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1章 世界编号:4

作品:《禁足高墙内[快穿]

    天底下的荒唐事很多,但分不清是人是鬼,也够稀奇的。

    大堂前哗然一片,百姓议论纷纷,几乎全都不信整个村子都把一个活生生的人认成了鬼。更多自诩见多识广的人猜测,这家人莫不是为了娶新妇谋害糟糠才发生了这种事

    “肃静”县官老爷一拍惊堂木,百姓瞬间安静,“胡刘氏,王氏溺水后由你做主,为何不见尸身便下葬”

    “那日老身得知媳妇溺水后,险些哭死过去,连夜叫人通知在外地的儿子。等了几日,媳妇也没有消息,村里人劝老身先备办衣衾棺槨。”老妇头发花白,言语还算有条理,几句话便说清了原来。将人认作鬼是真的,但那不过是慌乱下的以讹传讹,至于儿媳以为的新妇却不是新娶的,而且儿子年初就在府城纳的妾室。

    这事再离奇也不过是一桩家务。

    县官老爷道“既然是误会一场,将话说清便好,今日过后心中莫存怨怼。”

    青天大老爷已经发话,这案就有了定论,一切都只是误会。混迹公门的人哪有不识趣的,就连板着脸的衙役都好言好语的劝说。豆蔻年华的新妇红着脸走到王氏面前,行礼叫了一声姐姐。王氏低头回了声妹妹,红着眼睛便走到胡刘氏面前求婆婆宽恕。胡刘氏拉着两个儿媳的手,也抹着泪让她们日后好好相处。胡相公看到这幅场面感动得无以复加,跪地称颂大令仁慈爱民。

    如此阖家团团,正是百姓喜闻乐见的结局,围观的人们回味着今天这场案子的细节,心满意足的离开县衙。

    黄袍道士随着人流来到街上,路过铺子时买了些干粮带在身上,随口问道“为何下山”

    郑照道“也许是想帮一个朋友解惑,也许是自己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日暮洒在城墙上,骷髅还在努力的搬运自己的骨头。

    “你们倒是守规矩。”黄袍道士见此笑了,松手让郑照离开,“守规矩就好,贫道告辞了,有缘再会。”

    县衙后院,换了常服的县令老爷摆手让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坐下。

    “令兄的事情已经解决了,秋闱将近,你这些日就在县学好生读书吧,不要为俗物烦恼。”

    书生道“这次的事多谢县尊照顾,晚生不胜感激。”

    县令道“闲话多莫说,今年本县赴秋闱的学子不多,教谕曾多次与我谈过,他很看中你,安心读书便好。”

    胡书生感激不尽,立誓保证用功读书,给县里争一个好成绩。县官又问了些情况,颇有嘘寒问好的架势。书生一一答了,便识趣的起身告辞。县官挪动了下身体,只让边上的长随送客。

    日落西山,天色渐暝,庭院连廊回折,胡书生回望中堂,只见官署森然,不禁心生感慨,回去更要努力读书。

    正此时,一个什么东西砸到他身上,滚落在地。

    胡书生摇弯腰捡起地上的东西,见是一个用绣帕包着的香囊,他忽然心生感应,抬起头正见门子房窗口里站着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公子,指甲残留着红色豆蔻。

    “孙姑娘,你这样与礼不合。”胡书生紧张的说道。

    “又不是送你的。”孙姑娘毫不在意,“我知道你要去秦府,这香囊你交给元封,不许拆开看。”

    “偷看岂是君子所为”胡书生闻言皱起眉头,似乎很在意这句话。

    孙姑娘巧笑道“那你收好了,别被人发现,也别弄丢了,要是出事了唯你是问。”说完潇洒的关上了门子房的窗户。

    胡书生目瞪口呆的看着,半晌回过神来,连忙香囊藏到袖子里,大步离开官衙往东边走去。

    太平县富户颇多,但市井闲人无聊排名次,第一总是土地连阡陌的秦家。

    胡书生揣着个烫手的山芋,马不停蹄地跑到秦家,见到好友马上把香囊塞了过去,松了口气说道“孙姑娘给你的,你收好,里面好像有东西,别叫人看见。”

    秦元封拿到香囊笑了笑,一直用手摸着,却没有着急拆,只对好友说道“慎远辛苦了,你是我们头号恩人,待好事成了,我们一起给你行大礼。”

    胡慎远一听连忙摆手,说道“不用你们行礼,只用让我不帮你们传递信物,我就给你们行礼了。”

    秦元封叹了口气,说道“我们也想啊,就不说托过的人了,光是家父就请过孙师爷好几次,但他老顽固了,就是不肯松口风。每次说辞都差不多,他只是跟县尊来赴任,留不了几年,至于女儿嫁在老家才放心。”

    胡慎远道“孙师爷不想孙姑娘嫁到外县也在情理之中,慎远兄秋闱准备得如何若是得中了,孙师爷没准会有改变。”

    “我可比不上你这个读书种子,多半是不成的。”秦元封摇摇头,没有什么信心的样子,然后他抬起头看向胡慎远,“倒是你得发奋了,舍妹早等着过门呢,若是中了,嫁过去都多一份风光。”

    胡慎远听到这个,多少有些坐立不安,“元封兄莫要说了,我这就回去读书,定不负伯父这般看重”

    秦元封看他这样不禁哑然失笑,但也不好劝说,只能送至门口,吩咐候着的门子“天黑了,你们送小胡相公回县学。”

    夜幕四合,家门闭户,一驾马车沿着城墙向西而去。

    郑照等到碌碌车轮声消失在远处,才从灯火黯淡处现身,走到城墙边,看着白骨一点点把自己挖出来。

    白骨坐在地上数了半天,颇为沉痛的说道“我感觉我的肋骨丢了一根。”

    郑照道“你先拼下看看。”

    “会很难看的。”白骨嘟囔着拿起骨头,一根根拼成骷髅,扭头左看右看,惊奇的发现,“咦,肋骨竟然没少。”

    郑照道“我以为你会感觉到自己的骨头所处的位置。”

    骷髅左右晃动自己的头骨,“骨头太多有点乱,而且离远了我就找不到。”

    郑照幻化出一盏灯,提灯走到前方,“先把衣服穿好,趁着天色还没太晚,应该能找到个寓所住下。”

    骷髅边穿衣服边抱怨道“我就说把棺材带着,破是破了点,至少不用露宿街头。”

    月上城门,一高一矮走在路上,寂寥中透着些诡异。

    郑照突然停下脚步,“这附近有妖气。”

    骷髅一下子撞到他身上,吃力的站稳后才抬起头,十分迷茫的问道“你身上的吗”

    郑照听到这话,手中的提灯灭又明。他回头看向骷髅,语气平淡的问道“你觉得我分不出来吗”

    “我我我就是怕太乱你弄混了。”骷髅磕磕巴巴的说道。

    郑照从骷髅身上移开目光,看着地上青灯照出的乱影,“我闻到了一股细香。”

    还有一些畏惧他隐下了后半句。

    骷髅站在原地左看右看,伸长了颈椎骨,半晌后疑惑的说道“为啥我闻不到,难道是因为我没有鼻子”

    郑照看着手中的灯,明灭不定,但这次不是因为他。

    忽然间,那细微香味极为强势的扑鼻而来,似乎要从鼻子钻进喉咙里去,浓郁到呛人的地步。

    “咳”郑照忍不住咳嗽了一声,耳边正听到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窸窣声响,像是什么庞然大物压过了枯枝碎石。就在这声响过,一个阴冷湿滑的东西滑过了他的耳际,向颈间伸去。他没有看到却清醒的知道,这是蛇信,而那暧昧的声音就在咫尺,“太平县这么小的地方竟然还有两个妖怪。”

    郑照垂目看下去,遍布暗斑的蛇身已经紧紧地缠住了他,细鳞泛着冷光,而那尾巴尖一下便拍散了白骨。

    爬起来,拍散,爬起来,拍散。

    轻而易举且毫不费力。

    昨天这城里并没有妖气,甚至今天傍晚和黄袍道士走到城门时,他也没有感到任何妖气。这大概意味着,她是晚上才过来的。

    郑照道“太平县虽然不大,却不仅有我们两个,还有一座城隍庙。”

    “城隍庙是凡人的庙,哪里会管妖的事,奴家又不曾伤人。”蛇妖用舌尖钻进他的耳中,轻轻舔舐着说道,“不如让奴家来尝尝你是什么玩意,补不补身子”

    郑照闻言放弃了抵抗,平淡的说道“可能不补。”

    蛇妖用舌尖又舔了一下,感觉到的瞬间就变了脸色。她愤怒的盯着郑照,把目光移到了尾巴下的一摊白骨身上,气得直接化成人身。天啊,这个东西一个连牙缝都不够塞,一个只有骨头没有肉。

    朦胧月色中,身穿褐色皮甲的女子四肢紧紧纠缠在一个提灯男子身上。

    郑照道“可以松开了吗”

    蛇妖一听眉开眼笑,吐了下信子就松开四肢,无声的落到地上。她看到面前的郑照,饶有兴趣的打量了片刻,妖异的眸子闪过一丝兴奋,“这样看起来,你好像顺眼了许多。”

    她伸出手掌,轻轻一握便将骷髅抓到了掌心,手指捏着头盖骨,“你跟奴家走,帮奴家做件事,做成了有你的好处。如果做不成奴家也不嫌肉小。”,,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