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走过春秋(二十六)
作品:《我与长生》 羲和觉得, 一个读书人见到那样尸骨堆山的情景没有满口堂皇, 反而主动请缨愿意留下来撸起袖子帮忙, 那就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脑子里有真货。
朝上为官并非不好,只是如今世上的朝堂并不是为百姓谋划的朝堂。那只是得权得势者的舞台, 你方唱罢我登场,对百姓而言都无差别。
许多有才能抱负者,可能同流合污, 可能命丧黄泉,也可能至死含恨而终。
因而羲和企图当一回程咬金,一路上将车甩给吉量,专心的对人念念有词, “你们读书人的脑筋我是不懂的, 一个个面色惨白,好像第二天就见不到面似的。”
老聃轻笑。
“你说你们读一辈子书怎么不知道是非轻重呢人的身体健康才是所有的根本,若自己都轻贱躺着不能动弹, 又算什么君子丈夫”
老聃含唇,仍旧在笑。
“你这么年轻, 过去能做什么多半就是站着听话, 想要办的正事半点摸不着。”
老聃的面色微白,显得有些牵强模样。
羲和心中一喜,想他千里迢迢为的就是一腔抱负,最怕的不就是一切徒劳
“人家一句言语,你就急不可耐的上去,天子门生多少只怕还会轻视了你。”羲和谅他年轻, 能让天子记住宣上周国又如何也不见得就能一步登天。
更何况南蛮楚国的世风,穿过数个国都也不见天子舍得一两人送他上来。
可见这个天子也是小肚鸡肠的货色,不可随。
羲和语重心长道,“你会后悔的。”
“羲,”
老聃张唇,又闭着说不出话来,面色阔然的难看了起来。
“我就说一句,你别”
“呕哇……”
羲和歉意的话还没说出,老聃像是野狼一般迅猛反扑在车旁,一瞬用尽了力气,抓着车栏哗啦啦的吐了起来。车行不减丝毫速度,清风把星点呕吐物吹洒开来。
最近的伙食还不错,她还能看到一块……
“吉量!”
羲和不敢想象自己的宝马车遭遇了什么,唯有停下车来免得受了更深的伤害。
老聃趴着,浑身力气都用在了嘴上。
小红在吉量身旁,忽然仰天嘶吼了一声。羲和看它,就想到它当初那四蹄发软,踉跄到地上呕吐的模样。
羲和一巴掌拍在吉量的屁股上,这老司机!
老聃吐完之后,面色竟是发青,靠着车栏软弱无力,瘦弱模样透着几分孱弱可怜状就如一条咸鱼。
羲和觉得她那一巴掌若是放在老聃身上,大约能要他半条命。
啧。
“你这是晕车”
老聃沉思片刻,苦笑点头,“我,不曾坐过快马。”
那是怪吉量
羲和严肃以对,“你就是身子骨弱,所以坐车颠着难受。说到头,你还是听我的话最好。”
“羲和有心,我日后必定勤于练身。”
“你知道怎么练”
老聃似乎并不尴尬,又扯起方才的浅笑来,“还请风先生指教。”
“就这么请教”
“自是有生意介绍。”
羲和就喜欢和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她高兴地答应了,“行,你这一把年纪了也练不好什么。我跟你说点强身健体的法子,你记得不要偷懒就好。”
“多谢。”
羲和看他面色仍旧发青,“你这几日是不是没力气”
老聃看她。
“就是做活的力气,是精气神。”
羲和怀疑老聃身子弱,抵抗力差,虽然尽量不让他碰尸骨,但是成天都在尸堆里总会有些不好。按照封建迷信的言语来说,那就是撞了鬼,失了魂。
这么一想,老聃的笑意都带上了几分傻气。羲和无奈摇头,“傻孩子。”
好在就在山中,羲和下车让吉量拖着车去河边洗一洗。自己则带着老聃在原地,摘下野草给他煮了一锅草药汤。
走时还把他的水壶里放满了草药汤,叮嘱道,“你这两天都要喝这个,把身上的这股阴气散了就好。”
老聃的从容不迫早在得知失魂后碎了一地,抱着羲和给的皮水壶更是信誓旦旦的答应了。
吉量小红都无缰绳,羲和让老聃坐在车前处,把前行的速度放慢一些,这才得以松缓老聃不适,向着周国出发。
一路上紧赶慢赶,走了几天才看到周国的城门。
“这周国,好似很热闹”</p>
城门中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还有他国之人,走商健步或是贵族家奴,都带着车马而行。
老聃背着包袱笑道,“五日后是太昊忌辰,他们都是要去太昊陵庙祭拜。”
“太昊”
“自是我中华始祖伏羲氏。”
羲和的心里喧闹起来,锣鼓喧天的震得胸膛发麻,她禁不住跟着念了一遍,“中华始祖伏羲氏。”
果然是留的千古之名。
“太昊陵庙在何处”
老聃指着方向,“羲和若是想去,随着那行人方向一路即可。”
说罢回头来看,少年不由慌乱一瞬,“你为何哭”
羲和眨眼,她摸着脸,上面是滚烫的热泪。
哭,是弱者才做的。
“我,我从小就很喜欢伏羲,所以想去看看。”羲和哭笑不得,把泪水抹去后追问,“那你可知不知道燧人和弇兹在何处安葬”
羲和之语有些不敬,老聃见她说的颇有情意,思虑所言的两人后道,“燧皇陵就在太昊陵庙不远处,至于弇兹却不曾听闻。”
“放屁!燧人都有陵墓,他的妻子你又怎能没有听闻”
“……羲和是看的什么书先生与我教学,燧皇之妻乃是太昊之母华胥氏。”
“我呸!”
羲和气的想摸剑,可是呸了一句也回转心神来。她本来不是鲁莽之人,这让失了分寸已经汗颜不已。
“我的意思是说,华胥是燧人的女人,但是真正的婚姻夫人只有弇兹。”
说罢,羲和也不想看老聃的神情,连忙让他下车去,嘴里又碎碎念念起来,“说多了你也不明白,反正你这没福气的孩子还是多喝点草药,安安生生做你的小官吧。国君诸侯大夫那些事情,你都左耳进右耳出就是。”
“那羲和你是……”
羲和让小红上车,喊了一声吉量就仓皇离去。
她向着老聃挥手,这海角天涯之大,兴许有生之年都不会再有相见之日。
今日失礼,算了。
自己就不是读书人的样子,何必跟着遵循那些繁文缛节,憋闷无趣。为今之计,她是想去太昊陵庙一探究竟。
她的耶娘弇兹氏是当时最早的一位女首领,燧石取火、搓绳记事、夜观天象的那些先天八卦,哪一样不是耶娘所创,丝毫不输耶大伏羲等人。
甚至在羲和看来,耶大是赚了个好妻子,又生了几个争气的孩子而已。论说功德,实际上和她是半斤八两的。
尤其是婚姻一事,耶大在部落争夺中看上了华胥,两人一同生了伏羲女娲。而耶娘身为部落首领,也曾有过爱人和孩子,可惜爱人已死,又为了部落联盟,两人联姻为燧人弇兹合熊氏。
从此一生之中遵从婚姻,夫妻相待。
出生时甚至是双胎,可惜等到耶大取名为羲和常仪后,妹妹就死了。
还好她有同父异母和同母异父的兄姐,尤其是伏羲。他们总是喜欢不一样的事物,喜欢求知,喜欢探索,从小到大直到分开部落后也都是感情最好的兄妹。
但这不代表,他能把耶娘的存在抹去!
世间功成名就她看了太多,她不信耶大会这么对待耶娘。华胥固然有功,但不应该将耶娘踩在脚下,让世人对她不知其名!
那个在山上指着天星,细心教导她的女人,应该让人铭记!
就如老聃所言,羲和只要跟着一从又一从的车马前行,快马加鞭的很快就到了太昊陵庙的附近。小红因为晕车,早就四蹄发软不能动弹。
羲和让吉量拖着在一侧等候。
远处而来时,就能看到青烟直上云霄。
羲和在途中有所耳闻,这座庙宇早前周天子叫了数千人来建造,庙陵宏大,肃穆庄严。登基之时特来御祭,进门时还能看到周天子祭祀书上的御祭碑,对伏羲歌功颂德,以此视周室为帝王正统。
这一处绿树环抱,还有那栩栩如生的雕像与天而立。
来拜者对其恭敬俯首,一路上竟没有两人敢抬头去看那雕像之景。
看着有些相似,却又老了许多。
羲和仰头看着,猜想这应该是国都建成之后梦想成真的伏羲。
伏羲。
庙宇之中响起钟声,深沉而悠远,仿佛是圣人莅临,庙门打开。众生虔诚,老少病弱皆是敬重神色,提着篮子踏步进去。
这是她在世间走来几年,从未再任何国君身前见过的场景。
他们是真心的敬畏伏羲。
羲和穿行路人,偷偷去到后面陵墓时告诉自己。伏羲为始祖,是世人皆知的大圣人,她应该冷静的用如今的周礼礼仪相待。
挖开坟墓,石斧撬开木板棺材来,露出里面一身皮草加长裙装的白骨,和头下石斧等陪葬。
羲和蹲下仔细打量,露齿一笑,“伏羲,好久不见。”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设定女主和伏羲是同父异母的关系,弇兹和华胥不是一个女人。
其实老子的名字,我就记得李耳,老聃这个不是很熟悉……没想到同志们/w\
学渣59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