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6章 难道,朕要输给那逆子了?【求月票

作品:《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李承乾会杀李恪??!

    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担忧,瞬间瞪大眼睛,既震惊又彷徨,甚至心中还有一点窃喜。

    不过,一向理智的他,自然不希望李承乾这样做。

    因为杀兄弑弟的罪名太大,哪怕李世民曾经也做过这样的事,依旧不能肆意妄为。

    甚至,李世民之所以这么能忍耐,有一半的‘功劳’,都是因为他杀兄弑弟过。

    毕竟这个社会的道德层面摆在那里,即使贵为皇帝,也依旧被其束缚。

    更何况,李承乾还不是皇帝,只是太子。

    如果他真的做了杀兄弑弟这样的恶事,哪怕他占理,太子之位估计是保不住了。

    而长孙无忌,自然不希望李承乾失去太子之位。

    却见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斟酌着道:“陛下何出此言?太子虽然霸道,但也有仁孝的一面,岂会做出这样有悖人伦的事来?莫非陛下是被奸人蛊惑了?”

    他并没有直接批判李二胡思乱想,而是巧妙的借他人蛊惑来给李二台阶下。

    但李二对此毫不领情,又摇头道:“朕现在是越来越看不懂承乾了,朕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

    “正所谓,多思多烦忧,少思人通透,我觉得陛下还是不要想太多。太子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来?”

    长孙无忌笑着宽慰道:“陛下还是多思量前线的战事,别损伤了士气,毕竟.”

    话到这里,他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道:“这可是您.不容有失的重要功绩啊!”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抬头看向长孙无忌。

    却听长孙无忌接着道:“陛下您只要携不世之功,班师回朝,还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这个.”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瞬间念头通达。

    是啊!

    李承乾他就算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杀兄弑弟!

    如果李恪真做了什么错事,被李承乾抓住了把柄,那么他也只能交给朝廷处理!

    而最终的决断权,依旧在自己这边,只要自己不回去,谁也不敢乱动!

    想到这里,李世民眼神逐渐清明,脸上也不自觉地刮起了笑意:“还是无忌知我心!”

    “那么陛下.”

    “来人!传朕旨意,立刻召集诸将,过来商议军事!另外,派人去长安传旨,让蜀王李恪尽快回蜀地,为朕凑集粮草,不得有误!”

    “另外,再传旨太子,让他解决完长安疫情,尽快回到军中,朝中一切大事,悉数交由内阁商议处理!朕会尽快班师回朝!”

    最后一句‘朕会尽快班师回朝’,他压得特别重。

    而门外负责传旨的官员,立刻心领神会,高声道:“臣遵旨,臣立刻就去知会杨尚书,草拟圣旨!”

    “去吧!”

    李世民摆手示意。

    没过多久,李孝恭等人又重新回到了作战会议室。

    却听李世民率先开口道:“孝恭,诸位爱卿,适才是朕思虑太多,导致有些走神,朕向你们赔不是,现在朕会全神贯注辽东战事,争取三个月之内,攻破安市城!”

    “另外。”

    说到这里,他又环顾了一圈众臣,正色道:“朕已经下旨蜀王,让他尽快凑集粮草,你们不用担心,恪儿办事,从未让朕失望过!”

    听到这些话,众臣互相对视,然后异口同声:“谨遵陛下圣命!”

    “好了,话不多说,你们过来看”

    李世民摆手打断了众人的奉承,立刻招呼他们道;“随着春季到来,安市城北面的积雪渐渐融化,如果我们攀登到北面的山上,将火炮架上去,居高临下的射击,就如同攻打辽东城那般,给他来个毁灭打击,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闻言,立刻上前查看沙盘地图。

    隔了片刻,才听张俭道:“陛下,臣觉得的不妥!”

    “哦?”李世民挑眉:“有何不妥?”

    “皇上请看!”

    说着,张俭立刻拿起一个竹竿指向北面的山上,道:“此山地势陡峭,不宜攀登,且冬季刚过,树木都还处于枯败状态,无法遮挡视线。如果我们大规模占领此山,并将火炮运送上去,敌人肯定会横加阻拦!”

    “另外.”

    他顿了顿,环顾众人,包括李世民,又道:“如果我们被围困在山上,很容易成为一处死地!”

    “这个.”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深意为然的点头。

    而李世民则不以为然:“现在我们已经将安市城围起来了,他们如何派兵阻拦我们,更别说围困我们?”

    “是啊!他们若出城,正合我们之意!”李道宗也附和道。

    “启禀陛下!臣有话要说!”

    就在双方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身为降将的高突勃,立刻站出来拱手道。

    “呵!”

    李世民笑了,当即抬手道:“高将军有何高见?”

    “呃”高突勃不由嘴角一抽。

    虽然他知道自己在李世民眼里,是个有勇无谋的主将,否则也不会在率领十五万大军的情况下,被李世民轻松击败。

    但他现在已经是唐军将领了,有些事,自然要尽职尽责,毕竟李二对他还算不错,并没有像对待降将那样对他。

    却见他稍微斟酌了一下,便郑重道:“回陛下,据臣所知,安市城城主与乌骨城城主,私交甚好,且两者之间经常互助。”

    “若我们打算在北上行动,安市城城主必定会联系乌骨城城主阻拦我们,而乌骨城城主那支几万人的军队,同样不容小觑,都是精锐!”

    “不错!高将军说的不错!”

    同样作为降将的孙代音,也在这时站了出来:“臣了解的跟高将军一样,乌骨城城主同样不好对付。当初陛下攻打辽东城的时候,臣就向乌骨城城主求援了。”

    “不过,陛下兵贵神速,臣还没有等到他的援军,陛下就已经势如破竹了,但臣不得不说,如果乌骨城的援军赶到,陛下恐怕没那么容易拿下辽东城.”

    说到这里,他忽地发现众大唐将领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对,立刻又补充了个马屁:“当然!就算如此,臣依旧会投降陛下!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大唐众臣:“.”

    “哈哈哈!”

    李世民不禁仰头大笑,仿佛所有的坏心情,都一扫而光了一般。

    这时,却听高突勃又讪讪地道:“其实,还有一件事,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李世民收敛笑声,大手一挥:“我大唐就没有什么不能讲的!高将军有什么话,直接讲便是!”

    “谢陛下!”

    高突勃拱手一礼,便再次开口道:“其实,这件事也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我那个军师提出来的。他觉得,如今的安市城,全民皆兵,人人皆可为守城而死战,此城绝不容易攻破。”

    “特别是臣那十五万援军被陛下打败,高句丽国内更是闻风丧胆。”

    “而今之计,不如绕过安市城,直取乌骨城。”

    “虽然乌骨城的精锐,不容小觑,但乌骨城城主已经年迈,只要我们全力攻城,必定能攻破此城。”

    “另外,我们进军途中,若采取杀鸡儆猴的策略,那些小城必定望风而逃。我们既不用等待蜀王殿下的粮草,也能自给自足,再乘胜追击,平壤指日可待!”

    听到这个计划,李世民眉头一皱。

    因为孙代音之前也提出过这个战略,但被他沉默否决了。

    毕竟在当时,他刚刚击败了高突勃十五万援军,正是睥睨天下的时候,怎么可能会走弯路?

    然而,随着安市城的久攻不下,长安风云密布,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当时的那种心情了,只想速战速决。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李世民平静地询问众臣。

    尽管他心里已经同意了高突勃的建议,但他之前沉默否决过这个建议,若是很轻松的就答应了,只会让人觉得他被‘啪啪’打脸了。

    却听李孝恭率先站出来道:“陛下,臣觉得高将军的提议很好,我军在南部还有张亮的四万海军,可命他即刻向乌骨城进军,再与我军主力会师,攻占乌骨城,然后一鼓作气的渡过鸭绿江,直取高句丽都城平壤!”

    “是啊陛下!臣也觉得高将军这个建议好!”程咬金随风附和道:“虽然咱也不懂什么策略,但一直在一个地方啃一块硬骨头,而且我们粮草也快告罄了,实在没有必要!还不如换个路子,说不定能更快结束辽东战事,回长安陪孩子!”

    “陛下!俺也一样!”尉迟恭连忙接口道:“臣已经很久没回家了,有点想俺那夫人了!”

    “哈哈哈——!”

    众人轰然大笑。

    李世民也觉得有些好笑。

    算算时间,他们确实出来已经很久了,而且长安发生疫情的事,众人都是知道的。

    说是想老婆孩子,其实是担忧家里是否会被疫情波及。

    等到笑声渐渐停歇,李世民看了眼孙代音,微微点头,便立刻决断道:“好!那就依高将军所言,绕道乌骨城!”

    “陛下圣明!”

    众人再次异口同声,暗暗松了口气。

    然而,随着他们的话音落下,一道极为不适的声音,骤然响起:“陛下!臣以为不妥!”

    “唰——!”

    此言一出,众臣,包括李世民,瞬间齐刷刷地看向长孙无忌。

    只见李世民眉头大皱:“辅机!你这是何意?”

    他没有叫‘无忌’,而是直接叫‘辅机’,意思是提醒长孙无忌,不要乱说话。

    但长孙无忌直接无视了他的提醒,不疾不徐地道:“天子亲征,跟诸位将军打仗不同,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冒险。”

    “如今安市、建安还有十万多高句丽军队,如果绕过他们,进攻乌骨城,万一两城的军队袭扰我们的后方,我们该怎么办?”

    “所以,我以为我们应该先破建安城,再长驱而入,这才是万全之策!”

    哗!

    全场哗然!

    长孙无忌这话,无疑给所有人一个当头棒喝。

    如果不拔出安市城这颗钉子,就要面临粮草告罄的危机,假如李恪那里还不能送来粮草,那么李世民就只能选择撤兵,此次远征也会功亏一篑。

    如果绕道安市城直取乌骨城,平壤,看上去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妙招,其实同样面临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后勤补给线会更加漫长。

    万一平壤的军民跟安市城的军民一样,誓死守卫城池,那么到时候的情况会更加恶劣。

    不但粮草补给出了问题,粮道也不安全,且还会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当年杨广三征高句丽是怎么失败的?不就是因为绕道太深,粮草补给出了问题,而遭遇惨败的吗?

    所以,无论哪一种战略,都有利弊,都没有所谓的万全之策。

    此时此刻,随着长孙无忌的话音落下。

    整个作战会议室,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寂静。

    到底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

    尽管李世民在心里已经同意了高突勃的建议,但随着长孙无忌的话音落下,他心里的天平已经开始倾向长孙无忌了。

    隔了半晌,面对不断向自己投来的目光,他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朕不打算绕道乌骨城了,在夏季来临之前,不攻克安市城,誓不罢休!”

    “这”

    众人一阵沉默,却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毕竟李世民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们只能豁出命去攻打安市城。

    在随后的日子里,唐军对安市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士兵们几乎每天要攻城六七次,各种武器也轮番拉了上去。

    无奈安市城太坚固了,那城墙连火炮、炸药都轰不烂,炸不塌,更别说投石机之类的传统攻城器械了。

    而且安市城的防御补给也十分到位,你这边刚弄破一点,他马上就派人拼命堵上,而且一次比一次坚固,令唐军实在无机可乘。

    眼看营地内的粮草一天比一天少,胜利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李世民整个人都麻了。

    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明明他之前的战斗,一直都很顺利的。

    难道,自己真要输给那逆子了?

    李世民站在营地外,心有不甘的看着安市城方向,手指按着佩剑,指节发白。

    与此同时,长安城。

    李承乾杀掉李恪兄弟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公布他们被守捉郎杀死的事情,而是径自回了太子府。

    因为比起李恪兄弟,还有一件事需要处理。

    那就是守捉郎与侯君集勾结反叛的事。

    虽然他早就知道侯君集有问题,甚至历史上的侯君集,也是个二五仔,但是他却怎么也想不到,侯君集会跟守捉郎勾结。

    而且,守捉郎布置了这么多计划,安插了这么多人在长安城,不可能只做到这种地步。

    就算武兵、流云、白童兄妹,包括李恪兄弟,都是那位守捉使的棋子,那么,他的棋子都被自己拿掉了,为什么他一点反应都没有?

    很明显,李承乾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尽管他也确实算计了李恪,但李恪与守捉郎勾结,并不是他一手促成的。

    所以,他只是在李恪与守捉郎勾结的同时,顺势而为罢了。

    那么现在,那位神秘的守捉使,到底想要做什么呢?他又在哪里呢?

    带着无数疑问,李承乾终于回到了太子府。

    此时,太子府来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

    “袁先生,你怎么来了?”李承乾有些疑惑的看着那位仙风道骨的中年道人。

    “呵呵.”

    袁天罡笑了笑,然后从袖口中拿出一张黄布,递给他道:“这是太上皇让我交给你的!”

    “皇爷爷?”

    李承乾愣了一下,然后接过那张黄布,徐徐展开,只见上面绘制了一副完整的长安城俯瞰图。

    但是,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上面标注的望楼,居然暗藏玄机。

    “这是.”

    李承乾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袁天罡。

    却听袁天罡笑道:“太上皇做皇帝那会儿,虽然定都长安,但当时的局面,并不是那么安稳,所以,本着居安思危的想法,他悄悄为唐国谋了一条出路。虽不能破解兵临城下的忧患,但能保证皇室宗亲,顺利逃出长安城。”

    “当然。”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又笑着道:“太上皇是相信太子殿下能守住长安的,而这份图纸,只是给你一个参考,具体怎么用,全看太子殿下。”

    “哦,原来如此。”

    李承乾恍然道:“那就替我多谢我皇爷爷。”

    “太子殿下客气了。”

    袁天罡笑着拱了拱手,然后环顾了一遍四周,压低声音道:“另外,太上皇还让我提醒你,对付守捉郎,不可力敌,那位守捉使不简单,绝非常人。”

    “啊?”

    李承乾有些诧异:“我皇爷爷连守捉使的能力都知道?”

    “这是自然,太上皇他能派出初代不良帅来助您,自然也知道守捉使的一些事”

    “哦,明白了。”

    李承乾再次恍然,随后也朝袁天罡拱手道:“那就再次向我多谢我皇爷爷了。”

    袁天罡含笑点头,便径自转身朝门外走去。

    而就在这时,却听‘扑哧’一声,一根长枪毫无征兆的穿破了他的身体。

    “太子殿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