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 81 章
作品:《大唐理工学院》 最近几天, 朝堂之上,魏王老是精神恍惚, 神游天地, 有时候还突然旁若无人的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像是想明白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至于到底想明白了什么, 估计只有他才知道。
李泰他想明白了一个了不得的技术问题啊,恨不得马上去找长柏哥儿商量商量。
可急秃了支持他的一群大臣。
也惹得李世民奇怪无比,他这儿子一直表现好好的, 怎么突然间就傻里傻气了
与此同时, 太子府最近也闹得不可开交。
太子府的宫娥和下人, 觉得他们一天魂都快吓掉了。
动不动他们府里就“轰轰轰”响好几次。
这还不算什么, 多听几天,加上每次胆战心惊地去探查, 还能带回来一大捧甜掉牙的零食。
慢慢地也强迫自己习惯了。
可他们才习惯了动不动就响的闷雷, 又有新的让他们心惊胆战的事情发生了。
大白天的, 荣华殿的人居然就在进行恶毒的仪式。
对, 他们绝对没有看错,绝对是邪恶无比的巫蛊之术, 吓得太子府的一群人脸色都苍白了。
荣华府中,那个据周大总管说, 不是他亲侄子,而是他们太子府的太子秘书郎, 中书舍人的徐家子, 也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现在正在院子中,光天化日之下,用一口大锅,熬制邪恶无比的东西。
往那锅里一看,什么东西都有,腐烂的树皮,木屑,芦苇,麦草
怎么可能有正常人熬这些肯定是巫蛊之术。
关键是熬东西的三人,时不时还露出邪恶的笑容,看得让人心里发慌。
一群被吓得走路都哆嗦的下人宫娥们赶紧跑去告诉了周大总管,结果周大总管只是瞪了他们一眼,让他们没事儿别瞎参合。
周大总管心中道,徐家子的神奇哪是这些新人能理解的叹了一口气,真没见识,他们十年前都已经被吓得麻木了,比如什么空中飞人,现在这个和那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有什么大惊小怪还是他们这些老人家有学问,徐家子肯定又在弄他那什么科学了。
而一群下人宫娥觉得,周大总管是不是也太镇定了点那可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巫蛊之术。
连周大总管都不管,还貌似十分感兴趣的跑去凑了一会儿热闹,然后眼睛发亮的跑了。
他们这些下人就更不可能管顶头上司的事情了,虽然这个上司吧,他一天本职的事情好像也没干过。
不过,都不需要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已经快吓趴下了。
徐长生,二蛋,还有长柏哥儿,现在正在熬树皮,熬得还特别欢快。
徐长生准备在他的学院里面建立一个大唐最了不起的图书馆,这是多么伟大的理想啊,连二蛋和长柏哥儿听了,心中都豪气干云。
也只有徐家子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来。
一直以来,大唐最多藏书的地方肯定是弘文馆。
弘文馆学子的地位,甚至比国子监的还要高。
大唐最好的学院,其实并不是国子监,而是弘文馆和崇文馆,大多都招收的是皇族勋戚子弟,数量还不多,是大唐最高学府。
但长生说要建大唐最了不起,最全面的图书馆,他们绝对相信,他们的藏书肯定会超过弘文馆和崇文馆。
建立图书馆,自己全方位的印刷书籍。
现在的难点是印刷术和昂贵的纸张。
大唐书籍流通并不是十分广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纸张太贵,根本不可能什么书都大规模印刷。
听说有人得了好书孤本,四面八方的读书人都会自己上门抄录,而不是想着广为印刷。
印刷术倒是没多大难度,可以用活字印刷,避开雕版印刷每一本书都要有一个专门的雕版的问题。
但纸张,徐长生为了节约成本,就得自己弄了。
他们正在尝试制作纸张。
工艺不难,就是得慢慢试比例这些。
他们现在就在熬制纸浆,刚才就熬了一锅,可是太稠了,黑乎乎的,看着可吓人了。
现在熬的这锅虽然不怎么好看,但稠度就刚刚好,所以二蛋他们才露出别人眼中诡异的笑容。
二蛋捂住鼻子,“长生长生,可以了吗我看别人的纸不是这样的,这个好像粑粑。”
徐长生“”
说得他都恶心了。
人家使用的是纸,他们这个还是纸浆,二蛋这孩子也太急于求成了。
徐长生赶紧将一锅恶心玩意儿倒掉。
他再重新熬一锅,这次肯定能好很多,刚才一定是芦苇放多了。
重新烧水,放材料。
这一次,果然成了正常的浆糊状,好看多了,其中的黑色颗粒,麦梗什么的,过滤掉就可以了。
徐长生眼睛都闪亮了,终于完成了第一步的材料比例实验。
他都记在了小本本上。
二蛋又凑了个脑袋过来,刚要说话,徐长生怕他又说出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赶紧打断他,“二蛋,你一边玩泥巴去。”
旁边正有一堆泥巴,用来做活字用的,做好后运回徐家村烧制出来看看效果。
“哦。”
二蛋答道,可他好想和长生一起熬树皮。
然后边和泥巴,边往徐长生旁边跑,时不时说出一些让徐长生“惊为天人”的话来。
徐长生和长柏哥儿现在正将熬好的纸浆冲洗过滤。
等他们将过滤好的纸浆烘缸干燥的时候,李承乾居然走了过来。
难得的是,李承乾居然有些急切,“听周大总管说,你要造出很便宜的纸”
刚才周大总管来看稀奇,徐长生给他说了一些,没想到周大总管没听完就跑了,应该是找李承乾去了。
李承乾从周大总管那得了点消息,就赶紧赶过来了。
大唐盛世,文治武功,武功方面,现在大唐的武器是最上等的,马也是最耐用的,震慑周边毫无问题,很多部族每年进贡向大唐称臣,武功方面不用说。
但文治方面却遇到了障碍,洛阳纸贵,那是真的贵,想要推广教育,让天下人多些明理知事的读书人,却被大唐无便宜的纸问题给难住了。
纸太贵,百姓使用不起,还谈何推广文治教育。
一听到徐长生居然说在制作便宜的纸,他第一时间就赶过来了。
这是一件能影响天下读书人的事情,能影响整个大唐的文教。
徐长生答道,“都还没有谱的事儿,我还在做实验,不过真给我弄出来了,至少普通人家不会因为纸贵上不了学院。”
普通人家不会因为纸贵上不起学院
那大唐得多出多少读书人,那将是多么盛世空前之景。
李承乾还没有说话,徐长生又道,“殿下是想推广文教但殿下想过没有,就算纸张的价格下来了,又有多少学院能容纳这么多学生”
推广文教岂是那么简单,还需要大量的书院的建设和教书的先生。
李承乾点点头,这个问题他的确考虑过,说道,“这事情你不用担心,先将价格便宜的纸弄出来。”
事情总要一步一步的来,他也没想过一步到位。
徐长生点点头,无论是否能够大规模推行文教,至少将纸的价格降下来也是好的。
李承乾也没有离开,就在院子中观察着制作纸的过程。
徐长生正处于尝试阶段,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他先多烧一些纸浆来做实验。
李泰来的时候,就看到李承乾居然在,李承乾不是非常忙吗每天都是饭点才来,比他后到,今天怎么这么早
他刚才进太子府的时候,就看到一群下人宫娥一个个脸色惨白,这场面他熟悉啊,徐家子又在鼓弄什么好玩的东西了
快步赶来荣华殿的时候,就看到这一幕。
李泰很快将视线从李承乾身上移开,他最大的对手,现在完全引不起他的注意力了,他现在都不关心李承乾一天在干什么了。
眼睛看向徐长生,就看到正在熬一锅十分邪恶的东西,问道,“你这是在干什么”
徐长生都还没来得及回答,在一旁玩泥巴的二蛋赶紧举起手,“在煮”
话还没出口,就被长柏哥儿捂住了嘴,生怕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来。
尴尬地说道,“我们在改进造纸的工艺,方便制造成更便宜的纸。”
更便宜的纸
李泰都惊呆了,最近朝堂上一致赞同推广文治,可却被一些问题困扰,其中纸贵就是最大问题。
而徐家子居然在造便宜的纸
以徐家子的妖孽过往,很可能真给弄出来啊。
李泰瞟了一眼李承乾,这个不要脸的又来捡便宜,而且看样子都已经谈过了。
李泰心道,这推广便宜纸张的功劳看来是没有他的份了,但这功劳也不能让李承乾一个人捡了。
李泰走上前,“我来帮你煮这锅这锅什么玩意。”
推广没他的份,那么改造的过程得加上他的名字,捡便宜他也会。
徐长生正要拒绝,李泰就将徐长生赶走了,“这种累活就让本王来干,徐家子注意休息。”
累活
不就是拿个扇儿扇两下火
徐长生见李泰居然喜欢得紧,那就让他去熬那一锅吧,他就在旁边观察着,别熬糊了。
锅里面的东西因为都是提前发酵过的,那味道特别的酸爽。
太子府的下人和宫娥这么确定这就是巫蛊之术,不就是老远就闻着了“邪恶”的味道。
徐长生准备明天让长柏哥儿去徐家超市带一些口罩回来,这味儿的确有些难受。
二蛋有些不开心了,扇火的明明该是他。
眼睛一眨一眨的跑到李承乾面前,“你喜欢玩泥巴吗”
徐长生愣是看着二蛋将李承乾骗去玩泥巴了。
所以说,他说二蛋一点都不笨的。
堂堂皇子,一个在玩泥巴,一个在扇火,要是被朝中大臣看到,徐长生觉得他脑袋都不怎么稳。
二蛋还在忽悠,“长生说这个叫活字印刷,可厉害了。”
李承乾的确来了兴趣,二蛋的话虽然乱七八糟,但他居然从中听出来了什么。
眼睛一亮,活字印刷
倒是能大规模印刷不同的书籍,而不用每一本书都得雕刻一版。
李泰都惊呆了,玩个泥巴还玩出个活字印刷
要是推广的话,岂不是以后印刷书籍又方便了不少。
李承乾这又是捡到便宜了
他哪能想到,一个玩泥巴的孩子,居然隐藏了这么一门技术。
脸色有些黑 ,论捡便宜,他的确不如李承乾。
不过,便宜的纸张工艺也是十分了不得的,他专心弄这个吧。
二蛋和李承乾一个劲儿在那和泥,看得徐长生嘴角一抽一抽的。
这些泥巴也不是一般的泥巴,是能够烧制固定形状的泥巴,这东西徐家村的工艺已经有了,所以用的是现成的,不用实验。
徐长生看了看泥巴被和的程度,走了过去,说道,“差不多了,开始做成活字吧。”
其实就是做出小块,已经准备好了统一的模具,最大限度保证大小一致,然后刻上规整的字就可以了。
徐长生也来帮忙。
没多久就弄了一堆。
只是
徐长生将二蛋刻的小方块拿到一边,上面的字扭曲得像蚯蚓一样。
作为活字模板,字得是最规整的楷书,李承乾就做得不错。
二蛋是识字的,而且还认识不少,只是他的书法,只能说颇得徐长生小时候的真传。
毕竟二蛋是从小时候就跟着徐长生学习的,那扭曲的弧度都是一样的,他可是好学生。
二蛋见徐长生居然将他刻的字拿了出来,看了看,为什么啊看他这字扭得多好看,就像画画一样。
趁徐长生不注意,愣是让他将其中一块混了进去了。
这些活字可是要作为徐家村模板的。
可想而知,一本书中突然出现一个怪异无比的字体是什么情况。
徐长生的图书馆中那数不清的藏书,震惊整个大唐之后,就发生了一起让所有人无解的神秘事件,徐家子为什么要将这个字写得这么奇怪难道有什么深意
图书馆不解之谜。
有些人甚至干脆就按照书上这个字的样子写了,造成了一个小小历史事件。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二蛋为自己藏了私货,兴奋得不得了,小脸都红了。
刻字也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事情,他们在对照大唐的说文解字一个一个的刻。
古代的说文解字和现代的是不同的,它的字出现得没什么规律。
字典是用来查字用的,这样子多不方便。
于是,徐长生提了一句,“这说文解字要是按照字的头部来排列,就方便查找了。”
古时候没有字母,规律只能是偏旁部首,古时被称为头部。
话一落,李泰眼睛都亮了,立马就跳了起来,“重新排序说文解字,这事儿本王来。”
不要以为他不会捡便宜。
徐长生都愣住了,他也就说说而已
不过重新排序说文解字也就是个苦力活,李泰自己找事做就由得他去吧,总比没事就开始政斗好。
李泰笑眯眯的,他决定以后来这里来勤快点,还费心思搞什么政绩,来这里等着就是。
别小看重新排序说文解字,这可是影响深远的事情,必定为文坛称赞。
李承乾看了一眼李泰,也没说什么。
比起推广便宜纸张,推广活体印刷,李泰那点就跟捡了点儿芝麻。
眼睛不由得看向认真刻字的徐长生,眼中光芒一闪,将相之才不过如此,徐家子身上的才华,恐怕没有任何人不为之吸引,他得看紧点。
今天肯定是刻不完的,徐长生也没什么事,也就没专门找人刻了,正好用来打发时间。
他来长安,最主要的事情还是看住李承乾别作死,所以空闲得很,连太子秘书郎分内的事情他都没有管。
二蛋去准备晚饭了。
但徐长生发现今天二蛋特别奇怪,哪怕做饭,时不时也跑来他这边看看。
他不知道,二蛋是跑过来看他偷偷塞的私货被发现没有。
见他那块字还在其中,又笑眯眯地去弄饭了。
今天的主食是鱼,红烧鱼,剁椒鱼,还有几个炒菜。
菜不多,但李泰一如既往的直流口水,这个二蛋还真是人不可貌相,有时候觉得他傻傻的,但有时候吧,他又能一鸣惊人。
不可小觑不可小觑。
连李承乾都多吃了一碗饭,这鱼居然可以这么好吃,风味独特,入味非常。
李泰赞了一句,“二蛋,你简直比御厨还厉害。”
二蛋高兴惨了,小胸膛挺得笔直,他都是跟长生学的,长生都说他特别有天赋,他才不笨,以前骂他笨的人才笨。
说道,“我下次做酸菜鱼给你们吃。”
说完又是一愣,好像他们没有酸菜。
大唐其实也有酸菜,只是和他们做的还是稍微有些不同。
他们自己泡的酸菜会多放一些调味的香料,会带着淡淡的其他丰富的味道。
二蛋说道,“长生,我们等会泡泡菜吧,我泡的泡菜可好吃了。”
徐长生点点头,他们在徐家村的时候,就是自己泡的。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其中的快乐估计很多人都不懂,明明有下人使唤了,为什么所有事情还要自己动手
徐长生只能说,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感觉特别的温馨,别无其他。
当然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自己做,有时候也会让太子府的人做一些实在麻烦的事情。
吃完饭,二蛋就去找坛子了,徐长生开始烧开水,放凉。
李承乾和李泰居然没有走,硬是看着他们将菜装坛,房间仓库的角落,放那一大坛子葡萄酒旁边,才离开。
他们的仓库又多了存货,两坛子泡菜。
李泰和李承乾虽然不知道泡菜怎么弄,但徐长生他们做的过程,居然有了一种,以后一定得尝尝的错觉。
接下来的几天。
徐长生他们继续研究改造纸张和活字印刷。
李泰继续在朝堂上精神恍惚,神游天地。
而且下朝的时候,跑得飞快,每天都像有什么急事一样。
看得一群大臣懵得不得了。
魏王上朝的时候精神不集中,怎么下朝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而且魏王离开的时候,都会看一眼李承乾,似乎非得比李承乾离开得早才行。
百官“”
就不怕陛下厌恶吗
更离奇的是,李承乾也匆匆离开,似乎有些烦恼李泰比他走得早。
诡异的现象,魏王和太子这是怎么了
更诡异的是,他们两还是去同一个地方,太子府。
两个政敌,天天恨不得打一架的政敌,一下朝就走进了同一府邸。
李世民倒是知道点什么,嘴角一直抽。
下朝后,李世民实在忍不住,对庞德公公道,“你让人去查查,太子和魏王,一天下朝就呆一块,到底在干什么”
太子和魏王一天呆一块
看这话说得,好像他们不是什么政敌,而是关系好得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一样。
谁说这不是形影不离上朝在一块,下朝还在一块。
庞德公公嘴角也抽了一下,他是知道的,最近朝廷因为太子和魏王不合常理的行为,气氛诡异得很。
答道,“是。”
与此同时,魏王一系的大臣也安耐不住了,“魏王最近如此荒诞无稽,他到底在干什么”
“他每天饭点按时都去太子府,难道还能去吃饭不成。”
这绝不可能,他也是气得说笑而起。
“不能这样下去了,陛下明显已经心有不满,今天陛下在朝堂上,我认真观察过陛下的表情,每次看向魏王,眉头都是皱着的。”
“无论如何,先查清楚,魏王最近为何在大殿上老是魂不守舍,为何下了朝又精神抖擞的去太子府。”
“希望不是太子府的什么阴谋。”
支持魏王的大臣却要去查魏王,也是够古怪的。
徐长生也不是只在弄纸张工艺改造和印刷术。
比如现在,他正要去拜访他以前在国子监的礼学博士严文殊和书学博士欧阳询。
他的目的有些不单纯,他是去挖墙角的。
严文殊小老头虽然古板得实在有些让人肝痛
但在礼学上的一丝不苟还是让人肃然起敬的,连徐长生这么跳脱的野猴子性格都能教得文质彬彬的。
在徐长生心中,这可是他学院最适合的教导主任,就严文殊那严肃脸往那一摆,看谁敢不听话。
想到严文殊小老头的严肃脸,徐长生到现在都还能颤抖一下。
他小时候受过的罪也得让他学院的学生感受一下,这才是一脉相传。
徐长生今天穿得特别正式,一丝不苟,出门前再三检查了好几遍。
这可是去见严老头,他可得认真点,不然这么大人了,还被严老头教训一番,就不好了。
一丝不苟的步伐,分毫不差的举动,得体的儒袍,连头发都用束带绑得规规矩矩,插上一根简单的头簪,看得二蛋和长柏哥儿都震惊了,这是长生吗
妈呀妈呀,哪来的这么标准的小古板。
长生今天这是咋个了
徐长生出门的时候,太子府的人也是一愣,府中什么时候来了个小先生
再认真一看,这不是他们的上司吗
面面相觑,那个长相绝美,有些雍容华贵,充满世家公子哥儿气息的少年人,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该不会是什么孪生兄弟什么的吧
听说孪生兄弟中也有性格迥异的存在。
徐长生拿着一个礼盒,在一片注目礼下走出太子府的。
准备妥当来到国子监。
但一问,徐长生有些诧异,“严博士已经不在国子监任教了”
守门那人答道,“早几年就不是国子监博士了,那人性格古板,不知变通,得罪了不少权贵子弟,岂能容他”
徐长生眉头一皱。
守门人还在继续,说了一些严文殊小老头怎么不知道变通的事情。
徐长生眉头皱得更深了,说了一句,“礼,履也,克已复礼,固守之以礼,何来古板”
严老头怎么说也是一丝不苟教他大唐礼仪的老师,让他能够更好的融入大唐中,岂能让一守门人当着他的面说他老师的不是
当然,他也没有和一个守门人计较的意思。
说完转身就走。
那守门人都惊呆了,这是哪来的小古板,居然有一种和严文殊那老头一模一样的感觉。
徐长生用了一些时间找到严文殊的住处,那是一有些老旧的府邸。
徐长生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敬的上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老管家,“后生,你找谁”
徐长生赶紧行了一礼,“学生徐长生,特来拜见老师。”
老管家先是一愣,然后脸上忍不住的露出高兴的表情,老爷育人这么多年,却很少有学生上门,这是对老爷最大的羞辱,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说闲话。
所以一旦有老爷的学生上门,他都高兴得不得了。
但这个后生看上去是不是太年轻了一点,老爷不教书都好多年了,应该没有这么年轻的学生吧
有些疑惑,但脸上还是忍不住的高兴,“快进快进,老爷正在府中。”
徐长生跟着走了进去,老管家靠近屋子就喊道,“老爷,你的学生来看你了。”
这个学生刚才说叫什么来着刚才一激动都给忘了。
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个一丝不苟的老者,十多年过去,居然还是一模一样的严谨。
徐长生正要行礼。
严文殊就眼神复杂地看着徐长生,“一来长安就闹出那么多事情,当初教你的东西都忘记了”
徐长生都震惊了,严文殊居然认出他来了
他外貌有多少变化,他自己最清楚,严文殊教过的学生恐怕数都数不过来,居然一眼就认出来了
严文殊的确认出徐长生了,他看人更多的是看行为习惯,面前的少年从外表看虽然一丝不苟,紧守礼节,但像他这样的礼道大师还是能看出一些差别出来的。
这是一个外表法度礼仪分毫不差,而内心猖狂无比,甚至敢挑衅世间一切约定俗成的人。
这样的人,他正好认识一个,也只认识一个。
哪怕过去十年,他也不会忘记,那个第一眼就给人一种隔绝于世,不容于世间一切礼教法度的孩子。
但人啊,来世间走一朝,岂能不融入这世间的礼教法度之中如此下去,后果只会有一个。
所以,他并没有因为对方是一个孩子而有一丝宽容,反而更加的严厉。
严文殊眼神十分的复杂,他常想,这个孩子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因为他的严厉而心存芥蒂吧,但没想到,他居然来看他了。
他教过的学生那么多,但来看他的却没有几个。
所以,严文殊的眼神才会特别复杂。
徐长生赶紧“装模作样”的行礼,“学生徐长生见过老师。”
看看,他这礼节规矩得无可挑剔吧,心里有点小小的激动,严老头肯定为教出这样守规矩的学生骄傲。
他却不知道,面子里子早就被别人看得一清二楚了。
严文殊看了一会儿徐长生,这才说道,“进来吧。”
两人入内,分主次入座。
老管家高高兴兴地端来了茶水。
他知道,老爷虽然每次见到学生都十分严肃的样子,但每一次心里都特别的高兴。
徐长生说道,“学生刚才去国子监寻老师,得知老师正在府上,所以特地前来。”
严文殊嗯了一声,也没有特别表情。
徐长生又道,“看到老师身体安好,学生也算放心了,这些年学生一直没有离开徐家村,没能来看望老师实在罪过。”
严文殊又嗯了一声,徐家子一直在徐家村养病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徐长生想了想,将礼盒递给旁边的管家,“学生稍微备了些薄利,以谢老师当年的教导之恩。”
严文殊眉头皱了一下,但也没有拒绝。
老管家这才接过礼盒。
徐长生又说了一些慰问的话。
都是他在说,严文殊在听。
老管家嘴角都笑开了,他知道老爷最喜欢这样听学生说一些他们的经历了。
徐长生也的确在说,山上生活平淡,但也颇多乐趣。
徐长生说了很久,严文殊才问了一两句,“你那学院建好了”
徐长生偷偷的眼睛一亮,正事儿来了,答道,“已经建好,只是遇到了一些麻烦。”
严文殊眉头一皱,“什么麻烦”
徐长生答道,“就是找不到教书的先生,学生的学院新建,哪会有什么先生肯来教书。”
严文殊疑惑地看一眼徐长生,他虽然深居简出,但长安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徐家子的学院,如今在整个长安已经暗潮涌动,听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些人私底下正在想尽办法让自家孩子进入这所新建的学院。
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找不到肯去学院教书的先生。
教书先生去学院,也会看学院的名声,而徐家子的学院都没有开始招生,就已经有些名声传出来,加上有徐文远压轴,只要徐家子上门,说不定连一些大儒都能请动。
所以徐长生如此说法,让严文殊十分不解。
徐长生诉了一大堆苦水,然后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行了一礼,“所以学生此次上门,还请老师无论如何帮学生一回。”
严文殊越来越疑惑,说道,“何事”
徐长生嘴角偷偷上扬,“学生学院新建,没什么根基,还请老师出山,为学生撑腰,辛苦老师来我学院教导礼学。”
严文殊都愣住了,所以徐家子前来,是专门请他去他的学院教导礼学
旁边的老管家,手上的礼盒差点都掉了,这个学生这个学生难道不知道老爷为何这么多年一直呆在家里
严文殊也是眉头一皱,“你刚才既然已经去过国子监,当知道老夫为何没有在国子监继续任教,你就不怕那些权贵因为我的原因迁怒于你”
徐长生笑了,“权贵老师难道不知道学生现在住在太子府吗”
他背后的人,除了陛下,就是最大的权贵,其他的权贵在东宫太子面前算什么
严文殊张了张嘴,愣是不知道说什么。
天下皆知徐家子和太子的关系,当真还没有人敢因为这事迁怒徐家子的学院,反而还得小心谨慎。
徐长生又道,“老师应该也知道,魏王曾经跟着我学习,于情于理也不可能与我作对,更何况,魏王现在似乎又想着跟在我身边学习了。”
除了陛下,大唐最大的两权贵都在他身边,他还怕其他人
现在可不是十多年前,李世民登基不久,局势还有不确定因素。
李世民为了平衡,会顾忌世家力量。
现在不同了,整个大唐在李家带领下,过上了好日子,天下归心,哪个世家敢和皇家过不去,天下人都不会同意。
严文殊“”
徐长生又道,“老师还不知道我那学院有多漂亮”
徐长生开始了他的表演。
严文殊就这么看着徐家子。
对方是不是真心的,他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严文殊心中突然有些好笑又有些欣慰。
没想到,在他心中最不遵守礼教法度的学生,却诚意的来邀请他去学院任教。
他的学生中,也不尽是因为他的严厉,而心生埋怨的。
徐长生还在道,“老师当知学生当初有多折腾,也只有老师能管束住长生这样的学生,而我新的学院中,会有不少我徐家村的孩子,他们的折腾劲比当初的长生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学院中也只有老师这样的先生能管束住他们。”
有了自己的学院,才知道折腾的学生多让人头疼,所以严老头一切都看你的了啊。
严文殊又看了一眼徐长生,管束住
他不过管束住了外表而已,其内心还是当初那个敢横扫整个国子监的徐家狂生。
徐长生又行了一礼,“所以无论如何,请老师出山帮学生度过此难关。”
屋内安静了下来。
老管家也看向严文殊。
老爷可以说是被那些权贵从国子监赶出来的,这些年没少被人奚落,说老爷根本不配教育人,连自己的学生都心中怨恨。
老爷虽然对这些声音没什么反应,但这是在戳心窝子,戳脊梁骨啊。
其他学院也因为惧怕那些权贵,不敢让老爷任教。
现在老爷的学生,如此诚恳地来请老爷出山,消息传出去,可不得狠狠地为这些年出一口恶气。
所以,老爷一定得答应啊。
然后,严文殊却是摇了摇头,“老夫现在年纪大了,也经不起折腾了,如此,还是算了吧。”
他的学生有这份心已经足以,难道还真因为他的原因让他的学生去面对那些权贵
太子和魏王的身份虽然高不可攀,但路终归得自己走,不可能一辈子都依靠他人。
徐长生也是一愣,心道,老古板老古板,他唾沫都讲干了,居然都无用处。
正要说些什么。
严文殊就道,“此间事了,你自行离去吧。”
徐长生看了看表情坚定的严老头,张了张嘴
最后不得不拱了拱手,“那长生下次再来叨扰。”
他现在就在长安,他这老师恐怕还不知道他的学生脸皮有多厚。
他现在就去让全长安的人都知道,他来请严老头去他学院教书了,到时候他一天来三次,严老头这么讲礼的人,他这么诚恳相邀,还不信能拒绝得了。
他这是以敌之矛攻敌之盾。
盛情难却四个字就是这么用的。
徐长生走了,老管家有些焦急地看向严文殊,答应多好啊,反正老爷也无甚要事,加上身体也还健朗,答应了,这些年的恶气也能出个干净,心里通透。
老管家还没说话,严文殊就道,“今日之事不要外传。”
老管家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老爷到底怎么想的。
让长安百姓知道也好啊,老爷可不是谣言中那样,连自己学生都厌恶的先生。
老爷的学生,还是有一些会来看望老爷的,可那些权贵太可恶了,愣是宣传得他们家老爷像是被所有学生厌恶一样。
名声都给毁了。
严文殊这么打算着,可是他不知他有一个怎样不按常理出牌的学生,而且这个学生还有点死皮赖脸,和外表一点都不像,正准备着大肆宣传等着逼宫。
老管家有些叹气,但老爷都这么决定了,他也没有办法,“那徐家子的礼物”
老爷一般不收学生礼物的。
严文殊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收下吧。”
难得他有心,也不枉他当初教导一番。
老管家点点头,然后打开礼盒一看,好决定如何收纳。
一打开,手都抖了一下。
老爷刚才说收下
可
“老爷,好好大一颗灵芝,恐怕陛下那都没有。”
这怕是老爷收过的最贵重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