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 34 章

作品:《侯爷他黑化了(穿书)

    “想必母亲已经从慧远大师处离开了,臣妇先行告退。”宴若虽然遗憾自己还没将真正的意图表达出来,可是如今继续坐在这里已经不合适了,只能提出告辞。

    长公主让身边的丫鬟亲自送宴若出去,自己则重新梳妆前去见慧远大师。

    慧远大师仍旧静静地坐在禅房之中,听到长公主进来的声音也只是略睁眼皮,看着长公主落座以后便没了其他的动作,并不应为公主的身份而有什么额外的帮助。

    “慧远大师,我知您医术高深,求您出手帮帮我。”长公主连本宫的称呼都放弃了,眼睛微红看起来好不可怜。

    “公主您既然能求到贫僧的身上,既然也需要遵守贫僧的规矩,您如此一来是让贫僧坏了自己的规矩。”即便长公主哭的梨花带雨,可是慧远大师也没有任何触动,反而摆出了送客的姿态。

    自他少时从师父处承得医术,便在师父面前发了誓。他今生绝不救一个人第二次。

    慧远大师少时是医术同命理一起学习的,他虽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是更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理道数。尤其是他这种学习命理之人,平日里对旁人稍许解惑便可,万万不能插手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否则最后而待祸患都要遭到自己身上。

    年少的慧远心软,一心想要用自己出神入化的医术拯救苍生,可是却被师父逼着亲自立下誓言,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违抗,这一次定然也不会因为长公主的哀求坏了自己的规矩。

    长公主听到慧远大师地话却骤然亮出光亮,“大师,您明明知道我昨日来是因为皇弟的身体,今日是我自己的问题,这是不同的两个人,还请大师能够出手相助。”

    慧远大师的眉头皱了皱,不过仍旧没有改变自己爹想法,“不管你昨日是为谁而来,我只知道你昨日已经来过一次,我之后不会在出手想帮第二次。公主请回吧。”

    长公主仍旧不肯放弃,自生下女儿之后她便一直在求医问药,然而是药三分毒,这么多年来不仅没有半分进展自己的身子还越来越虚弱。

    长公主曾想着不如自己就伴着女儿过一辈子的,反正自己夫妻和睦,身份高贵,并没有不长眼的人惹道自己身边,她将自己想法告知丈夫之后,丈夫也欣然同意,并且说自己十分心疼,日后只有女儿一个人也是可以的。

    然而长公主在这样美梦般的生活中并没有存在多久,她很快便被现实狠狠地甩了一巴掌,让她不得不从美梦中清醒过来,真正看清自己的处境。如今想起之前所谓的山盟海誓只觉得五笔讽刺。

    年初时长公主便感受到自己的夫君对自己愈发冷淡,只是最初她并没有注意,毕竟二人夫妻多年,虽然仍旧和睦可是早就不比以往了,更多的是陪伴。且自去年年末皇帝便开始有意识地抑制武将发展,长公主只以为丈夫是因为仕途不顺所以才整日闷闷不乐。

    可是今年她借由皇后的生辰的理由回京之后,才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不同,便立刻派人手查看,却没想到现实如此不堪。

    怪不得自己的夫婿如此好说话,即便她没有同孙家留下男孩,也丝毫不在意,她相信多年的夫婿竟然早已同别人苟且,且生出来的孩子就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看到自己查出来的东西之后,长公主只觉得满身愤怒和恶心,简直要将隔夜的饭都吐出来。而后她入宫求见父皇母后,想要同孙家和离。她是长公主,孙家又有错在先,即便是和离旁人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然而入宫后她才发现自己将一切都想的太过简单了些。她嫁进孙家之后便极少回京,平日里与皇后的联系也只有书信。然而母女二人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性子,她并不知自己母后在皇宫的处境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皇帝年老愈发宠爱五皇子和贵妃,将皇后同嫡子放在一旁,虽不至于不问不顾,可是到底不如之前了。

    长公主刚刚回京时,皇帝待长公主的态度依旧如旧,毕竟虽自己亲手教养长大的女儿,心中总有一份柔软,可是这份柔软在长公主提出和离之后便不复存在了,甚至大发雷霆,不允许长公主和离。甚至还放言道若是长公主执意要和离那么他便不认这个女儿,从此长公主是生是死都与他无关。

    长公主原本铁了心的要离婚,可是皇帝这样的态度却又让她退却。若是和离她肯定是要带着女儿回到京城的,可是以皇帝如今的态度,即便是和离回京之后的日子也不会比柳州好。

    她如今不是一个人,她还要为自己的女儿考虑还要为在宫中地位不稳的皇后着想,最终长公主选择了退却,一个在公主府带着女儿闷闷不乐。

    看长公主如今这副模样,皇后身为母亲哪里能够无动于衷,可是她人在深宫什么都无济事,只能闲来无事之时,召长公主进宫陪伴,劝解长公主。而自己原本就虚弱的儿子也因为知晓了长公主的事情动怒,身子每况愈下,太医院的太医都在委婉地表示让皇后做好心里准备。

    一双儿女让皇后心力交瘁,她便去求了皇上,得到皇上的恩准之后,长公主才身负皇命前来法华寺寻慧远大师。

    “大师还请您高抬贵手帮帮信女。只要大师愿意出手相帮信女日后定然死守清规戒律。”长公主想着自己让人查出来的东西。

    孙家在自己离开柳州之后胆子打了不小,甚至直接让那见不得光的外室子以表亲的名义住进了孙府之中,且据说她那夫婿每日亲手那孩子习文练武,整个孙家都对那个见不得光的外室子爱不释手。

    下人传过来的证据中还有一张画的惟妙惟肖的画像,正是她那夫婿同外室子喜笑颜开的模样,越是想着长公主便越是不甘心,她想要同孙家摊牌,想要同整个孙家撕破脸皮,可是她的身后父皇不支持她,母后无能为力。如今她虽然仍旧盯着长公主的称呼,可是生活却是一团乱麻。

    长公主不知道为什么少时那个野心勃勃地帝王,疼爱自己的父亲为何会变成这种模样,她现在也不想知道,她只是觉得悲哀。

    长公主将自己即将滚落下来的泪珠擦掉,哭这种懦弱无能的事情绝对不能出现在她的身上。可是脑中却不断显现着之前在宫中母后对她说的话。

    “孩子才是女人在后宅中的立足之本。且不让你同孙家和离不仅是面子上过不去,你父皇如今压制武将,朝堂之上武将本就不满,若是此时你父皇同意你和孙家和离,朝堂上的愤怒怕是压不住了。”

    “孩子?孩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已经有希儿了,且他说过......”剩下的话长公主没有再说出来,她开始后悔了。

    并不是孩子不重要,而是有了别人的孩子,所以她的孩子便不重要了。

    “长公主先喝茶冷静一会儿吧。”慧远大师看着长公主的如此模样到底是于心不忍,忍不住劝说道。

    长公主听到慧远大师的话之后却清醒过来,眼中的神情也不似方才的愤恨。

    “长公主您要谨记,生活是您自己过得,您选择了它,它便会回馈你。”

    “还求慧远大师为信女指条明路。”

    “你方才在说话间已经做好了决定,又何必需要我来指点。天色不早了,公主还需下山,若是无事还请早些回去吧。”

    长公主却没有立即从慧远大师的禅房中离开,她站起身来语气还有些不忿,“我只是不甘心,我不能让那个见不得光的孩子就这么得到孙家的一切。”

    “长公主还是那句话,做事之前请三思。”

    此时的长公主已经不奢求慧远大师能够给她什么明路了。她如今已经冲昏了头脑,她不信她寻遍天下都找不出第二个医术高超之人。

    “多谢慧远大师,信女告辞。”长公主不再停留对着慧远大师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准备下山回府。

    慧远大师原本就不是什么狠心之人,看着长公主消瘦的背影,他终于忍不住出声道,“当你走出这禅房之后所遇到的第一施主,她的手中可能会有你想要的东西。”

    长公主嗤笑一声,她如今只想让自己身怀有孕,遇到那个人能够给她孩子吗?长公主虽然心中并没有多少信任,但是依旧恭敬地谢过,算是全了慧远大师的脸面。

    慧远大师摇摇头,暗叹一声,自己也离开了禅房。

    而此时宴若正在扶着顾老夫人的手在后山慢慢地赏景,宴若不知道慧远大师同顾老夫人说了什么,只是顾老夫人回到厢房之后便执意让她出来转转,她推辞不过顾老夫人的意思,只能随着顾老夫人的脚步在慧远大师的禅房附近走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