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小夫妻二人起纷争

作品:《女尊男要考科举

    第五十九章  小夫妻二人起纷争(长公主杨辰溪:很难得看到你们二人有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啊!)

    琼林宴的热闹和辉煌常常会让当年的进士们产生一种错觉——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然而一切繁华散尽之后, 他们却沮丧地发现自己的路还长。

    三甲的同进士自然是忧愁于自己日后的路该如何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了,所有的门路都走一走, 所有的资源都用一用,削尖了脑袋都想挤进官僚系统之中。

    他们本来觉得自己是胜利者, 是优于很多落地举人的人才,在昨天的琼林宴上还见到了皇上,洋洋自得。

    可是今日里他们才发现, 官场上对于同进士的歧视, 吏部选官的大员们根本看不上他们这样的同进士,还戏称“同进士, 如夫人”,让很多成绩好的人扼腕叹息——自己怎么就轻易地来参加会试了若是再等三年, 是不是就能考中一个二甲进士呢

    他们不知道的是, 二甲进士作为他们羡慕的对象, 此时一点儿都不得闲,因为他们的考试还没有结束,不久之后还要参加翰林院举行的“馆选”考试,若是考中了成为了翰林院的“庶吉士”, 日后才能有一个正常二甲进士的风光。

    都说“非进士无以人翰林,非翰林无以入内阁”,虽然大周朝没有了内阁,但不是翰林院出身,文五部里的主官尚书那个位置是一辈子都不用肖想的, 甚至连副职侍郎的位置都很悬。

    二甲进士可不是当然的翰林出身,他们得通过了“馆选”考试,在翰林院里面认真地学习三年,之后在“散馆”考试之中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正经的翰林出身。

    而不像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一样,不但不用考试,还可以直接被授官,直接稳稳妥妥地进入翰林院里面工作,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羡慕的对象们今日穿戴一新到了翰林院,受到的却是翰林院里人们不咸不淡的对待。

    自古以来本就有“文人相轻”的传统,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文学一途之中,大家观点不一样、想法不一样、爱好不一样、风格不一样等等,都造成了不同。

    翰林院里面的人都是之前历年辛苦考上一甲、二甲进士的人,如何会把如今的这三个毛头小伙子放在眼中

    即便柏豫章考中了状元,看起来比前一科、前两科的榜眼、探花强吧

    但事情可不是这么算的。

    前几科的榜眼、探花亦或者是名次靠后的人也不会理所当然地承认柏豫章比他们强,他们只会噘着嘴想到:“哼,今年的对手很弱啊!不像我考试的那一年,简直是强手如云。若我参加的今科的考试,必然也是能得中状元的,到时候就没有柏豫章这个傻小子什么事儿了!”

    即便是同一科的王志国、方晨星,难道又会服了柏豫章吗

    并不!

    王志国心中对柏豫章很是不忿,觉得柏豫章就是沾了他姐姐的光,因为裙带关系早早就在皇上面前挂了号,才使得皇上偏心点他为状元,其实论起真才实学来,柏豫章不如自己多矣!自己才是这次科举考试之中的无冕之王。

    方晨星也对柏豫章不服气,他想的却是:“皇上和京城的人对于北地学子太过于优待了,柏豫章这么年轻,他会试的时候还只得了第六名,说明他的文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达不到经验的地步,为什么他能拿到状元还不久是因为他是国子监的监生,而自己在江南白鹿洞书院念书吗

    每一科的状元基本上都是国子监的监生,他们也是在矮子里面拔高个,将柏豫章这个国子监里面最厉害的人选了出来作为状元郎而已,他最多不过是京城第一,肯定比不过自己这个江南第一的。

    毕竟江南的文风比京城好了这么多,江南的学子考中的比例也比京城高多了,自己这个江南第一可比柏豫章的京城第一含金量高多了!”

    至于榜眼王志国,方晨星从来也不放在眼里,认为他已经年纪这么大了,还已经娶妻生子,完全不配做自己的对手。

    就这样,柏豫章发现自己在翰林院待得有点儿不开心。

    一方面所有的“老人”都在敌视自己和王志国、方晨星三个“新人”。另一方他们三人虽然同为今科进士,但是互相之间也并不友好,甚至还会互相别苗头,一点儿也没有抱成团。

    柏豫章感叹了一番,低调做人,老老实实地完成自己的上司交给自己的任务,若是闲得无聊便在翰林院里多看看书,日子过得很悠闲。

    做了官员之后,就变成了每五日可以休沐一日了,他与长公主杨辰溪约定好的见面频率却没有变,还是每十日见一次,于是他就可以休沐两天再去见长公主一天,多了一些休息时间,也能松了口气。

    幸运的是,因为长公主杨辰溪训练的女军渐渐成型,已经提拔起来了多个能主事的女生,尉迟臻不用像之前那么忙,每日都住在军营了。

    于是长公主很贴心地将尉迟臻的休沐时间调整得和柏豫章一样,让这对未婚夫妻可以多一些时间见面、亲近。同时因为二人都是长公主的心腹,所以面见长公主的时候都是一同携手前去的,一点儿都不耽误他们二人见面。

    同时长公主殿下还大方地表示,待到明年尉迟臻和柏豫章成婚之后,她可以让尉迟臻晚上不再住在军营之中,而是在军营附近给二人置办宅子,让尉迟臻每夜都可以回家,第二天一早再去军营。

    柏豫章和尉迟臻这对小儿女对于这样的安排自然是满意的,情到浓时谁愿意分离呢能每日住在一起,比起现在这样每五日才能见一面自然是好多了,可以一慰相思之苦,谁不高兴呢

    柏豫章刚入翰林院的时候,长公主杨辰溪和尉迟臻二人都还兴致勃勃地与柏豫章打探翰林院里面的情况。

    特别是长公主杨辰溪,十分想通过柏豫章给自己介绍一些文官体系的人。

    柏豫章只能苦笑一声,也不吹嘘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地位,只是很无奈地向长公主殿下和尉迟臻讲述了自己在翰林院的困境,以及自己在翰林院里还有得熬的预期。

    长公主杨辰溪十分失望,她转头问柏豫章道:“既然这个翰林院里面这么不友好,不如我和父皇说一说,将你调至吏部,还能有些实事可以做做。”

    尉迟臻立即出言阻止了长公主杨辰溪的这个想法:“公主,此事万万不可啊!

    自古以来非进士无以入翰林,非翰林无以入内阁,翰林院虽然清贵,虽然无权势,虽然难熬,但是豫章现在还年轻,在里面苦熬几年也不是什么难事,他不是都说了吗有空闲的时候他可以看看书,增长一些自己的见闻,对于他而言真的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若是我们现在匆匆将他调离翰林院,看似让他到了更有实权的吏部,实则是因小失大、拔苗助长啊!”

    柏豫章也点了点头,对长公主杨辰溪说道:“长公主殿下,臻儿说得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此事我们还需徐徐图之。”

    这对小儿女一唱一和的,长公主杨辰溪自然是屈服了。

    从那之后,长公主杨辰溪便熄了将柏豫章调走的心思,也没有兴趣再多问一些与翰林院有关的事情,只是将自己的困惑说与柏豫章听,让他为自己排忧解难。

    这一日,长公主杨辰溪见到柏豫章和尉迟臻时表情很严肃,甚至有些隐隐的愤怒。柏豫章和尉迟臻二人相视一眼——有情况啊!</p>

    之后,长公主杨辰溪犹豫了一下,还是对二人说道:“近期我知道了一件事,心中很犹豫,一点儿都拿不定主意,便想与二位商议一番。”

    柏豫章和尉迟臻静静地听着长公主殿下往下说。

    长公主杨辰溪闭上眼睛叹了口气,才又睁开眼睛艰难地说道:“近日里我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我母后和弟弟正在做一些极傻的事情,而且这件事一定会触怒龙颜,让父皇愤恨不已。

    我现在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因为找个借口离开这个风云诡秘的时刻,将自己置身事外呢,还是应该激流勇进,在父皇面前揭发他们,让我这个无能的太子弟弟直接就被废弃了。

    柏豫章皱眉说道:“长公主殿下,太子若是做错事请被废,千万不能与您有半丝的关系。否则你就会与皇后娘娘交恶,失去来自于她的支持。我看还是远远避开为好。”

    尉迟臻说道:“可是皇后在这件事之中也陷进去了,若是皇后和太子因此被废,不止他们倒霉,长公主殿下也少不得要受到影响。

    因为长公主殿下是皇后所出,才占了这个嫡长女的身份。若是皇后因此被废,那么长公主的身份会大受影响,日后的筹码更少了!

    我看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在皇上那里检举揭发他们二人做的蠢事,在那件事还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之前将他们二人阻止。最好就是太子被废,身死或者被圈禁起来,而皇后却无恙,可以继续支持长公主。”

    长公主杨辰溪“咦”了一声,饶有兴味地看着柏豫章、尉迟臻这未婚夫妻二人。她笑着说道:“以前你们两个都是意见一致夫唱妇随的,怎么今日里这件事上却是存了分歧,真真是件奇事啊,哈哈哈!”

    未婚夫妻二人也互相看了一眼,他们之前的观点基本都是一致的,没有想到遇到这样一个危机关头时却二人产生了如此大的分歧。

    幸好尉迟臻先冷静了下来,她抿嘴说道:“长公主殿下,刚才您说得有些不清不楚的,我们不好做判断,还望您实言相告,我们才好讨论一下刚刚的观点谁对谁错,给您一个意见。”

    柏豫章也连忙点头,有些焦急地看着长公主。他与尉迟臻的观点出现了如此大的偏差,肯定是因为他们二人对于皇后和太子二人所做的“蠢事”估计不同造成了,等到听完了长公主杨辰溪完整版本的讲述,他们二人一定会统一观点的。

    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完美的灵魂伴侣,都是想到一处、做到一处的人!

    长公主杨辰溪此时皱了一下眉头,还是艰难地说道:“我发觉太医院里的御医被弟弟收买了,在给三弟、四弟下药。之前的琼林宴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三弟、四弟没有去成。

    而且,他当时着人给三弟、四弟下的药除了让人生一场病之外,太狠了,竟然会影响人的智力!

    如今三弟、四弟虽然被人治好了,但是脑子都有些糊里糊涂的,全不似之前那般聪明伶俐。”

    柏豫章一叹气,这就是说,傻事已经做出来了,不可能挽回了啊。

    尉迟臻却追问道:“此事与皇后娘娘是否有所关联她是否参与其中”

    长公主杨辰溪摇了摇头,说道:“母后虽然希望弟弟能坐稳太子的位置,倒也不至于对两个无辜的孩子下毒。更重要的是母后与父皇相伴大半生,知道父皇的眼睛里面是容不得沙子的,这样的事情只要一事发便绝不可能再保住弟弟的太子之位,所以她是绝对不敢动手的。

    只可惜这件事时候被母后知晓了,弟弟对目前合盘拖出,还慌张地告诉目前父皇最近已经在查这件事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母后心存侥幸,把我叫过去商议,让我找机会杀了那个下手的太医,让此事永无后患。

    哎,母后也是魔障了,父皇如此火眼金睛,若是我们真的杀了那个太医灭口,不但不能保住弟弟,反而还会将我两个也搭进去。

    只是母后觉得弟弟比她的性命还要重要,甚至威胁我说若是弟弟有了什么不测,她也活不了了。还威胁我说若是我不着人去做这件事,她便会自己去做这件事。

    我不得已只好答应了母亲这件事,将她拖住,现在她还并未做蠢事。但是我若迟迟不行动,她迟早会做出杀害那个御医的蠢事来的。”

    柏豫章闻言“嘶”了一声,说道:“长公主,此时万万不可陷入,否则将是万劫不复!不但我们谋取的太子之位没有了,甚至连想要谋求一个封地圈地自封都不可能了!日后您必然也是会被皇上厌弃的!”

    长公主杨辰溪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我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我不知道现在我该怎么做,是逃开京城,还是向父皇去告发我弟弟”

    柏豫章深吸一口气,说道:“离开吧,太子的事情皇上肯定已经知晓了,您只要不参与,远离京城,日后自然也不会受牵连。若是去告发太子殿下,日后皇上一见你就会想起这件不愉快的事情,会厌弃你的。”

    尉迟臻却制止道:“万万不可!此时长公主已经牵连进入了其中,是万万无法再抽身的。若是长公主此时一逃走,才是真真会在皇上面前留下一个坏印象,完全失了夺嫡的希望。

    皇上乃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整个大周的江山都是他一拳一脚打下来的,他为何不喜欢平庸无能的太子就是因为他不喜欢那样的守成之人,他喜欢长公主殿下您的锐气!您的果决!

    此事对您也是一种考验。现在您已经知晓了此事,若是匆匆逃离京城,那么您在皇上心中就是一个胆小怯懦的逃兵,遇事只会想着要躲避起来,皇上一定会对您失望的,您还如何会再有机会继承大统”

    长公主杨辰溪听了二人的话之后,皱眉说道:“臻儿,那您觉得,若是我像你所说的一样去父皇那里告发弟弟,父皇是否会像豫章说的那样,日后看见我就会想起此事,看我不顺眼”

    尉迟臻点了点头,说道:“豫章分析得很对,若是您牵扯进入了废太子的事件之中,不止皇上会看您不顺眼,皇后娘娘恐怕还会视您为敌寇。

    但是我却认为,您现在夺嫡,争取这个继承人的位置,所求的并不是皇上的宠爱,不是皇上的喜欢,而是皇上的欣赏。若是您做事大气、果决,即便皇上觉得有些心中不舒服,还是会选您作为最后的继承人。”

    柏豫章却说道:“长公主殿下,我不同意臻儿的观点!

    皇上现在千秋鼎盛,即便是太子殿下、三皇子、四皇子都失去了继承人的资格,那又如何呢他可以再广纳妃嫔,再生下孩子,更可以将幼子抱到身边亲自教养,养出一个能够完全合乎自己心意的孩子来。

    可是您呢你是长公主殿下,与皇上的年岁最为接近,现在若是失了皇上的宠爱,在他没有其他继承人选的时候或许不得不选你作为继承人。可是等到日后呢

    若是他有了更多的选择,你觉得他会选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又非常喜欢的小儿子作为太子,还是选择您这个既不喜欢,又不是男子的人作为太子呢

    自古以来多少国家之内斗争不断,不都是因为皇上年纪大了之后就会心疼幼子,想要废长立幼么

    所以我认为,想要争皇位,核心就是争夺皇上的欢心、争夺皇上的荣宠!”

    说完这句话之后,柏豫章看着尉迟臻。

    尉迟臻却说道:“豫章,你刚刚的一番推论全部是建立在皇上千秋鼎盛的前提之下,若是天不假年呢若是皇上不能等到幼子成年,不能留下一个主弱臣强的局面呢”

    柏豫章犹豫一番,沉吟不语。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完毕,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