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1章 番外之荣华记
作品:《公主的心事(清穿)》 此为非正式(fd)章, 请亲亲稍后阅览 圆明园是康熙赏赐给四爷的园子,而今还不是“万园之园”成型后的模样, 里面都是一些很初期的建筑和两个大大的人工湖,没有后代复原图纸那么些景色和建筑。
福晋住了桃源深处, 李氏住在了绾春轩, 年氏则是品诗堂, 耿氏和钮钴禄氏住的那几间房只是房间, 名字都没有。
耿氏和李氏挨着近, 刚安下就过来拜访李氏。
李氏这边东西多,半天时间里, 只收拾出了正厅和卧房,其他房间还在整理。
李氏在正房接待了耿氏:“忙活了大半天了,你也累了吧快坐,谷雨给耿格格上茶来。”
耿氏先扶着李氏坐下, 自己才坐到下首位子:“怎么不见四格格”
李氏道:“那是个在屋子里头最待不住的, 早就去逛园子了。”
四爷说到做到, 叫赵福来给静仪在东南隅福园门安排了房间,跟着弘历和弘昼一起上课。静仪一到园子,就跟随弘历两个一道儿去四爷给她们安排的书房逛去了。
耿氏忍不住叹气, 心里头想着, 膝下有个女儿会不会更好一些, 起码能在身边养十几年,不像她弘昼一般,这就养在了福晋身边。
最近福晋以“功课紧”为理由, 不大叫她见弘昼了。
功课的确是紧,弘昼几个在宫里上课,一待就是一旬,回来也就休一天,福晋想跟弘昼培养感情还不够,哪里容得了她来分一杯羹。
李氏这屋子西南角安了一个时新样式的西洋座钟,眼看着就到了用膳时辰,李氏对着耿氏挽留道:“收拾屋子不是个轻省活儿,我这边也才布置好了两间,你那里想来也没收拾利落,不如留下来在我这儿用膳吧。”
耿氏从善如流地应了。
“虽说在园子里头住不太久,可咱们这也算是乔迁新禧了,不如我陪侧福晋喝点儿吧。
李氏:……,真没看出来,耿氏还好这口
客人说了想喝点儿小酒,主家总不能不给喝吧。
李氏把耿氏的要求跟翠西一说,吩咐翠西去膳房提膳,顺带把静仪找回来吃饭。
这园子里头人生地不熟的,搞不好还有当年康熙留下来的旧人。翠西到底是丫头,不好乱闯,寻了一圈儿好容易找到金垣,结果对方正在灰头土脸地指挥小太监们搬柜子,额上淌下的汗水把好好一张脸冲的黑一道儿,白一道儿。
金垣是个挺实干的人,在阿哥所的时候就是因为为人低调能干,入了四爷的眼,拨过来伺候李格格。现如今都混成李侧福晋身边的总管太监了,这种小事儿还亲自指挥,搁前院苏培盛赵福来几个大太监身上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翠西有些没眼看,转头叫了金垣的小徒弟崔盟过来:“你去膳房提膳罢。这头一日过来,各处都忙慌慌的,跟他们说,不用太复杂的菜色,就平日里主子的口味,简单些便成,只一样,跟他们要些好酒过来。”
崔盟领命而去,翠西想着,去找静仪的活儿还是要找金垣才行。否则那个小祖宗在外头玩高兴了,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给请回来的。
还不待翠西再转头去找金垣,静仪便带着弘昼一道儿回来了。
耿氏有日子没跟弘昼一起用膳了,看到静仪把弘昼带了来又惊又喜:“你们两个怎么一道儿回来了”
弘昼高高兴兴上来,拉着耿氏的手道:“咱们今天第一天搬过来,嫡额娘忙得很,正在跟年额娘对账本儿呢。四妹妹送我回去的时候,嫡额娘说,她那里还有好些事情要做呢,暂时先不用膳,叫我跟着妹妹来李额娘这里吃。”
有弘昼在,耿氏这顿饭吃得更是有滋有味。
李氏自认为酒量还不错,以前没少陪四爷小酌过,原以为陪耿氏喝口那就是小儿科,谁知不过半个时辰功夫,就被耿氏给喝倒了……
目睹了整场战斗的弘昼很是兴奋,回到福晋那里不小心说漏了嘴:我额娘把李额娘喝倒了。
叫乳母把弘昼待下去歇晌觉后,福晋脸上立马就垮了下来,忍不住道:“叫起额娘来真是顺嘴,到底不是亲生的。”
史嬷嬷等几个在福晋身边伺候的都知道,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的福晋心头的问题——福晋一直担心弘昼养不熟。
史嬷嬷替福晋分忧道:“四格格已经六岁了,身边只有一个嬷嬷,格格的乳母马佳氏,等再过上两三年,四格格自己有了院子,四爷定然还要给四格格再添嬷嬷丫头,丫头不好说,嬷嬷多半是要去内务府里选的。等到了四爷给四格格添人手的时候,咱们是不是也趁着机会把五阿哥身边的人再筛一下”</p>
<strong></strong> 主子能调丨教奴才,奴才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主子。若是弘昼阿哥身边伺候的人都一心向着福晋,那么弘昼阿哥自然也会越发亲近福晋。
福晋点头:“我知道了。”
福晋心里盘算,她等不到四爷给静仪扩充班底的时候了。等四爷伺候康熙避暑回来后,就想个由头给弘昼身边换掉两个哈哈珠子,再选两个乌拉那拉家的子弟放到弘昼身边。
弘历也听弘昼说了耿氏的丰功伟绩,回去忍不住跟钮祜禄氏问,额娘你能把李额娘喝倒吗
钮祜禄氏是满族大姓的姑娘,按着清朝京中的城市规划,家里头宅子周遭都是在旗的满人。
对于满人尤其是有姑娘的人家来说,选秀是大事,搞不好能够影响整个家族的前途和未来,“佟半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需要从小就好好培养。
受周围风气影响,钮祜禄氏自幼就被管得挺严的,每次用酒也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练出酒量来,半壶就能倒。
不过还是要给孩子留点希望的……
钮祜禄氏道:“额娘没有同李侧福晋喝过酒,不知道能不能把你李额娘喝倒了。”
不明所以的弘历:“那额娘改天去找李侧福晋试试。”
四爷这次回京并通知福晋回府迎接,进园子时候却把十三一家也带了过来。
九州清晏内,四爷和福晋隆重接待了十三爷夫妇。
静仪等几个孩子被带过来拜见十三爷和十三福晋,各自都得了价值不菲的见面礼。
十三爷带了三个男孩两个女孩过来,静仪眼中的危险人物弘昌就站在十三爷身后,比弘时稍矮一点,看上去是个挺机灵的小伙子。
弘昌的生母是十三爷府上侧福晋瓜尔佳氏,十三爷带来的另两个阿哥都是嫡福晋兆佳氏所出,三阿哥弘暾比弘历和弘昼大一岁,四阿哥弘晈比弘历两个小一岁,正好能玩到一起去。
十三爷带来的两个姑娘也皆为十三福晋所出,二格格已经十岁了,身子开始抽条儿,着一身天青色薄绸旗装立在一旁,对着四爷和福晋温和有礼,同静仪几个小的说话时候也很有大姐姐的样子。四格格和静仪是同一年生的,生日比静仪小一些,倒正好跟静仪作伴。
寒暄过后,福晋带着十三福晋和两个格格去看屋子,弘时跟弘昌一向玩得不错,得了四爷许可后,同弘昌勾肩搭背地离开了。
四爷见众人都散了,招呼十三道:“走,咱们兄弟两个去里头说。”
二姐姐家小阿哥便是不幸中招的人之一。
几个月后,疫情渐渐平息,眼看着京中这场时疫大战接近尾声,二姐姐身边的嬷嬷却来对着李氏哭,说二姐姐衣不解带照顾小少爷,几天前也染上了时疫,身子越发不好了。
李氏当即就叫金垣去前院求见四爷,想把嘉仪接回来养病,四爷允了。
直到日落西山,派去纳喇府的人终于回来,不光没有接来二格格,还带来了一个噩耗,二姐姐没了。
李氏当场晕了过去。
四爷大怒,叫着苏培盛备马赶到去兵部,要开库房取火-药,炸了郡马一家。
纳喇府上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傻了。
虽然觉得四爷多半是激怒攻心,就是说说气话,但还是有些怕这四大爷失去理智,
况且就算四爷真的炸了他们府上,康熙也不会把四爷怎么样,顶多吃点小亏罢了。
相信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都是傻子。
在兵部大堂值班的郎中许勇心中叫苦连天。
这位四大爷大马金刀地坐在那里,叫他开库房取火-药,说是自己有急用。许勇方才也叫手下偷偷跟苏培盛打探过,四爷取火=药究竟所为何事,苏公公不敢乱说,只是冲着他那手下摆手,示意不要给他。
四爷脸色十分不好,许勇生怕这位爷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万岁爷舍不得重罚儿子,他这个五品小郎中就是现成的背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