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三十年

作品:《仙姑

    又三十年。

    修真界这些年并没有什么大动作, 各州依然是那几个宗门为首, 其中, 又以玄宗名满整个琅桓界。

    其后佛宗在这些年的修养中也恢复了不少元气,当年凭着佛子明澈的手腕,把濒临破败边缘的佛宗给拉了回来, 其后彻底把佛宗上下整治了一遍,消除劣根劣习, 一时间, 整个西州之地都清明了许多, 前头那佛功一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来的那些红粉脂气皆烟消云散,这片天地又是佛音袅袅,澄澈宁静的了。

    当年迁出了西州之地的人又回来了,不多久, 西州又恢复了往昔的繁华。

    佛宗虽说破落了不少,但人这数万年来的底蕴还在,剩下的也有大能者们撑着, 虽然已经不能算是顶级的宗门,但还是无人敢小觑, 后头玄佛两宗结亲的事更是推到了顶峰,有了玄宗这尊大船,佛宗就能安然的休养生息。

    佛宗再不满如何, 事情已经定下,连天道都承认了,他们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但心里自是不高兴的。

    人被玄宗女勾走了不说, 这几十年都一直跟着住在那人界中,这像什么话!这个亲在外人看来真真是时候,真真是好,但在他们不少人看来,真是亏到了海族!

    早就说过跟那玄宗女结亲后佛子的修为极有可能被影响,如今就证实了。以那人界灵气的稀薄,佛子在那种地方修为能有什么长进

    长此以往,他们佛宗的好苗子可就废了!

    不是没有不甘心的弟子们去劝,甚至还搬出了反对的长老们的名号,但佛子始终不为所动,说甚心中是佛,心中有佛,在何处都是修行。

    那等没有灵气的地方哪里能修行了。人界的灵气稀薄,在他们眼中,跟没有实属没有区别的。且佛子当真狠心,这一走,三十年已过。

    虽然对修士而言,三十年不过是转瞬即逝。

    这三十年,人界太平,少有风雨灾祸。

    人人都知道大夏朝有一位当仙长的长公主镇守,是以老百姓们都格外放心,一点都不担心外祖侵扰之类的,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有长公主镇守怕啥

    那外族是长了四只手还是四条胳膊呢,能敌得过当仙长的长公主不成人仙长可是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的,他们来入侵夏朝,那是有去无回,傻子才干的事呢。

    对此,老百姓们深信不疑,仿佛只要长公主在,他们就能一直过那太平日子了。

    这对整个夏朝而言,并不好。

    从总体而言,老百姓们依赖信仰一个人,长远来说,这并非有益,因为把这一人看得太过神圣了,有了依赖,反而自身就懒惰了起来,这个皇朝要长久的运行下去,靠的并非一人之力,而是所有人的努力。

    再则,既然身为仙长,那总有一日会离去。

    不会庇佑他们生生世世下去。

    如今坐上那高位的,是武帝秦知遇,也是前朝三皇子,在月余前已登基上位。

    “我儿到底哪里不好了,凭什么让一个非魔非人的嫔妃皇子登基上位!这苍天不公,陛下不公!”

    过了月余,许皇后,如今的许太后仍旧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在她心中,她的皇子堂堂嫡子,生得聪慧无比,人又稳重,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之选,为此她不惜余力给皇儿拉拢助力,前二殿下,如今的礼王殿下秦知闻两任妻子皆有许皇后一手操办,前一任孟氏在宫中行巫蛊咒术被打入庙宇清修,第二任便是如今的礼王妃张氏,这张氏乃是一总督之女,算不得根基深厚的贵女,且还是长在其他州府,但这张氏之父握有兵马,算是实打实的干将,那时的许皇后在选孟氏时看重的是孟家在文官中的力量,如今选这张氏,看重的也自然是张家在武将中的地位。

    说起来,许皇后一开始如此安排之时秦知闻是不同意的,为了全这孝道,他与表妹分开,娶了母后安排好的女子,最后险些死去,这一回还想故技重施,秦知闻就不干了,哪怕许皇后又是哭求又是晓之以情都没能打动他,还是一回他身子好转后被小五秦知礼给拉出去散了散心正好遇上了张氏,怕是这一段姻缘就要错过了。</p>

    小五秦知礼也被封了王,封仪王,在宫外建了仪王府,不过王府中目前还没有王妃,从太皇太后到羽帝等都在忧心他的婚事,但他本人完全不当回事,还经常说什么要等以后去了修真界看够了姑娘后再找一个。

    问题是,让他去修真界他又不去。

    非说什么要等小表弟降生,谁劝都没用,这事也就一直搁下了,反倒是朝中上下想要把女儿嫁给他的大臣十分之多,还有的说是做妾都没关系,先送过来伺候伺候仪王,若是以后自家女儿没那个福分跟着去那修仙之地那就算了。

    打的什么主意一目了然。

    秦知礼哪里敢收,每回一提个头就跑得飞快,他如今学了些法术,这些凡人要追上他自然是追不上的。

    如今的许太后这一嚎,顿时让常嬷嬷脸上一跳,忙把人从地上给拉起来,拍了拍她身上几乎没有的灰,小声道:“我的娘娘唉,如今都这时候了,你还说这些有甚用呢,左右如今武帝也孝顺,娘娘你也是太后娘娘...”

    还没说完,许太后一把推开她:“好啊,你这是帮着那个贱人说话了是不是!你也看老三上位想巴结他了是不是!”

    如果是她儿登基,这宫中便只有一个太后娘娘,而不是两个太后娘娘,她也不会矮上严嫔一截。打从年轻时便处处矮一截,到如今老了,她还要矮一截,严嫔连人都算不得,她哪里服!

    常嬷嬷心里头委屈得很,也知道娘娘心头不好受,板上钉钉的事谁料二殿下,如今的礼王殿下竟然主动放弃了呢。

    这不,娘娘打从得了消息后整个人都变了,以往多么优雅高贵一人,如今这些体面都顾不得了,可见这事对她的打击有多大,便是娘娘的娘家许家也是一下便焉了。

    许太后宫中的事传到了太皇太后蓝氏耳中,她摆摆手,没入心,她倒也有几分理解许氏,只同老爷子秦叶说:“这许氏若是想不明白,迟早得把自个儿给逼疯了。”

    秦叶两个都不年轻了,皱纹已经爬上了他们的脸颊,便是修仙界的丹药再灵通,总归也改变不了凡人身躯太久,到后头,他们两人都已经不服用丹药了。

    按老两口悄悄说的话,这闺女已经滞留人间几十年了就为了陪他们老两口,他们也不好继续让她守着,人这短短百年寿数,他们已经活得够久的了,凡人能多添上二三十年寿命,无病无灾的走了,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那些与他们同龄的,以前住在村里的好些,都已经早早走了。

    偏他们两个老的还在,儿孙双全,连曾孙子都是半大的孩子了,眼看着这曾孙辈都要开始说亲了。

    秦叶浑然不在意的笑了笑:“随她吧,小辈的事他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的。”

    蓝氏也不说许氏了,问他:“溪姐儿今儿不是说要来看我们吗,她人呢小五那孩子见天的跟着她打转,非得让她给生个小表弟出来,自个儿的事还没搞定呢。”

    “方才小五让人传了话来,说是他们待会儿就到了。”女儿虽说嫁了人,但他们夫妻见天的往宫中跑,隔三差五还住下,跟以前没出嫁时并没多大区别,经常让他们两夫妻觉得女儿跟没出嫁似的。

    正说着话,有宫人来报,说是秦家给宗室报了丧,秦家大爷逝了。

    秦叶好半晌没动,半晌才搁下了手中的摆件,罢了罢手:“知道了,让宗室按规矩给办了吧。”

    宫人退下后,蓝氏看着他:“你若想去看看就去,左右他人都死了,我也不计较那么多。”

    这些年两家人几乎没有往来,便是秦家老祖秦秉带着妻儿老小从妖界回来也是在宫中小住了几日,又去了秦家一趟,之后跟叶曦等人论道切磋数日后才返回。

    秦家老祖回来这等大事一家子都没有聚在一处过,如今...秦叶叹息一声:“算了,人既然没了,那就好生安葬了吧,我大哥他们早年富贵,中年艰险,好在过了坎之后一直是顺风顺水,无病无灾,连秦家也是人丁旺盛。”

    最后这一句,他说的似乎有些嘲讽的意味。

    秦家这两代下来,府中光是主子便差不多有几十上百了,更阔论伺候的下人,只凭着秦家当年的败落哪里能支起这么大个摊子来,还不都是靠着皇家才得到的富贵,一家人虽然没往来了,但秦叶也没狠心断了他们财路,因此这些年秦家那几房过得也是十分滋润的。

    至于蓝氏娘家,她早早也跟娘家那头断了关系,多年没有往来过,前些年倒也受到过老家那边送来的信,说是爹娘去世,蓝氏没回,只备了一封厚礼让人送了回去,凭她那两兄弟的钻研,这日子想来也是比普通人好上不少的。

    作者有话要说:  嗯嗯嗯,宝宝们看出来了吗,开始在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