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8章 番外之君子好逑
作品:《公主的心事(清穿)》 此为非正式(fd)章,请亲亲稍后阅览 四爷是憋着一肚子气过来的, 晒黑的脸更是黑了一层, 黑上加黑。
四爷看不惯八爷,是因为这人过于钻营, 热衷权利,笼络人心。
四爷看不惯三爷,是因为这人太喜欢在康熙面前邀宠,刷存在感,求关注度。
这次去塞上, 四爷和三爷两个和硕亲王都随圣驾北上, 几个弟弟也唯他二人马首是瞻。
三爷素日里喜欢舞文弄墨,出门避暑也不消停。四爷在热河行宫多次宴请康熙,三爷也各种葫芦画瓢,还凭着几句破诗、几幅破画时时请安问好,截胡四爷计划多次,倒显得他这个弟弟不如哥哥懂事儿, 不积极、不孝顺。
加之四爷去上书房接弘时出宫,得知弘时平日里在书房自由散漫, 缺乏纪律,比起同龄的三爷府上四阿哥弘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心中更是有气, 一进屋都顾不得跟静仪打招呼,对着弘时就噼里啪啦教训起来。
李氏坐在一旁,紧张地看看丈夫, 再无奈地看看儿子,几次想张口说话,最终没有出声,看起来并不认同四爷的教育方式,只是碍于身份,为了维护四爷在子女面前的威仪没有插嘴而已。
静仪觉得四爷和李氏都不能算错。
李氏的行为可以理解,在这个婴儿夭折率居高不下的古代,一个孩子能养到成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若是一个女人已经失了几个孩子,她对孩子的要求就不会是为官做宰、出将入相,更多的将孩子好好养大,平安健康。
就近来说,宫里的荣妃就是例子。
荣妃当宠时候也生养过不少儿女,最后只余下三阿哥和荣宪公主一儿一女。据说荣妃从来不对三阿哥有过多要求,不管三阿哥求什么她都顺着儿子,偏袒儿子。但人家三爷自己上进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四爷的心理活动静仪也可以理解,毕竟他是个那么要强的人,做什么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的。四爷这种人对自己要求高,对孩子要求自然也不低。弘时是他唯一长到十岁的儿子,他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厚望,而今也是当做世子培养的,怎么能忍受弘时比对家的儿子差那么多。
弘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低头挨训。
四爷两年前打过弘时二十板子,弘时挨打时候,李氏在屋里“吧嗒吧嗒”掉眼泪,弘时养伤时候,李氏一直长吁短叹,那几日心疼得吃不下饭。
后来弘时卧床高烧,李氏命都吓掉了半条,当年弘昐、弘昀就是那么没的,就连福晋的儿子也是长到八九岁没了的呢。
那时候二格格还没出嫁,在屋里陪着额娘守着弟弟,担心到不行,成日以泪洗面。
四爷的心又不是石头做的,老婆孩子在那边凄凄惨惨戚戚,他心里也难受得紧,只是碍于情面不好表现而已。
想到这里,四爷看了一眼静仪,这小丫头倒是挺淡定的,没有哭没有闹没有惊慌失措,就是一脸沉思状,不知道在想啥。
四爷很想再传板子把这熊孩子揍一顿,但考虑到接下来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麻烦,最终到底还是忍住了没有传板子。
苏培盛苏大公公打断了这段训话:“爷,外头年主子身边的江嬷嬷来了,说是有要事过来见爷。”
四爷不悦问道:“什么事”
他是打宫里头出来的,宫里面主子争宠什么手段没见过府里女人这么点心计,还真不够他看的。
四爷心中也着实稀奇,年氏看着是个有规矩的,什么事能大晚上的来李侧福晋的院子里请人
江嬷嬷上来给四爷行礼:“我们主子身上不舒坦,想求爷请个大夫过来看看。”
四爷对着江嬷嬷没什么好脸色:“她是今儿不舒服还是一直不舒服”
要是今晚不舒服,这病生得未免巧了些;若是一直不舒服,为什么不叫福晋请大夫
四爷和福晋好歹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福晋这个人还是很了解的,她绝不会不会在这等小事上卡格格、侍妾们,更何况是侧福晋
主子爷今天火气很大啊!真不知道李侧福晋和三阿哥又怎么惹着他了。
江嬷嬷跪在地上,额上已经泛出一层冷汗,她努力让自己声音镇定起来:“回主子爷,我们侧福晋前几日身子还算爽利,只是今儿在府门外头等爷时候,站久了,有些中暑,方才已经晕过去了。福晋也在我们主子那里,吩咐奴婢过来禀报王爷,求王爷替侧福晋请个大夫。”
其实年侧福晋也不是刚才晕的,而是已经晕了一阵儿了,奈何方才主子爷不知在李侧福晋这边做什么,苏公公叫小太监们拦着门不叫进,才耽搁到了这个时辰。
原来是福晋的意思。四爷示意江嬷嬷起身:“走,去看看你年主子。”</p>
<strong></strong> 弘时大大地舒了一口气,就连李氏,送四爷出门时候,在四爷看不到的身后,也露出了舒缓的松快表情。
江嬷嬷心中暗奇。
李侧福晋和四爷关系已经坏道这个程度了一听说四爷要走,恨不能敲锣打鼓放炮仗了,真是,难怪四爷对李侧福晋不喜。
福晋是这府上的女主人,叫下人们出门请大夫自是使得。只是年氏都中暑晕过去了,若不报了四爷,难免给四爷留下一个福晋不重视府中女眷的印象。
再者,截胡李侧福晋的是年侧福晋,李氏这账只会记在年氏头上。若是这二人真的掐起来了,福晋地位就更稳了,怕是只有拍手叫好的份儿,这么一举三得的买卖,福晋怎会不做
等到年氏身子好了以后,四爷又是一连几天歇在年氏房中,年侧福晋的风头再度压过了府上一干女眷。
入了秋的蚊虫格外让人烦,年氏家里头进了驱蚊熏香配方,年氏用这好,便给钮祜禄格格和耿格格都送去了不少,说是为了两位阿哥,小孩子要多经心。只是抚养小格格的李氏这边并没有收到。
年氏想着,她虽然进府晚,但毕竟地位高,给钮祜禄氏和耿氏赏些东西也无妨。送李氏这边的确有些不伦不类了。
于是静仪的乳母和丫头又有了新话题,她们越发觉得,年氏这番作为其实是想收拢人心,也想体现家境优渥,总之不是什么好人。
这日,四爷依然在年氏这里用晚膳。
年氏在一旁给四爷布菜,言笑晏晏:“家里配了一些驱蚊虫的方子,我用着好,就给两位阿哥那里都送了一些去。”
四爷“哦”了一声:“四格格那里可也送了”
“李姐姐来得早,位分高,爷素日里赏得也多,我想着什么好东西她那里没有我可不好班门弄斧。既然爷发话了,我就叫江嬷嬷再给小格格送去便是。”
四爷知道年氏是在表功:“爷知道你是个能干的,日后也有好东西也不会亏了你。”
年氏进府以后,从没有耍什么小姐脾气,对福晋、李侧福晋、几个格格和下人们无可指摘。
只是……性格太要强了些。
就拿穿衣打扮来说,耿氏等人在自己院子里,都不会像年氏穿得这般齐整,随便拎出来一套衣裳就能见人。
四爷是个要强的性子,本身也挺欣赏这种人的(所以对弘时尤其怒其不争),但同时他也知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太要强了很累。
况且年氏本来身体就不大好,平日里时常吃着补药的,太过要强了对年氏这个人长远来说,的确不是好事。
但年氏不这么想。她知道人与人相处当中,第一印象尤其重要,她就是要给雍王府的每个人,先留下一个无可指摘的好印象,对于其他东西再徐徐图之。
而今得了四爷夸赞,年氏越发坚定了要做好无可指摘的年侧福晋,在府上立住脚跟的志向。
武氏等人一直被四爷留在府里,许久不见四爷了,宴上还要忍受年氏和四爷的眉来眼去,忍不住背着人跟宋氏说,年氏恨不得把得宠二字绣成帽子戴在头上。
通过近些日子跟年氏的接触,静仪觉得年氏本质上不坏,还是有些太要强了,不能容许旁人夺了她一点儿风头。
康熙生病卧床了接近两个月,更添了足疾,形容憔悴,一直养在畅春园。连带着京中的年也过很潦草。像四爷几个得宠的,还能去一趟畅春园渐渐康熙爷真容,其他人只有对着金銮殿磕头的份儿了。
古代人动不动就跪,跪君跪父跪主子,跪天跪地跪祖宗,皇帝也不例外。
二月里,康熙身体越发瘦弱,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到底没有根除,双脚依然浮肿着,步履艰难。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四爷好运连连。
四月里,四爷代替康熙奉孝惠章皇后梓宫入陵,并读文告祭。这等于是康熙传递出的一个信号,四爷在他眼里绝不是一个普通皇子这般简单。
紧接着,年羹尧的差事定下来了,被康熙以“治事明敏”褒奖,特授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军政和民事。
紧接着,年氏又查出了身孕,四爷越发觉得日子顺心起来。
年氏怀孕后,性子终于有了一些转变,掐尖要强的心也收了几分。四爷正处在对年家好感爆棚的阶段,对于年氏表现出的温柔和顺越发喜欢,流水般的赏赐和补品都进了年氏院子,还特许年家夫人来府上多做走动,照看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