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来到战国(六)

作品:《我与长生

    “效古法循旧礼,虽保全安稳但也容易国家衰落, 王侯大夫庸庸无禄, 民心散如泥沙。自盘古开天地而始, 历经三皇五帝夏禹殷商。哪一代的礼法是一成不变”

    师傅王诩颔首。

    “上古有商汤周武正因为不拘古法而兴, 夏桀殷纣正因不改旧礼而亡。反古者未必错, 循礼者未必成。”

    “法,断无不变之理。君以民为天, 民心亦是天意 , 民心不知岂可妄为!”

    仿佛说到心中所想,畅所欲言之快让卫鞅十分雀跃,言谈之下眉飞色舞,颇有几分高谈阔论之姿。

    口舌上的厉害固然能让人语塞, 但在羲和看来,这都是高高之上的纸上谈兵。

    国之改革具体章程严律, 却不是随意大方针就可解决的。再论事论时论人, 更是错综复杂。

    显然王诩也知如此。

    卫鞅款款而谈,末了便听王诩问他,“所言极是,但又如何肯定你的法是对的”

    “这”

    “绫罗由丝织,褐衣归麻做。性由天成,各得其所才分天地,成阴阳,存万物而立世界。树君上,辅群臣, 役万民而主国家。制礼数,立法度,万民得以教化而立命安生,闻知因世俗而教者不劳而攻城 。据古法而治者,吏息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国之故更,礼而教民,天下可治。”

    “我又为何只听你好言在前,就弃大好河山不顾”

    王诩并不刁难举例,他只是从容的听着,再三坚持自己的看法。

    从帝王的角度而言,若听不到清晰有序紧紧有条可以实施的法,必然不会答应,还会将卫鞅当做自视清高而无能者的扫地出门。

    “只要百姓重”

    王诩摆手,“不必着急回答,你再细细思虑,等有了答案再说。”

    羲和闻言点头。

    卫鞅一心皆在论法之上,被反驳后也不苦恼,告辞后便一人在屋中重温李悝吴起的变法主张。这是他开蒙后就推崇学习的前辈,对他们的变法也是极为赞可。

    但要消化理解,完全转成自己的东西却尤其的难。

    “脚没事了”

    “多谢羲和的药,果真是有奇效,晨起时只有些酸,如今已经大好了。”

    “那你的额头为何不好”

    王诩星若含笑,“诩为男子,面伤不如脚伤重要,就不好浪费上等的好药。”

    羲和凝望着他,“话不是这样说。”

    “为何”

    “男子面容也十分重要,如你这般的山里人更应该要保住这上天给的脸。”

    “羲和言重了,世人皆知鬼谷先生形貌丑陋,也一样扬名天下得一众弟子。”

    看似谦和的男子,在言说时神态自信,显然卫鞅便是从此学来的。羲和白了一眼,“我虽只来了一日却也看清楚了,小心你日后桃李满天下却身无一人在旁。”

    王诩轻笑,“有这山中作陪,诩又何须要人”

    羲和不免高看他几分,“云梦山中草药许多,采摘炼出许要花费一段日子才可。”

    “山路崎岖,你初来怕有诸多不便。”

    “你的意思”

    “不如明日由我带你入山路途熟络些,羲和也可教我认些草药。”

    王诩高兴的背手前行,羲和闻言觉得颇为有理,也就不拒绝别人的地主之谊。

    但身侧路过行礼的徒弟却有些意外,用自以为隐晦不叫人察觉的目光多看一眼。

    “还是后日吧。”羲和看着他被衣裳遮蔽的脚踝,“多歇一日为好。”

    “就听羲和所言。”

    两人客客气气的说了几句,在分叉口时自然的道别各自回屋。

    小妮在屋中收拾,这一日还在卫鞅等同龄少年的带领下,坐在一旁做了一天的旁听生。她不识字,只是跟着羲和学了几个,更不要说谈论变法等政治军事抉择。但不得不说,这一日也叫她倍感新鲜。

    再加上那些少年见她是个女童,且要多加照顾。

    羲和进屋之后就听着小妮诉说那些繁琐细碎的小事,如有个大师兄最喜欢倒书袋子,说的话全然是听不懂。又有个文静的八师兄,为人细心却喜欢私下里碎碎念叨。又如这一班中老小的卫鞅,夸夸其谈却总被师兄取笑,白日里还平白的红了脸。

    “后来还是我摘了野果子给他,他才不好意思生气的。”

    小妮抱着羲和手臂,笑嘻嘻的说着。她心里开怀,免不得羲和也高兴几分。直到卫鞅将饭食端来,一整日的好心情蓦然截止。

    “小妮。”

    “嗯”

    “你日后不要哄他给果子吃。”

    “为什么”

    “……姐姐也想吃,他吃了我就没了。”

    小妮闻言咧嘴直笑,将床侧的竹篓提过来,“这都是姐姐的!”

    野果子都是小小的,鲜红青绿的圆润饱满,叫羲和垂涎欲滴。眼看着小妮餍足的咽下一口菽饭就素菜,她腹中更觉烧得难受。

    肉食才能勉强供给于她,清汤寡水的一餐讲个新鲜,再有就嫌弃无比。

    肉。</p>

    次日天蒙蒙亮,羲和啃完原来备下的最后一块肉食,拉着王诩深入山中。

    依旧是锄头竹篓出行,王诩轻车熟路的领着羲和走往往日而行的路上。

    山路狭窄,全然看着双足探索,但这只是百姓而行之路,都不是能存下草药之地。王诩显然知道,观望四方后领向了深处。

    羲和望着天际和林木,再看小心避过石头山坑的身影,“你来过这处”

    “不曾。”

    “你懂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为旧古之书,世间少有人知,亦少以此为名。

    王诩回首,看着两三步就行至身侧的羲和,“略懂一些,羲和也知”

    “我之最擅。”

    若是才醒来那年,她还不敢应下。但经年之后,羲和挺胸昂首自信天下。

    即便没有王诩,她也绝不会在山中迷路。

    王诩见此欣然,他有心相谈,羲和又有心显摆显摆。一路上随处摘寻草药,一路又各自观路前行,言谈之下便热络起来。

    途中发现草药停下采摘,也因而发觉王诩并非不懂草药。

    他甚至率先采摘过来,与羲和论说其其效,只是许多时候他只能说其一不能道其二。

    显然只是山中人,略懂黄岐罢了。

    略懂总是好的,不用过多的好为人师去费口舌,羲和干脆埋头采摘,直到吉量一声长啸传来还伴着野兽浑厚的嘶吼声。

    “你在这等我。”

    羲和眼眸一亮,落下一句便匆忙奔去。

    王诩不过转身,便不见人影,唯有草木微晃显示她方才离去的方向。这深山之中,又是初来乍到,想到有马儿嘶吼声纵然是心中惶然也不得不追上去。

    因是人少之地,所走之路并不平坦。王诩左晃右跳的,竹篓都差点跑落在路上时听到一声野兽嘶吼声。

    声音更近了,已有些凶狠。

    王诩仓皇追去,在林木身形隐绰之间隐约有花色一晃而过。待他喘着粗气,拿着匆忙捡起的石头并高举锄头。

    拨开高耸如人高的野草看去,一道毛绒壮实的身形卷风躺下,哀嚎凄惨入耳,但仍有动弹之力企图站起来。

    风驰电掣不过一瞬,一道寒光闪过,血色纷飞泼墨一处。

    野兽再无可能复生。

    行凶者利落收剑,侧身避开掷来的石头,抬眸看去,“你怎么来了”

    无所帮助还差点打中自己人,有生之年难得窘迫的王诩愕然,“我以为是马儿遭遇不险,怕你若有万一。”

    羲和侧目。

    遭遇不险的马儿打着重重鼻息,前蹄将身前被吃了半截的花鹿踢到王诩身前。

    王诩不可遏止的退了一步,见到与野兽相差仿佛的花色,后背没来由的凉了一下。

    羲和将花豹的腿拉起,“这花豹是饿极了才出来猎食,这里血气太重,咱们今日先回去吧。”

    吉量在土上踩了踩,见自己交上了差事便高高兴兴的甩过屁股离去了。

    王诩无奈,唯有撸起袖子将那半只花鹿带上。山上的花鹿肉食极美,他不曾吃过却也不好浪费。只是他拖着有些费力,再看大步流星向前的羲和,他不由喊道,“且等我几步。”

    羲和放缓步伐,她回首,默默地看着跟上来的王诩。

    王诩浅笑,虽说是不在意样貌。但他模样着实清俊出彩,不识武术的身形略有单薄,但日日山中爬行自然不是太过羸弱的。

    比羲和那白玉般晒不变的肤色不同,但他扬起笑意来时只觉得如沐春风。

    羲和不知他说的形貌丑陋是何意,但她看来王诩足以糊弄不知世事的年轻姑娘,自己也看得赏心悦目。

    因而她放慢了脚步,为了顾及颜面甚至努力做到自然的模样。

    直到半路上,王诩忽然吃力的停下步子。

    两人面面相视。

    “我拉不动了。”

    “那咱们换”

    王诩摇头,“不如你帮我拉。”

    羲和深吸口气,目光在他面容上流连两回勉强点头,“也行。”

    说罢弯腰要去抓鹿脚,却见鹿脚自然的送到手里,“……”

    王诩顺势走到她另一侧,无比自然的伸出手,“你帮我带鹿回去,这竹篓子就让我背吧!”

    作者有话要说:  羲和:帮你拉一把而已……咦怎么回事

    王诩:没事,我们是互相帮助。

    ps:鬼谷子这么嗨皮的让羲和干粗活是有原因的。

    今天到更新时间才摸到电脑,然后再狂风暴雨中……淋成落汤鸡

    虽然知道要写什么,但是莫名的卡着感觉不对,然后就重温两遍玫瑰少年,看着看着莫名其妙的开刷b站各种中国吹kkkkkk

    计划的加更等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