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4章 他们凭什么可以善终

作品:《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金子不罕见,哪位大佬手里没点大黄鱼压箱底呀,可这么多金子堆成了山,真不是一般人能见到的。

    在看到金子的一刹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然后一个个脸涨得通红,都开始喘起了粗气。

    三家社团的龙头最先反应了过来,他们一个个哈哈大笑,准备开始就地分赃。

    可还没等他们说话,突然之间,仓库里的灯光齐刷刷的熄灭了。

    就在灯光熄灭的一刹那,仓库里面响起了一阵阵的惨叫声,那是孙志伟在切断电源线路后,正在使用空间切割对仓库里的人进行精准打击。

    空间切割这种无敌的大杀器,用在这里真是大材小用。

    原本孙志伟可以直接用空间,将所有人一把都收走的。

    只是他今天布下的这个死局,可不仅仅只为了对付进入仓库的这么点人的。

    他要在不暴露空间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击杀更多的。三大社团的精英力量和管理层。

    这个计划的成型不过几个小时,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他前世的一些记忆。

    在他的记忆中,这帮所谓的社团大佬,在祸害了港岛几十年后,其中大部分居然都安然过了九十七。

    并且他们一个个都带着大量的黑钱安享晚年去了,这就很让人气不过。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他在用空间刀一刀一刀的砍下来,但却暂时没有杀死他们其中任何一个。

    只是对他们大部分人的腿脚下手,让他们跑不出去,同时发出惨叫声,吸引手下们冲进漆黑的仓库进行救援。

    其目的不言自明,他要让外面更多的精英社团小弟们自投罗网。

    仓库里面第一批进来的,可都是各个社团的大佬和核心管理层,外面能被他们带过来的小弟们,自然是最忠诚的一批人。

    他们听在到里面大佬们的惨叫和呼救声时,那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冲进去救驾。

    只是,惨叫声接连不断,但冲进去救驾的忠心小弟们,却没有一个人能将里面的大佬们救出来的。

    那漆黑的仓库大门看似宽敞,却仿佛是一个无底的深渊,吞噬着所有冲进去的打手们。

    10分钟后,仓库里已经冲进去上千人,但那么多人就如同掉进了黑洞,连个水花都没有溅起来。

    他们很多人手里都是拿着喷子的,但却没有任何人听到一声喷子的轰鸣声,这简直太令人惊悚了。

    最后,仓库外面三家加在一起还剩下的不到百人,再也没有一个敢再冲进去了。

    他们惶惶不安的冲仓库里面,大声呼喊着自家老大的字号,可却没人能听到任何一声回应,甚至连刚才连绵不绝的惨叫声都听不到了。

    这也是孙志伟看到,仓库再也吸引不到人进来了,才将受伤人的全都处理掉了的原因。

    将这批人全都收拾了之后,港岛的夜晚应该会干净不少。

    如果那帮子鬼佬不傻,应该会派出足够的力量快速收拾残局,稳固孙志伟清扫的成果。

    至于完全消灭所有的社团,现在其实并不可能。

    如果在几十年后回头来看港岛社团的兴衰史,自然就能分辨出来,这其实是一部港岛社会的“治理剖析史”。

    九十七以前,由于殖民时期的漏洞和官员的腐败,社团才得以存活;

    等到九十七年后港岛回来之后,头一件事就是清理社团的渣滓们。

    依靠国家的主权完整、法律的严格执行以及治理的有效推进,才把那些社团人物彻底扫除干净。

    当然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了社团,只要有人贪心,就可能有人搞事。

    只是新时代有了国家撑腰,法律也更健全,要想再出现像过去那样的大规模社团,基本不可能了。

    根据后来的统计数据,从九十七年开始到世纪之交,短短的三年时间,就查获了1.8万名社团人员,冻结的资产超过50亿港纸,平均每天都有十几个人被抓。

    与此同时,ICAC也查处了12个总警司级别的鬼佬官员,以及更多的中高级别的警务人员。

    到了新世纪之后,港岛有名的社团大部分都树倒猢狲散,大佬们的结局也各有不同,他们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有见识的,他们早早的就开始转变社团的经营方向,最后成功洗白转型,后来也就是上流人物。

    恰逢七八十年代港岛自身的经济开始转型,统的制造业逐渐外迁,金融、地产、影视、零售等产业勃兴。

    这时候港岛开始以世界金融中心自居,新贵崛起、秩序重建。

    街头的打打杀杀挣不到钱,对大佬们来说已经没有了意义,社团的街头空间慢慢萎缩。

    然而黄金遍地都是,手里的开山刀变作了公文包。

    那些见机的早的社团大佬开始转行做起了生意,或以服务的方式渗透进各行各业,比如演艺行业。

    他们或是开影视公司,或是做地产盖房子,或是做餐饮,或是做金融,大部分都混的风生水起。

    后世大量耳熟能详的港片都是这些人出品的。

    比如:《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绝代双骄》、《唐伯虎点秋香》、《黄飞鸿》、《九品芝麻官》、《国产凌凌漆》、《五亿探长》等等。

    类似的人还有14K早年的双花红棍“陈H敏”,他在结束社团生涯后,打拳击、做演员、拍电影依旧是个风云人物。

    因为有社团的背景,他不仅在演艺界混的风生水起,后来做起了红酒生意,依旧生意兴隆。

    社团大佬们除了成功洗白上岸的,第二种情况是离开港岛,隐姓埋名逃往国外的。

    这些人的消息后来很少传出来,但因为有钱,据说过的都还不错,只要不被人盯上,其中大部分都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