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作品:《[三国]美人令

    张绣投降曹操。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一月曹操诛杀董承一伙。陈琳为袁绍撰写讨曹檄文, 官渡之战开始。

    五月,孙策败黄祖。

    十月,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击败袁绍于仓亭。次年五月,袁绍病死, 曹操此时已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袁氏兄弟败亡之后,曹孟德领军北上, 一统北方,指日可待。

    贾诩建议秋胧趁此机会出兵益州, 曹操引兵北战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 朝中刚刚发生过衣带诏的事情, 军心不稳纷争不断, 曹孟德有胆子打险战,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不允许他任性;至于孙策, 小霸王在秋胧手中捡回一条命,从人心角度来讲他现在打谁都打不了秋胧,更何况江东境内还有山越作乱, 先前西征黄祖境内山越趁机作乱,缠得孙策焦头烂额,的确没空过来看她。

    出兵益州, 吕布陈宫请战,秋胧的意思却是让赵云和贾诩一起去。

    吕布不服, 头顶雉鸡翎甩来甩去, 不知道甩痛了多少个无辜的同僚面颊。他不甘心天天在这儿枯坐, 索性转着圈跟在主公身后眼巴巴的瞅着。秋胧被他跟得不耐烦,便把他扔给了诸葛亮。

    一名风度翩翩儒雅斯文的文士,另外一个身材颀长肌肉虬隆的英武将军,两人面面相觑,大小瞪小眼好一会后,诸葛亮选择把手中的书简堆到了吕布怀里,肃容道:“这是主公要求找出来的东西,务必好好保管。”

    吕布蹙眉道:“是什么”

    “两百年前王莽改制的内容,我也不晓得主公为何突然要我翻出来这些。”诸葛亮抖抖自己酸涩的胳膊,见吕布被他唬住了脚步,立刻拔腿就跑去追秋胧:“主公你不要跑主公”

    秋胧不甘不愿的停下脚步,被两人追了上来。

    一个问“您要这些要干嘛”,另外一个问“我为何去不得益州。”

    秋胧这段日子忙自己的事情恨不得再褪一层龙鳞,吕布从陈宫到贾诩到高顺张辽现在又来缠她,忍不住拽着吕布头顶两根须须迫使这大个儿低下脑袋,咬牙切齿的冲他语速飞快的吼:“孙氏那边,我去得赵云去得你去不得”

    吕布一脸委屈,却也没敢吼回去:“我为何去不得。”

    秋胧顺势把他头顶两根长须须打了个结儿,抬手松开看着蝴蝶结在吕布头顶一晃一晃,这才算是消了火:“我和孙权是师徒名分,又和孙策有救命之恩,你的话,丁原和董卓这两个人,就算你自己自觉问心无愧,架不住人家看你不顺眼,她们若是看你不顺眼,也要看我不顺眼。”

    她袍袖一卷卷走了吕布怀里的所有书简,又不晓得从哪里摸出来一卷书简扔到了双手空荡荡的吕布怀里,“先,静心安神,将来有得地方让你去打”

    诸葛亮眨巴眨巴眼睛,认命的拔腿又跟了上去:“主公你总得告诉我你这段日子在干吗啊”

    留一个吕布,原地孤独的站着,面前卷过一片枯黄落叶打着旋儿飞走,吕奉先晃晃头顶雉鸡翎,垂头蔫脑的去找陈宫顺毛了。

    诸葛亮追着秋胧回了书房,看着满地散落书简凌乱不堪,简直头痛不已。“主公,你这又是做什么”

    秋胧兴致勃勃的说道:“先前郭嘉来了一趟,让我想起了很多事情。”

    “停。”诸葛亮羽扇一竖,挡住了秋胧的后续发言:“我不打算听您的那些风月之事,我只想问问您这两天在干嘛。”

    “什么风月之事是指你们人的欢情爱恨”秋胧奇怪道:“我活了这几百年,可还没尝过人间情爱滋味呢,我要说的又不是那个。”她长袖一卷在地上扫出一片空地,顺势坐下后摆着手让诸葛亮跟她一起坐下。

    孔明摇着羽扇,有些为难,却还是十分矜持的跟着坐在了秋胧面前。

    秋胧大大方方的盘着腿,问道:“你晓得我和王莽的故事吧”

    “主公的事情,属下自然晓得。”孔明慢条斯理地摇着扇子,硬生生在这满地凌乱之中坐出了一份端庄优雅的从容气度。

    “我这两天突然想起来了他当初的改制。”其实也是因为看到了郭嘉察觉了他的真实身份之后才想起来的,王莽的错误在于他的失败,那么他为什么失败

    “你说这天下会有人刻意去做错误的事情么”

    “您指王莽改制的内容”诸葛亮摇摇扇子,神情间很是嫌弃:“书生意气之言,自然只有一个结果。”

    秋胧问道:“那他为何要这么做”

    诸葛亮答:“都说了,书生之言。”

    “孔明,巨君改制的时候,他是信心十足的,哪怕有许多人告诉他这是错的,他也仍是十分坚定。”

    就像是比任何人都相信这一套做法是真正正确的一样的感觉。

    秋胧信任王莽,也信任他的判断即使这份判断和决定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是毫无疑问的失败和错误,但是她的这份信任,让她决定换一种思考方式去思考当年王莽的判断。

    如果他真的是对的呢

    如果巨君当年的决定,是因为他是自己比任何人都相信这是正确的呢

    为何正确,缘由为何

    秋胧翻出了所有有关两百年前的记载,重新思考起当年王莽的所作所为。

    实行王田制,私属制,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他便简单粗暴的设下这一点,将田地归还失去土地的农民,废除奴婢制度,不得买卖。

    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筦,便是平抑物价,调控税款,允许赊贷。

    币制改革,强制劳役等等,那些比起最为关键的“王田”,便又显得不是那么太过致命。

    诸葛亮看不懂秋胧的所作所为,却也还是耐心地等着她解释。

    “巨君的问题在于,他想救天下,想做他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可问题在于他弄错了先后顺序,他称帝的理由不是这些受尽疾苦的百姓,而是他登基之后率先提刀相对的这些人。”

    诸葛亮点点头:“霍光废立,和王莽的状况很类似。”

    “对,霍光。”秋胧捻起手指,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天下儒生便是这般有趣,他们不说哪里做错,只说皇帝失德,一支笔一张嘴便能控制天下,细细想来也是颇为有趣可是霍光成功了,王莽也成功了。”

    诸葛亮抬头,对上一双若有所思的眼睛。

    那双鎏金龙瞳念诵霍光和王莽的名字之时,深如渊薮,不可莫测。

    “主公您在想什么”

    秋胧一抬眼,便又恢复了一贯的神态表情:“在想巨君哪里做错了,他这套法子,说不准是结局是对的,可是他的做法是错的。”

    “这倒是稀奇的说法。”诸葛亮若有所思。

    秋胧竖起一指,幽幽道:“天下没有人愿意去做错事的,除非这件错事背后有着更大的利益驱使他不惜代价也要这么做。”

    诸葛亮蹙眉道:“主公是要效仿王莽”

    “是,却也不是。”秋胧笑眯眯的说:“巨君当年第一件事情便是改了天下的土地归属,可受益者不明自己为何受益,早年辅佐巨君登基的那群人没得到半分好处不说反而要被剔骨去肉,这样的买卖可算不得划算他的问题在于,他要救的人,不是和他统一战线的人。”

    诸葛亮若有所思。

    “就打个比方。”秋胧又道:“以曹孟德作比喻好了,以我的角度来看,他的确实在费劲心力救了这天下,但是当他位极人臣大权在手,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帝成了他手中傀儡软禁在宫中,而曹孟德不回头去和自己的部下分享喜悦,反而跑去和天子说我这是为了你做的,你觉得刘协会信么他的部下又会如何做想”

    “自然是群起而攻之。”诸葛亮回答。

    “正是如此,”秋胧颔首:“这便是士族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各大氏族之间盘根错节彼此牵连,没有人有能力可以砍死这些庞然大物的,哪怕是如今的曹操,他自身也已经曹氏的代表了,有些事情不是他要做,而是跟随他的那些人需要他去做。”

    诸葛亮摇摇羽扇,秋胧的话和他一开始的计划有些许出入,可如果更合她心意他不介意修改一下自己的计划:“主公的意思是”

    “我是顶好奇巨君当年为何非要改了奴婢和天地的,于是这些日子我在荆州四处看了看,查了查土地和人口的数量,的出来一个很有趣的数字,等一下我会给你看看。”

    诸葛亮沉思片刻,委婉提醒道:“主公,您在荆州根基不稳,暂时还不方便做王莽那样的事情荆州这里,还不能乱。”

    “这我晓得。”

    秋胧垂眼轻笑。

    “可是策儿那里不是有个百越么”

    她单手托着下巴,笑得颇为坦荡。

    “正好权儿长大了,做师父的总得给他一点甜头尝尝不是”

    诸葛亮心里咯噔一声:“您又要干嘛”

    “奉先不是嚷着闲得慌正好把他留在这里我也不大放心,荆州留给你看管,张辽高顺也留给你,我带着权儿和奉先去一趟江东,百越不除江东不稳,不说策儿寝食难安,我都要担心他日后要拿这个当借口和我推三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