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走过春秋(三十六)
作品:《我与长生》 小红躺在草床上眨着眼, 羲和将粮草和水送到面前, 它才勉强的吃了两口。
圆滚滚见此依葫芦画瓢的也如此,它手要短笨一些, 捧着一大堆到面前, 再轻轻地往前推去。
羲和坐在马厩草地上,吉量与圆滚滚一左一右的陪着小红。
她们耐心的陪着,劝着, 起初是有用的。
后来就不吃了。
羲和手心轻轻抚摸那一身红, 颜色已经不像她记忆中那样鲜亮如火了。她坐在一旁,看着抱着竹子呆望小红的圆滚滚, 忽然想到好像在半年以前, 这小东西就几乎是驻扎在马厩和后院里。
小红也从那时, 几乎不往后山里跑。
“累了”
浓密的红色睫毛依旧俊俏, 眸子里满是温柔的看她。
只是没有哼声或摇头。
羲和忍不住想要抱它,又怕自己没有轻重,心下不知怎的, 只能一下又一下的轻抚着安慰它。
“睡吧。”
小红眨着眼看她, 羲和便耐心陪着, 很快它就熬不住的阖眸随了。
羲和看它喘吸清浅, 有些苦恼。
她大约知道是怎么了,但她那点医术放在马身上, 术业不专攻自然心中难安。
思来想去,套上辇车驾着吉量,下山拐来个医者。
一路上颠簸着急, 医者面色如土的被揭开障目布条,见到张牙舞爪的圆滚滚惊退一步,回首又是面如死水气势胁迫逼人的羲和。
医者是医兽的,他抖着腿医诊,最终摇了摇头,“这马太老了。”
丢他下山的时候,羲和重新数了日子。她虽然后来不再记数,但是每年年节村人上山祭拜,大雪纷飞见到一次则是一年。
她大约见了二十五年……还是二十八年……
羲和只能每天把马厩打扫干净,割下新鲜粮草再换上干净的水。
但这都在半夜里进了吉量的肚子。
小红仍然不吃,有一日忽然起来要去后山。羲和当时不明,就见吉量跑上去阻拦。
如此三次,小红彻底在马厩里柔顺冬眠般。
圆滚滚把粮草和零食嫩竹都给它,结果仍旧便宜了吉量,气的圆滚滚嚎叫的跑进山中不见踪影。
许是看到心疼如亲儿子的圆滚滚不高兴,次日醒来时小红竟然乖觉的吃着粮草,见到羲和还高兴的围着转两圈,习惯的伸出头来蹭了蹭。
它精神很好,还在粮草土边吃了几口。
圆滚滚咬着一块满是血肉的大腿肉,丢到小红面前,高兴的抱它大腿,为它的康复而欢喜。
羲和在旁看着,落在地上的生肉被吉量的后蹄子撅走,这才让圆滚滚眼神挪了一下,对着吉量呲牙张爪。
看似恢复的如初的小红低头,蹄子在地面上随意的踩了两下。
生肉自然不可能给它吃,羲和放在灶房里炖煮,小红则是门前看着它。
“来。”
羲和坐在后院的石头旁,她为了自己住的舒服,前后的树林不是开荒就是挪动腾出来。她面向午后的朝日,没有去睡树上的吊床,看着着右侧随风摇曳的粮草黍稻。
小红睡在她的身侧。
羲和将头靠过去,手臂张揽那油亮的马脖,温柔的顺着它的鬃毛轻抚,一下又一下。
她当年想要养马,一是吉量的血统同类实在俊俏夺目,二是吉量的母亲曾温顺的看着她,让她近身抚摸过。
那修长俊俏的身形,精壮血肉下紧实的肌肉,触手是微不可查的小绒毛。再靠近一点,还能梳理那漂亮的红鬃。
马儿若是精心饲养,不论品种高低都会成为百里挑一的骏马。
羲和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抚,身后是圆滚滚的怒吼声,不多时吉量甩开了它独自睡在了一旁。贴着那油滑的脖子,感受着那微弱的脉搏气息喘息。
小红的喘息有些重,它指着长脖子看了四周后又回躺下来。
“谢谢你。”
嘴边一声呢喃低语,伴着夕阳黄昏时,气息渐渐地放缓平静,直到那精壮温暖的感觉散去。
用马的年龄算来,小红是高寿离去,算是喜丧。
羲和没什么避讳的,就近挖开一处大坑,将小红入土为安。那晦暗不再光鲜的毛发身形,在深色湿润的泥土中渐渐淹没。
回过神来的圆滚滚蹲在一旁,羲和每铲一块土,它就仰着脖子哭嚎一声。
羲和从来没见过熊猫哭嚎,既觉得好笑又有些心酸。倒是老气横秋的吉量在旁打着喷嚏,除了默不吭声外,似乎和平常一样。
生肉早在盆里炖成软烂的熟肉,夜色里羲和在屋舍四周挂在白灯笼,将肉端在新坟前,伴着圆滚滚嘶哑的鬼哭狼嚎,蓦地一笑。
她当初死的时候,耶娘虽然伤心,但应该不会像它那样。
当年竭尽全力醒来,强忍困意。她看见的是一辈子有悲有喜,走过一路大风大浪后生死看淡的姬离春。但那只是她以为的,就如她以为可以亲手送姬离春一程,也算是圆满了两人的缘分。</p>
但最后也只是她以为。
所以她不知道耶娘的伤心,不确定姬离春的心事,更无法得知小红临终所想。
“我对不起你。”
堂堂一匹战马,出手几次就莫名的跛腿失了大志。跟着她虽然衣食无忧,可许多时候也只是在马厩里默默地等她和吉量回来。
羲和捏着一块新土,往后砸向吉量。
“你不哭”
吉量浓密的睫毛眨了眨,夜色里只看到里面略有闪烁,平静地看着她似乎也在问,“你不哭”
她们两个,谁都哭不出。
羲和早知生者必有死,留下小红就是想着它有救命之恩,自然当养老送终为报。许是早知如此,心中难过却哭不出来。
再看吉量这般沉稳,心头只觉得堵得慌,眉头也拢了起来。
何为人
有血有肉才算人。
羲和惶恐心中的麻木,一时间怔在原地。
香嫩软烂的炖肉白气氤氲化在夜色中,渐渐地一抹凉意,炖汤上只凝着肉脂模样。
这一夜,冷冷清清。
羲和静不下心,兀自的拿起锄具在土间穿梭,或是施肥或是摘草,闲余着又开了一块土。等到她放下手来,腹中饥肠辘辘的叫嚣着。
顺势将那盆炖肉架火热上,羲和拿着衣裳在河边冲洗后到后院竹林里去。
一只圆滚滚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吊着一根长竹丝的大嘴张着,边上毛色湿哒哒。
地面上除了它,还有掰下咬破的竹子,残损的竹口里淌着少余的红色酒水,多的洒在泥土上芳香四溢。
羲和用脚踢了一下,圆滚滚毫无知觉的继续睡着。
仔细看那竹里还有许多,羲和顺势将其拿回灶房里,一口竹酒一口炖肉,郑重其事的将其吃的干净。连最后的肉汤,都被她用黍饭泡着吃了。
醉酒之后的圆滚滚又掰了一根竹子,扛着大摇大摆的离去。
羲和看它摇摇摆摆的身影,没有阻止。
一天过去。
三天过去。
一个月过去,圆滚滚再也没有回来。
羲和将行李装好,给屋舍扣上大锁,拍着吉量的脖子,“老兄,你很没魅力啊!”
小妹妹一走,一家三口就全散了。
吉量白了她一眼,前蹄不耐的踢了踢,默然的对她催促起来。
上了车,马儿跑。
羲和早就准备了一箩筐的简牌,上面刻着顺风飞递的字样。
几十年不出来跑江湖,原来的好名声和生意基础多半是毁于一旦。重头再来要辛苦些,但他们恰好不怕辛苦。惫懒了这么长,吉量似乎早存了一口气,卷着黄土飞尘的下山狂奔而去。
羲和背着简牌和石剑,差点坐不稳就要摔了出去。
一人一马暂时没有可信之人,只能先挑一些小活来送,路上的时候顺道打听如今世事。
早些年因为天下纷乱,几国之间战争不停,即便是晋楚也都喘不过气来。于是有人达成协议,决定暂时歇战,互相重振旗鼓,也让百姓们留的一个后路。
天下一时安稳下来,许多士卒都在国中,少了悲惨哭声后,人人过得欢畅得意。
羲和却几乎吃着老本钱,免不得愁眉苦脸起来。
好在她整日里都在打转,有对老人要走亲去,因为长途跋涉又怕路上危险,就问可否坐车一程
羲和见他们衣不兼采,面若黄土,聊胜于无的答应下来,收了一点小钱。
等到她走到楚国的时候,车上足有五人之多。下车时习惯性的发了简牌,言说自己两月会来回,若有飞递或是人来往者,都可寻她。
因为将就吉量的身形,羲和在山上特意又打了一套更大的辇车。众目睽睽之下,城中人不免多望两眼。
在落脚处放置好吉量,就见一白须老儿问她,“姑娘可能送我小弟一程”
羲和看过城门张贴悬赏,她指着身后抱剑者,“他”
“是。”
“不行。”
羲和斩钉截铁,两人一怔,抱剑者往前一步,沉声问道,“为何”
“你若是给点钱,我帮你乔装打扮一番兴许还能够。”羲和抱手在胸,眸子明亮的看他,“我总不能做搭上命的买卖,伍子胥。”
抱剑者愕然抬首。
作者有话要说: 某方面而言,其实吉量的故事比羲和更多。大概世上的人在羲和看来都是后生小子,而吉量看来,羲和是同伴和需要保护的少女,可惜他们语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