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 88 章

作品:《星际雌虫穿成乡村哥儿

    万家兄弟走后, 那些追随万如意而来的勋贵公子们也前前后后都走了。

    万家兄弟来了一趟白玉山庄, 虽只住了不过三日,但为其带来的收益和人脉却是极丰厚的。

    待他们走后不久, 庄子里又来了许多客人。

    这一次, 则又有许多跟风而来的勋贵名流, 还有些慕名前来的文人骚客。

    那些文人之中, 有一些是白术之前发过帖子的, 也有一些则是自己前来,想要在白玉山庄中汲取灵感的。

    但凡是来山庄的文人,白术都给予优厚的招待,待他们走前, 都得找他们要上一幅字画, 或一首诗,装婊好了挂在展示墙上。

    那展示墙本就是白术刻意设计了展示众家墨宝的。又挂了许多大家笔墨之后, 渐渐的,就成了白玉山庄里的名胜之一。

    待这名声传扬了出去, 更引得喜弄文墨之人都要来品鉴一番, 以自己的墨宝能够被挂到墙上为荣。

    如此又过了约大半个月,天气便愈渐转凉,后山的红叶也渐渐开始凋零了。

    不知不觉之中, 日子已到了腊月。

    眼见着秋高气爽的季节一去不返,气温一天天变冷,进入了深冬。

    白玉山庄的生意,也同白术预估的一般, 随着这天气凉下来了。

    既没了生意,白术也有空来点一点近日的收益。

    他找来了陈冬青,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学着怎么算账。

    陈冬青自己也特意找那懂行之人学了些算术,如今已会用算盘,简单的加减也是会一些了。

    大半日以后,白术总算是把账理清。白玉山庄上月所得,竟有四万余两,比他预想中的还要更多一些。再加上之前那一万八千多两,合计有六万两银子了。

    对这样的收益,陈冬青自是激动的无与伦比,白术也十分满意。

    便是对谢槐钰来说,六万两也是一笔大钱,自己总算是对他有些用处了!

    白术把那些银子和银票收拾成堆,一车全部拉到了谢槐钰家去。

    好容易赚到这些钱,自然是要都交由谢槐钰来保管的。

    谢槐钰此时正在书房练字,门帘猛地被人掀开,便见到白术抬了那么些箱子到他书房,打开一看,里面具是白银和银票。

    “怎么的有这么多银子”连小树也被吓了一跳。便是唐家的生意做的不小,但银子也是分散在各处银庄,没得像这样一股脑全都堆在家里的。

    “谢槐钰!我赚了六万多两,这些全都给你!”白术大声说道,声音中还带着些自豪。

    他双目睁得又大又圆,看着谢槐钰目光灼灼,一副求表扬的模样。

    “六万两!”小树不禁也有些惊叹:“还真是不少。”

    谢槐钰噗嗤一笑,摸了摸白术的头道:“这么多的银钱,放在我这儿也不安全,还是带去银庄里存起来好。”

    谢槐钰经营着唐家的生意,六万两银子虽多,但他也不是那没见识的,因此只是略略点头,并没有如何惊讶。

    他先把那些原本就是银票的清点出来。又把剩下的白银以整数装好,使了人到城里的钱庄兑换银票。

    除银票以外,谢槐钰还特地让人将两千两的现银兑换成了黄金。

    大宣朝黄金兑换白银,是一两黄金能兑换十两白银。因此两千两银子,也不过兑换了两百两金元宝。

    而这些金元宝,则被他分作几份,以白术的名义送到那各处府衙去打点。

    见谢槐钰如此,白术才发现自己原先竟压根没想到这处。不禁暗暗赞叹,到底是谢槐钰见多识广,总算是把他未曾想到的地方都给补足了。

    “这些银钱送去,也不过是开道而已。”谢槐钰教导白术:“白玉山庄赚了银子,若不早日打点,日后必然要被找麻烦。”

    “便是送了这些过去,过年以后,还要给他们备一份年礼,数额也不能低了。总计还要数千两银子。一年各种打点,便要花去至少万两。”谢槐钰道。

    白术听了又是一惊,不禁说道:“竟要这么多!”

    “这不算多了。”谢槐钰微微一笑:“不过是府城里的官小,容易打发,因此才得这些银子。若是在京城里,便是一月能赚上十万,也要有大半进了别人的腰包。”

    白术听了啧啧咂舌,直感叹京城的物价实在是太贵。

    谢槐钰便对他说道:“你先前也去过京城谢府。可见过那谢家之中的富贵”

    白术想起自己看到的那大院子,里面有各种池塘花园假山奇石,还有成堆的下人们,各个都穿着精致,更别提谢府几个主子的穿用了。

    “京城里宅子是先帝赏赐,但每年需要修葺,便要花数千两银子。”谢槐钰淡淡说道:“除此以外,谢家有上百下人,每年的月银就要五千两左右。谢伯爷对吃极为讲究,府内各种山珍海味不断,每年又是要花用数千两。更别说他们穿用的那些衣服,首饰。”

    “娄氏喜奢华,最爱大摆宴席,摆一次宴席,就得花费上千两白银。她和谢琪的衣料都是特地定制,光是一身缂丝料子,便价值千金。而谢琪平日里喜去青楼花街,更是一掷千金,没把钱放在眼中。”

    谢槐钰说道这里,顿了一下,突然问道:“白术,你猜猜谢伯爵一年的俸禄多少”

    白术将谢槐钰之前讲的那些在心中粗粗计算了一下,试探的伸出个手指说道:“十……十万两”

    “错!不过万两而已。”谢槐钰摇头笑道:“不过就算是万两,在当官的俸禄当中,已算是非常多了。旁的那些官员,若是没有爵位,一年也不过二三千两。”</p>

    “那怎么够他们花用的”白术愕然说道。

    “自然是不够。不过伯府里还有封地,每年的租子也有几万。”谢槐钰说道。

    且当年他娘经营了不少生意,给伯府攒下了多年的积蓄。

    也正是因着这些积蓄,娄氏和谢琪如今才能穿着价值千金的缂丝衣裳,戴着满头的珠宝首饰,过这般奢华无度的生活。

    “京城里的勋贵子弟,多半是如谢家一般,过着如此奢华的生活。”谢槐钰说道:“俸禄不够花了,便要从他处找补。这找补之处,自然是商贾最为便利。每年的孝敬银子,便成了他们收入的大头。”

    白术听得谢槐钰讲这些潜规则的事情,直听的云里雾里,心中一阵阵波澜。

    若他不是遇见了谢槐钰这样的懂行之人,怕是过些日子被人关了庄子都不知是为了什么。

    谢槐钰又对白术交代了许多暗处的规则,才把话题转到了别处,两人又是一顿耳鬓厮磨。

    白塘村的冬天,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的。

    这里地处江南,气温并不太低,因此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下雪。

    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时而夹杂着冰冷的雪珠,倒是比大雪纷飞还要更为难忍。

    白术推门只走出几步,全身就要被那小雨打的透湿,身上不管穿上几层衣服都不顶用。

    这些日子,连睡觉的被子都潮乎乎了,要是白术如今还住着那破屋子,怕是已经被冻的半死了。

    这样的天气,不管是谁都变得有些疲懒。

    就连每日最爱去村学的粒儿,近日都不爱起床了。

    离真正的大雪封路之时,还有大半月之久。此时白术便要准备起来,把直到来年春季的物事都预备好了。

    这预备的第一样事物,就是吃食。

    白术采购了一百斤粳米,一百斤白面、几十斤油和若干调料。又收了几十斤猪肉、几十斤牛肉,摸了盐腌了风干,制成肉干。

    除此以外,他的鱼塘中还有些鱼,冬天自然是不再送到那来福楼去,便可以自己吃了。

    置于那些蔬菜瓜果什么的,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便是冬天的时候,也可高价收上一些,白术便没有储存。

    一下子要处理这么多的食材。白玉山庄全部人手便齐齐上阵,连白术也是换了身粗布,下场帮忙。

    他正把那拌着香料的盐粒往一块儿里脊肉上抹匀时,忽然便被白宝山找进了门,让他去他家里一趟。

    白术也来不及换身衣服,便净了净手,随着白宝山出去了。

    走在路上的时候,白术同白宝山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白老三一家死了,又过了七七,他们遗留下来的产业,如今也要好生分配一下了。

    对白老三那些产业,白术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但依着白塘村的规矩,白老三无后,他的遗产自是要留给最亲近的亲戚,而白术便是他最亲近的亲戚之一了。

    若是只有白术一人,此事倒也好办,白老三下葬当日,便可开会办妥了。

    但除了白术之外,白家却还有一户亲戚,只是这亲戚已离开了白塘村数年,在府城里安家立业了。

    便是此番过了一月有余,白宝山也是花了一番功夫,才叫白家族人把此人在府城中找到。

    这人如今也算是在府城小有家业,并不屑与白老三一家来往。也是因着那人说了,白老三一家留下了近百两的产业,才随着那族人一起回到了村中。

    白术到了白宝山家里,便见到石凳上男男女女的坐着几个人,这些人神情倨傲,均穿着细棉布的衣服。

    中间有一个中年男子,看着已过不惑之年,但面皮细嫩,面目和白老三竟有五分相似。

    “白术,你来见见,这位就是你二叔。”白宝山指着那中年男子说道。

    那男子便是白老二,乃是离家已久的白家二子。

    白老二虽比白老三还大一些,但因为不用种田,面相倒还反而年轻一点。

    他身旁坐着一个四十左右的妇人,旁边还站着四个年轻男女。此时四人便看向白术,上下打量一番他的粗布衣衫,眼中还带着一丝浓浓的鄙夷。

    作者有话要说:  白术上交工资了……

    …………………………

    关于文中物价,大概很多人会觉得怎么乡村里这么便宜,城里贵成那样

    因为是架空,所以很多东西的价格都是估的。作者估的时候是参考了一个比较近代的朝代的物价,具体是什么朝代就不说了。

    古代贫富差异是真的很大。穷的人家可能一家人都做不起一条裤子。冬天冷的时候,便一家人坐在家里,只有要出门的人才有裤子穿。

    但有钱的人家,举例贪官和珅,他家后世被人估算出家产是8亿万两白银,家里搜出220个纯金痰盂。而当是清朝的财政收入才6000万两,乾隆下江南时官员为了讨好他才弄了一个银丝痰盂。

    咱们大宣朝里,白塘村只是个偏僻小村,所以村内各种物价,人工都比较低,参考了某朝代农村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城里物价就要高很多,毕竟是府城、京城嘛,那么多的土豪,总不能和村里一个物价的。

    因为古代不同朝代金钱和物价差距极大,大家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怎么我上次看的某个朝代,某本书里的物价是这样样子的,这本书里又是那个样子的。

    这就是每个作者参考的朝代不同,引起的差异,不要太过纠结这个,看到有些觉得想不通的地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轻松看文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