眼看着铺里两个姑娘晕红了面容,低着头又奉上一碗来。

    几年过去,邹忌姿容不改不显沉稳反而风流。羲和见他毫不客气坐在跟前,“不在家陪你的娇妻美妾,上山找我干什么”

    “她们怎比得风姑娘”

    “自然是比不得。”

    “就喜欢你这般模样!”

    邹忌并非天下第一美男子,但在齐国之中却是稳坐齐国第一美男子的交椅。他自来期许要寻到一个比他更美之人,直到遇到了羲和。

    羲和身为女子,面容绝色却无女子柔弱之姿,言语抬足皆是林下之风,清俊艳压男子。

    可她不是齐国人,更不是男子。

    直到齐国初来乍到的徐公,能与他媲美比较。虽自己论及地位才华更高一筹,但他在与齐王纳谏之后,心中畅怀得意便来寻羲和一见。

    顺便讨上一点药膏。

    邹忌看着铺中人早在二人言语时避开离去,作势伸手讨要且声明都要两份。说实话,上门的买卖谁不愿意做若不然羲和看了他心里也不会如此高兴。

    毕竟这是她做生意以来,唯一的大户。

    可惜她手上的膏药等虽然,不多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卖的。除了玉颜膏外,外敷的百灵散、内服调用的百灵丸还有可起死回生的六黄丹……

    这些皆是她多年心血,又与秦缓一同闲余尝试改进,这都是世间百金的好东西!

    想来邹忌阔手,也曾买过一些备用,客户再买她自然高兴。但邹忌身上无伤,根本用不上再买,更是从来没有说过每样都买。

    羲和看着他,坦白直言,“我做的药,纵是扁鹊也不知药物多少。”

    兴许能,也不会背着她做来给他国。

    战事纷乱之时,药物这种东西实在珍贵。再没有绝对把握之前,是不能明面上大量生产。她小心翼翼的原因,便是因为这些考量。若不然她的第一家店不是公舍而是药铺。

    “既然如此,卖给我也不怕了。”

    邹忌捏着腰带系着的玉佩,神色坦荡自如。羲和翘唇,“那是自然。”

    反正有几味药是靠她在各处深山之中捣来,世间罕见更不要说拿来随意捣弄做成丹药。

    羲和领着人去往学院,途中时自如的介绍起来。齐国乃大国,若他送来人才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二人连同邹忌身边的士卒,一群人在学院之中穿行。恰逢是下课休息的空档,有学生成群结队从学舍走出,行至另一侧去。

    众多学生过来行礼,又匆匆离去。

    王诩从身后走来,“见过师傅,你的课”

    “上完了。”

    羲和点头,这个她不会忘记。

    王诩颌首,“请问这位是”

    “邹忌,就是与我买药的齐国大夫。”羲和微微挑眉,她记得自己曾提起过。

    王诩神态略显怔忪,而后与邹忌言谈起来。皆是名声在外的人,莫名的,羲和觉得自己不该插嘴进去。

    直到邹忌的目光被远处一人吸引。

    “那是”

    “孙伯灵。”

    三人并无逗留太久,浅言几句后王诩抱着书简离去。

    如常一般将药装在盒中递到邹忌的手上,而余下几个士卒则拖着辇车到学舍后的小屋子中。里面有许多羲和与匠班学生所造的妆奁匣子和木簦。五颜六色的木簦很受年轻男女的喜爱,挂在染坊上也招揽了不少生意。</p>

    这些摆放无用的成品,羲和挑出好的统统都卖给邹忌。

    自然,学生做的她也会记下来。

    送走邹忌,吃饭上课睡觉又是一日。

    直到一个月后,公舍的姑娘与她说来了一位齐国大夫田忌。

    羲和将早已做好,又精益求精之后放在长盒子里的东西送给孙伯灵。

    此时正是黄昏之时,学生们从学舍中出来,孙伯灵自沙盘学堂推着轮椅到院中池子旁,丢着吃食给里面的鱼吃。

    羲和是个务实的人,因而池中都是她自河中捞来的大鱼。春夏秋冬几番轮转,早已孕育出几代鱼儿,每逢转季时伙房的人就会那些渔网来捞上几条。

    将长盒子直接放在孙伯灵的腿上,羲和坐在一旁石凳,“给你的。”

    “谢谢师祖。”

    “你还没看呢!”

    “师祖之礼,本就该谢。”

    羲和轻笑,“那你看了之后怕是要好好谢了。”

    长盒子启开,并列摆着两只带有木条机关的木足。孙伯灵从未见过此物,怔忪之余竟不敢伸手去探索,“这是”

    “假肢。”

    羲和起身走近,“这是之前与你看病的时候测量做好的,想着等你腿脚恢复好了再给你。”

    “……”

    “不谢我”

    “师祖之恩无以为报,我”

    “等等,以身相许就不用了。”

    孙伯灵惊喜不已,面上几丝红润被羲和言语惊得更红了,瞪着双目结巴起来,“不不不”

    “说笑而已。”羲和摆了摆手,被徒孙惊吓的面容弄得失去了打趣的心思,“这个装上要一段日子恢复,等到你习惯能够自如走动时你再离开吧。”

    “师祖”

    “行军打仗,你总不能坐在车上等着人杀了你吧”

    “师祖说我要走”

    羲和斜了他一眼,“穿前与我说。”

    以前看到的假肢都是小腿开始装上,偏偏孙伯灵正好是没有双足的地方,要穿上以后灵巧好用自然需要费些功夫。好在那切面还算平整,应该比她想象中的要容易一些。

    孙伯灵以前也是向她拜学武艺的人,这几年从未见他靠近演武场。哪怕看似恢复,心底里的疮疤也依旧存在。

    世间的医者只能救肉体之伤,心中的那份也只是被王诩调理暂时压制而已。

    伤口终是疏通才有效。

    羲和只是去吃了饭,回来时就见到屋前有人等她。走近几步,孙伯灵坐在轮椅上,年纪尚轻的他容貌比王诩更老一些,只是心中意气风发致使神色精神一些。他笑了笑,“徒孙愚钝,连怎么穿都不会,还请师祖劳烦。”

    “裤子拉起来。”

    不需言语,羲和拿着木足蹲下。当初秦缓帮他把腐肉削去,残缺腿下十分平整。孙伯灵将下裳拉起,羲和将木足比对正好合适。三五两下为其装上,探手牵住他的手臂,“靠着站起来。”

    说罢不等他反应,便往上抬了抬。

    看似轻巧,孙伯灵却被拽的站起,两手抓住羲和后膝盖微微弯曲。勉强站稳后一瞬,腿脚的酸痛便涌了上来,身形受不住的摇摆起来。

    孙伯灵跌坐在轮椅上,他狠狠地喘了重气满面生花,“我,我站起来了!”

    “严格来说,是我把你拎起来了。”

    “谢师祖!”

    能站起来比什么都重要,孙伯灵也不介意羲和的嘲笑。想要真正的恢复,他要更多的锻炼才可。

    此后两月孙伯灵常常运动,咬牙忍痛,为此田忌还特意登门拜访羲和。此人与邹忌性子不同,隐秘的几句话里都被羲和装作不懂的略过。

    反正她是不会听命诸侯之下,王诩秦缓也不是那样的人。

    因此田忌几番波折,只带走孙伯灵一人。

    眼看着大先生少了一人,羲和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反正先生不止她一个课堂也就多一两节罢了,平静的日子总要继续。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三辆辇车匆匆驱赶上山,如千军万马追来般挥鞭快跑。一众人路上无语,只有几道哭声隐隐。

    车上商字木牌摇曳摆动。

    家家烟火而起,清风带着农家稻香与人声。

    等看到书院,最前两人松缓的对视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  以前语文书上的田忌赛马,事实上这个主意是被田忌带到齐国的孙膑出的。

    另外要说什么来着,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