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4章

作品:《在七零锦鲤文当炮灰

    松梗大队最近不太平。

    刘老太拎着篮子,篮子里摆着鸡蛋,在外游荡了一圈,最终游荡到了妇联李主任家。

    李主任正在跟一个知青谈心“学习,学习是好事啊。但是劳动也很重要,你总不能为了学习就不劳动了,没有这样的道理,你完全可以劳动学习两不误啊”

    刘老太把头一伸“李主任忙着哪”

    李主任的声音戛然而止,转头看向她“刘老太,你过来有事”说着还端起来茶杯喝了一口茶润嗓子。

    刘老太把篮子转了两下“我琢磨着去省城呢。”

    “噗”

    李主任喷茶了。

    她难以置信地上下打量刘老太“你又要干什么”

    准确的说,她是想问刘老太又想折腾什么幺蛾子。

    刘老太把篮子搁桌子上轻轻拍了两下,把大白鸡蛋展示出来,朝李主任挤眉弄眼。

    “”

    李主任看了看旁边站在的知青同志,一瞬间神色颇为不自在。

    干什么哟,这不是还有外人在呢,刘老太就跟她搞这一套

    “别这样,刘老太你别这样。”李主任严肃地摆手,“我们新社会不兴这一套。你想做什么事,你直接讲,我肯定是按规矩办。”

    “不是,李主任,你什么意思啊”刘老太迷惑了,她瘪了瘪老嘴,“我琢磨着把这些鸡蛋送给我省城的大孙女吃呢,怎么就新社会不兴这一套啦”

    天老爷哟,新社会什么时候不让当奶奶的给孙女吃鸡蛋啦

    李主任“”

    人生最恨自作多情

    她旁边的知青捂着嘴背过身去别躲了,李主任知道对方在憋笑呢。

    对着刘老太浑浊又不懂的老眼神,李主任拉着脸,严厉地批评她“小麦在省城念书念得好好的,你就别想着去打扰她。以往你这个当奶的是怎么对待人家的,我们松梗没有人不知道。”

    刘老太急了“我我我”她都改了

    李主任不听她说,疾言厉色“不要现在因为恢复了高考,眼见小麦前程好起来了,你又想着过去倒贴。”

    刘老太“”

    不是,她愿意倒贴,她就喜欢倒贴怎么了

    她一个老骨头哪里能吃得下这么多鸡蛋,她情愿给小麦吃,不行吗

    还真不行,她还迷糊着呢,人已经被李主任三下五除二送出门了。

    “哎李主任,我”

    刘老太还要进去,门口伸出一只手,手上提着一只篮子。

    李主任把篮子往刘老太怀里一塞“拿着带走吧,仔细一点。”

    刘老太“哦。”

    她往篮子里一瞧,还真是惊险啊。李主任这动作大开大合的,鸡蛋硬是一个没坏,太好运了。

    好运

    刘老太又在想福宝了。

    她做梦都是福宝,姚静去县城到时候,刘老太总是让姚静带鸡蛋给福宝吃。鸡蛋是被带走了,但是到没到福宝嘴里刘老太是不知道的。

    省城一时半会儿是去不成的,要不就去县城吧。

    闲出屁来的刘老太开始酝酿大计划了。

    她砸吧着嘴回到家。

    姚静和刘三柱自然是不在家的,刘小军一个人坐着小院子里写作业。

    想着就要见到福宝了,刘老太心情大好,忍不住夸刘小军。

    “唉哟,孙子啊,你可真用功。你跟你那个大哥哥完全不一样,刘小勇没出息,你以后肯定有出息”

    这还拉踩起来了,一墙之隔的刘小勇揉了揉耳朵,歪了歪嘴,嫌弃地看着床上的亲爹。

    “我不想给爸擦身子。”

    刘小萍小声问他“你不擦,难道要我擦吗”

    她一个姑娘家的,家里有男的不用要她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刘小勇也知道这样理亏,他绞尽脑汁地想了想,突然把手一拍。

    “小萍,我有个好主意。”

    刘小萍放下笔,皱着眉“你不会要等妈回来,让妈擦吧”

    妈已经够辛苦的了,养着他们兄妹俩这对小拖油瓶,还养着刘大柱这个中风了的废物,他们不能再不知好歹让妈回来当牛做马了。

    刘小勇其实本来就是这么想的,但是被刘小萍说破之后,他就不好承认了。

    “没有,小萍,我们就不能不给爸擦身子吗”刘小勇发出肺腑之言。

    爸现在都不能说话了,爸懂个什么呀,脏就脏一点,他反正又不知道。

    刘小萍看着他,直突突的目光穿过刘海盯过来,盯得刘小勇浑身仿佛有蚂蚁在爬。

    “好吧好吧,我给他擦,我伺候爸。”刘小勇服气了。

    小萍都负责做法了,他理应承担起伺候亲爹洗身子的重任了,谁让他是当儿子的呢。

    刘小萍垂下目光继续写作业,刘小勇摔摔打打地去倒水拿毛巾。

    没有人注意到,床上刘大柱的手指冷不丁动了一下。

    一墙之隔的院子里。

    刘老太掐着嗓子夸刘小军,好话一串一串地说,说得刘小军都不高兴了。

    “奶,你能不能不要打扰我学习”

    “好好,不打扰,不打扰。我们老刘家的孙子,是要考大学的人哪。”刘老太从善如流。

    为了证明她的态度,她还颠颠地远离了刘小军两个步子。

    “我不想当老刘家的孙子,我就想当福宝的哥哥。”刘小军低声嘟囔。

    他妈说了,他只有好好学习这一条路了,不然福宝是不会认他当哥哥的。

    一唠这个,刘老太可不困了。

    她精神抖擞,想套刘小军的话“怎么了,小军啊,福宝不要你当哥哥了”

    刘小军立刻否认“才没有。”

    “我不信,你都多长时间没见到她了。”刘老太故意道。

    “我前几天偷偷见到她了,福宝还带了奶糖给我吃”刘小军忍不住说道。

    呵。

    果然。

    三房这四口子私下都见过多少回了,偏偏不带她这个当奶奶的。刘老太每次暗示姚静,姚静不是装听不懂,就是说办不到。

    刘老太心里恨的慌,面上只刺激刘小军“小军啊,你老师没教你小孩子不能扯谎吗,你怎么可能见到福宝呢,她都被带走了,她家里人不让她见我们的。”

    “奶,你真笨。”刘小军太懂了,“我们都是在福宝上学的地方见面的。”

    刘老太啧啧称奇“福宝在县城的小学念书啦”

    “对啊对啊,还是县城最好的小学,比小豆和小虎的家具厂小学好多了。”刘小军比划给她看,“我妈说了,那个学校一般小孩都去不了,我反正是去不了。”

    出息了啊,不愧是县长的外孙女。

    刘老太眼珠子一转,给刘小军冲了一杯红糖水端过来。

    “小军,你再跟奶奶说说,你们到了那个学校,怎么找福宝的罢。”

    这一年的第一场雪来的很早,寒假的时候,刘小麦就基本上缩在家里不出门了。

    她的桌子上、床上、凳子上,到处都是作业本和资料书。

    刘小豆和刘小虎都看傻了。

    刘小麦仰天长叹“惊喜吧,向往吧,我亲爱的大妹小弟,你们迟早也会有这一天的,只要你们愿意努力。”

    “那就不必了。”刘小虎谨慎发言。

    刘小豆从沉思中回神“大姐,人家也、不这样。”

    好像就她大姐的书,特别多

    这个确实。

    因为刘小麦的书不仅仅是她自己的,还有来自各位老师的倾情赞助。

    刘小麦又向来是来者不拒的类型。白送上门的资料不要多吃亏啊,她作为小刘家的一份子,天生不爱吃亏。

    于是她不但见识到了书山题海,连带着两个小的也长见识了。

    刘小豆鼓足干劲“我没考第一,因为我学的、太少”

    她又是第二,她总是第二。刘小豆本来还有点难过的,尤其是看到顾与正凑到她面前的那张脸时。

    但是现在不了,优秀如大姐还在苦学,她比不上大姐用功,怎么能期待和大姐并肩呢。

    刘小豆立志化悲痛为力量。

    刘小麦看了自家大妹一眼,感觉她的眼底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小火苗在燃烧着。

    刚想跟她交流两句呢,他们姐弟三个的房门被推开。

    “妈,你又不敲门。”刘小麦鼓着脸,“都说了,你要给我们当儿女的一点了,我们都越长越大了。”

    “你们都是我养的,你们要什么。”张秀红不以为意道。

    刘小麦默默按额头。

    又来了又来了,后世尚且说不通的问题,在这个年代似乎更加没办法沟通了。

    “你们这屋我平时都不爱来,都是书,我看到就头疼。”张秀红嫌弃道,“这不是有事嘛。”

    “妈,什么事啊”刘小麦问,“我爸又藏私房钱了”

    “呸”张秀红鬼祟地回头张望了两下,然后又转过来看刘小麦,“小麦,这种事情不能瞎说的,别又提醒你爸了。”

    外头,刘二柱正沉醉在收音机的歌声里,摇头晃脑的,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在学唱海市民谣呢。”张秀红悄悄道,“他以为他要去海市了,小麦,你到时候带他还是带我啊”

    刘小麦“我这八字还没一撇呢。”

    聪明的人都会画大饼,比如张老太,比如黄老师。

    他们小刘家偏偏吃这一套,为了大饼忙得团团转。

    张秀红踮着脚走到刘小麦屋里,嫌刘小麦那边书多,她坐到了刘小豆的下铺。

    “要过年了,你们想回家吗”她问。

    上铺的刘小虎张口就来“回什么家啊妈,我们不就在家里呢。”

    张秀红咋了一声。

    刘小豆拽她袖子“妈,我们回、哪个家”

    这话说的阔气,有点房产满天下的味儿了。

    刘小麦看她妈“回松梗过年吗”

    “不一定,我就是想到这件事了,过来问问你们。”张秀红犹豫不决,“回去一趟又要车费,一来一回的,小麦你的奖学金就要全花在这上面了。”

    哪有那么夸张,千金散尽还复来嘛。

    刘小麦心里乐观,但是看张秀红同志那副低气压的样子,她就问“妈,你是不想回去吗”

    “不回去又吃亏。”张秀红突然气压起来了,冲他们使眼色,“回不回松梗无所谓,主要是回老张家。你们外婆,年年给你们压岁钱,一年比一年给的多,我家三个人头呢,不回去就全没啦”

    一想到这种事情,张秀红简直是心如刀绞。

    “那就回去呗。”刘小麦说。

    “不行,不行,我还得好好考虑考虑。”张秀红思来想去,就是拿不定主意。

    她必须好好比较出入差,好好做个计划表。不疾不徐,从容不迫,有备无患

    刘小麦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

    “外婆今年六十岁了,我们现在隔这么远,以后说不定会越来越远。按照一年跟外婆见一下面算,这辈子顶多只能见三十来回了。”

    张秀红“”

    她突然站了起来,往屋外走。

    刘小麦“哎,妈,你干什么去啊”

    张秀红坚定地丢出两个字“买票。”

    买车票回乡过年

    人生处处有意外。

    这回乡的路上遇上了一次没油、一次爆胎,大客车在覆着雪的路上走得小心翼翼,总算在天黑之前赶到县城了。

    运输公司大门口,刘小麦一家刚下车,刘四柱跟碰瓷的一样精准扑上来了。

    “二哥二嫂,不好了,妈又出事了”刘四柱那一嗓子跟鬼嚎的一样。

    “怎么了怎么了,四柱你别吓人啊”刘二柱扶住一饮一啄的刘四柱,张秀红接过嘴问。

    他们两口子的大脑里面画面都一环扣着一环,刘老太究竟怎么了。

    是雪地里滑倒摔伤了是大冬天受凉冻出毛病了还是年纪大了单纯熬不住寒天

    结果听见刘四柱痛心疾首来了一句

    “妈上吊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