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4章 大王的人设

作品:《从奶娃诸侯王到天下共主【基建】

    “按照大晋以前的规矩,本王攻下大允谷那天就该把所有羌人屠杀殆尽!”

    下面羌人不知道现在是该跑还是怎么着,才这么大点的北境王他别是反复无常吧?!

    大王大喘气,“可本王没那么做。”

    董扶:……

    “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记载,中原王朝将西部的游牧民族称为‘羌’,羌人也有无数融入了中原,交往密切。归根结底,我们都是黑头发黑眼睛同一个人种,有短暂的分离,就有以后长久的相聚。就像本王的北境和大晋现在看着是分开了,等真有冲突那一天,本王也不会想着南下把晋人百姓屠个干净。

    说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听懂了没有?烧当羌和北境是有冲突,但本王认为那是大豪没有正确的引导好你们。他在凉州掠夺过来的财富也没有分给每一个牧民,而在场的都是普普通通的牧民。

    本王不会把滇良的罪恶牵连到你们的头上,决定给你们一个改错的机会。

    这个机会只有一次,希望你们珍惜。只要好好的当你们的北境百姓,从心里把自己当北境人,和其他北境百姓友好相处,本王迟早一视同仁,毕竟你们曾经犯下大错。

    本王这次不杀你们,还出钱出人支援崭新的青玉郡建立一个新的城池。新朝新气象,想当北境百姓的,本王会带着你们过上好日子,最起码比跟着滇良的日子更好;还自认异族和北境离心的,本王也会送他们去和那些烧当的头领们相聚。”

    魏慎佩服极了,这货把正反话都说了。

    “本王在这里正式宣布,从明天开始正式启动新郡的建设。本王打算在大允谷原址建一座青玉城,有城墙、有道路,以后青玉郡的百姓们也有一个庇护之所。

    且,本王的工事,管饭。

    本王就在你们之中挑选五千人来做工,了解北境的人都知道,这种美差在都是优秀的百姓才能轮到。比如,家有男丁在本王麾下充军,从来不是每个人都能轮到的肥差。

    这次本王破个例,一百五十天的工期,给羌人三千个名额,以显示本王的诚意。征召期间每人发一套干活工装、每天给三十文工钱另加一升精米!”

    轰的一声,下面炸了!

    天天用羊当交易货币的牧民,听说给北境王建城一天给三十文还有一升米,天下有这种好事?下面真的炸开了。

    他们这里米多精贵啊!

    一百五十升米,一天三十文一百五十天多少文来着?能换多少银子呀?是不是能换些盐糖了?!不识数的牧民简直算不过来了。

    发衣裳被他们忽略不计了,发能发什么好衣裳,他们夏天都不穿上裳。

    唐谦等人懂行的默默看大王,你咋还缩水了?随即想到也不少了,瞅瞅这些羌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大王真不想给太多,免得这些羌人把他当冤大头。前一刻还不死不休的敌人,他怎么可能直接一视同仁,会过的大王打算把省下的拿回去建设金辉。

    大王一声令下,新鲜出炉的县尉出来维持秩序,让大家拿临时的户籍册报名。

    一共5000人次的羊毛,留给了晋人两千,大王的意思就是被掳掠来的金辉人可以直接报名,且如果适应了草原还可以留在这里生活,他会让张方同额外照顾一下晋人,他希望以后青玉不止是羌人,最好混居。

    大王一走,山谷里简直人声鼎沸。

    四两半的银子在以前的烧当可不好赚,羌人争先恐后的打听精米又是个什么米,得知是大晋卖最贵的白米,报名的桌子险些挤飞了……

    。

    大王回去躲进家园按计算器,150乘以270文再乘以5000……“咦?才2000两?完全不够看嘛,比不上本王这一趟花的九牛一毛。”

    白泽:……这货也就付别人钱不能算错了。

    750000升精米在这个世道倒是值点银子,大王觉得金辉吃饭都十分费劲,系统的这点精米给他们实在不够实惠,这货转手卖给了白杨,让他把这金贵的好米换成更多的陈米,他要用来救灾。

    白杨已经吃过系统出品的精米,十分清楚这米的品质,可以和大王那个田园之基长出来的大米一拼高下。

    “我送去咱那干货店卖了,你等着吧,我敢卖二十一斤!”

    大王给他白哥疯狂点赞,他真是太聪明了!经白哥转手一下,75万升会变成750万升,要不咋说走私赚钱呢~

    大王嘴上很嫌弃没几两银子,身体倒是诚实,回来立即召见了此次的技术总管NPC。

    一出来发现是个新人,自称姓图,大王对梦梦有多少NPC已经没数了。他叮嘱新NPC他扣下了大半部分钱粮,让他到时候发放的时候不要发错。

    “这次情况特殊,本王打下了新领地,本地人力五千人中有三千人是异族,恐管理上…会有点麻烦,还望图先生多多费心。一旦有什么冲突,实在管理不了,可以找青玉郡的郡尉。”

    NPC颔首:“主公勿忧,我们还有五千的技术人力,足够维持工地一切秩序。”

    听起来那些小蚂蚁有两把刷子嘛!

    大王放心了,当夜就开启了支线任务,正式开始建造。

    他把城池面积最大限度的拉到最大,然后把人力和材料一股脑扔了出去交给了技术总管,过一会儿再打开地图,远处已经有小人往大允谷搬运建筑材料了,选定的东城门的地方很快亮起灯火。

    大王很是佩服梦梦的这个所谓逻辑链,一眼看上去反正演的很像。

    远处多了这么多人活动警惕的人不会不知道,值夜的骑兵首先就发现了异常,报给了老唐,他们如今住的是帐篷,魏恪在他隔壁也听见了动静跟着去了。

    两人骑在马上看着远处如豆灯火下忙忙碌碌的人群,面面相觑。

    那里是大王选定的东城门,整个工程明天从那里正式开工。

    唐谦抖抖肩膀,“……我这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这也太离谱了吧,这些人一夜之间从哪冒出来的?”当初建山阳关他去的时候人家都开工好久了,老唐完全没经历过这种惊喜,片刻功夫忽然冒出好几千人!

    魏恪沉吟了一会儿:“我也是第一次见。不如过去问问?”难道大王决定攻羌时候就决定了建城?这人力和建材调集的也太快了吧?!

    两人打马走近,发现这些人穿着同样的衣服,面貌更像晋人。他们已经运来了山一样高的建材。目之所及,就有很多青色石条,这东西是好运的?

    魏恪上去询问,那正忙着搭帐篷的人停下来笑呵呵回答,说他是陇西人士,大王从陇西雇佣他们过来建城。

    老唐深吸气:“殿下的实力,果然深不可测!”

    魏恪:……

    原来大王哭穷,真的就是哭哭而已。

    ★

    ……………………新一章…………

    ………………新一章………………

    …………新一章……………………

    第二天三千羌人和两千晋人就领到了一身崭新的工装,不但有外裳,还有里衣、鞋袜。

    这种看起来无比结实的纺织品,在游牧的西羌可以称为奢侈品。

    五千人力又炸了一回,谁知道这还没完,他们生平第一次知道,原来做工可以先给钱。

    图管事给他们发了第一天的工钱三十文加整整一石的白米!

    一个人高马大光着膀子的大汉领到崭新的一套衣服,退出排队的队伍还愣愣的。

    他身材高大,那负责发衣服的管事抬头看他一眼,吩咐旁边的人说这个人个子高找个最大号的,然后他拿到了据说最大码的衣服。那管事还态度和蔼的叮嘱他下午正式开工,到时候外衣和靴子务必穿上,工地有要求,为了施工安全必须穿。

    他捏捏布做成的衣裳鞋子,“……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穿这么好的衣裳……”

    跟他一起来的兄弟捧着一袋子米和一把崭新的三十文挤过来,“二兄真的发了白米和大晋的三十文铜钱!听说知道我们不富裕,以后每天下工都发当天的呢!”

    大汉看看兄弟手中的白米,又摸摸装米的袋子,惊叹不已。

    连装米都是布袋子呢,他们兄弟两个做三天的工岂不是就能给家里小儿攒件布料做的衣裳?

    “这个北境王是打下地盘就建城吗?”

    “那谁知道,这话怎么说?”

    “老子都想帮他打打旁边部落了。”

    他兄弟开始认真琢磨,“那……可真不赖!说句不该说的,大豪在晋人那得到好处也没让咱们沾到过这种的。”他又摸摸手里的米袋子。

    “那是你没去给他卖命,在家放羊谁理你。你不跟我一样吗,就不爱打仗……”

    “爱打仗的都埋衲木山根底了,我们这样没什么不好,谁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就跟谁混!”

    ……

    工地已经如火如荼忙起来了,大王也没闲着,他带着代郡守和郡尉去了玉矿,毕竟那里以后就是他们的主战场了。

    两百万两财政收入光靠放羊,能把青玉啃秃了。

    。

    却说幽州,谢渊和丞相、太傅商议后就把卢仝放到了廷尉的位置上了,卢仝不甘心大王面都没见到就去给他卖命,迟迟不去上任,说是要等着大王亲下了任命他才去,反正拖一天是一天。

    这天谢渊难得休沐,等半下午太阳不那么烈了起身去了卢氏暂住的府邸,誓要把手里应该廷尉干的活甩出去。

    谁知到了卢家,被告知卢仝不在。听说他基本不怎么着家,不是去北境学宫也是在街上酒楼茶馆。

    谢渊和卢鸿喝了一会儿茶,就告辞了,谁知道在大门口正好撞上了归家的卢仝。

    “日理万机的谢大人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就这么走了,来来来,用了晚食再走!我得了一串极好的美玉,邀谢兄一起品鉴品鉴!”

    谢渊就是来找他的,痛快的跟他回去了。

    谁知道这人真是拉着他赏玉,匆匆回内室换下了汗湿的衣裳就跟他显摆新买的手串。

    卢仝入乡随俗,来到幽州爱上了盘串。

    以前大晋男子可没有戴手串这个爱好,最近几年长安倒是兴起,只是这股奢靡之风还没刮到文气浓厚的朴实范阳。

    “瞧瞧我这新得的玉,又冰又透和羊脂玉之美完全不同啊!

    天地间的清雅和温润都凝于我这一串珠子之中,不浓艳张扬,是湖水被晨光穿透的澄澈。你瞧,换个角度,是不是像有一层朦胧的烟青?像远山倒影落于湖心,朦胧中透着诗意!”

    谢渊点点头,那串玉珠子不小,磨的一般大小圆溜溜莹光熠熠,不说颜色,工艺就实在不错。

    他哪知道大王进口这玉是机器抛光的,要是靠大晋的工匠手工磨成这么圆这么亮的那可麻烦了,一个人多久能磨这么一串完美的都难说。

    “质若凝脂含露,韵比水墨丹青!”卢仝赞不绝口。

    要是大王在,应该能认出这就是串有点冰的普通湖水绿和田玉,只是后世抛光工艺实在是好。他20元宝在白杨那进的货,翻两倍卖已经很良心了。

    大王这不是准备做这个和田玉的买卖吗,打算提前在本土也炒炒。

    看得出卢仝是真的满意了,说起新手串滔滔不绝。“这串是最大的尺寸,之前就看好了没舍得买。罗浮楼太会赚钱了,一个尺寸一个价格还都摆在一起,既然有大的,我一个男子没得小家子气买那小的,看着就不大方。”

    “你也学会这套哭穷了?卢氏的家底你还不舍得买串玉珠子?”

    “还不是多去了两趟春江花月夜,老三都特意过来叮嘱我不要去太频繁了,你们幽州真是销金窟!”

    谢渊不知道该摆什么表情,幽州也有被叫销金窟的一天。不过那春江花月夜他也有耳闻,出了名的贵。

    家里小辈跟大王去过几次,一个比一个着迷,只要大王一喊,那真是前面有刀山火海他们都得跨过去准时到场。好在他找谢屠问了问,知道是卖歌舞和美食,这才不管了。

    “呵,那你今天怎么又舍得了?”

    “那肯定是因为它降价了啊!我这串的颜色品相之前要八百两,今天只要四百两。”

    说到这他终于想起来什么,意味深长看谢渊一眼,“这还是借了北境王的光。那罗浮楼居然也是他的?掌柜的说庆祝北境王攻下烧当羌,玉石全场半价!”

    “咳咳咳~”

    谢渊成功被茶呛到了。

    “什么?打完了?”

    卢仝自顾自道:“听说烧当羌就产这个颜色的美玉,北境王这回把价格打下来了。谢兄,他该不是为了美玉才去打的烧当羌吧?”

    谢渊:……

    :https://y。手机版:htt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