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年明月,几番照我(一)

作品:《[综武侠]从短命鬼到大佬的征程

    我让萧原扶他父亲坐下, 我坐在榻边, 给萧峰切脉。我道“你还记得小镜湖前应下的事情吗”

    萧峰眼底泛起细碎模糊的光,长长涩然一叹“我太高看自己,以为能轻易做到的, 偏偏就是最难的事情。”

    他又喃喃道“前辈, 我这辈子实在对不起阿朱我们当年去了塞外, 没过多久,我就结识了耶律洪基, 他封我南院大王, 我辞绝不受,但我还是受命驻守幽州,从那以后,我没让阿朱过过一天安宁的日子”

    他几言几语, 似已将自己生平说尽, 他一生做了太多传奇的事情, 回顾时, 却只想着和阿朱在一起的岁月。

    我安静听着, 手中一个白玉小瓶交给他, 萧峰笑了笑“我好不容易能走到这一步,前辈怎么能不成全我”

    我道“幽州城百姓需要你。”

    萧峰声音凄然“我实在已经累了,我已经这个年纪了,该做的做够了,这一辈子也算无愧于心。”他看向萧原,笑了笑“他是我儿子, 我死后,我身后的事情,就让他来继续做。”

    我叹道“世人多贪生,偏你有求死之志。我不只是为了救你,也是为了救幽州城,这乱世,你难道还没有看够吗”

    萧峰怅然而叹“我戎马半生,也没能换来天下太平哪怕一天大厦将倾,天下要乱,萧峰只是莽莽世界一粒尘埃,一道孤影,无力支撑了。”

    萧原低着头,无声而泣。

    萧峰年事已高,多年来征战无数,操劳艰苦,已是强弩之末,我虽有灵药,也挡不了他求死,半月后溘然长逝。

    幽州城内所有军民,附近武林人士纷纷前来奔丧,甚至连西夏,金国也派了使者来,红玉也来了,她与萧原密议后达成同盟,准备将幽州至妫州连成一线,合兵一处,奉萧原为主。

    前来吊唁的人马不绝,我甚至见到了多年不见的段誉。

    他早年娶了银川公主,后当上大理皇帝,不到三十岁就出家为僧。继位的是他唯一的儿子,银川公主颇有政治才能,多年来辅政贤明,大理国泰民安,强盛有加。

    我们站在幽州城墙上,猎猎寒风刺骨而过。段誉容颜未改,仿佛犹如初见时,月白锦衣,折扇玉带,文采风流的少年公子。

    段誉闭着眼,轻声叹道“我就知道,就算天下变了,沧海桑田,师父你总是不变的。”

    我道“也许我总有一天会厌倦的。”

    段誉摇头道“您并非厌世之人,不过清净守心,不欲为世事所动罢了。”

    我道“我若告诉你,我想为这天下做一些事情呢”

    段誉睁开眼睛,含着笑,道“您一直是个很好的人,我没什么意外的。只是您心已在世外,即使入世,也终究是要回来。”

    他幽幽道“师父,我想念天山了奇峰雪域,苍松红花,冰河裂石我已有数十年未归了。”

    他道“我想向您求一件事 。”

    我道“是什么”

    段誉笑了,轻声道“此生诸般业障,都转成空,我只愿将来若登极乐,不入皇族墓葬,只求天山一坟茔。”

    我还是带起了些伤感。

    我道“好。”

    段誉向我一拜“就此别过师父多珍重。”

    和段誉分手后,我继续在州内行医,萧原邀我住在府中,我将一些针对常见病症的医药方子和炼药方法详细著述成书,准备留给萧原和红玉,让他们推广。

    不久,宋使来了。

    我在楼阁之上,看着萧原带着诸将迎接圣旨,大意是赵家天子感谢萧氏父子多年驻守幽州,萧峰虽然是契丹人,但不为辽帝高官厚禄所动,对大宋忠心有加,弃暗投明,守险要之地,保一方百姓,皇帝体恤他们的艰难不易,特降大恩,追封萧峰为燕王。

    诸将听到一半时都面有愠色,有的甩袖就走,念圣旨的官员念到后面,手指都在发颤,忽然间被萧原一把夺过来。

    “弃暗投明,不计前嫌”萧原将圣旨掼在地下,怒道“辽帝封了我父亲三次南院大王,四次楚王,他都没受,你以为是为了什么契丹都灭国远遁了,他还守着这里,你以为他又是为了什么”

    宣旨的官员瑟瑟发抖,急步后退,萧原将他衣领子扯过来“我们守了幽州二十多年,你们一石粮草都没给过,偏这时候记得感谢早不封王晚不封王,偏等我父亲死了才封”

    那官员尖声道“萧世子此乃官家天恩浩荡,爱才心切,特旨招安,你们难道要做反贼”

    萧原冷笑道“招个鬼的安”

    他一拳就往那官员脸上打去,被身后的亲随拉住,官员捡起圣旨,连滚带爬逃出十几步远“我乃天子使者,你怎能如此无礼待我禀明”

    萧原道“我不是宋廷的官,他还管不到我”

    他横眉道“将他们丢出去”

    萧原手下的兵士都是与萧氏父子战场拼杀过的,有些本就是慕萧峰之名而来,极重义气,听闻此话,二话不说,小鸡一样拎起那文官,周边一群人山呼喝彩。

    萧原身后的诸将,有的支持,有的犹疑,红玉蹙眉,似是觉得不妥,正要开口,此时忽听一个声音朗声道“且慢。”

    声音是从不远处的围观宾客中传来的,人群回首望去,就见一个提着酒壶,白衣独臂的男子,他满身沧桑落拓,周身却气度不凡,声音沉着道“萧公子,请听我一言。”

    萧原看他一眼,道“阁下请说。”

    那男子道“萧公子要接这圣旨吗”

    萧原冷冷道“阁下要我接”

    男子再道“请问萧大王的遗愿是什么”

    萧原目中伤感,冷硬道“自然是守住幽州。”

    男子笑道“是了,既然要守住幽州,你就必须得接这圣旨,做这个燕王。”

    萧原定定地看着他,男子拱手一拜,道“我敬阁下父子大义,多年来为大宋抵御外敌。数十年来的艰险,萧公子和诸位将军深有体会。既非宋臣,又非辽臣,茕茕孑立,如孤松悬崖而立,幼鸟无巢难还。如今萧大王已去,金国怎能不趁虚而入宋廷一直想收复燕云,萧公子难道要做挡路之石如若萧公子拒旨,便是拒了和大宋联盟之机,幽州一座孤城,强兵压境之下,又能撑到几时”

    四下里寂静无声,人人都在听着那白衣男人的话,他恳切道“请萧公子为幽州计,大局为重,接了这圣旨。”

    众人一阵沉默,片刻后,有许多人不服气地反驳“宋廷多年来无情无义,凭什么要我们以德报怨”

    萧原静默,他是个聪明人,自然能想明白,他一步步走过去,从地上捡起那官员掉落的官帽,戴在他头上,平静地笑道“圣旨还没读完,继续吧。”

    他一锤定音,也不再有反对的人。那官员扶了帽子,抱着圣旨继续哆哆嗦嗦念,萧原和诸将静听,谁都不跪。等到圣旨念完,燕王之位果然传到了萧原头上,萧原淡淡道了一句谢恩,那白衣男子领头,当先拜见了燕王。

    萧原命手下拿了圣旨和袍服,走到那白衣男子身前,和颜悦色道“请问阁下是何人”

    白衣男子并不说话,轻轻一笑“我为令尊高义折服,特来为他送别,不必留什么姓名,告辞。”

    他干脆地转身就走,此时忽然有人道“他是戚少商咦,他怎么到这儿来了”

    那男子无奈地一声叹。

    戚少商

    我这一路来也听过不少势力的事迹,倒是记得这个名字。

    萧原命人安置了宋使,将那白衣男子请进来。那姓戚的话说的不错,没有名目,萧原若想继续夹在宋金之间,难免腹背受敌。

    我继续在屋中写书,萧原派了一些人跟我学习做药,过了不久就听红玉说,萧原觉得戚少商是个大才,正在力请他留下来。

    “这个人久在江湖,据说威望很高。”红玉一边帮我将药粉装进瓶子里一边道“听说他不仅是创立小雷门的元老,还是连云寨的寨主,只是他后来识人不清,惨遭背叛,一路流亡,断了条胳膊。幸亏遇到京中诸葛先生相助,才得到朝廷赦免,当上了捕头。”

    这经历也挺曲折的,我道“他既然是京中的捕头,公务在身,还跑这么远来

    红玉面露疑惑“难道他是来办案了”

    此时窗外有一个男声传来“我早已不是捕头了。”

    红玉回头,将窗户开大些,看到了窗外男子“戚大侠。”

    戚少商放下手中酒壶,也礼貌道“梁将军。”

    他接着又向屋中看来,坦然道“我做捕头时,顶替的是四大名捕中铁手的位置,他不久前回来了,我也无官一身轻,后来听说燕王的事,这样的人物,我这辈子若不见一见,会抱憾终生。”

    我没回头,我能感觉到戚少商的目光停在我脸上,他呼吸停滞了数秒,而后将目光缓缓移开。

    我是第二次见他了,萧原亲自给他安排住所时,他曾远远地见过我。

    他向我抱拳道“宫主。”

    我点头,算是回应,问道“你到幽州来,诸葛小花舍得放你走”

    戚少商道“宫主认识诸葛先生”

    我道“算是旧识。”

    戚少商也不多问,叹道“他不想我走得太远的,不过当年傅相千里劫杀都劫不住戚少商,他自然也拦不住的。”

    我道“他还好吗”

    戚少商道“我离京之时,诸葛先生身边四大名捕都在,他在京中一向得人心,得道者多助,他想来还是安好的。”

    我又想起一个人来“金风细雨楼呢”

    戚少商道“宫主也认识金风细雨楼的人”

    我没回答,戚少商继续道“金风细雨楼自从前几年招了两个大才王小石、白愁飞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向六分半堂施压,总堂主雷损死于苏梦枕之手,六分半堂遭受重创。”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苏梦枕也没得什么好,他在与雷损的相斗中中了毒,伤病复发,一直卧床休养,楼子里大权悉数被白愁飞揽去,三弟王小石行刺傅宗书逃亡出京,不过我离京时,他已回来了。”

    我道“王小石,白愁飞”

    戚少商道“白愁飞此人好高骛远,名利心太重,苏梦枕掌权时,支持朝内的主战派,他却相反,投靠了蔡京。至于王小石他是我的朋友。”他又叹道“王白二人,免不了同袍相残了。”

    正说着,萧原又派人来请戚少商,他向我告辞,转身走了。

    红玉看了一眼他的背影,道“师父,其实戚少商这人还有一个特点。”

    我随意道“什么特点”

    红玉撇嘴道“他滥情。”

    作者有话要说  原著里萧峰和耶律洪基结拜没做什么考虑,还是他江湖上交朋友那一套,后来也为了顾全兄弟义气被耶律洪基封了楚王。在其位谋其政,耶律屡屡催促他挥兵南下攻打宋朝,才有了后来的两难身死。

    这里有女主的提醒和阿朱,萧峰考虑得多了,没与耶律结拜,也明白封了楚王就要和大宋作对,所以他不受封。

    感谢在20200213 23:24:1520200214 21:30: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生热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碧玉妆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