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走过春秋(二十八)

作品:《我与长生

    “天哭矣, 地裂矣, 君昏亡, 至明至。”

    “天哭矣,地裂矣, 君昏亡,至明至。”

    ……

    朗朗上口,稚童一学就会的歌谣在晋国的大街小巷流窜而出, 忽然就让众人耳闻。

    晋君之死自然不是寿寝正终的,举国皆知他死前去了哪里,被谁所杀。

    却无人为其真心的哭。

    他的死可说举国同欢,大多奸佞此处逃窜, 吓得不见踪影, 但也有少余仍然贼心不死。

    羲和叫来几个巷间乞丐,给了点好处后出去继续唱歌,唱到天下诸侯皆知, 也让奸佞逃无可逃。天下诸侯争夺的都是有才之人,各相争抢, 反之是街头臭肉, 人人厌恶。

    赵武与韩厥一个鼻子出气,撸着袖子上门抓人。

    为了以防万一,赵武还叫上了羲和在门口拦着。这种轻巧简单的活儿,羲和义不容辞的答应,抱着剑站在门口静静守候。

    刀枪剑戟相见,寒光剑影带着嘶吼哭喊声。

    小门露出一丝门缝。

    里人见到有人心中绝望, 但见到是一红衣女子抱剑而立,不由狂喜笑指,“弱小女子竟敢”

    话未尽,一条修长之腿踢了满怀,那人躺在门后,满口鲜血淋漓。

    里间不止一人,一时目瞪口呆不敢冒进。

    羲和施施然的上前,“还走吗”

    不等人言语,她笑着把小门关上。她原来是想着用小石头把他砸回去就好,没想到又是一个嘴上无德的小东西。

    羲和知道赵武怕她只是力气大些,防身之术稍微差些就可能遭到围攻,因而她只能兢兢业业的守在各家门口。

    歌谣中的天裂很快到了晋国国都,漫天雷电风雨,白日里乌压压的沉闷盖顶,夜色里恢宏雷电的光色震人心魄,叫国人喘不过气来。

    当日,羲和仍旧站在门口,一身蓑笠驻守。

    但凡有丁点动静,客气的是石头砸脑门,不客气的是长腿送回家。

    总而言之,她没有亮剑饮血。

    长达半月的清肃,随着直上云霄的童谣,赵武这回不再拎着酒来见她,而是叫人把酒坛子搬上来,一同的还有韩厥。

    “韩厥谢过风先生妙计。”

    羲和没有躲闪,“你要是有心谢过,那就替我多介绍几桩生意。”

    “这…不会太轻了”

    赵武大笑,拉着韩厥坐下,“早就说了,我这个义姐不喜欢欠人情占便宜,就是我那也是亲兄弟明算账。”

    羲和颌首,“我也是怕赵夫人和孩子的安危所想。”

    赵武与韩厥面面相觑,抚掌而笑,“那好,能占了夫人和孩子的光彩,也是我赵武的福气!”

    大丈夫不拘于小节,更何况眼下大局已定,他们也不会计较这些。羲和言语,自然也是因而说笑罢了。

    当初她被晋厉公在街上拦住,离开晋国时就心存不满。她知道自己在晋国的日子不能太长久,正因如此每一日都显得格外珍贵。她想的众多情形中,从来不包括因为赵府而被晋君逼出去的。

    奇耻大辱。

    因而晋君一死,她当即就在大街小巷窜动流言。

    须知她当年醒来的时候,周朝亦有一首女子亡周的的童谣。后来褒姒消失,周幽王丧命,周朝国力大衰而诸侯皆起。

    事到如今,诸侯时代已经过去,各位卿大夫逐一登场。

    羲和看着眼前两位,一同饮下一觥酒来。这酒她依旧不喜欢喝,但是嘴下没有东西没有乐趣,夜色独影时更是莫名贪爱上了这一觥。

    两人仍有不解,“如今世人皆知昏君已死,晋国土地有雷雨地裂之灾,可如今连绵不绝反而愈加凶狠。百姓们苦不堪言,这一年的收成眼见不好,这公子周也要到了晋国。”

    若是和巷间歌谣不合,那晋国和公子周都将是笑话!

    羲和原来是打算玩凿石预言的,可是觉得容易诟病,都要谋划一卷火风来袭,没想到晋国多年兵戎相见死伤无数后,天灾来了。

    “公子周什么时候能到”

    “还有三日。”

    “确定”

    “确定。”

    羲和笑着举爵,“和荀罃士鲂说,公子周为晋国强盛而来,一路奔波劳累,不必太赶免得伤了心神。”

    韩厥心神领悟,“那应该要再多等一日”

    “再多一天吧,正好看看这晋国边界风光。”</p>

    “好。”

    等到韩厥离去,喝得面颊通红的赵武不明,“这边界有何好看的”

    “若是为民为国者,都该去各国边界看一看。”

    赵武仍旧不明,但看羲和只是轻笑,唯有将其记下。这些年来,两人早就有了应有的姐弟默契。他有长,羲和亦有其道。

    需互补互取才可。

    天色越凉,瓢泼大雨落下叫人身寒孤寂。

    水娘如常的来领两人回去休息,羲和眼看着她从远处过来时才一挑眉,对面那言语神采飞扬的赵武眸子一眯,一副酒意上头伶仃大醉的模样。

    直到水娘走来,他正好笑嘻嘻的趴在几上,仿佛是烂醉如泥。

    “你怎么,”水娘习惯性的开话,摸着那通红发热的脸庞,她又气又笑,“他这人乱喝酒,还要拉姐姐一起!”

    说着她就要打人,但她一伸手,就被人轻车熟路的抱住。

    羲和摆手,“快走吧。”

    若是真的喝醉了,水娘根本就扶不起赵武,但是赵府之中没有那种毫无眼色的人出来打手。大都远远地站着,和羲和一般眼看着夫人娇弱勉强的扶着主公离去。

    从身后看,那雄武的英姿分明将纤细的柔弱遮盖完全。

    羲和眼角瞥着两人浓情蜜意的离去,能够这样相依相守扶持而生,也是世间难得缘分。能够找到这样的人,快快乐乐,命短一些也不可惜。

    她不喜欢有人陪着,等都离开后又默默饮了半觥,望天观测再摘下几片叶子来卜卦。

    没错。

    就是五日。

    羲和又默默地卜卦几次,在马厩里还让吉量帮着卜卦。

    最终结果都是如她所料,叫她心中大安的回去睡觉。

    五日后。

    公子周入晋,辇车慢行半日到了宫门前,乌云破散。待到公子周换上冕服,乡镇的地动得以平息。

    歌谣应证,举国同欢,世人皆知晋国迎来命中明君。

    新晋君是个有抱负之人,在他之前有晋成公这种临时被拉出去定位的长辈,他在众卿大夫前直言,“要让我做国君可以,你们得听我的,如果让我当傀儡的话,就另请高明吧!”

    此言一出,韩厥一等当面盟誓愿以君为主。

    韩厥一流俯首称臣,晋君也由此很快以君主的平衡之术摸透晋国形势和卿家底细,并以此牵制,将君主大权牢牢握在手中。

    曾有一大功的羲和很快就成了晋国有名的私家健步,许多卿大夫一流都寻她做生意。

    韩厥更有意让她推举到晋君身前去,羲和自然不肯。新晋君是明君,可十几岁的孩子抱负聪慧样样不缺,她若上前去好日子肯定是有,但是时日长了难免就有些龌龊。

    昏君她瞧不上,明君她更不敢亲近。

    韩厥见她执意如此,最后还是晋君开口要赏真金白银与一处屋舍,并给了一副牌子。日后走到了官家行夫所用的房舍,她都能以牌而住。

    羲和对此没有拒绝,甚至回忆自己丈量的地境,要在周晋边界的一处屋子。

    晋君以为她是客气,羲和却十分高兴,“边界没有刑税,只要防了野兽和贼人,日子比许多地方都要好过。”

    也不用担心若干年后有爱管闲事的过来收她房子。

    羲和如此想,晋君却想到她之前提及去边界一看的话,他念想那些穷困潦倒死伤无数的百姓都不愿来到晋国受到庇护,心中重担不由更沉重许多。

    不过十余岁的晋君挺直腰背,与羲和一拜。

    事后赵武知她自有打算,再加上木已成舟多说无益,无奈只能拨下家奴先去打扫一遍。

    在晋君站稳脚跟,准备祭祀祖宗时更是庄重严穆,但行事十分节俭。

    羲和看他稚嫩脸庞渐渐坚毅起来,恍然间像见到当年的赵武。而今,赵武以卿大夫之身步步随行晋君,终于得以报效家国,为晋国添砖加瓦。

    倒显得她碌碌无为,无事可做。

    羲和思想许多,最终领着新的几单生意上了辇车一路东去齐国。这些都是皇亲和卿大夫所托,来往皆是各国的贵人们。又因为她是女健步,时时常常能见到各国的大夫和貌美家眷。

    也让她见了不少的见识。

    这日,她在落脚的店家醒来,吃饱饭后趁着闲情出门漫步逛街。

    各国有各国的风俗,许多事物都让她看了新鲜。因为觉得时间还长,每回都只看一点新鲜的。

    羲和扫过两眼,正好看到有个眉眼极快的人在街上穿行。

    其中一个小个子的男人腰间钱袋鼓鼓,很快就被其下了手。

    羲和笑着将人的手抓住踢他的脚窝,拍着小个子道,“你钱被偷了!”

    小个子模样就手无缚鸡之力,被偷也毫不自知还要人来提醒。他转身回首仰头来看,感激不尽,“晏仲谢姑娘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