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四十八章 启禀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作品:《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阿史那禾并不如表面表现出来的那般平静,她此刻也下意识的看向太子殿下萧珩钺。

    见他面无表情,仿若刚才谈论的主人公不是他一般。

    即使沉默的坐在那里,男人浑身也充满着上位者的气势,俊美的面容,让人一看便难以挪开眼。

    这个男人,的确是天下无论是相貌还是能力都少有的一个人,自然是极具魅力的,但是奈何,他们之间注定立场不同,恍神一瞬,阿史那禾目光渐渐清明起来。

    而距离她很近的八王姬,将她的神色纳入眼底,心里的担忧放下一些,算是比较满意的。

    父王派她来和亲,她其实心中有所忧虑,但此事也只有她来才合适,所以,别无他法。

    想罢,阿史那琅目光转向另外一位主人公,也就是大梁的太子殿下。

    不止她,南疆众人也在观察,北蛮众使者更是如此。

    他们都在观察大梁陛下和皇后以及太子殿下的反应。

    但几人的反应令他们大失所望,他们面色淡淡,并未有多大的情绪起伏。

    大梁众人见状也都心思各异,而后,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慢慢转移至太子妃秦蘅芜和太子良娣身上。

    见太子妃依旧是一副端庄得体,面上无丝毫不悦之色,众人心里感叹。

    不愧是能够当上太子妃的人,就是淡定。

    而距离得近的人却发现,太子良娣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了一些,原本脸上布满的得体笑意此刻也僵硬了不少。

    秦国公府对今日南疆提出之事儿早就知道,但是也不免下意识担心的看向秦蘅芜,见她比他们还淡定,仿佛此事儿和她没什么关系一般,心里放心了一些。

    是啊,阿芜本身就是个聪慧的人,她自然清楚会有今日这一遭的。

    陈延也早就知道了这事儿,但是因着自家媳妇儿,他也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上首的太子妃情况。

    见她貌似挺淡定的,也便放了心。

    现场气氛也只是凝滞了一会儿,弘文帝便出声打破了寂静。

    “大王子应该知道,太子已然娶了太子妃,这是朕和皇后认定的儿媳妇。”

    弘文帝这话,意思就是太子妃只会是如今的秦蘅芜,若是南疆圣女想要和太子联姻,那么也只能是作为太子的妾室,太子妃之位是绝无可能的。

    这意思,不仅在场众大梁人明白,南疆和北蛮众位使者也明白。

    大王子等人以及南疆圣女更是明白。

    大梁的太子妃即使不是秦蘅芜,也会是大梁的其他世家女,总之,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外族女子。

    这事儿,他们早就知道,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若是想要成功联姻,只能做太子的妾室,别无他法。

    这话也有另外一层意思。

    弘文帝对于南疆于大梁的联姻并不抗拒,甚至于,这位太子殿下也不抗拒。

    这事儿到这里,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大王子心里松口气,总算是将父王给的任务完成一半了,幸好,大梁陛下没有一口回绝了他,不然他又得多费口舌。

    “陛下,我南疆愿意将圣女予贵国太子殿下做妾,但……”

    做妾可以,但是必须是妾室里面最高的位份,这是他们最基本的要求。

    毕竟若是位份低了,对于南疆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不说,对于他们的计划也会非常不利。

    弘文帝挑眉,看来是早有准备,一个能力卓绝的圣女来大梁给太子做妾竟然也愿意,正是因为如此,才知南疆所谋甚大啊!

    “大王子但说无妨。”弘文帝示意。

    闻言,大王子直接道明自已的意思,“阿史那禾是我南疆尊贵的圣女,在我南疆亦是被我王无比重视的,所以,我王要求,即使做贵国太子殿下的妾室,也必须是妾室中位份最高的,不知大梁陛下以为如何?”

    大王子说完,立刻看向弘文帝。

    而后,目光转向一直不曾言语的大梁太子。

    这位在今日的宴会上,很是沉默,话也不多说,神色一如既往的冷冽,看不出丝毫情绪变化,所以,他也猜不出这位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但想来,他未出声便是同意这件事的。

    毕竟,大梁太子殿下,他们还是了解不少的。

    只是,如今大梁太子的后宫,太子妃之位已被占且和他们无缘,而太子良娣也只有一位。

    目前的问题是大梁太子的后宫中已然娶了一位良娣。

    与他们要求的做太子殿下后宫妾室中最高位份这事儿起了冲突。

    现在,就看大梁皇帝如何做了。

    大王子这话一出,现场众人一部分看向弘文帝,一部分看向被波及的太子良娣。

    太子良娣宽大的袖中,双手紧攥,面上努力维持淡然,但,显然,有人觊觎她的良娣之位,让她难以心安,下意识用委屈的目光看向太子殿下。

    但太子殿下并未看她,她心瞬间一凉,只得看向弘文帝和皇后娘娘。

    而此时此刻太子良娣的家人也无比紧张了起来。

    好半晌,弘文帝才开口。

    “太子已然娶了一位世家女为良娣,但南疆圣女亦是身份高贵,且作为南疆于大梁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桥梁,位份过低亦不合适,既如此……”

    众人紧紧盯着上首的弘文帝。

    太子良娣和其家人此刻目光紧紧盯着上首的陛下,咽咽口水。

    千万不要是他们想的那样啊!

    众人也跟着紧张起来。

    气氛越发的凝重,现场偌大的宫殿,如今落针可闻。

    南疆与北蛮众人亦是眼睛也不眨的看着大梁陛下。

    就在弘文帝要出声决定此事的瞬间,一道冷冽低沉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启禀父皇,儿臣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