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来到战国(十)
作品:《我与长生》 鬼谷武术班开班一年时,能够简单比划, 堪堪学到皮面的卫鞅下山了。
魏国宰相公叔痤与他一见投缘, 愿收他为中庶子一同随学。
卫鞅之学出类拔萃, 王诩的诸多疑问他都能轻巧解说并一举反三。出师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决定后他还特意来给羲和磕头。
羲和想了想,“我与你相识半年, 只能据实而言。”
“请师祖教诲。”
“你很聪明, 学识渊博极擅治国之法, 但要知道为政者最重要的是治国之道。”
“卫鞅不明。”
“为君为臣,为官为民,你知道自己的应职的本分,却不知明白人与人间的关系斐然。何时进, 何时退, 都需要在行事前多加思量,莫要忘了利益二字。”
鬼谷之中师徒相亲, 很快小妮与白孙成了最亲近的叔侄。卫鞅仍旧对小妮多加照顾,还会在墙角里偷偷看着,却从未对小妮多露出半分多情。
卫鞅是个不喜欢示软的性子, 偏偏小妮本性倔强, 本能的不爱别人倔强自己。
除此之外, 卫鞅与各位师兄弟也是一般。虽然看着感情不错, 但平时作风缘故都要别人理解容忍。这是山上,不涵盖山下。
羲和极不喜欢文绉绉的说话,尤其是看着卫鞅神思一转若有所思的模样, 生怕他才思敏捷思绪太多便干脆简洁明了一句。
“至刚易折,上善若水。”
王诩为老聃之徒,虽说平时教学之说不同,但是其水之说卫鞅必然是知道的。
“卫鞅谢师祖教诲!”
“王诩极疼爱你,不要堕了鬼谷之名即可。”
王诩毕竟是靠着早年的名声招生,若没有这些他纵是智若天人也只是个可怜的山中寡者。
卫鞅受听则恭敬训听在王诩身前,这师徒都是擅说者,羲和路过时听了一耳朵后仓皇离去。
许多东西她都明白,但她本能的不喜欢。就像小聃说的道,和王诩说的道一般,好似同宗却分裂千支。
羲和不喜欢小聃的太过避世,也不喜欢王诩的太过灵巧。
即便如此,都不阻碍羲和再次提笔刻书做笔记的动作。
时间这个毫无头尾的涛涛长河,羲和记不住太多的改革者,但她见到了许多的保守者。遵于本能和模糊记忆,她都一一记下。
不久后,诸夏都是改革推新者的天下。
鬼谷山上有人辞别,也有人拜师,前前后后络绎不绝。除了偶尔会听到几声不同的师祖之外,羲和的日子依旧如此。
晨起松乏身骨,用过早饭后背着竹篓入山。每日都要花费大半天的功夫去搜寻草药,顺便搜寻一些猎物回去。好在这片山林无人,她大可放心的设下陷阱,偶尔叫徒孙们抓回来即可。
余下时间自己则在屋前院落忙着开荒药田,山田肥沃,基本上挪动出来的都能饲养长好。
每日里还剩下半天的时间,羲和拖着一群带不动的习武新生。让羲和讶异的是,徒孙中习武拔头的竟然是小个子的白孙。王诩看似单薄,但能与小聃早年相交拜师却保持年青模样,可见他是养生有道者。甚至不用像小妮那样用心的日日备下药浴,在落后小妮三月之后,他硬是挨过了前期的肉体折磨追上小妮。
再到招式比划和实战中,如他自小聪慧身为人师一般,往往羲和略一点拨他便能灵敏的举一反三。
徒弟们大多年岁较小,年长者唯有羲和才能与他匹配操练。
羲和当初在天生条件下吃亏,硬着头皮练了许久。抛开体力的气不说,光是身体的柔软和反应就叫人望尘莫及。
王诩自然是比不过她,但每日在自己的操练之下,看着徒弟肉眼可见的进步也是一种莫大的精神满足。
有如斯聪慧好喂的二徒弟,就有勤劳补拙的大徒弟。
大徒弟小妮不过常人,好在她年纪小身骨还未长全,以至于身形不如王诩灵巧却别有一股力气。羲和在旁看她操练时,只觉得是遇到了上山砍柴的武夫。
与她相对操练的白孙有几次招架不住,还被当做是剑的木枝大开阔斧的嚯到脸上。偏偏受伤的白孙还没反应,施暴者小妮就冲过去边看边自责,眼泪自然的落了下来,叫路过的师兄们不由侧目谴责。
身为师傅的羲和不由沉思惭愧,好好的孩子到她手里,莫名其妙的娇气了起来。
明明她没有娇宠……
好在小妮虽手无轻重,也苦恼于自己天资太差,但在羲和手下埋头苦练几年,进步亦是不错。
不说出师,好歹羲和不用总是自己去翻看陷阱里的猎物,偶尔还能用拉弓猎得温顺的动物。
这日小妮和师侄们一同猎回几只兔子,她特意拎到羲和面前来兴高采烈道,“今天有姐姐最爱吃的兔子!”
羲和目光在那死兔子身上查看伤口,“你射的。”
伤口有个很大的豁口,需要一定力道才可。倒不是别人没这力气,只是这孩子从未有省力气的意识。
小妮忙不迭点头,“嗯嗯,我射的。姐姐想怎么吃水煮还是炖”
“炖。”
羲和当晚吃了一顿香喷喷的兔肉,徒弟徒孙们都恭顺孝敬,特意将兔腿和兔头留给她。炖汤的肉汤十分鲜美,抿干骨头里的汁水,再淋满碗中的菽饭下肚。</p>
盆碗接空。
收拾的时候小妮信誓旦旦的道,“我一定会勤练箭术,让姐姐每天都能吃兔肉!”
基于对大徒弟的了解,羲和略显敷衍的嗯了一声,抱着肚子翻身睡去。
入夜山中虫雀之声不绝,原来能听到的虎狼夜啸也因为同类惨在人手而迅速离去。
悄声寂静中,听到熟悉的雀声后衣裳窸窸窣窣的,很快屋门轻声吱悠悠的响。
若有人窥看其中,便见两人匆匆远去。在一处月色下的空地舞着招式,对错操练都在四目双对间。
羲和一夜无梦,次日出门时回首看了一眼推拉多年而不堪重负的木门。
近日盛夏大热,而后一度暴风狂雨刮来。用石头和木屋推拉门遮挡住的草药虽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姿态已经萎了大半。
放晴几日后的这天,不到晌午又落下了豆大珠子的晴天雨。
涉猎和武练被耽误下来,屋中只有智者政治的言语争执。但雨哗啦啦的一片白练从天而降,连着脚下溅飞如坑的泥土,耳畔唯有鼓鼓鸣声。
羲和看着仍旧不见好的形势,愁的眉头不展。
雨下了数日。
羲和闷在屋中捡回近日落下的笔记,想到夜色里偶尔的翻动身,她又将旧门拆下换上新的。
她推了推,毫无声音。
羲和满意极了,对着小妮笑道,“以后你出门就不用偷偷的了。”
小妮面红耳赤,“我,我是练武。”
没有如愿的吃到兔肉,甚至一连吃了两天的腊肉,羲和蔫蔫地掰下手指数日子。
如此又两日,终于天色大晴一派敞亮。
片蓝天空,高高的厚云轻挪而过。暴雨后就消失不见的雀声叽叽喳喳的四处皆是,泥土的腥味被暴日晒出,不过半天就都干了。
至少往后一段日子都是闷热无雨。
将药田上奄奄一息的草药细心的照顾一番,思绪半晌后背上竹篓出行,临走前与二徒弟吩咐两声。
王诩见她行装准备齐全,知道劝阻不得,只能帮忙送上他的锄头方便挖土,“准备去几日”
“你替我犁好一块地,再等几日就可。”
“师傅所托,弟子定不负望。”
入山。
龙入江河如鱼得水,她去山谷如女返乡。
羲和依旧是一身红衣,她也懒得换下别的衣裳。随身携带的除了空竹篓外只有一把破旧锄头和两把乌黑石棍,看似不多却是重若百斤。
一路笔直往前顺风自然,直到要去深处道路泥土软烂泥泞不堪,一脚下去就能没过半只脚面。
羲和一身重物,唯有放轻脚步用气以护身的前行。
若有人在此看见,便会发现一身形高挑的红装女子乌发高束,容貌如仙。女子衣袖敛高,露出一节玉白长臂。细腰收紧,改制红裤在碧色草丛间游过。
女子脚步轻快,步子如蜻蜓点水不留下丝毫痕迹。
如浮光掠影,更如山中话人雁过不留痕。
烈日炎炎让人汗流浃背,偏偏深山中林木遮蔽茂密,漫不见天日的阴凉促使女子浑身清爽。从远至近渐渐深入,脚下的小路愈发狭窄,很快连明确的路痕都不曾见。
但她四处张望,在星罗棋布间脚步不停地走着。
落日后吊树休息,晨出时行装动身。林中看不清晰,女子却能从中探测得知。
闲余则是山中野果,或是从林野兽相遇,女子几乎一路不停。
直到遇见一片野生草药。
女子蹲身向下尝试一遍,似有回思。若点头则连土采摘,若皱眉则扭身即可就走。
如此反复许多次,在吃下一颗野果又遇一野草叶子,品之甘甜又刨土吃根后挖走。
女子起身时脚下一晃,走至不远更是跌落在地,一抹白沫自粉润嘴唇流出。
作者有话要说: 放假意外多,下午好不容易码了又说吃烧烤,然后59一脸严肃的对着炉子……然后,羲和死了,大结局!耶!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昵称为空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