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五章

作品:《农家贵子

    话本的内容, 掌柜的简单给他说了一遍。不是那些烂俗的穷书生娶了商家女, 用妻子的嫁妆科举,最后功成名就娶了大官之女, 贬原配为妾的故事。

    而是讲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日常,互相倾心的两个少男少女凑在一起, 哪怕只是一个对视都脸红心跳加速。

    没有误会, 没有狗血, 通篇看下来只有淡淡的温馨,让人的心情也跟着变好。

    楚景合上书本, 心里大概有了数, 既然是温馨的故事, 画风也要简约清新才好。

    他起身站在窗边看了看日头,不早了。

    他走到床边, 推了推他爹, “爹,醒醒。”

    “到酉时了吗。”楚成安迷迷糊糊道。

    楚景“还没有。”

    “不过我们在外面逛了一天, 身上有些许汗腻, 得简单打理一下。否则见了姜大人, 失态了可怎么好。”

    楚成安立刻爬起来“你说得对。”

    父子俩擦洗了手脸,又重新束发, 才往姜府赶。

    门房得了吩咐, 看到他们直接放行。楚景和他爹进入之前歇息的小院,取了行礼里的干净衣裳换了。

    他们之前出去寻找客栈,带着行礼不方便, 就暂时放在姜府了。

    酉时四刻的时候,姜随回来了,与他一起的还有其子姜栖,侄子姜深。

    姜夫人备好茶点,等姜随入座,才与他说起楚家父子的事。

    云氏笑道“那位楚公子是个有心的,上门提着福运斋和禧园阁的点心。”

    他们早就从弟弟的信中得知楚景家境一般,早些年颇有些清贫,而楚景此次来京,也是为了去国子监求学,所以对方哪怕是空手上门,也是没什么可指摘的。

    再说了,姜随位居三品,皇宫里的宝贝也见过不少,难道还计较一个小举人给他送不送礼。

    只是他们不在乎是一回事,楚景真送礼了又是一回事。

    这送礼也有讲究,礼物贵重了银钱不够,银钱够了礼物廉价,怎么都是个错。

    倒不如楚景花钱买上一两样贵重点心,既无攀附之意,也无轻视之心。

    姜随摸着胡须微微颔首,虽然没明说,但看得出来是很满意楚景的行为的。

    坐在下首的姜栖扭头对堂弟道“你那位同窗还真是个妙人,说来对方这般通透,你又大气沉稳,你们以前应该关系极好吧。”

    姜深呷了一口茶,凤眼低垂,漠声道“不过是同在父亲门下学习两年,并无多少交集。”

    “如此么。”姜栖狐疑,但想想堂弟来京几年,又想得通了。

    人都不在一处,又哪有什么感情。

    姜深垂眸看着茶汤中的倒影,眸光暗了暗。

    虽然早知道会再度碰上,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姜深出神间,姜随已经吩咐下人去请楚家父子过来吃饭。

    约摸两盏茶后,众人听到脚步声,抬头望去,只见视野中出现一抹月白色的身影。

    衣衫素白,没有半分图案,反而衬得人更加清瘦皎洁。如同空谷幽兰,静谧淡雅。

    饶是云氏上午见了楚景一面,这会儿也掩不住眼中的惊艳。

    单论容貌,楚景并不算多绝世,但那身气质太难得了,乍一眼看去清幽冷冽,可对上他的眼,那双黑色的眼眸平和又柔软,仿佛明月入怀,让人的心情也无端跟着好了起来。

    而与他同行的楚成安完全被忽视了个彻底。

    好吧,楚成安一点也不在意自己有没有被忽视,因为他也去看儿子看了。

    非要形容的话,大概就是我知道我儿子很优秀,但我没想到我儿子不但优秀,还长得那么好看。

    楚景微微偏头,装作不经意的看了他爹一眼,父子俩给姜随见礼。

    楚景 “学生楚景见过姜大人,姜夫人。”

    楚成安  “见过姜大人,姜夫人。”

    姜随清咳一声,“起来吧。”

    他看着楚成安,“这位是令尊吧。”

    楚景“是。”

    云氏开口“好了好了,大家都来了,吃饭吧。”

    姜随率先往客厅走去,其他人跟上,楚景感受落到身上的目光,偏头望去,嘴角微弯“大公子好。”

    视线偏移,落在姜深身上,他停顿片刻,自然问好“二公子,好久不见。”

    姜深“嗯。”

    姜栖

    还真是够冷淡啊,看来堂弟说得没错,他与这位楚公子并无多少交集。

    不过,他倒觉得楚公子人不错,看着顺眼。

    饭桌上,其他人都安静不语,云氏偶尔会说两句话。

    姜栖总觉得少了什么,突然道“母亲,念念呢”

    楚景夹饭的手一顿,捏着筷子的手紧了紧。

    姜深若无其事吃饭,半垂的眼帘遮住了眸中的嘲讽。

    云氏不察“念念最近总做噩梦,昨日就搬去寺庙居住了。”

    “那得找人看看啊。”姜栖很是担心。

    姜家子嗣单薄,但好歹还有男娃,到姜随兄弟这一辈,底下的小辈,只有姜念一个女娃。

    姜念来京几年,朝夕相处的,本来就很有好感的小妹妹,姜栖就更喜欢她了。

    妹妹什么的,真是最可爱了。

    云氏笑道“这还用你说,我早就找人看了,并无大碍。”

    姜栖“这就好。”

    饭桌上渐渐又恢复了安静。

    姜随看着楚景“阿苑事先写信告知于我有关你们的情况,你们就暂时在姜府住下吧。”

    如果说没见到楚景时,他心里还有些抵触。但看到楚景了,他那点抵触又没了。

    世人都道勿要以貌取人,但人皆为凡人,入眼便是皮相,又如何不以貌取人。

    楚景咽下口中的食物,轻声道“在固蔯县时,先生已经照拂学生许多,学生感激不尽。如今学生万万不敢再给大人添麻烦,所以学生找好了客栈,以后再寻个吉日拜访大人。”

    云氏还以为楚景二人是出门闲逛,没想到对方连客栈都找好了。

    如此,倒不好再劝了。

    姜随“饭后老夫让人送你们回去。”

    “多谢大人。”楚景头颅半垂,谦卑有礼。

    姜随对他的印象更好了。

    饭后姜深找了个借口离开,姜栖对楚景很好奇,就赖在偏厅,听着父亲跟楚景的对话。

    “你既然要在国子监求学,可是决定下届乡试才下场。”

    楚景“是,学生学问不足,需得再好好学习。”

    姜随眉目舒缓,又象征性称赞了几句。

    楚景知趣的提出告辞。

    等楚家父子离开后,姜栖感慨道“楚公子温文尔雅,容貌俊秀,不知以后又有多少姑娘倾心。”

    姜随瞥了他一眼,转移话题“以后在国子监,你多看顾两分。”

    姜栖“父亲放心,儿子明白。”

    楚景进国子监还要重新办一回手续,套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插班生。期间有几天空闲时间,他抓紧时间给齐蔷编写了一本基础教材,又与他说了自身情况。

    国子监规矩森严,不到休沐日,不让回家,吃住都必须在国子监里。除非有特殊情况请假。

    也是楚景碰上了,姜深姜栖刚好休沐。

    齐老爷对楚景说了一通感谢话,他翻看过几眼教材,写的太详细了,而且还通俗易懂。他让楚景安心求学,他会跟楚老弟守望相助的。

    楚景有点想笑,又的确放心了许多。

    只是那画,恐怕要等到下次休沐才能完成了。

    姜随动了点关系,让楚景跟儿子和侄子分在一处。

    楚景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尴尬,又有点感动。

    国子监上午辰时六刻八点半开课,楚景打扮得体前往。

    他一边赶路,一边回想之前查到的消息,国子监设有礼、乐、律、射、御、书、数等七种教学科目。

    楚景头皮发麻,让他念书,算学他都没问题,乐,礼,也勉勉强强。

    可是射,御真的在考验他。

    他一边想,一边进入了国子监,不管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刚一进去,就遇到了姜栖和姜深,也应该是对方特意等着他。

    姜栖“走吧。”

    楚景“嗯。”

    “你别担心,国子监的学正,博士虽然严厉了些,但这样才能镇住那些世家子弟,不然你们这样没权没势的可就有苦头吃了。”姜栖宽慰道。

    楚景点点头“我知道的。”

    他态度恭顺,让姜栖很受用,不知不觉又多说了一些。

    比如,那些世家子弟虽然骄横,但也有软肋,他们虽然可以靠家里谋一个官职,但都是无关轻重的小官。而进入国子监读书,是最快出人头地的方式,不过风险也大。

    国子监里的学生可以直接跳过县试,府试,院试,直接参加乡试,会试。

    但是也有一个限制,那些世家子弟只有一次参加会试的机会,如果错过了,除非改朝换代,否则终生都与高位无缘。

    这是皇帝为了平衡贵族与寒门之间的关系,而拟出来的政策。不过乡试的话,就会松上许多。

    姜深早早考了乡试,同样是以举人的身份进入国子监的,他的含金量可比一般世家子弟大多了。

    他刚来的时候,还受过一波欺凌,然而不等姜栖为他出头,姜深就把人揍得哭爹喊娘,还让对方说不出一个字,只能把一切都吞下肚。后来大家都知道姜深不好惹,想找事的也都熄了心思,其他人则是上前与他交好,或者自持身份的,想要拉拢他。不过后者在姜深这里碰了个软钉子。

    楚景看着身侧的青年,他发现与以前相比,姜深变得深沉了许多。

    如果说以前的姜深是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刀,那么现在的姜深则是光华内敛,但只要稍稍靠近,就能感到无形的震慑。

    他们三人说话间,已经到了教学间,楚景跟里面的学正问好。姜栖和姜深纷纷离去。

    楚景也是来了京城后,才知道真正的国子监不是那么好进的,进去之前还要先面试,样貌端正否,有无残疾,是否有真才实学,若是个草包,就会被丢去隔壁,那个只冠了名的学府。,,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