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第 98 章

作品:《大宋仁宗皇帝本纪

    李氏道“这”

    她毕竟也是官宦人家出身, 思索后道“范大人是昭文相,按品轶来看,应是”

    范仲淹道“从二品。”

    李氏道“那就暂时委屈娘娘,届时扮作范相的家眷,着二品服色。至于礼仪, 八贤王与狄王妃向来爱惜臣下,想必不会生受范相家眷的礼仪,娘娘做个样子, 囫囵过去就行了。等娘娘与狄王妃相认之后,就更加没有礼仪这一说了。”

    狄娘娘认出李妃之后,抱头痛哭都来不及。再说到时候李妃身为皇帝生母, 正经的太后, 自然没有再给狄王妃行礼的道理。

    李妃犹自痛哭不止,李氏温声劝慰, 李妃终于收声,悲戚地道“本宫本宫”

    她是当朝太后, 皇帝生母, 居然要穿着二品臣妇的服色,还要给王妃行礼

    李氏劝道“娘娘,不过就是一下子的事情, 忍一忍就过去了。”

    只要见到狄王妃, 就能让她帮忙证明李妃的身份。

    能和皇帝母子相认, 这会儿受的苦都不算什么。

    李妃闭了闭眼“只好如此了”

    她双手颤抖, 努力平复下激荡的心绪。

    李氏扶着李妃回了内室, 范仲淹对包拯道“希仁,有些话,本官不知当讲不当讲。”

    包拯道“范相但说无妨。”

    范仲淹道“李妃娘娘与官家相认之后,你待如何呢”

    包拯微愣“什么”

    范仲淹道“你将娘娘带回了汴梁,自然有自己的一番主张。或者不如这么说,你究竟想要此事如何收场呢”

    包拯斩钉截铁地道“自然是要官家认母,太后还朝,奸人伏诛。”

    范仲淹微叹“果然是如此。”

    他对包拯道“希仁,此事绝不易为。”

    包拯道“有何不易李妃娘娘就要与狄王妃相认,届时狄王妃自会为娘娘作证,官家认回了亲生母亲,自不会让仇人逍遥法外。”

    范仲淹道“你所说的仇人,是谁呢”

    包拯道“当然是将李妃娘娘陷害至如今这步田地、险些叫官家丧命的当朝太后。”

    范仲淹苦笑“如此,这可就难了。”

    包拯道“不难。只要官家得知真相,处置刘后不过是一念之间。”

    如今的刘后早已不是当年垂帘听政、手握大权的摄政太后了。皇帝想要处置她,只需一道圣旨。

    范仲淹轻声道“如果官家不想处置刘后呢”

    包拯诧异“为什么不想”

    刘后险些杀了官家,还害得官家母子分离十七年

    范仲淹心道,刘后名义上是皇帝的嫡母,皇帝怎么可能大张旗鼓地处置她若是真这么做了,等同于向全天下宣告皇帝不孝。

    而且皇帝还不能对这种行为做出解释。

    你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说你嫡母其实是个迫害先帝嫔妃子嗣的蛇蝎心肠的女人,你们皇室并不像标榜的那样尊尊亲亲,一派和睦,而是内斗不止,什么仁孝礼义都是装给全天下看的

    虽然这就是事实,但这种事实却绝不能暴露在全天下人的眼中。

    范仲淹道“孝字大过天,刘后对官家毕竟有养育之恩。纵然官家得知了真相,至多也就是让刘后自请去玉清宫参禅礼佛,不能再有更多的处罚了。”

    至于三尺白绫,一杯鸩酒

    皇帝或许可以选择赐死太后,但他们做臣子的,却绝不可以动这种念头。

    包拯皱眉“这”

    勉强道“虽然对李妃娘娘极不公正,但也算是一种安慰了。”

    范仲淹继续道“再说李妃娘娘。”

    他斟酌着字句道“希仁,并非我要泼你冷水。李妃娘娘,很可能,不能以太后的身份还朝。”

    包拯道“为何”

    范仲淹道“此事牵扯太广了。要让李太后还朝,就要将官家的身世公布出去,告诉全天下人,官家不是八贤王的亲子,而是当年先帝与李妃娘娘的儿子。”

    包拯道“事实就是如此。”

    范仲淹摇头“若是此事发生在其他的任何时候,都尚有一丝可能。但现在情况太特殊了。八贤王正在前朝进谏,官家烦不胜烦。这时候,你包御史忽然站出来,说官家不是八贤王的亲生儿子,你从民间寻回了诈死出宫的李妃,官家其实是先帝的皇子。你知道旁人会说什么吗”

    包拯道“我不惧人言。”

    范仲淹叹息“我当然知道你不畏人言,但是官家却不能不在乎这些。我是官家一手提拔上来的,咱们两个又走得近些,在旁人眼中,你就是官家近臣。你帮太后还朝,旁人可能不会说你什么,却一定会说这是官家为了摆脱八贤王所设的局,官家不满八贤王的进谏,于是连亲爹都不打算要了希仁,咱们做臣子的,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啊。”

    包拯道“难道官家要为了一些风言风语,弃自己的亲生母亲于不顾吗”

    范仲淹道“官家不会弃自己的亲生母亲于不顾。官家会与李妃娘娘相认,但可能不会将她封为太后。”

    包拯道“不做太后,那做什么呢”

    范仲淹道“端看官家的意思了。”

    他想,或许官家会将李妃认做乳母,封为郡国夫人吧。

    郡国夫人,虽不能与太后相比,但也是个不低的位份了。

    做为皇帝的乳母虽然不如皇帝的生母荣耀,但

    也只能如此了。

    包拯沉默良久,道“我明白了。但看官家到时候如何裁决吧。”

    范仲淹道“你明白就好。我知道你性子直,但在此事上,能变通些就变通些吧。”

    包拯道“下官省得。”

    范仲淹起身“话说完了,我也回去了。”

    对包拯道“我回去和拙荆商量商量该以什么名义去拜访狄王妃。就在日之间,一旦有了准信,就派人来告诉你。”

    包拯道“恭送范相。”

    范仲淹点了点头,又叹息一声。

    包拯回了内宅,展昭正站在房顶上眺望远方,见他来了,忙跳下来“大人今天那白玉堂踏碎了咱们府里这么多瓦片,咱们是不是该去找他师父赔些银钱”

    包拯勉强笑笑“夏老前辈也不宽裕,何必苦为难人家。”

    展昭道“他师父不宽裕,他亲哥哥可是富甲一方。要不然我修书一封,送去扬州知会他哥哥一声”

    包拯道“随你,只是我看那白少侠的脾气似乎大得很,你去找他哥哥告状,回头他恨上你了,天天都来找你晦气怎么办”

    展昭本想说来就来呗,难道爷还怕了他不成,看见包拯面色似乎不太好,于是问他“怎么了,范大人跟你说了什么”

    包拯摇头“没什么大不了的。”

    展昭耸耸肩“算了。我刚得了坛好酒,公孙不在,你要不要一起喝”

    包拯道“罢了,如今事情还没解决,还是不要喝酒误事。等送太后还了朝,将公孙接回来,咱们三个一醉方休。”

    展昭低声道“就是趁他不在才好喝酒,公孙要是在,咱们两个还能喝得过他”

    别看公孙策不声不响,似乎是个文文弱弱的读书人,其实酒量好得吓人,展昭跟他喝了几回酒,每次其他人都烂醉如泥了,公孙策仍然耳聪目明,清醒得很。

    展昭跟他喝酒的本意是想将他灌醉,回头好取笑他的醉态,结果自己反被灌醉了好几次。

    久而久之,他就不太敢和公孙策一起喝酒了。

    包拯道“你在这里保护娘娘吧,我去书房写点东西。”

    展昭问“写什么”

    包拯道“呈给官家的奏章。”

    第二天正午,赵受益趁着吃饭的空档接见了进宫告状的夏玉奇。

    反正是要在饭点见人,吃饭的时候也算是工作时间,赵受益就没再叫刘恩给自己弄什么饭团子,直接摆了一桌正常饭菜,和夏玉奇边吃边谈。

    他自己吃饭团子叫艰苦朴素,招待客人也叫人家跟着吃饭团子那就叫政治作秀了。

    虽然他这十年来也没少作秀,但夏玉奇是自己人,没必要在他面前也秀一场。

    宋时宫廷里好吃羊肉,皇帝的御膳也是一水儿的羊肉菜肴,什么羊肉汤烤羊肉炖羊肉蒸羊肉的,摆了满满的一桌子。

    君子讲究食不言,但赵受益不想当君子,他的时间宝贵得很,因此喝了几口汤,啃了半个面饼,就问夏玉奇“夏老前辈,此番进宫所为何事是研究有什么进展了吗”

    夏玉奇放下筷子,满腔悲愤地道“官家,晏校长简直欺人太甚”

    赵受益忙道“晏校长怎的了”

    夏玉奇道“我不过是问他要些平常东西,他却一再推诿,说什么学校没钱了,还要我去查他们的账本。不过是几斤柴草铁砂,能值多少钱”

    趁着他抱怨的功夫,赵受益又吃了几口菜,大致听明白了,夏玉奇管晏殊要几万斤铁砂柴草石炭,晏殊实在买不起了,因此闹到他这里来。

    他在心里算了算,几万斤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是一笔大数目了。但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几万斤铁砂柴草,他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他咽下一口羊肉“晏校长那边经费应该是有点紧张了,他们学校里几万张嘴,确实不好养活。这样吧,等你将手头的这个东西做完了,朕就给你成立一个研究院,和清北大学同级,直接去蒋平那里申领研究基金。这一次先从内帑里拨些银钱给你,”他转头问刘恩“咱们还剩多少钱了”

    刘恩道“没到吃不上饭的地步。”

    赵受益点头“从内帑拨给你一笔,不够再管刘恩要。”

    又嘱咐一句“钱不能省,需要什么就自己去采买。朕不是吝惜钱财的人,朕只希望夏老前辈能真正做出于国有用的东西”

    他不在乎夏玉奇究竟花了多少的研究基金,他只在乎夏玉奇究竟能不能做出他想要的东西。

    夏玉奇忙道“官家放心。最迟就在今年九月。”

    他压低声音“最迟就在今年九月,我改造的大船就能下水。不需要风帆,不需要纤夫,只要烧些石炭就能航行。逆风逆水,也不影响速度。”,,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