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七十章
作品:《七零之当家媳妇不好惹》 萧青山去大队开了介绍信,写明石灰的数量和用途。
夏惊蛰找林翠英夫妇交代好, 留了些钱在她那里备用。
因为夏惊蛰不愿意坐后座, 夫妻一人一辆自行车先去了趟石灰工场, 安排妥当之后才离开。
石灰工场就在隔壁公社, 出了工场,夏惊蛰忍不住好奇, 与萧青山并排着骑:“山哥, 你到底要带我去哪里呀”
“快了, 一会你就知道。”男人说完,加快了踩踏频率。
夏惊蛰不服输,迎头赶上,挑衅地看他一眼。
萧青山宠溺一笑,匀速前行。
林和公社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道路两旁的小丘陵像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而成, 一个个错落有致,排列成一幅幅绝美的水墨画, 从林和公社到洛耕村这一段路素有十里画廊的美誉。
画卷一帧帧后退,夏惊蛰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 有种目不暇给的遗憾。
幸亏的今天的天气不是很热, 和风轻送,骑车倒也惬意,约莫过了二十多分钟,阵阵清香飘来,那是一种很沁人心脾的味道, 有点熟悉,但说不上来是什么味道。
“山哥,你闻到香味没有这是什么味道呀好香啊。”夏惊蛰说完,还忍不住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了几下。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芳香扑鼻,这是神仙呆的地方吧
萧青山笑着提醒,“你看着点路,绕过这里,就看到了。”
夏惊蛰迫不及待,用力踩脚踏快速绕到山前去,看看到底这山后到底藏了什么东西。
刚刚转出s型乡道凸出的地方,夏惊蛰就知道这股清新的香气从何而来,她这样毫无文艺细胞的学渣都能马上冒出两句诗词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是的,映入眼帘的正是一大片无穷碧的荷塘,刚刚步入初夏,荷花还没有开得很灿烂,正好又印证了另外两句诗词——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一大片荷塘背面依旧是错落有致的小丘陵,小丘陵的四周,是已经挂穗的稻田,偶有耕作的农夫出没,夫妻二人停下来,宛若自己也是置身于画卷之中。
“萧青山,这就是你要带我来的地方吗”
萧青山把自行车停到路边,顺手接过夏惊蛰的车子停好,把人圈在怀里,问道:“美吗”
夏惊蛰不住点头,岂止是美,简直美呆。
“你怎么发现这个地方的”
“一次执行任务路过,后来去石灰工场订石灰的时候发现离得不远。”
所以就想带她来看一看吗
夏惊蛰笑眯了眼,没想到这个“老古董”还有这种类似浪漫的想法。
夏惊蛰深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谢谢,我很满意自己看到的。”
萧青山很想亲亲心爱的妻子,考虑到这里是公共环境,不远处时不时有人看过来,只好松开她,忍住。
夏惊蛰特别想下去摘个莲蓬,但这是人家大队的东西,未经同意是万万不能的。
她走过去,近距离闻闻荷花香,惊奇地发现塘里面竟然有鱼</p>
“山哥,快看,这里面有鱼!”
萧青山担心她滑倒,一直牵着她,看到她雀跃的样子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藕塘和我们鱼塘的定位不一样,这个主要是种藕,养鱼是其次,只能养黑鱼鲤鱼这种破坏性不大的鱼,并且不能大量养殖,不然会破坏藕的生态。”
夏惊蛰认真听着,她没有这方面的常识,听完以后冷静了下来。
一脸遗憾道:“可惜了,我原本还以为又可以种藕有可以养鱼,一举两得。”
萧青山揉揉她的发端,笑道:“是可以,只是侧重不同。”
夏惊蛰了然,转头歪着脑袋问他:“你为什么懂这么多呀”
“知道你有承包鱼塘的心思后多留意了些。”
萧青山看似并没有做什么,暗地里还是做了些功夫,他知道术业有专攻,不是他的专业领域不去发表意见,他会请教专业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
表面上,夏惊蛰是总调度的那个人,事实上,萧青山才是革命的那块砖,夏惊蛰只是提出要求,真正落实的人一直都是他。
萧青山指了指远处,又说:“那一片是鱼塘,鱼苗产出是这个生产队的主要副业,我们需要的鱼苗到时候也在这里订,养什么鱼,各种鱼之间的比例是多少,等到老广叔给出具体数据后,再结合我了解到的信息,总不会大错。”
在具体的实施上,夏惊蛰可谓一窍不通,她还是那句话,她想要涉猎的行业太多,事必躬亲得累死她,一定要学着放手交给专业人士去做,这样才能资产最大化。
萧青山这样也是好,什么事都能做到心里有底。
“山哥,你对肉食品加工厂的展望是什么”夏惊蛰突然问,他这样的人不可能故步自封接手就算。
萧青山没想到她会问,他伸手揉揉夏惊蛰的发端,柔声道:“从你有承包鱼塘这个想法开始,我就做了大胆的设想。”
“什么大胆设想”
萧青山目光悠远,“和你承包鱼塘的初衷一样,我想开辟一条全新的生产线,生产鱼罐头内销,我们鱼塘里的鱼也能自产直销。”
听到这个答案,夏惊蛰的心内是震撼的。
冥冥中好像注定好的一样,她上辈子就特别爱吃豆豉鲮鱼罐头,小时候第一次吃的时候简直惊为天人,尤其是她认准的x竹牌,味道甘香,入口即化,连鱼骨头都酥烂入味,百吃不腻。
她稍微了解过那个企业,因为鲮鱼是这个地方才出产的稀有资源,那个企业就在这个“鱼米之乡”,这个企业八十年代末集资成立,后来一跃成为非常优秀的民营企业。
但也仅仅停留在这样表面的了解,具体怎么操作,怎么发家,始创人如何成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家,甚至成为当地商会会长这些她通通不知道。
如今才七十年代末,企业还是国有化,萧青山就有开生产线生产鱼罐头的想法了
不过这个念头没有在夏惊蛰的脑海停留太久,因为用不了多久,私营企业会像雨后春笋般冒起,并且很快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席卷整个主流市场。
“山哥,你这个想法很好,我们鱼塘全力配合,鲮鱼会作为我们鱼塘的重点养殖对象,别的常识我没有,但是鲮鱼个头小,骨头软,最合适做鱼罐头。”
萧青山很惊讶,他只不过提了一句,他的小妻子知道的好像比他还多。
不过很快又释然,他的妻子对市场的嗅觉从来就比旁人敏锐。
“暂时四大家鱼配比着养,等到生产线敲定再鲮鱼不迟。”鲮鱼虽然肉质鲜美,但是个头小,骨头多,并不符合时下生鲜市场的需要。
夏惊蛰没什么意见,毕竟这方面,他懂得比较多。
夫妻俩没有逗留太久,夏惊蛰特别遗憾这个年代拍照艰难,不能留一张到此一游。
离开之前,夏惊蛰从一位农民伯伯的手里买下他刚刚从荷塘里摸上来的螺丝还有黄鳝,准备回去做午饭。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