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7章 养父养母的心意

作品:《掏空家产,资本家小姐去部队寻夫

    听出陆父话里的迟疑,陆战开并没有第一时间反驳,而是坐到了二老的面前。

    “爹,娘,你们是不是心里有什么顾虑?”

    “没有,你可别多想,你爹娘……我是说你爸妈。”

    “他们上个礼拜还给我们打了电话,问我们哪天到,礼数周到的不得了。”

    陆母说完揉了揉膝盖,又看了一眼陆父,“主要是我和你爹老胳膊老腿的实在是懒得动了,再说家里的牲口也离了人。”

    陆父在旁边补充,“是啊,等以后你娘把身子养好了,我们再去也不迟,对了,路上记得把孩子看好了。”

    “去了那边,好好的陪陪老人家过个年,不用惦记我和你娘,家属院里这么多人呢。”

    “就是,就是。”

    陆母笑着道:“你记得替我和你爹给大伙带个好。”

    听着陆父陆母故作轻松的语气,陆战开眼眶有些发酸。

    他是爹娘养大的。

    爹娘是什么性子他再清楚不过了。

    他们不是不想去京市看看,也不是不想去见见他的亲生父母。

    他们就是怕自已的出现,会让大伙不自在。

    更怕影响他和亲生父母团聚的心情。

    顿了顿,陆战开拉过二老的手,认真开口。

    “爹,娘,无论我的生身父母是谁,你们永远都是我的爹娘,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娘知道。”

    陆母拍了拍他的手,“好了不说这个了,孩儿他爹,你去把东西拿出来。”

    话音落下,陆父起身去到了里屋。

    不一会,就从里面扛了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出来。

    “爹,娘,不用带这么多,京里啥都有。”

    “京里是京里的,这是我和你娘的心意。”

    陆父平时严肃习惯了,今天难得话有些密。

    “今年是你们头一回上门,又是大过年,礼数不能缺了,这是我和你娘准备的,你看看还缺点什么?”

    边说着,陆父就打开了麻袋。

    里面的东西全都单独拿东西给分装好了。

    上面是大枣,葡萄干,核桃仁,各式各样的果脯。

    最

    “这一包是牦牛肉,旁边的那包是羊肉。”

    “对了,娘还给你单独装了点熏马肉还有熏马肠,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吃的习惯。”

    陆母一边说着一边感慨,“也就是咱家的院子太小,要不然我都想在院里养几头牦牛。”

    “还是算了吧。”

    陆父压低了声音,“部队能让咱放开养牲口,已经很好了,再养牦牛就有点过分了啊!”

    “我就是那么一说。”

    陆母虽然很久没回过内陆了,但报纸还是每天看的。

    听说内陆那边现在连养鸡养鸭都开始限制。

    不像这边,虽说荒凉是荒凉了一些。

    但吃的上面还真不短缺。

    水果,肉,蛋,奶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说起这个,陆母一拍脑门,“瞧我这脑子,上午我找人换了几包骆驼粉,这个只有咱这儿有,你带回去给你他们补补身体。”

    “还有这个,你拿上。”

    见陆母递了一个软布包过来,陆战开下意识地以为她娘这是要给他塞钱。

    “娘,这个我不能要。”

    自从提了正营以后,他现在每个月工资有101块,平时野外训练还有额外的补助。

    再加上自家媳妇儿的工资,他们两口子每月进账有150多块。

    “这个不是给你的,这是给你爷奶他们的礼物。”

    话音落下,陆母解开了布包。

    里面有两副手套。

    皮子是上好的小山羊皮。

    里面是毛茸茸的羊毛内衬,一看就特别暖和。

    陆战开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皮子是他前年在野外猎的。

    跟着的人多,每家每户分到的并不多。

    他就挑了两块,让他娘留着制成手套。

    结果她娘一直没舍得。

    “娘,这个你们自已留着。”陆战开道:“去了乌市我再买几双……”

    “那不一样。”

    陆母一脸自豪的表情说道:“这皮子是你自已猎到的,老爷子他们戴了心里头欢喜。”

    陆父也跟着说,“听你娘的,带上吧。”

    不等陆战开开口,陆母又拎了一摞馕饼出来。

    “这是娘自已做的,你带过去让你爸妈他们尝尝,这个耐放,比白面饼子有嚼劲。”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本就装得满满当当的麻袋,这会都快溢出来了。

    眼看着陆母又提了一个行李包出来。

    陆战开赶紧道:“娘这些已经够了,再多就不好拿了。”

    主要是爹娘的这份心意太沉了。

    陆母说了一句没办法,顿了顿又道:“这包东西是给你亲家带的。”

    “亲家?”

    陆战开蹙了蹙眉,语气明显有些意外。

    陆母点点头,又看了一眼小院对面那间屋子。

    犹豫再三,她还是把之前发生的事给说了出来。

    “前几天你老丈人打了电话过来,今天下午好像又打了一个。”

    “媛媛接完电话后,情绪就不太对,晚饭都没怎么吃。”

    “我瞧着她心里好像有事,一会你回屋问问看。”

    “对了,饭还在锅里温着,我去给你拿。”

    “娘,我自已去吧。”

    说罢,陆战开长腿一迈去到了厨房。

    等到他轻手轻脚的推开房门时,孟媛果然一脸心事重重的模样正靠在床头。

    可能是想事情想的太入神,以至于陆战开坐到了床边,她都没发现。

    “小媛?”

    孟媛回过神,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丝笑意,“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来有一会了。”

    陆战开把饭菜放到了床头柜上,随后握住了她的手。

    “娘说,你娘家给你打电话了,出什么事了?”

    话是这么问,但陆战开心里头也清楚。

    他们打电话来,除了变着法子要钱,不可能再有别的事。

    孟媛是援疆知青没错,但当初她来这里并不是怀着一腔热血主动报名来的。

    她是被逼无奈。

    孟家的情况比较复杂,她爹去世以后,她娘带着她们姐弟三人嫁给了同厂的一个职工,对方也有三个孩子。

    婚后,加上对方的父母。

    一大家子十多口人,就挤在一个三十平不到的筒子楼里。

    重组家庭本就矛盾多,她娘性子又软。

    寄人篱下的那些年,孟媛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后来,继父家的大儿子要结婚。

    为了凑彩礼钱,继父在得知援疆建设有安家费可以拿的时候。

    连商量都没和她商量一句,就给她报了名。

    三百多块的安家费一分没给不说。

    来的头几年,家里几乎当她不存在。

    不闻不问,连封信都没有。

    仿佛她这个女儿死了。

    直到后来他们结婚政审时,孟家得知女儿嫁了一个军官,这才开始断断续续的联系上了。

    但每次联系,几乎都绕不开一个钱字。

    总之理由只有她想不到,没有他们编不出口。

    但孟媛听完,只当是他们在放屁。

    反正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所以今天接到电话的时候,她也没往心里去。

    直到她娘在电话里说。

    “说什么?”察觉到孟媛今天不太对劲,陆战开问道。

    “他们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的,说我们要回京市过年,还要去你亲生父母那边……”

    闻言,陆战开皱紧了眉头,“他们消息倒是灵通。”

    认亲这事,陆家并没有大肆宣扬,平时也几乎很少提。

    但部队通话,接线员都能听到对话内容。

    所以久而久之,这件事也就成了大伙心照不宣的秘密。

    只是没想到,孟家远在京市还能打听到这个。

    但眼下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陆战开问道:“他们打电话过来,不光是为了说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