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
作品:《快穿之六七十年代知青》 现在粮食没有了, 她的宝贝儿子吃什么
苗桂英对于老太太和宁夏的怨念在心里升到了一定的程度。
如果不是有所顾忌,苗桂英都想上手抢了。
宁夏看着刘母拎回来的半袋粮食,稍微沉默了一下,一言难尽的对着系统问道系统,你别告诉我这半袋粮食, 够两个成年人吃三个月的。
真要是这样,那她来到的这的两天,岂不是吃掉了一家人半个月的粮食了
宿主, 你要知道现在正是三年灾害的时候, 你这俩天吃的粮食, 真的是一家人要吃半个月的量。系统的话语戳破了宁夏最后的一点庆幸。
宁夏无语, 她虽然一直听着三年灾害,也接收了原主的记忆, 感同身受是感同身受,但是原主以前, 自私的不得了。
别看现在是三年灾害, 但是她却在这三年里面一点都没有饿到过。
反倒是下面的三个孩子, 饥一顿饱一顿的。
到了晚饭时分,刘父刘母看着桌上的饭菜, 都有些心疼,但是又不好多说些什么。
只能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定, 在他们还能动的时候多给三个孙子攒点家底。
只不过他们这样的想法,在他们二儿媳接下来的话中给打消了。
只听宁夏说道“爸妈你们放心吃,不用担心家里面粮食不够。”
“家里面除了之前部队里给的补贴一千块之外, 我自己也打算写点稿子投出去。”
“不用担心家里面,钱和粮食不够,如果我的稿子被选上的话,那么我会要求他们帮我换成一些粮食寄过来的。”
“主要就是,我也忙起来,家里面三个孩子就没人照顾,所以希望爸妈能多照顾一点孩子。”
“地里面的活能不做就不做了,下地的话也要多注意身体,毕竟我还需要二老的帮忙。”
宁夏的这一番话说得诚恳极了,让刘父刘母心里又是熨贴,又是升起了一股豪情壮志。
他们绝对不会拖自家二儿媳后腿的,既然自家二媳妇不下地也有一份工资领,那么他们的三个孙子就不用担心了。
下地还是要下地的,即便分不到多少的粮食,但是好歹那也是一点口粮不是。
不管这边的其乐融融,老大家里则是有些沉闷。
老大媳妇对着自家男人说道“刘松,你家那个二弟妹还真的是有本事啊。”
“爸和妈都被那个女人给笼络过去了,明明手里有不少钱,还贪图我们家的这点粮食。”
“少了半袋粮食,狗蛋就只能和我们一样喝稀粥了。”说着,刘大嫂就有些心疼自家的宝贝儿子。
对宁夏和二老更是心里愤恨。
却不想想已经连续两年灾害,两位老人省下了多少口粮给他们这些小辈,自己却饿得跟皮包骨似的。
却不知有大嫂心里愤恨,刘松心里更是不好受。
他也是极为看重他们家这个唯一一个宝贝蛋。
所以对于自家媳妇从老两口嘴里面抠粮食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制止,挣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其发展,在他看来,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两位老人的以后养老还都要靠他,那么从两个人嘴里抠点粮食给他儿子吃那也是应该的。
现在呢不说他儿子的口粮没有了,而且他爸妈居然跟老二家的住在一起了。
那岂不是说属于他儿子的粮食,都跑到那三个崽子的嘴里了。
刘松心里也是有些不忿,然而不管怎样,现在事情都已经成为定局了。
偏偏自家媳妇还在他耳边倒来倒去,忍不住心里的火气说道“行了,行了,爸妈想老二家的住就住,谁让老二他死了,家里面只有一个妇道人家。”
“有本事你让爸妈回来啊”
“没本事就别在这瞎叨叨。”说完翻过身子理都不理刘大嫂。
刘大嫂被自家男人突然发火给吓了一跳,偏偏她又是那种以夫为天的人,如果不是仗着给自家男人生了一个儿子,刘大嫂也没有底气做她以前都不敢做的事情。
然而,被刘松说死了的刘峰,此时正在部队的医院养伤。
而之前医生判断他已经没救后,部队就把刘松写的最后一封信寄出去了,谁知道信寄出去了,人却醒来了。
此时的刘峰,已经醒来一个星期了,只不过碍于伤得太重,还不能下床,只能卧床休养。
心里却特别的着急,本来按照上辈子刘松确实已经死了,但是因为刘松和宁夏一样在死后都看到了他们一家在自己死后的惨相。
尤其是在他死后,看到他媳妇被冤枉的投河自尽后,心中的怨念滔天,以至于再一睁眼居然到了他被判定死亡的那一瞬间。
本来在他刚一睁眼,就想让战友打电话回家,告诉那个傻女人报平安来着,偏偏身体受伤太重,他最多只能睁着眼睛并不能说话。
在想着现在这个时间,那个傻女人还没有到投河自尽的日子,所以无奈之下只能安心的闭眼休息,努力养病。
好不容易等他能开口说话修养的差不多的时候。
又因为种种事情让他没有打电话回去,心下着急,打算等退伍的报告下来之后他就回去。
坚决的要让那个在他死后,所有人都欺负的傻女人不在死亡,以后的日子里都有他在
拄着拐杖坚决不在修养的刘峰,在战友们的送别下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而此时的宁夏对此还一无所知。
宁夏再到这边的第一天就考虑过了该怎么挣钱。
毕竟光有大娃他爸的死后补助是完全不够家里用来着。
要想过得好点,还是要有其它的挣钱方法,而投稿就是宁夏所想的最简单又符合实际的挣钱方法。
毕竟怎么说她现在的身份也是高中生,而且当初下乡的时候,父母为她多方考虑也是选择了离他们最近的下乡地点下乡。
如果不是遇到现在三年灾害,正当的时候,宁家不会每一次寄给宁夏的东西就那么一点点。
毕竟怎么说他们家就两个女儿,宁夏是最小的一个,如果不是为了宁春这个大姐有了一门好的对象。
宁夏也不会答应家里面的人她下乡。
还好她到年龄之后遇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刘峰嫁了。
刘峰在火车上想着宁夏的时候,宁夏则是想着她寄出去的稿子应该差不多到了。
要不是他们村旁不靠山,她也不打算另辟奇径的打算动笔头,早就第二天就上山打猎去了。
不过他们这边虽然没有山,但是却有一个湖。
水产很是丰富,不然的话他们这边早就饿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了。
本来按道理,他们离湖泊很近,即使干旱也可以有水来浇灌土地。
偏偏其他地方因为旱灾,死伤很严重,所以他们村里面种下来的粮食都几乎被征用走了,只留下了那么一点,刚好够不饿死的地步。
而且从湖里面捞出来的东西,大头还得交给公社运走,他们只能分一些零零散散小虾米来填饱肚子。
只不过今生宁夏可不打算在上山打猎来填饱肚子了。
主要系统背包里面的东西很多,再加上手里面的存款足够她不干活好好的培养三个孩子,长大之后给她养老了。
她这辈子只打算做个“闲”人。
清晨,宁夏起来做早饭,在和刘父刘母两人打过招呼后,简单的吃了一点就去镇上供销社准备买一些布和棉花回来,给三个娃一人做一件简单的棉袄。
至于刘父刘母的棉袄,宁夏得系统背包里面还有老人穿的,到时候就从背包里拿就行了。
总归别人对她手里的家底有多少一点都不清楚。
也幸好在之前,分家搬出来的时候,因为原主的坚持给家里盖了四间瓦房,外带的还用砖头给围了前后院。
后来经过小涛的事件过后宁夏就让刘父刘母和大娃把院子的上头撒上了一堆的碎玻璃渣。
要是哪个小偷不长眼的再来,首先得面对的就是,如何才能在不受伤的情况下爬过围墙进去。
而那些眼馋宁夏手里面钱财和美色的那些二流子和小偷,碍于村里面其他当晚所在的人夸大其词,成功的让这些人退缩了。
刘父刘母自打搬进二儿媳家里之后,生活水平直线提升,在吃好喝好的情况下才短短的半个月时间,既然都胖了和白了不少。
每天笑眯眯的带着他们的三个孙子,脸上也没有了像之前的愁苦之色。
三个孩子更是被宁夏在这十几天里面来了个大变样。
头发理了,衣服换了,吃好喝好,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又在宁夏的影响下,一举一动都和村里面那些泥孩子有了很明显的不同。
让那些本来还期待着宁夏男人死了之后,过的落魄的那些小媳妇惊讶不已。
其中刘大嫂就是属于最嫉妒那一个,凭啥之前宁夏的男人比她男人强,日子过得比她舒心了不知道多少倍就算了。
明明对方男人都没了,居然过的比她还要自在舒服,天天打扮的这么胡里花哨的,也不知道是打算勾引哪个男人
这个狐狸精
不管刘大嫂再怎么愤恨,宁夏都当不知道,只要不主动的找她麻烦,不惹到她,只是羡慕嫉妒恨而已宁夏一点都不在意。,,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