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34章 做点什么

作品:《带娃回村后成了大力士

    毕竟几个月都不曾进过一个客人,那确实是惨不忍睹。

    想到自家偶尔还有几个熟客光顾,心情顿时轻松不少。

    李青峰则是想到了整个底层的现状。

    如果中层人士都喊难了,那底层的老百姓得难到什么程度?

    因为他在绿水村,绿水村全部村民都沾了他的光,所以日子非但没有陷入困境,反而越过越好。

    周边其他村子虽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但也或多或少的沾了一些他的光。

    如此一来,他能接触到具有代表性的底层老百姓的机会自然会随着附近村子越过越好而越来越少。

    现在听旁人说起,才意识到自己所认为的底层跟他们认为的底层并不在一个层面。

    以前他觉得绿水村白木村蓝家村这些村子就是底层了。

    却忘了,这些村子都在自己的带领下越过越好,早已比真正底层的村子好过很多很多。

    即便是蓝家村那样一个曾经落魄到极致的村子,如今也有着极大的底气。

    就算他们暂时收益不如何,可那漫山遍野的石头花,以及他这个蓝家村的外孙就是他们的强大底气。

    他们或许在物质上仍旧抠搜节约,但他们并不迷茫,也不无措。

    他们知道,蓝家村的外孙不会骗他们。

    他们也知道,等石头花果子一收获,家里就会立马添入一笔大的进项。

    他们不仅有底气,更是有希望。

    反之,其他底层老百姓的日子相对而言就难上许多了。

    很多人都处于一种迷茫又困顿的状态。

    他们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稳定。

    只能吃饱一顿算一顿,至于将来如何,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期望。

    这一刻,李青峰心中产生了一个想法:做点什么!

    等老板娘把棉被都搬下来后,李青峰又在杂货铺里选了不少东西。

    原本他只计划要买棉被,但想着自己手里攒了那么多钱,是该好好消费,于是就又挑选了不少日常用品。

    比如康康爷爷舍不得买的不锈钢碗跟水杯,还有纯铁无涂层的锅具等等。

    这一通买买买,直接去了近万元。

    老板娘一边算账一边乐得眉开眼笑,直说李青峰不仅人长得帅,还有钱,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李青峰说:“既然这样,那您抹个零头。”

    “抹,肯定抹!”

    杂货铺的利润在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李青峰一次性买了这么多东西,老板娘怎么也能赚个一千多。

    老板娘大手一挥,说零头八十元不用给了。

    李青峰没跟她客气,给了钱,把东西搬到车上后就驱车前往康康家。

    三人刚下车,就受到了康康一家人的热烈欢迎。

    康康爷爷快步上前拉住李青峰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李师傅,您可算来了!”

    “我一直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您早点来呢。”

    李青峰知道老人家真正盼望的东西是什么,就道:“您放心好了,药丸我带来了。”

    听到这话,一家人恨不能原地蹦跶两圈。

    康康爸爸更是浑身一震,只觉得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汇入了心口,让他连日来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他道:“别在门口站着了,先进去,先进去。”

    一行人往里走去,率先看到的是干燥的院落。

    虽然院子依旧是泥土院子,但原本的泥泞已经被大量花生米大小的沙子所掩盖。

    李青峰有些意外:“怎么这么多沙子?”

    康康爷爷乐呵呵的解释:“我们不是自己动手盖房子嘛,就顺便去河里捞了一些沙子回来。”

    “盖房子拌水泥要用细沙,这些粗沙是从河沙里过滤出来的。”

    包渊闻言直夸康康爷爷能干。

    李青峰则是夸起了围墙。

    上次来的时候,这院子是没有围墙的。

    现在已经有低矮的围墙将整个院子连同房子一起围拢起来。

    围墙虽然不高,但那足以证明这一家人的改变。

    康康爷爷仍旧是乐呵呵的,脸上带着几分自豪:

    “这围墙还没完全起好呢,材料不够多,就先起了半米。”

    “等往后日子好过一些了,再加高半米,凑到一米高。”

    李青峰道:“这样也很不错了,总好过没有不是?”

    “至少有了围墙,那就等于是有了自己的地方。”

    “孩子在院子里玩的时候,也安全很多。”

    康康爷爷连连说是。

    再往里走,一行人到了屋前。

    此时的屋子跟之前已经大不相同。

    原先的屋子就是三个小间。

    现在的屋子从原先的三小间变成了五小间。

    在客厅左侧的卧室下首,两间崭新的连体小间接着原有的墙壁延伸到了院子里。

    李青峰忍不住好奇走到门口往里探头。

    只见这两个小间的面积不是很大,每间约莫只有十几平米左右。

    但是,里头却清理得空旷整洁,连地面都铺上了水泥。

    这倒是让他颇为意外:“你们还给地板铺了水泥呢。”

    康康爷爷挺着胸膛过来,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是啊,我们听了您的建议,也觉得一直让康康住客厅不妥。”

    “干脆就多盖两间屋子,到时候康康住一间,我跟我老伴住一间。”

    “老四老五还小,暂时跟我们挤挤。”

    “反正屋子都盖起来了,也不差地板这几包水泥。”

    李青峰赞赏道:“是这样没错,有了水泥地板,整个屋子都会整洁很多,也不会那么潮湿。”

    “不管是对小孩身体,还是对大人而言,都更好。”

    虽然他知道康康爷爷等人会按照他的建议加盖屋子,但他是着实没想到这一家人能把房子盖得这么好。

    虽说这样的自建小屋跟那些专业建筑队盖起来的钢筋大楼差距颇大,可这显然已经是这家人能做到的极限。

    屋子底部是用石头做的墙基,约莫半米高,之后就是用老旧的黄泥砖垒墙。

    原先他提建议的时候,是说用山里的黄泥当泥浆。

    但这一家人却用上了水泥浆。

    屋顶也盖上了水泥瓦。

    这样盖出来的房子显然更为结实,只要妥善维护,用个十几二十年都不是问题。

    李青峰忍不住又夸赞了一番。

    康康爷爷笑得见牙不见眼:“我们家里早掏空了,还是多亏了我几个兄弟。”

    “他们得知我家要多盖两间屋子,又是借钱又是出力的。”

    “不然我们也没这么快将屋子盖起来,更没钱买这些水泥跟水泥瓦。”

    李青峰颇为感触:“你们家这样的条件,他们还愿意出钱出力,可见他们都是很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