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柏豫章初识蔡明达

作品:《女尊男要考科举

    第五十四章  柏豫章初识蔡明达(蔡明达:你这样的小人, 我不屑于与你为伍!)

    柏豫章去国子监之前,他带着小厮墨染到“致知书院”看望了一下蔡子仓蔡山长。之前一天都忙着和家人见面了, 此番回京之后都还没有看望过恩师呢。

    因为之前有好些书信往来, 所以蔡子仓也是知道柏豫章的选择的,只是他对于这个选择很不解。

    二人见面的时候,蔡子仓就直接皱眉发问了:“豫章,你是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说你觉得海西粤秀书院很好, 甚至想要和你三姐姐一同在那里念书吗怎么忽然又想要去国子监念书了

    不是我清高孤傲, 我实在觉得国子监里面不是读书的地方。那里面的学生鲜少有将心思放在学习上的,学风相当不好。

    你选来选去, 走遍了整个大周,看过了所有有名的书院,最后怎么就选择了国子监呢”

    柏豫章叹了口气, 说道:“蔡山长, 您是我的启蒙恩师,我也不瞒你, 其实我走遍了这些大周顶尖的书院之后, 并未发现适合我的书院,也并未发现适合我的‘道’, 所以我本来准备在海西念粤秀书院, 因为那里的学风最为自由,能形成我自己的风格。

    其余的书院,不管是哪一个,其实核心只教我们一点, 那就是和世俗妥协,‘经世致用’。然而学生志不在此,我的想法可能更加的剑走偏锋,更加的激进。

    所以我还是准备在国子监念书,一来离家近,可以照顾一下家中,二来也可以帮一帮目前我认定的‘明主’。”

    蔡子仓好奇地说道:“豫章,我一直觉得你少年老成,定力很好,竟没有想到你竟然会有激进的一天,你给我说说你的想法”

    柏豫章说道:“蔡山长,我一生所愿便是男女平权。”

    蔡子仓闻言一震,继而笑着说道:“好!好!好志向!豫章,怪不得你们几人去了蔡镇之后,我便收到了我父亲的家书,称蔡镇官学现在也改革,可以招收女学生了。目前已经有好些女子进入了蔡镇官学念书。

    我夫人为此还高兴了好久,说这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没有想到竟然达成了。我们二人之前还在讨论父亲为何会心生此念,有了这么大的动作,现在一听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豫章你的作用啊。”

    柏豫章有些羞赧,说道:“蔡山长过奖了,其实我只是一个引子,主要自然是蔡汝培蔡老先生的功劳。”

    蔡子仓忍不住站起来拍了拍柏豫章的肩膀,说道:“既然豫章有此宏愿,我就不再问你其他了。至于你投的明主,我也不再多加过问,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肯定会做得好的,为师心中甚慰。”

    之后,蔡子仓问了一些柏豫章在国子监的情况,对他说道:“国子监里的学生很多是权贵出身,眼高于顶,你去了之后要多加小心了。”

    柏豫章点了点头。

    蔡子仓又说道:“我有一个堂侄,名唤蔡明达,现下也在国子监念书。我觉得明达他挺不错的,之前我与他也说过你的事情,日后你们二人在国子监也能相互照应一番。”

    柏豫章笑眯眯地说道:“蔡山长,我的舍友就是蔡明达。”

    蔡子仓闻言眼睛一亮,说道:“那真是极好的,你们二人日后一定会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的。”

    带着满腔的热情,柏豫章带着墨染和自己的一堆行李去到了国子监。

    到了国子监自己的宿舍以后,墨染就帮他各种收拾,这个宿舍还算比较大,中间有一个共用的书房,书房左右两边各是一个房间,房间分里间、外间。

    其中里间要大一些,是学子住的房间,有一张比较大的床,还有一个小床头柜,和一个放衣服的衣柜,其他也就没有了。而外间更小,只有一张小塌,能让书童在晚上勉强容身。

    房间已经被书院的小厮打扫干净了,柏豫章将领来的学子服和书籍暂时放在属于自己的书桌和衣柜里面,墨染此番来就负责将房间好好地布置起来。

    因为柏豫章住在右边的房间,所以公共书院的部分他也占了右边一个部分。

    柏豫章打量了一下公共书房,发现左边一部分属于蔡明达的地方也并未放着太多的书,虽然也有一套笔墨纸砚放着,但是看着像是不太有人使用的样子。

    他心中充满了期待,本以为自己需要先适应一下国子监的氛围,没有想到竟然与蔡山长的堂侄蔡明达住在一个宿舍,他很期待和蔡明达的相处,希望他们可以成为好朋友。</p>

    可惜的是直到第二天早上,蔡明达还是没有回到宿舍里面来。柏豫章只得独自一人去上了课。

    国子监的课程比较松散,他们将教授们的课程排了一些课表,发送给了国子监的学生们,国子监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去选择听哪一个教授的课程。

    因为国子监的地位问题,所以能留下来在国子监上课的教授都是有名的大儒,今日讲课的教授也不例外。

    因为听课的学生虽然穿得都是一样,但是其中却混杂着很多权贵子弟,教授们也害怕踩雷,生怕自己不小心骂一下就骂到了一个不能惹的人,所以他们对于底下坐着的学生都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学生们认真听课,他们就多说一些,如果大部分人都不想听,那么他们就少说两句,早早回家休息去了。

    上了这么多年的课,教授们都已经成了老油条了。

    柏豫章跟着人流到了学堂里面,随意找个位置坐下。他挑选的是一个中间的位置,之后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人,他发现其实来的人里面很多喜欢往后面坐,真正往前坐的人不多,他这个比较中间的位置其实已经算是比较靠前的地方了。

    之后教授就来了,今日来的这位是王教授,他名字唤作王明刚,乃是当世大儒,年逾七十了。之前曾经做过前朝的官员,本朝建立之后,他也成为过本朝的官员,还官位不小。

    本朝也是延续前朝的方案,官员年逾六十岁便需要致仕,所以他在六十岁的时候致仕了,之后便一直被国子监聘请成为教授,在国子监教书,已经十年了。

    他不同于其他一些没有进过官场的大儒,因为那些大儒的想法学子尤其是权贵子弟会有些不认同,觉得他们自己都没有当过官,没有在宦海沉浮过,有什么资本来教导自己

    但是对于王明刚,便是权贵子弟也非常敬仰他,因为在学术之上是巅峰,在官场之上也是巅峰。即便是在他致仕的现在,对于朝政也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毕竟他门生故吏遍天下啊。

    学子们都有些想要讨好他,若是有幸能够成为他的入室弟子的话,那可是会省了不少的力的,简直就是少奋斗二十年啊!

    柏豫章不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在这门课上见到了丘益白,丘益白与他笑一笑,坐到了他的身边,与他说些话,还指给他看了看谁是蔡明达,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几个人,并和他普及了一下王明刚的生平。

    柏豫章以前并没有听说过王明刚这个人,丘益白也并不以为意,反正柏豫章这个小子就是个弃武从文的,和他说些武将说不定还知道得多些。

    丘益白的不追究倒是让柏豫章松了口气,因为他不管是文臣武将都不认识......

    听完了王明刚的一堂课,柏豫章有些意犹未尽,他总觉得王明刚这个人给他的感觉不一样。按照道理来说,王明刚应该是个很会妥协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前朝到本朝都做官做得一帆风顺。

    但是听完他的课,听完他评价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口气,却又感觉完全不是这样的,感觉他是个很有血性的人,只是放佛被生生压制了一般。

    丘益白一拍柏豫章的肩膀,说道:“走,我们一起吃饭去,也让你认识一下蔡明达!”

    柏豫章兴奋地点了点头,然后跟着丘益白去了。

    丘益白和他的几个朋友叫住了蔡明达,蔡明达虽然祖父是当朝的礼部尚书,也可以算成是权贵,然而蔡家与其他家族是不同的,他们一直是诗书传家,所以与有才学的学子关系比较近,故与丘益白等人关系较好。

    丘益白见到蔡明达的时候,赶紧介绍了一下柏豫章给他,并且高兴地说道:“蔡明达,日后你与柏豫章二人就是室友了,希望你们二人日后能够好好相处。”

    没有想到蔡明达一听是柏豫章,就冷了一张脸,说道:“你就是柏豫章。”

    柏豫章不知道他为何忽然之间就冷了脸,但也还是说了一句话:“是。”

    蔡明达从鼻子里哼出了一声,说道:“听说你游历了整个大周,阅遍了所有高端的书院,包括蔡镇官学,但是你最后却觉得最好的还是国子监,所以才到国子监来念书,是吗”

    柏豫章闻言一愣,说道:“我没有说过这句话。”

    蔡明达却不依不饶,说道:“若是你自己没有说过,我怎会听到有人如此传言无风不起浪!你为了讨好国子监祭酒,竟然不惜牺牲其他书院的名声,也包括蔡镇官学的名声,实乃小人也,我蔡明达可是不屑于与你这样的小人为伍的。”

    柏豫章一愣,他明明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为何会传出来这样的话他明明是比较喜欢蔡镇官学的啊。

    他有心和蔡明达细细分说,解释一下这个误会,那不知蔡明达转身就走了,让他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