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于谦:请陛下立祁王为太子

作品:《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于谦不可能对夺门之变毫无所知。

    但是他却没有能力阻止。

    文武百官现在都很清楚,朱祁钰根本没有子嗣。

    还身染重病,必死无疑。

    这样的皇帝,不会有任何的大臣站在他这边的。

    这种情况下身为太子的朱见深肯定会继位的。

    也就是说,朱祁镇其实不是抢了弟弟的皇位,而是抢了自己儿子的。

    朱棣也是摇摇头。

    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惋惜。

    毕竟明明是可以阻止的。

    只要朱祁钰狠心一点,不顾一切的杀掉朱祁镇跟朱见深,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相信只要朱祁钰真的狠心下来,朱祁镇必死,那个妖后也是无法阻止的。

    身染重病,没有子嗣,后宫之人的手段罢了。

    【“很多人其实都问,为什么于谦不出来阻止这场政变,其实原因很简单,于谦没有办法阻止。”

    “这是一场政变,朱祁钰病危,孙太后复立朱祁镇是符合礼法的。”

    “此时已经不仅是孙太后支持朱祁镇复位了,甚至连文官集团也是大力支持。”

    “明朝的历史为什么会复杂,原因其实就是武勋集团跟文官集团的对立,再加上皇帝的制衡,形成了各种诡异的旋涡。”

    “此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日益强大,若是于谦阻止夺门之变,最终的结果就是引发大明更大的内乱。”

    “各地藩王同样会打着勤王的口令出兵,实际上现在就是要朱祁镇登基才能稳定住局面。”

    “历史上夺门之变中对于谦的记载不多,只知道第二天早上,他跟往常一样穿着朝服去上朝,当天于谦就被下了大狱!”

    “夺门之变是一场政变,是没有理由的,但是却合情合理,因为朱祁钰已经没有子嗣,大臣们跟着他毫无意义,此时朝中已经没有任何官员支持朱祁钰了,所以朱祁镇才会赢得如此轻松。”】

    武勋集团跟文官集团?

    朱棣眉头紧锁。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朝中什么时候出现这样的对立局面了。

    至少在他的永乐一朝,这两者之间是非常均衡的。

    可为什么会突然失衡了呢

    朱棣当然不傻,很快就看清楚了事情的本质。

    他觉得问题的根源就出现在老大朱高炽跟老二朱高煦身上。

    毕竟这两人现在的对立,其实就是代表文官跟武将对立。

    朱棣感觉很难过。

    因为他发现,大明朝后续很多的问题,其实根源都在永乐朝。

    这让朱棣压力无比巨大。

    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这一切。

    思考之际,天幕继续,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所有人动容。

    【“朱祁镇重新登上皇位以后,复辟的大功臣徐有贞,便向他进言要杀掉于谦,原因就是于谦不死,复辟无名,石亨拔剑砍断案角:“不杀于谦,夺门无名!”

    “于谦的罪名就是勾结外藩,试图颠覆大明王朝,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诬陷,可于谦还是非死不可。”

    “于谦被判斩首示众!”

    “正月二十三,北京西市,围观百姓挤满街道,哭声一片,人人都知道他是忠诚!”

    “菜市场于谦白发散乱,囚衣血迹斑斑,他转向紫禁城方向,行三叩礼:“臣于谦,无愧天地,无愧大明!”

    “随后刽子手的大刀落下,大明的脊梁最终还是断了,保卫京师,为大明续命的于少保落得个尸首分离的下场!”

    “天下人都说朱祁镇杀错了,可那又如何,朱祁镇不仅杀了于谦,更是将于谦有关系的景泰官员全部杀死,这一刻,朱祁镇的内心已经是冷血的。”

    “后来朱祁镇授意锦衣卫去抄家,结果仅搜出正一品官服一套、赐剑一柄,再无多余钱财。”

    “指挥使逯杲愣怔半晌,偷偷塞回搜出的半贯铜钱。”

    明史评道: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以非罪死,天下冤之。”】

    长城易筑,国士难求!

    于谦称得上国士。

    朱棣动容了,他已经想到过朱祁镇昏庸,可没想到,居然会这么愚蠢。

    竟然将于谦杀了。

    京师那一战,如果不是于谦,大明还能不能存在都是问题。

    这样的人物,居然还是清官,何其难得。

    虽然没见过于谦,但此时朱棣通过天幕之言,似乎看见了那道魂归九垓的大明英魂!

    朱棣深吸一口气。

    眼神之中迸发着精光。

    旁边看着爷爷恨不得杀人的眼神,朱瞻基心中畏惧。

    甚至可以说引发爷爷如此大怒火的人,其实就是他。

    【“于谦死了,死于朱祁镇的手中,但他走的干干净净,不仅是身体里,更是史书的名声!”】

    [于谦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个自私的人,他不愿意阻止政变,我觉得还有个很大的原因,是害怕影响自己的名节!

    [于谦难道不知道朱祁镇上位以后自己会死吗?可为了大明江山稳固,他宁愿死!

    [历史上大明大功臣有善终的吗?于谦,张居正,明朝还真个可怕的王朝

    【“我们来说说朱祁镇这个年轻人,在经历了穷荒漠北的俘虏生活,和多年的软禁生活以后,在这个年轻人心中也只剩下愤恨。

    朱祁镇只记得是于谦拥立了景帝将他从那个位置拉了下来,他只记得瓦剌要和谈的时候,于谦坚决要战,他完全不记得是于谦劝了景帝,他才有机会被放回来,他更不记得如果没有于谦,他的大明江山早就破碎不全了。”

    可人就是这样,总是记得别人对自己的仇恨!】

    就在天幕讲的激烈的时候,太子朱高炽却忽然来到朱棣耳边,小声道:“爹,有人要见你!”

    “荒谬!”朱棣收神绪,眉头紧锁。

    他刚想发怒。

    朱高炽却急忙道:“没人敢拦啊,那人就是你要找的于谦!”

    于谦?

    听到是于谦,朱棣的脸色又好转了。

    他确实非常想看看于谦。

    好奇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在朱棣的旨意之下,于谦独自一人走了进来。

    群臣无不将目光看向于谦。

    都想看看这位后世忠臣的模样。

    朱棣也很好奇,可当他走近以后却发现,于谦一身酒气烂醉如泥。

    不过,朱棣也没有责怪于谦,反而笑出声,道:“于谦,你小子是想当李太白了?”

    他对于谦只有欣赏之意。

    哪知于谦根本不领情,摇摇晃晃的站稳身子,一脸的怒意的看向朱棣:“为了大明,请陛下立祁王为太子!”

    :https://www.81efdc260.xyz。手机版:https://m.81efdc260.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