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作品:《七零之当家媳妇不好惹

    转眼便是金秋十月, 丽日和风,桂花飘香。

    夏惊蛰的卤水生意在第一场微凉的秋雨到来之前, 便已经重新开展。

    不需要吹风扇也能入眠的季节, 她也就不去镇上住。

    第一场秋雨过后,天空湛蓝,艳阳高挂,凉风习习, 所谓秋风起吃腊味, 夏惊蛰忘不了来到这里,在黑子家的院子里看到那排油亮发光的腊肉时那种满溢的幸福感。

    放晴了几天, 夏惊蛰跟阿婆确认过最近一阵都不会下雨,她让强子帮她从屠宰场弄来几十斤肥瘦相间的猪肉,还有好些粉肠, 她准备自制腊肉和腊肠。

    趁着一天萧青山和孩子们放假, 她领着几个孩子腌肉剁馅各种忙活。

    家里的鸭子养了大半年,陆续杀过几只, 又补养了几只鸡。

    其实夏惊蛰做的紫苏焖鸭, 酸笋焖鸭等,都好吃得不得了。

    趁着今天做腊肉, 阿婆让萧青山杀两只鸭子做腊鸭, 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夏惊蛰首肯后,萧青山磨刀霍霍向鸭子,挑了两只最大最肥的鸭子开刀。

    这时候腌肉的材料很简单,不外乎就是盐糖酱油, 点睛之笔就是阿婆藏了几十年的女儿红,高度的纯酿白酒下去,能激发猪肉最原始的甘香。

    调好的料与切成长条的五花肉一结合,那味道就能让人口水直流。

    夏惊蛰吩咐夏立冬给猪肉做按摩,等调料与猪肉充分吸收。

    萧青山杀好鸭子,夏惊蛰在同样的调料里加上前段时间在山脚边发现的野生香茅,切点放进去一是增加香味,与腊肉区分开来,二是可以去腥。

    其实想要味道更浓郁的话,还可以用卤水常用的大料去腌,上辈子夏惊蛰的外婆就喜欢这样,但是夏惊蛰嫌味道太浓,这年头的肉质好,就这几样就很好。

    腊肠的剁馅里,她把一半做成广式偏甜的,一半做成川味偏麻辣的,原味的部分在原有的调味料上稍微多加点糖;川味的那部分她加上研碎的花椒辣椒等各种大料。

    一家人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才算是完成,还得腌制一个晚上才能拿出来晾晒。

    两只鸭子的内脏不少,夏惊蛰让萧青山都处理干净,又让萧灵去挖酸笋、酸豆角和酸黄瓜。

    中午打算吃打卤面,林翠英是揉面的一把好手,做新鲜面条这工作就交给她。

    夏惊蛰把各种酸野切成丁,白锅烙干水分盛起,蒜蓉辣椒姜丝起锅,所有的鸭杂一起下锅,加入稍多的白酒去腥,油盐糖酱油适量炒均匀,再把烙干水分的酸野全部下去,再一次炒匀,沿着锅边慢慢注入开水,大火烧开,慢火炖煮。

    等到林翠英那边把面做好,过冷水出锅,几个孩子帮忙一碗碗端过来。

    夏惊蛰调了点玉米淀粉水一圈圈洒入,等到差不多成透明状,她才慢慢搅动,大火收汁。

    最后每碗面条都浇上一勺,这碗让人垂涎三尺的酸野鸭杂打卤面完成。

    夏惊蛰做菜的时候心有成竹,动作行云流水,所有人默默看着,身心愉悦,只觉得是种享受。

    萧灵那本名为“我家小婶的厨房”的菜谱上又添了一道。

    一家人埋头苦吃就是对厨师的付出最大的回报。

    夏惊蛰笑眯眯看着大家把脸埋到面碗里,感觉十分满足。

    这道菜她是即兴做的,应该说她做菜都是即兴的,没有什么派系。

    大概是上辈子吃过的东西有点多,有点杂,城市越发达越便捷,各种菜式都能吃到,没有现在这样泾渭分明,因此她现在都是在有限的条件里,即兴做菜,也不知道做出来算哪里的菜式。

    没想到大家的接受度都挺好,不管她做什么,大家都很捧场。

    连阿婆都边吃边感慨,“你这丫头怎么就这么会吃呢两副鸭下水又自创了一道新菜式,还怪新鲜好吃的。”

    萧青山不住点头,“特别好吃。”他在面里又搁了点醋和剁椒,这一口简直能他吃上瘾。

    鸭子是阿婆临时让杀了腊的,夏惊蛰预先肯定没有菜谱,即兴做的,但是同样一鸣惊人。

    夏惊蛰饭量不大,她笑眯眯把自己碗里的面又拨一点给萧青山。

    萧青山笑着吃掉。

    林翠英越吃越感慨:“以前在萧家的时候觉得做饭是辛苦活,谁也不愿意往厨房靠,都是逼不得已做,现在看惊蛰做菜都是享受,让人满怀期待,你看咱家这几个孩子,都恨不得窝在厨房不出来。”

    一向话少的萧大山都不住点头:“我每次吃惊蛰的饭都以为这个东西是最好吃的,结果每次尝她新做的菜又发现原来不是,是一个比一个好吃。”

    “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我都是随手做的。”主要还是原材料好,加上农家柴火大灶铁锅火候足,做菜就没有不好吃的道理。</p>

    午饭后,几个孩子收拾碗筷,在井水里泡了一上午的西瓜,是这一季最后一个瓜,吃完又得等明年,原本八月一过西瓜就退市,这几个是“返枝”,就是万中无一已经干枯的西瓜树在七八月长出了新的枝丫,伶伶仃仃几个开花结果,长到十月瓜熟蒂落,可想而知有多珍贵。

    没有当季的西瓜那么甜,但是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吃瓜期间闲聊,萧大山提了一嘴,“惊蛰,春芳娘最近总我到我们鱼塘附近转悠,鬼鬼祟祟的样子,不知道想干嘛。”

    林翠英说:“我听国华嫂说,那个春芳自打从劳改场回来后就没有出过门,整天躺着,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春芳娘没少骂你和青山,我真担心他们会使坏。”

    老实如萧大山都不免担忧:“咱这鱼费了不少心血,长势也好,早年间不是没发生过往鱼塘投毒的事,我们不止得看好鱼塘,引水渠上游也得看着,万一她从上游下手,那真是防不胜防。”

    连阿婆都忍不住插了句““光脚不怕穿鞋,虱子多了不怕痒,她再坐牢事小,我们鱼塘出问题事大,不得不防。”

    萧青山沉思了一下,说道:“前阵子公社有些乱,派出所人手严重不足,我在几个大队里抽调了一些人,训练成一支民兵队伍,虽然是编外人员,也是公安局的储备力量,我会安排他们加紧巡逻,但也没办法二十四小时盯着。”

    夏惊蛰捏着下巴想了想,“让老广叔的小徒弟专门盯着王秋兰,再雇一个短工就是。”

    萧青山提议道:“民兵预备队里有个小伙子不错,就是身体素质差了点,预备是淘汰的,正好是咱们公社的人,让他去鱼塘帮忙没问题。”

    夏惊蛰点头,“就这么办吧,山哥看中的人,肯定不错,”

    事情就这么敲定了下来,隔天,鱼塘就多了一个精神气十足的机灵小伙子。

    此时的萧青山领着几个民兵正进行着一场追捕行动。

    几个民兵不眠不休埋伏了好几天,消停了好一阵子的团伙终于忍不住顶风作案,抢一个外地人的钱袋,被他们逮个正着。

    其中两个已经伏案,另一个趁乱出逃,萧青山正带着两个小伙子去追捕。

    赶狗入穷巷,三面追截,已是逃无可逃,犯罪人破罐子破摔,亮了家伙冲一个看起来最矮小的民兵冲过去。

    萧青山反应极快,随手拿起一个硬物朝他砸过去,犯罪人跄踉到底,两个小伙子趁机上前将人制伏。

    此时,如果夏惊蛰或者萧家强在的话一定能认出此人。

    正是上回被夏惊蛰教训得很惨的小平头,应了她那句话,上得山多总遇虎,抢夺加伤人再加袭警,这次得把牢底坐穿了。

    萧青山带领着民兵队伍立了功,他趁机向县公安局要了两个编制,把其中表现得最出色的两个人小伙子转正,正式成为派出所的一份子。

    两个小伙子自然感激不尽,以后还是桃花县公安局的中坚力量,当然,此乃后话。

    转眼便是夏惊蛰来到这里的第一个中秋节。

    中秋节的前一天,萧青山带了很多好东西回来,月饼,柿子,柚子,一小桶花生油,一袋大白米,竟然还有一袋栗子!

    夏惊蛰眉开眼笑,“山哥,没想到派出所的福利这样好啊都是好东西。”

    派出所的正常节礼自然没有这么多,大部分是他这半年来立功的奖励,说是指导员做指导工作,事实上,他在一线出外勤的时间并不少。

    又训练了一支得力的民兵队伍,有两人转正之后,士气大振,人人都争取表现的机会,比在编人员还要出色。

    在编人员不想被人迎头赶上,自然也不敢怠慢。

    两股力量良性制衡,可以说派出所这段时间的业务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

    县公安局多次派人来探访学习,对萧青山的工作能力表示高度认可。

    因此好些节礼是县公安局指定奖励给萧青山的。

    这些话,萧青山自然不会说,到手的奖励是小妻子喜欢的那就行。

    他搂过小妻子亲了亲,“你喜欢就行。”

    夏惊蛰扣住他的脖子回亲他,“我男人给我挣来的东西,我当然喜欢。”

    萧青山喜欢她眉眼带笑的样子,一阵眼热,拦腰把她抱起来,一边亲一边进屋里。

    夏惊蛰晃动着双腿,“嗨,光天化日你想干嘛”自家小院子只有小两口在,其他人识趣,非吃饭时间连阿婆都不会贸贸然闯进来。

    这里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小天地。

    萧青山喉咙发紧,声音又低又沉:“惊蛰,我想。”

    男人平时很克制,很自律,如果不是特别想,不会说这样的话,夏惊蛰心都融化了,哪有不依他的道理拱起上半身亲他的眼睛,她喜欢他眼里只有她的专注样子。

    得到回应,萧青山内心一喜一边低头亲她,一边加快走路的速度,抱着小妻子进房间……

    作者有话要说:  520,我爱你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