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33 章

作品:《穿回八十年代搞京剧

    回到化妆室, 爷爷、薛山和江云都在等着了。

    薛山见他们进来, 立刻说“我晚来了一步, 你们竟然就去见李老板了徒弟, 槐槐,李韵笙真人瞧着怎么样”

    “很随和。” 凌胜楼回答。

    “浓眉大眼,长得挺帅的。” 盛慕槐想着心事, 一不留神把真话说出来了。

    “你们这些女孩儿啊, 小小年纪就喜欢看脸了。要我说, 咱们胜楼和李老板年轻时候还有些挂相呢。” 薛山啧啧摇头, 又逗起小姑娘“那么着,槐槐,你觉得胜楼长得怎么样”

    盛慕槐尴尬地抠着指头, 凌胜楼开口“师父,别逗槐槐。”

    薛山放过了他们, 另起话头。

    “要说这个李韵笙啊, 确实是这个。” 薛山递出了个大拇指,“抗战胜利后咱们这些演戏的吃不起饭, 他和师弟还义演给我们筹过款呐。可惜我从来没有机会亲自谢过他。”

    他说着,语气里满是遗憾。

    “李老送给我们好几张戏票,说是国庆期间在省城有演出,欢迎我们去看, 说不定您老可以在后台见着他。” 盛慕槐把戏票递给薛山。

    薛山打眼一看“哟,战宛城,翠屏山, 老爷子宝刀不老啊。就不知道现在哪个旦角跟他合作。解放前他们义演就是演这个,戏班子里有看过他们义演的说啊,那邹氏和潘巧云眼睛一飞,小脚一翘,他魂都给勾没了,当天晚上就去”

    “老薛在孩子面前别那么荤素不忌的。” 见薛山越说越不像样子,盛春出声阻止。

    他又说“我这两天累了,想回家休息,这戏就不看了。你们可以留在这里,多看几出大师的戏也能开阔眼界。”

    “别呀老盛,这可是首都的京剧大师,多不容易才来咱们这一趟,我们一起去了说不定还能在后台跟他见上一面呢。” 薛山劝道。

    盛春指着太阳穴“真头疼。”

    “爷爷,我跟您一起回去。” 盛慕槐上前替爷爷揉额角,一边说,“这戏票那么多,咱们几个人也看不完,不如回去问问剧团里的人。正好是国庆节,说不定班主就让大家都来省城长见识了呢还有”

    盛慕槐看了凌胜楼一眼,他朝她点点头,她说“李前辈问我们想不想去首都戏校学戏。”

    “首都戏校” 薛山一愣“这可是全国最好的戏曲学校了,怹好像还是副校长吧”

    “嗯。” 盛慕槐点头,“但是我和大师兄都不打算现在去首都。”

    “什么李老亲口要你们去首都戏校上学,你们两个都不去” 于学鹏问。他是工文武老生的,李韵笙是他十分敬仰的前辈。

    “我在爷爷这儿的东西都没有学完,即使真要去首都求学,我也想再等等。” 盛慕槐低垂着眼帘说,“而且,我想多陪陪爷爷。”

    “可也是,你爷爷是座金山,总不能为了去首都把能学到手的技艺给丢了,你现在还小,过个一年半载再投考也来得及。那么胜楼,你呢”

    “凤山需要我。” 凌胜楼的态度和盛慕槐完全不一样,他是斩钉截铁的,压根就没想过离开“我不会去首都的。”

    于学鹏看着他,他想到了凌胜楼的脾气,他进凤山前发的誓,还有凤山奇缺文武丑的现状,终究沉默下去。

    盛慕槐从于学鹏的房间回到了自己家里。

    爷爷正坐在那把瘸脚椅上,微微扇动一把蒲扇,眼睛半闭着。

    听见她的脚步,爷爷睁开了眼。

    “和班主说清楚了”

    “嗯,说明白了。” 盛慕槐说。

    “我不会绑着你的,你也不必因为我而留下。李韵笙他是个好老师,如果看重你,会好好培养你的。”

    盛慕槐走到爷爷身边说“爷爷,如果有一天我去首都,你会跟着我去吗”

    盛春的手停顿半晌,笑着说“我年纪那么大了,还折腾什么。再说你是去上学的,怎么还带个老头子去你呀,要是真有一天去首都学戏,就好好精进技艺,一门心思放在戏上,放假也别老是回来。以前旧科班一年到头也就放三天假,为什么就怕学生把心都给放野了,学的技艺全忘光了。”

    “爷爷,那是别人,我回家也是在剧团里混,什么时候忘记过练功啊” 盛慕槐半蹲下去,把头靠在扶手上,用不大的声音说“即使我有一天离开了,槐下镇和凤山也永远是我的家。”

    盛春笑了“当然。” 他放下蒲扇说,“这样吧,我这里有三十出风格独特的老戏,你把它们都学会了,就去首都吧。”

    爷爷这是准备教授自己辛派特色戏了,盛慕槐恍然意识到。她原本以为自己会很兴奋的,但是并没有。

    她只是将头抬起来,握住爷爷的手,镇重地说“好。”

    “蓉蓉,你说要是大师兄和槐槐都去首都了,咱们两个在这得多无聊啊。” 王二麻和搬着小板凳在后院里和周青蓉一起写作业,可是国庆假还有那么多天,他根本写不进去,把笔一丢,半个身子靠在院墙上说。

    周青蓉放下笔,看向王二麻“你没有想过有一天也要离开吗”

    王二麻思考了一下“我也不知道,在凤山待着也挺好的,我们有那么一大帮子人呢。”

    周青蓉不说话了。

    王二麻看了她一眼,又说“他们都说首都有大汽车,有大马路,有很大很大的剧院,能赚很多很多的钱。所以我想,去首都应该也不错吧。”

    “我想去首都。” 周青蓉说。

    她看着很高很远的天空,对王二麻说“去首都戏校学戏,这是多好的机会啊。你知道吗,从小看着这天,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能长出翅膀飞走了就好了。我恨透了这个地方。”

    这是周青蓉第一次说出言辞这么激烈的话来,王二麻坐起来,诧异地看着她。

    周青蓉朝他笑了一下“眉毛哥,如果我真的能离开,你会陪我去吗”

    王二麻觉得心砰砰直跳,可是他想到自己家里原来那么困难,是班主给了钱将他带回凤山,这才让一家上下度过难关,又犹豫了。

    他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说什么。

    看王二麻这副模样,周青蓉明白了。她低下头拿起笔,将目光重新注视在作业上。

    没写多久,天色昏暗下来,房间里已经点亮了灯。周青蓉站起身,往院子里走去。

    “蓉蓉,你去哪里” 王二麻追在周青蓉的身后问。

    “我要去找梅姨。”

    “找干娘做什么”

    “和你有关系吗” 周青蓉忽然站住,回过身看王二麻。

    “这,是没什么关系,我就问问啊。” 王二麻说。

    “我不想告诉你。” 周青蓉说完继续往前走,她站在李雪梅的门外,咬了咬唇,敲响了房门。

    房间门打开,李雪梅看到是周青蓉有些惊讶,旋即笑着让她进去,房门又关上了。

    王二麻在门外呆站了一会,还是犹豫着走到了窗户边。

    他听到周青蓉在哭,灯影里,仿佛还看到周青蓉给李雪梅跪下了。

    王二麻吓了一跳,他跺了跺脚,飞快往盛慕槐的房间跑去。

    “到底怎么了” 盛慕槐在看书,被王二麻拉出来的时候还一头雾水。

    “蓉蓉在哭,还在给干娘下跪,槐槐你快去帮忙解劝解劝。” 王二麻的眉毛愁的更耷拉了。

    听到这个情况,盛慕槐也吓了一跳,可是来到门口,却见李雪梅搂着周青蓉的肩膀,带着她从房间里走出来了。

    周青蓉正在抹眼泪,一抬头看到他们,又别扭地转了过去。

    可李雪梅却朝盛慕槐招手,说“槐槐,你过来。”

    盛慕槐三两步跑到两人跟前,李雪梅说“这闺女心思忒重了,一点儿事自己把自己给愁的不行。你啊,带她回宿舍劝劝,二麻子帮我把你干爹给叫过来”

    盛慕槐拉着周青蓉回到她的宿舍,于笑兰不在,两人就坐在周青蓉的床沿上。

    盛慕槐捏捏周青蓉的手,说“青蓉,你怎么了,想跟我说说吗”

    周青蓉低着头,半晌才下定决心说“慕槐,我想去首都戏校,我已经和梅姨讲了。”

    盛慕槐沉默着想怎么回应。按理说,于班主出了30元将周青蓉带回凤山,让她在凤山学艺、演出,她是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的。

    周青蓉也在沉默里读懂了盛慕槐的态度,她急切地解释“慕槐你听我说,我已经答应梅姨了,如果我考上了,我每个寒暑假都会回来跟着凤山一起演戏,等我毕业以后,如果赚了钱,我也会把钱寄回来,报答班主和梅姨的。我不是坏人,我只是,只是” 她越说越急,最后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你别急呀,我懂了。” 盛慕槐摸摸她的肩膀,安抚她。

    周青蓉蒙着眼泪看她“慕槐,你真的懂吗”

    盛慕槐拉住她的手“青蓉,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想摆脱槐下镇,想去大城市,想过上好生活,这都不是错。可是我们还要等班主的答复,如果他同意让你试试,那当然谁都不会说任何闲话。”

    “你说班主他会同意吗”

    “我也不知道。但是青蓉你答应我,无论他同意还是不同意,你都不要起怨怼的心思。”

    “我当然不会。” 周青蓉急忙说,“没有你们,我还在村里被我娘和我弟打骂,我怎么会埋怨槐槐你放心,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你们的。”

    “傻姑娘,别这么轻易地说一辈子。” 盛慕槐挽了挽周青蓉的碎发。

    于学鹏最后还是答应让周青蓉去试一试了。凤山并不缺青衣,他也没和这孩子签卖身契,她如果执意要走,没人能挽留。

    李韵笙送给凤山六张演出票,于学鹏和薛山考虑了半天,带着盛慕槐、凌胜楼、王二麻和周青蓉四个孩子去了省城。

    李韵笙演的很好,宝刀未老。但战宛城里的邹氏和翠屏山的潘巧云,怎么看怎么没有辛老板演得好,盛慕槐想,这可能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吧。

    演出结束后,于学鹏和薛山带着几个孩子去后台感谢李韵笙。因为他们有李韵笙的名片和赠票,所以没受什么阻拦就见到了后台的他。

    李韵笙喜欢孩子,听凌胜楼和盛慕槐暂时不想离开戏班,有些遗憾,他说“你们年纪不大,还有时间,十五岁之前想来,我们都欢迎你们。”

    于学鹏赔笑说“李老,我们这戏班里还有一个孩子,学青衣的,她特别向往首都戏校,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能进校深造。”

    “哪个孩子” 李韵笙问。

    于学鹏把周青蓉推了出来。

    在凤山学习了一年京剧,周青蓉不再像原来那么干瘦,皮肤也变白了许多。她是清秀型的长相,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样子。

    “这个孩子长得倒还挺适合演青衣的,唱一段给我听听。” 李韵笙说。

    周青蓉定了定神,唱了盛春曾经指点过的女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段落。这段她刻意练过许多遍,又采用了盛春教导的发声方式,在登台的时候总能得着好。

    谁知道李韵笙听了这段,倒愣了一愣,过一会儿才说“很好。你这个年纪能唱出这个感觉得也不多。刚刚听了我的戏吧”

    周青蓉点头。

    “那你还记得翠屏山里潘巧云开头唱的南梆子吗潘巧云在房中自思自想。”

    周青蓉红着脸微微摇头。那个潘巧云是个荡妇,她看着她的言行都有些不好意思,怎么还记得怎么唱呢。

    李韵笙听了有些失望,但他没表现出来,只是说“正好首都戏校这两年扩大招生,十月会向社会大众再招收一批有基础的插班生。我给你一封推荐信,你到时候拿着信去戏校报考吧。”

    周青蓉点头,不敢相信竟然这么轻易就获得了推荐,眼睛里泛起了激动地泪花。

    正在这时候,又有人敲门,原来是省京剧团的团长带着肖红霜过来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