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一十一章 琼林宴(一)

作品:《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陈状元!陈状元!!”

    一声声高呼声接连响起。

    陈延掀开马车帘子,看着外面热情的百姓们,笑着和大家挥挥手。

    得到回应的百姓们,喊得更加大声了。

    “陈状元啊啊啊!!!”

    “陈状元和我打招呼了啊!!娘诶!我也太幸福了啊!”

    “状元郎诶!他和我家孩子打招呼了啊!我家孩子日后肯定也能考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

    ……

    这些大都是已成婚的妇人们!

    当然,围观的男子也不少。

    陈延挥了一会儿手,这才放下车帘子。

    “我的天!小先生,你这是彻底火了啊!你是不知道,如今你的底裤都被人扒拉出来了,大家可都知道了,你可不止是简单的状元,而是几十年来都没出现过得六元及第啊,难怪这些百姓们对你这么疯狂痴迷!”纪溢之边说边羡慕又崇拜的看着眼前人。

    陈延无语,什么叫底裤都被人扒拉出来了,会不会形容?

    另外一辆马车的燕卓诚等人都在感叹陈延如今的影响力。

    对于围观的众人,他们都咂舌不已,不比昨日簪花游街的少到哪里去啊!

    ……

    几人一路在百姓们的簇拥下来到了礼部。

    百姓们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礼部。

    琼林宴。

    陈延等人一到,便被专人带着到了举办宴会的地方。

    这才发现,他们竟然不是最早到的,还有不少人比他们还先到达现场。

    各自按照自已的排位坐好,大家都在各自就近聊着天,毕竟,现场除了侍者外,就只有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在了。

    陈延才一坐下,便被于通海搭了话。

    有着昨日簪花游街的接触,陈延和于通海倒是也聊了几句。

    聊着聊着,陈延倒是真心想要接触接触了。

    毕竟,此人目光坦荡,心有沟壑,完全没有大多数古代人的迂腐,虽然年纪比自已大了几岁,但是两人之间完全没有代沟,甚至在某些方面,两人的想法竟出奇的一致。

    不止陈延觉得如此,于通海更是觉得,自已遇到了知已。

    面上的笑容越发的真实。

    两人聊得越发忘我,就连崔晃来了,两人竟都未曾发现。

    崔晃到了自已座位,一看状元郎和榜眼两人谈兴正浓,显然旁人都无法插话进去的程度,眉头一挑。

    不是,这两人什么时候这么熟悉了?

    他错过了什么吗?

    想到昨晚上自已知道的陈延的信息。

    崔晃如今看着陈延完全没了一点点想要比较的心思。

    六元及第啊!

    若是说光是会元和状元之名,他还可以认为,自已能够赢得过陈延的,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想着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到哪儿去,而陈延顶多就是比自已运气好些罢了。

    直到昨晚知道了陈延的生平以及他科举一路走来的传奇经历,他这种心思才彻底消散了。

    这人在经历了如此身世巨变之后,还能不堕落下去,而是在短短六年左右的时间里,从一个纨绔子弟走到如今的六元及第,这绝不是靠运气就能实现的。

    他,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啊!

    崔晃也没打算打扰两人,而是默默地坐着听着两人聊天。

    很快,沉浸其中的两人这才发现了崔晃的到来,纷纷打起了招呼。

    崔晃本就打算与两人交好的,毕竟这都是日后的人脉也说不定呢。

    于是,你有情我有意的,刚开始,三人之间聊得还挺融洽的。

    不过,陈延和于通海最后发现了,崔晃和他们的很多理念到底是不一样的。

    他们是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来想事情的,而崔晃则着重是以世家大族的角度来说的。

    百姓,他自然会想,但是,两人也看清楚明白了,在崔晃的心里,家族永远在百姓面前。

    怎么说呢,从这一次聊天,两人就能看出来,日后,崔晃绝不是和他们志同道合的人。

    当然,崔晃这般本没有错,毕竟,他们之间出生环境都完全不一样。

    环境造就了人。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政治理念自然就不同。

    陈延有种直觉,日后,也许他们之间会是对立的关系。

    不止陈延,于通海也如此认为。

    两人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而后虽然也在和崔晃聊天,但明显没了之前那般深入,聊的都是些无伤大雅的小事儿。

    崔晃能考到探花,还是崔氏一族如今的天之骄子之一,自然也不傻。

    两人前后虽然都一样热情,但是明显,一些东西变了。

    琼林宴嘛,还未开始前,明显就是让那个各新科进士们互相结交的最佳时机,见这边聊得差不多了。

    一些想要上前与一甲前三人相攀谈的新科进士们这都逐渐围拢了上来。

    陈延、于通海乃至崔晃身边都围满了人。

    而令人深思的是,陈延身边围拢的众人甚至没有崔晃身边的一半。

    于通海那边和陈延这边也相差不大。

    两人自然明白。

    崔氏,老牌世家大族,想要攀附的人如过江之鲫,遇到这种难得的机会众人自然不会放过的。

    毕竟,若是当真得到了崔晃崔探花的青睐,这日后的仕途上,定然能够得到帮助的。

    而于通海,也就只是有些小钱的普通平民百姓罢了,虽然是榜眼,但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用处。

    至于,陈延,虽然背靠冯丞相这棵大树,但他本身都是需要人帮衬的,虽然也有些小钱,妻子也是出自名门,还是秦国公府的外孙女婿,可秦国公府还有两个正经的公子在呢,就算是帮衬,那也大概只能帮衬到他自已,至于他们这些,不太可能。

    再加上,他身边向来不缺人,就算是有一日能够帮衬了,也不会轮到他们这些后来的人的。

    至于,崔晃,那就不一样了。

    从一开始,他就是独来独往的,如今年纪也不大,身边也没有好友,出自世家大族崔氏,人脉众多,这般情况,最是适合表忠心的,这要是关系处得好了,或者说,用处大了,日后的前程,自然不会多难。

    毕竟,只要崔氏愿意顺便露出一点点的好处来,就够他们奋斗好几年的了。

    于是,崔晃身边围拢的新科进士们越发的多起来。

    琼林宴上的一切,比如,谁和谁攀谈了多久?谁又和谁不合?甚至谁最先到达现场,谁又是最后来的等等事无巨细的事情,此刻都已被弘文帝等有心人知晓了。

    听到崔晃身边围拢的新科进士越发的多,而真正的状元和榜眼那边加起来都没有崔晃身边的人多,弘文帝眉头一挑。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魅力啊!”

    这话听着是赞叹,但话语中表现出来的却是森寒的冷意。

    大太监范驰海闻言,默不作声,静静的伫立在一旁,没敢接话。

    这话接不了啊!

    “走吧,想必,朕的新鲜血液们也等了许久了,去会会!对了,太子去不去?你差人去问问?”

    范驰海低眉顺眼小心翼翼道“陛下,太子殿下刚才才派人来说了,此次琼林宴,他就不去了。”

    “这臭小子,果然是翅膀硬了,那他去哪儿了?”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去了皇后娘娘那里。”

    闻言,弘文帝神色微愣,而后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有事没事儿跑去皇后那里,怎么不见来朕这儿,朕是能吃了他是怎的?哼!”

    不等范驰海说什么,他又接着道:

    “算了,他不去咱们自已去!”

    之前说好的,一起去,臭小子,结果放他鸽子,也就他敢如此了。

    要是别人,他得叫那人知道,什么叫天威难测!

    至于太子,弘文帝头疼。

    无奈了。

    范驰海:您是不能吃了太子殿下,但是您能耍无赖将奏折丢给太子殿下,这谁愿意来一趟被安排这么多事儿做的呀!

    当然,这话,范驰海不敢说。

    礼部。

    众考生聊得正起劲。

    陈延也将身边的纪溢之和燕卓诚几人介绍给了于通海,几人正聊得融洽。

    就听到一阵尖细高呼声。

    “陛下驾到!”

    “礼部尚书……等人到!”

    众考生纷纷前往自已的座位落座,大家赶紧整理好自已的衣着,确定没有问题后,这才松口气。

    本以为只是礼部尚书等人来,没想到竟然连陛下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