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第 105 章

作品:《大宋仁宗皇帝本纪

    赵受益低头看了看被李妃握住的手, 委婉地道“娘娘, 先松开一下, 朕有点疼。”

    李妃抓他抓得太用力了, 十根手指深深地嵌进肉里。赵受益大多数时候都在不见日光的室内伏案办公, 因此皮肤养得极白,此时被用力抓握, 皮肤上现出一排浅红的斑点。

    李妃仍不松手,只死死地盯着他“皇儿, 你要答应母后,替我杀了那奸妃”

    赵受益转头看向刘恩, 刘恩上前将李妃的双手掰开“娘娘, 镇静些。”

    李妃将他一推“走开本宫与皇帝说话,何时轮到你来插嘴”

    赵受益道“好了, 娘娘。你没有好心绪,何必迁怒他人。”

    李妃转头看着他,眼含热泪“皇儿”

    赵受益道“娘娘既然病了, 就且在凤宸宫休养吧。”

    他转身就走。

    李妃看起来是被刘娥给气坏了, 所以才口口声声地要让他杀了刘娥。

    刘娥的气人之处赵受益深有体会,但是她暂时还不能死。

    李妃在他身后大喊“皇儿回来”

    见他走得决绝,李妃勃然大怒, 抓起身后的枕头就凌空掷去“你这认贼做母的孽子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赵受益出了内室,问刘娥道“娘娘的病打算什么时候好”

    之前刘娥说打算上书为赵旭求封号, 这可真是说到赵受益的心坎里去了。

    赵旭是他属意的继承人, 奈何其身是女儿身, 在这个封建王朝,想要继位可真是难上加难。

    赵受益本就打算等赵旭再大一点的时候给她正式册封公主封号,昭示她与其他公主的不同。

    可是这个册封要怎么提出来,还是挺伤脑筋的。

    好端端的,皇帝为什么忽然要册封公主呢

    公主只是个两岁的孩子,既无任何功绩,也看不出品性如何。忽然要给她这个前无古人的恩宠,明面上说不过去。

    况且赵受益最近还在以身作则地力行节俭,命令宗室不得婚丧嫁娶,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国家财政增添负担。

    结果你皇帝却带头册封子女册封皇子也就算了,皇子是将来的皇储,对于国家而言意义重大。但公主总没这么重要的身份地位了吧

    你这么大张旗鼓地册封公主,空耗国家财政。这不就和之前自己倡导的节俭自相矛盾了吗

    皇帝金口玉言,口含天宪,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是不能改悔的。皇帝的出尔反尔不叫出尔反尔,叫朝令夕改,是要被御史台骂到怀疑人生的。

    这个时候,刘娥身为太后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

    皇帝虽然要立志节俭了,可是节俭到谁的头上也节俭不到太后的头上啊太后可是皇帝的母亲,皇帝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要供着太后锦衣玉食。这是做儿子的本分。

    所以哪怕现在国家财政吃紧,皇帝都减常膳了,太后也不用跟着节衣缩食。

    太后如果自己愿意发愿,也跟着皇帝一起裁减支出,这是太后贤德。太后要是不吭声,继续吃好喝好,这是人家应该的。

    哪怕再吹毛求疵的臣子,也不可能上书要求太后来给天下做这个爱惜民力的表率。

    要是搁太后依旧临朝摄政的那会儿,还有这个可能。毕竟权利与义务天然对等,太后那时候行使君权,是实质上的君主,那么为了天下苍生节省用度就是她的分内之事。

    但是现在嘛太后回后宫养病都养了好几场了,虽然偶尔也还上朝转一圈,但谁都知道这是皇帝请太后出场友情客串的剧目。太后已经失去了作为君主的权力,自然也就不用再承担身为君主的义务。

    所以,哪怕举国上下都在节约开销,太后发话说要册封皇子公主,那也没人能挑出错处来。

    太后年纪大了,皇帝又只有这么一双儿女。祖母疼爱孙辈,为孩子求个册封怎么了

    至于为什么要将公主与皇子一同册封人家是孪生的兄妹,总不能哥哥有了封号而妹妹没有吧

    双生子做什么都要在一起,正好也一起给他们册封了,不用费那二遍事。

    刘娥道“本宫的病究竟什么时候能好,不还是由皇帝说了算的么”

    赵受益算了算日子“那行,后天就是大朝会了。正好公主和皇子的生日也快要到了,母后这个时候为他们请封,也不算突兀。”

    刘娥点头“就依皇帝所言。”

    又按了按额角“本宫乏了,皇帝和皇后回去吧。”

    赵受益袖手道“还有一事劳烦母后。”

    他偏头示意内室中的李妃“里面的这位娘娘,劳烦母后照顾。”

    想了想,又道“母后不必多心,朕并无别的什么意思。只需母后约束她不要闹出事情来就好。”

    玩政治的人都喜欢脑补,尤其他现在是个皇帝,随口说的一句话都有人给他写一篇八百字的小论文来分析他的弦外之音。

    要是刘娥脑补了点别的什么意思,将李妃照顾得升天了,这可就不好了。

    而且刘娥也不是没有这个动机

    他只需要刘娥李妃活着住在凤宸宫里,不要给他闹事就好了。

    一应衣食住行都比照着刘娥的规格来,也算是圆了她的太后梦了。

    刘娥颔首“本宫省得。”

    赵受益道“那朕和皇后就告辞了。”

    他示意寇窈娘跟他一起走。

    寇窈娘向刘娥福了福身,跟在他身后走出了凤宸宫。

    皇帝的仪仗和皇后的仪仗拥挤在凤宸宫门外的道路上,挤挤挨挨,不分彼此。

    赵受益问寇窈娘“太后怎么忽然想起来要册封公主了”

    虽然刘娥的原话是册封皇子,连带着将公主也册封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里的重点是公主,而不是皇子。

    如果是因为刘娥想要讨好他的话

    赵受益抖了一抖,将这个令人恶寒的想法抛在脑后。

    刘娥活了六十年,几曾如这般讨好过什么人。

    就算当年宋真宗仍在时,也难得她如斯礼遇。

    必定是寇窈娘做了什么。

    他打量着面前的寇窈娘。

    此人略通神异之术,这他是知道的。

    难道是她给刘娥下了蛊

    寇窈娘道“官家无意让皇子继位,是也不是”

    赵受益笑道“这话从何说起。皇子是朕的儿子”

    寇窈娘打断他“官家对公主宠爱有加,难道只是因为偏疼女儿,没有什么别的意图吗”

    赵受益问她“你算出了什么”

    寇窈娘道“公主赵旭必将君临天下。”

    赵受益点点头“这是必然的。朕的公主,若是不当皇帝,实在可惜了。”

    666神君欸,不当皇帝这也太浪费了吧。

    尤其当她的哥哥是惨不忍睹的121的时候

    寇窈娘道“我对太后说,官家有意让公主继位。如果太后能帮官家和公主一把的话,应该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赵受益叹道“皇后有心了。”

    又问她“旦儿还好吗”

    赵旦就是他的长子,赵旭的孪生兄长。自从出生后,一直由寇窈娘负责养育。

    寇窈娘笑道“旦儿很好,现在已经能绕着寝宫跑跳,话也说得极利索了。”

    赵受益道“那就好。”

    赵旭的情况基本上也和赵旦差不多,现在已经能说会道的,每天在玉宸宫里追着雪球儿疯跑。

    他转身上了自己的步辇,往玉宸宫的方向而去。寇窈娘也上了皇后的车,向相反方向的皇后寝宫而去。

    回到玉宸宫的时候,天色已渐暗了,各处宫室都掌上了灯。

    赵受益指着正殿的房檐底下,疑惑道“人都聚在那里干什么呢”

    他不喜欢有太多人在面前伺候,玉宸宫里不算刘恩一共只有十二位常驻宫人,这还是加上专门照顾公主赵旭的奶娘和宫女之后的数字。

    对于皇帝和公主而言,这个数字简直少到令人惊异。

    此时这十二个人赵受益眯眼数了数,确实是十二个人,都聚在正殿的一处房檐下,抬头看天,指指点点。

    刘恩道“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两人走到人群后面,刘恩清了清嗓子“诸位,这是在做什么哪”

    宫人们认出了刘总管的声音,知道是皇帝回来了,忙都回身施礼。

    人群散开,穿了一身苎麻白衣的赵旭向赵受益奔来“爹爹”

    赵受益俯身接住她,将她抱了起来“带着人聚在这里做什么呀”

    赵旭扭身,伸手指着房檐上“雪球儿下不来啦”

    赵受益抬头,见确实有个白团子缩在房檐上,瑟瑟发抖。

    他一阵无语。

    果然又是这只猫。

    雪球是个胆小的猫儿,从小就不太爱向高处爬,偶尔为之,一般爬到柜子顶上 也就是极限了。

    偏巧赵旭喜欢追着雪球儿玩,一人一猫一追一逃,雪球儿不得已只能向高处攀爬。结果它又胆小,但凡怕到比柜子高的地方,就不敢自己下来了。

    有时候赵受益也很疑惑,为什么赵旭喜欢追猫,而猫又喜欢被赵旭追。

    没错,经赵受益观察发现,雪球儿其实是喜欢被赵旭追的。

    有时候赵旭正在做别的事情,没空去理雪球儿,雪球儿还要主动去撩她,直撩到她开始追自己开始。

    被赵旭追到之后,雪球儿还会特别自在地窝在她的怀里打呼噜。

    赵受益不能理解这一人一猫的相处模式,不过这大抵也是人家两个的个人爱好,他也不便打扰。只是每当雪球儿爬到了自己下不来的高处的时候,都得劳动刘恩将它取下来。

    刘恩也仰望着屋顶,道“哟,这回可吓得不轻。”

    玉宸宫虽宫室狭小,犹是先帝宠妃居所,殿宇颇高,雪球儿又爬到了正殿的屋顶,可不得被吓得三魂出窍才怪。

    刘恩脚尖点地,飞身跃上屋顶,将怂在瓦片间隙里的雪球拿了起来,拍拍毛上的灰,又跳下屋顶,将猫放进了赵旭的怀里。

    赵旭将雪球儿抱在怀里,小心地顺着它的毛“雪球儿,别怕,别怕,下来了,下来了。”

    她自己已经是个不轻不重的两岁儿童了,再加上好几斤的一只猫,赵受益双臂有些支撑不住,刘恩忙将赵旭和雪球儿都接到怀里。

    赵受益甩了甩略有些酸麻的手臂“走,进屋去说。”

    屋里早点上了照明的大蜡烛,亮如白昼。

    刘恩将赵旭放在一张小凳上,雪球仍又乖又怂地窝在赵旭的怀里。

    赵受益看着她笑“旭儿,有个好消息,你要不要听听”

    赵旭抬头“什么”

    赵受益道“你要被册封为秦国公主了。”

    赵旭没太听懂“什么是册封”

    赵受益耐心地向她解释“就是昭告天下,从此以后你就是秦国公主了。”

    赵旭不解“我就是公主呀”

    从她出生以来,身边的人一直公主公主地叫她。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做一个公主,也需要昭告全天下人。

    赵受益笑了“这个公主可是不一样的。”

    受了册封、有正式封号的公主,和宫人称呼普通皇女的所谓“公主”是不一样的。

    赵旭依然懵懵懂懂,赵受益道“算啦,你现在还不明白。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自己生来就注定成为什么样的人。

    赵受益心道,你注定成为九州四海唯一的主人。

    他想到了玉宸宫书房堆积如山的奏章。

    然后997 到死。

    他怜爱地注视着赵旭依旧浓密细软的头发。

    也不知这一头秀发到时候还能剩下多少。

    不过

    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似乎宋朝皇室没有谢顶基因,他已经殚精竭虑这么多年了,头发依旧乌黑浓密,长及脚踝,光可鉴人。

    宋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剪个寸头那是不可能的。他的头发天生就密,长到及腰的时候就已经颇沉了,何况如今都快一人高。束发戴冠的时候险些将他的脖子压断。

    好在它已经保持在这个长度半年多了,大概是不会再长长了。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么看来,赵旭如果遗传了他的基因,那么将来应该不会为脱发而烦恼。

    赵受益叹息一声,站起了身“你和雪球儿玩吧,爹去干活儿了。”

    赵旭抱着猫儿,乖巧地和爹爹说再见,浑然不知自己的亲爹给自己安排了怎样暗无天日的未来。

    得知了李妃尚在之后,八贤王果然就放弃了继续给皇帝进谏的打算。

    崇政殿里,赵受益向范仲淹身后望去,没看见八贤王熟悉的身影,大松了一口气。

    这祖宗终于回去了。

    他心情颇好。

    偏头看了一眼刘娥的珠帘。

    刘娥会意,扬声道“皇帝,本宫有话要问你。”

    赵受益忙站起身来,向珠帘行礼道“母后请问。”

    刘娥道“本宫问你,你身为一国之君,可知何为国本”

    赵受益道“朕知道。国之根本,首赖储君。储君当是国本。”

    刘娥又道“那你又知不知道,储君是什么人”

    赵受益道“储君是太子,是朕的儿子。”

    刘娥道“那皇帝有没有儿子呢”

    赵受益道“朕有一子,皇后寇氏所出。”

    刘娥道“皇帝既然有后,那为何储君依旧未定为何不将皇后寇氏所出之子立为储君”

    赵受益道“这那孩子如今才不到两岁,朕怕他受不住如此的厚福,恐怕”

    刘娥道“这是什么道理皇帝的儿子天生就要做储君,怎么还有受不住一说呢”

    赵受益苦笑道“娘娘,非是朕不想册封储君。朕又如何不明白,储君乃国之根本。只是如今”

    他对范仲淹道“范卿,你来告诉娘娘。册封一位储君,要耗费多少国帑”

    范仲淹出列道“回官家、回太后。册封储君,光是汴梁城里的花销就不下千万之数。更何况储君一定,四海同贺,各地进贺之礼又不下千万。册立储君,按例应该大赦天下。这又是一笔花费。如今国库吃紧,这”

    赵受益道“母后,不是朕不想早早地将储君定下来,朕心里也着急。实在当前不是操办立储的时候,等过上两年,咱们将眼下这个难关迈过去了,国库丰足了,再议立储之事不迟。”

    刘娥道“好罢既然这是范相所言,本宫也就姑且信了。只是皇帝,你说册封太子花费太大,国库支撑不起,那册封亲王的钱走有吧。皇后所出的长子,这是何等的尊贵,结果现在连个王爵都没有,也太过可怜了些。你总该给本宫这孙儿册封一个王爵。”

    赵受益忙道“应该的,应该的。过一段日子就是皇子的生辰了,朕一定为皇子择一个好封号。”

    刘娥点头“这倒还像话些。对了,”她似忽然想起了什么“不止要册封皇子,连公主也要一并册封了。”

    百官哗然。

    “这这哪有册封公主的先例呢”

    “对啊,从太祖一朝开始,就没有过这种事情啊”

    赵受益也为难道“母后,这是否有些”

    刘娥哼了一声“本宫不管。你说国帑吃紧,拿不出册封太子的钱来,要委屈本宫的孙儿暂时当个亲王。本宫依你。那你也得在别处将这些亏欠找补回来。皇后是个安分守己的性子,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不敢对你说,本宫就替皇后做这个主。皇子与公主是一胎双生的兄妹,你不将皇子封为太子,就得给他妹妹个恩典。这才算是公平。”

    赵受益又苦笑“母后,兹事体大,开不得玩笑啊”

    刘娥道“本宫可没和皇帝开玩笑。皇帝若还认本宫这个母亲,认皇后这个妻子,认皇子这个儿子,就依本宫说的做否则”

    赵受益忙道“母后这话从何说起儿子如何敢当儿子这就依着母后的意思,册封皇子和公主罢了”

    他对范仲淹道“范卿,今日请你为朕做个见证。等皇子与公主两周岁时,朕就封皇子为楚王,封公主为秦国公主。君无戏言”

    范仲淹道“臣记住了。”

    赵受益又回头对刘娥道“母后您看,这样可好”

    刘娥略一点头“勉勉强强,差强人意吧。既然为本宫的孙儿求来了封号,本宫就回了,皇帝继续和众位卿家议事吧。”

    赵受益道“恭送母后。”

    文武百官也跟着道“恭送太后。”

    将刘娥送回后宫之后,赵受益又站在刘娥的珠帘前,长叹一声“唉”

    装模作样地转过身来,跟文武百官道“众卿家中的父母,也这样溺爱孙辈吗”

    既然刘娥是打着给孙子求封的名号将这件事情提出来的,他自然也得配合着把戏演下去。

    众官员都纷纷附和,没有一个人再对册封公主之事提出任何异议。

    太后都连“你要是还认我这个母亲”的话都说出来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还反对册封公主的话,是想要皇帝不认母亲了吗

    赵受益眼看着戏唱得差不多了,收住话头,又开始商议其他正事。

    等一个多时辰后,该议的都差不多议完了,时间也差不多了,赵受益道“行了,众卿都回吧,有什么事情日后再说。”

    包拯出列“官家,臣有事要单独禀奏。”

    赵受益道“那你一会儿到政事堂找朕。”

    政事堂是他平时在宫里召集亲信重臣开小会的地方。

    包拯点头称是。

    赵受益出了崇政殿,先在偏殿里用了点饭,又去政事堂找包拯。

    包拯已经等在廊下,赵受益走到他身前,笑着问他“包卿,什么事情不能在崇政殿里说”

    包拯道“官家打算什么时候废黜刘后,应李妃娘娘还朝”

    赵受益道“如果是此事的话,那朕自有安排,卿家不必再提了。”

    包拯道“官家是否不打算为李妃娘娘洗刷冤情了”

    赵受益道“此事朕自有分寸。”

    他看出来了,包拯今天就是专门来给李妃找场子的毕竟好好的一个李妃进了宫,到现在宫里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反倒是刘娥又上朝了。

    他转身欲走,却被一股大力定在了原地。

    他惊愕地低头,却见包拯拽住他的袖子“官家请官家迎太后还朝”,,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