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设置背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正文 161、第161章

作品:《宫女上位记

    自那日谈话后,这是封煜第一次进慈宁宫。

    听闻太后要回五台山的消息,他下意识认为太后又在故技重施,逼他妥协。

    封煜捏了捏眉心,将那抹烦躁压下。

    正殿中,只有太后一人,显然在等着他。

    一身太后正装,灰暗沉闷,诺大的宫殿,孤寂一人,封煜渐渐板直嘴角。

    这副场景,他见过太多太多次。

    先帝在时,也常是这般,空寂的宫殿,只剩她一人,好在张嬷嬷一直陪着她,她宫中最热闹的时候,便是他来请安的时候。

    越是想到从前,他就越不可能应了太后。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人太娇气,似家养的名花,即使他小心娇养着,都容易凋零,他想象不到,将她一人丢在后宫会是何模样。

    或者说,他也不愿去想。

    封煜眸色暗暗沉沉,最终归为平静,他说“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后坐在位置上,捻着佛珠的动作一顿,终于睁开眼睛,看向他。

    忽地,太后心中闪过一丝酸涩和不是滋味。

    她一直知晓,皇上性情淡漠,对她也好,对先帝也好,虽总是敬重,却少了分寻常人家的那分温情。

    封煜任意她看,却没甚话说。

    殿内不知寂静了多久,曾母慈子孝的二人,如今竟有些相顾无言。

    最终是太后开口,捏着佛珠,有些无力

    “皇上过来,是为了哀家回五台山一事”

    她这话一出,封煜瞬间明白,宫中传言的确为真,他敛眉轻拧了下。

    他说是。

    简简单单的一个字,让太后还有想说的话皆堵在嗓间,她眼睁睁看着皇上退了一步,然后平静地说

    “儿臣会将礼部将此事办好,前朝还有事,儿臣先行告退。”

    只退了一步,却是叫太后无意识地扯断了佛珠,她仿若看见她辛苦维护许多年的孩子在那瞬间离她越来越远。

    他来慈宁宫,不过是想知晓太后是如何何想的罢了,如今知晓了,就没了留下的必要。

    话落,他转身离开,没有一丝停顿。

    他不会要求任何人,为他停留,太后想走,他就为她铺好路让她走。

    封煜在慈宁宫待的时间并不久,他出去的时候,皇后和阿妤等人还守在宫前。

    他脸色平静,但阿妤却是担心地看了他一眼。

    这一眼落在封煜眼底,将那些烦闷似挥散了些,他僵直了后背微松,在众人面前,走向她,明目张胆地偏爱,他温声说

    “朕几日没见福儿了,一同回去吧。”

    他用了个回字,若是以往,阿妤许是不会在意,但今日,不知怎得,忽然就戳在阿妤心口。

    她弯下了眉眼,不较往日软糯,却甚轻柔,她应了声“好。”

    一旁的皇后,眸色轻闪,刚欲说什么,就听封煜平静道“太后要回五台山,此事皇后必不可疏漏。”

    他一句话落下,太后要回五台山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皇后松了手帕,恭敬地低头“皇上放心,臣妾必会安排妥当的。”

    阿妤下意识地扫了皇后一眼,不着痕迹地蹙了下眉间。

    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在皇上话音落下后,皇后好似松了口气。

    但她没来得及多想,因为封煜话落后,直接拉着她上了銮仗,圣驾经过众人前时,纱帘被微风吹起,阿妤看见,众人弯腰低头,毕恭毕敬。

    她忽地有些恍惚,若非皇上,她原该是那其中的一员,和其他后妃没甚不同。

    忽地,身侧人握住她的手,叫她回神,只听见他甚为平静的一句话

    “太后要去五台山了。”

    他脸色一如往常的淡漠,仿若太后的离开对他来说没甚影响。

    阿妤却忽然有些心疼。

    她反握紧了他的手,靠向他,将脸贴着他的肩膀,软声说

    “皇上别难过。”

    她说“妾身会一直陪着皇上的。”

    封煜呼吸稍轻,闭眼握紧她的手,低声沉沉地说

    “江妤,记住你说的话。”

    他很少这般叫她,阿妤愣了下,再回神时,身侧人却已经恢复了平静,仿若刚刚那声低语不是出自他口中一般。

    阿妤却轻轻嘀咕了声“妾身何时骗过皇上。”

    再说,她又不是没良心,皇上待她好,她并非感觉不到。

    这世间,不都如此,生了情分,自然就有了体谅。

    坤和宫。

    刚用过午膳,她不紧不慢地翻着账册,谨竺和谨玉对视一眼,谨玉上前说道

    “娘娘,皇上并未说明太后何时离宫,这要如何安排”

    纵使娘娘不说,谨玉也知晓,太后离宫,自家娘娘心底定是欢喜的。

    可若安排早了,就好似希望太后离宫般。

    皇后停了翻账册的手,她漫不经心地轻嗤

    “要不了多久。”

    谨玉面露疑惑。

    皇后觑了她眼,才说“母后最是注重颜面,宫里宫外都知晓她要走,她又怎会留在宫中”

    回想太后回宫后做的事,皇后没忍住捂眼轻笑,再放下手时,她眸子里稍稍湿润。

    谨竺看了她一眼,不着痕迹地抿唇,她低声问

    “娘娘,奴婢有一事不解。”

    皇后眉梢皆带着笑“何事”

    谨竺迟疑了下,才问“太后为何这般针对钰贵妃”

    稍顿,皇后没有立即回答她的话,而是透过楹窗看向那株五色梅树,不知过了多久,她方才摇了摇头

    “太后不是针对钰贵妃。”

    谨竺拧眉,虽没再问,但她脸上却满是狐疑。

    太后从不插手后宫事宜,唯独的几次,都是针对贵妃娘娘,就这般,娘娘居然说,太后不是针对贵妃

    皇后看出了她的不信,只淡淡淡说了句

    “她只是不喜,皇上喜欢的人罢了。”

    这个人,可以是钰贵妃,也可以是旁人。

    谨竺蹙眉“可当初的淑妃”

    所有人都知晓,她丧子后和皇上的一番谈话,叫皇上不再偏宠淑妃。

    若她有那分本事,如今的坤和宫何至于这般冷清。

    淑妃宠冠六宫时,太后一直在五台山,是以,叫众人都有些忘了,当初先帝在时,太后有多不喜淑妃。

    谨竺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她话中何意,足足怔了半晌,才不解地拧眉“可这是为何”

    皇后眸子稍冷,不轻不重道“许是有疾呢。”

    话落,谨竺顿时噤声,这话若是传出去,诅咒太后的罪名可是堪比死罪。

    但她一时有些分不清,娘娘的那句话究竟是在随意敷衍,还是认真的。

    皇后轻轻睨了她一眼,知晓她谨慎,漫不经心地收回了视线。

    只是她捏着账册的稍有力,指尖都泛着淡淡的白,敛下眸子中的那抹暗色。

    隔了许久,皇后偏头,问了句

    “还有几日到中秋”

    谨玉“娘娘怎得忘了,昨儿个刚是初一啊。”

    皇后敛眸,温声道“将本宫前些日子抄写的佛经备好,本宫改日送去慈宁宫,母后这一去五台山,不知何时才会回来,本宫这心底,总归是有些不舍的。”

    谨玉连忙应下,却轻声嘀咕“娘娘怎得每年这时候都抄写这么多佛经”

    娘娘嫁入王府后,就每年都抄写佛经,往年太后在五台山时,娘娘更是不惜千里,都叫人将这些佛经送去五台山。

    因此事,先帝和皇上都不止一次赞过皇后仁孝。

    皇后只温和地弯出一抹笑。

    谨竺不着痕迹地拧了拧眉,多看了她一眼,将疑惑压在心底。

    太后对娘娘的确甚好,否则娘娘不会这般敬重重太后。

    但她知晓,比起敬重,娘娘心中其实是怨太后的。

    往年不曾在意的细节浮上心头,娘娘为何要每年这时未太后抄写佛经

    如今还远不到太后的寿辰。

    张嬷嬷亲自送封煜出来,自然听见了封煜说的那句话。

    见皇上没有丝毫挽留娘娘的意思,她脸色微白,有些担忧,却又莫名地松了口气。

    旁人不知,但她知晓,太后忽然决定去五台山,是在赌。

    张嬷嬷也算看着皇上长大,又或是身为局外人,她反而比太后看得更清楚,这可能性太小了。

    但凡皇上今日妥协,若日后太后再继续这般呢

    这个道理,他们都懂,所以皇上直接杜绝了这个可能性。

    皇上那般心高气傲的人,哪里会任由太后逼迫他。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张嬷嬷轻叹了口气,掀开珠帘走进殿内,就见散落一地的佛珠,她眼底闪过一丝难受,走上前去,垂头低声道

    “娘娘,皇上走了。”

    殿内寂静了许久,太后才抬起头,重复轻呢“走了”

    她眼底似有些空洞,说完这句话后,就一动不动地顿在那里。

    张嬷嬷无声叹气,蹲下来,一颗一颗捡起佛珠,轻手轻脚地将佛珠收好,默默地陪在她身边。

    她在想,如今这般也好,娘娘走了,皇上总该记得娘娘的一分好的。

    或许当时,娘娘就不该回来。

    若不回来,又怎会和皇上间生了嫌隙。

    她看向依旧失神的太后,低声说“娘娘,我们回五台山吧,奴婢陪着您。”

    不管如何,她都会陪着娘娘的。

    太后身子轻颤了下。

    她没说话,但张嬷嬷却是松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欣慰。

    ”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