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9章 荣誉加身

作品:《掏空家产,资本家小姐去部队寻夫

    这声音姜姒倒是挺熟悉,是姚师长还有李政委。

    就是几个月不见,两位首长竟然晒成了包公脸。

    抬眼看过去的一瞬间,姜姒险些没认出来。

    见自家媳妇儿满脸好奇,去厨房泡茶的时候,霍廷洲就和她解释了一下。

    “师长和政委这几个月一直盯着农场重建的事,只要一有时间就去农场那边。”

    农场是七月底动工,正是琼州岛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

    这个年代也没有防晒这个说法。

    太阳一晒,海风一吹,没两个月两人就晒成了酱油色。

    听闻师长和政委两人竟然跑到现场监工,姜姒心中感慨。

    也就是这个年代,领导不像领导,一点官架子都没有。

    这要是放在后世,只怕是早就被前呼后拥,闪光灯咔嚓个不停了。

    茶泡好了,两人去到了客厅。

    不过师长和政委这会显然无心喝茶。

    两人正抱着孩子在那逗弄着呢。

    原来就在刚刚,两个孩子醒了。

    来之前,师长和政委就已经听

    今天这么一看,果不其然。

    两个孩子白白嫩嫩的,就跟年画上的娃娃似的。

    听霍母介绍,左边的是哥哥,右边的是妹妹。

    哥哥似乎更壮实一些,小腿蹬起来格外的有劲儿。

    妹妹则秀气的多,眼睛又大又亮,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

    两三个月的孩子,对黑黢黢的颜色比较敏感。

    这不醒来后,看到家里多了两个黑黢黢的陌生面孔。

    两个小家伙瞬间精神了起来。

    不哭也不闹,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

    这懵懵懂懂的小眼神,直接就把师长和政委的心给融化了。

    姜姒也是坐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手里还抓了几个红封。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

    霍廷洲刚要张口,就被姚师长和李政委齐声打断。

    “这是给孩子的见面礼,钱不多,就是一点心意,你小子可别跟我们推辞。”

    霍廷洲:“……”

    他没想推辞来着,就是想替两个孩子说声谢谢。

    “谢谢首长。”

    说罢,霍廷洲就把红封收好放到了姜姒手里,“媳妇儿,你收好了。”

    他都已经收了,姜姒也没矫情,跟着一起道了谢。

    几人又说了一会话。

    见师长和政委聊着聊着,话题都扯到了两个孩子是当兵的好料子上面去了。

    霍廷洲清咳了两声,“首长,你们不是说有事要找我媳妇儿?”

    “对对对。”

    还是李政委反应迅速,应声过后立马回归到了正题。

    “小姜,我们今天来,一是为了道喜。”

    “二是代表部队,农场,还有新建的希望小学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话音落下,李政委从公文包里拿了一个红绸包裹的荣誉证书,以及一面折叠好的锦旗。

    最后郑重的交到了姜姒的手中。

    姜姒愣了一下。

    这时,姚师长清了清嗓子,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看了过来。

    “小姜,经军区党委研究决定,现授予你‘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并记军区一等功。”

    一等功三个字一出,姜姒直接就懵了。

    “一等功?”

    “对。”

    一等功姜姒知道。

    正因为知道,她才觉得纳闷。

    自已不过是入股了农场二十万块,然后又捐了八万块。

    就凭这个上面就给她评了一个一等功了?

    这事,是不是太草率了?

    还有,她怎么记得这个奖章好像只有现役军人才有资格获得。

    她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问了。

    要不然不清不楚的拿了这个奖章,心里怪怪的。

    “媳妇儿,这个是军区一等功,和现役军人获得的一等功,性质不一样。”霍廷洲解释了一下。

    简单来说,军人一等功是国家对于军事功绩的最高褒奖,象征着最高荣誉。

    而军区一等功,则是军民共建领域的精神表彰。

    通常涉及科研,作战,以及抢灾救难等具体方面。

    “原来是这样。”姜姒这下懂了,她就说自已做的好像远远还不够。

    “话不能这么说。”

    姚师长沉声道:“这两个奖章是不一样,但分量却是一样的重。”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军人一等功保的是国家的疆土,你的一等功,暖的是军民的心。”

    “都是荣誉,不分大小!”

    姜姒点点头。

    然而姚师委和李政委给的惊喜却远不及这些。

    “小姜,我们已经将你的材料全部整理完毕,目前已正式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申请,申报你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全国拥军个人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日期大多会选在春节前夕。

    这要是真评上了,那可不光光是他们四师的荣光,整个军区都要以姜同志为荣。

    姚师长语气难掩激动,“小姜,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这话没头没尾的,姜姒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什么心理准备?”

    最后还是霍廷洲帮她解答了这个疑惑,目前全国一共只有十一个军区。

    每个军区选派一个。

    十一选一,那媳妇儿获奖的概率还是很大高的。

    如果这个荣誉真的落在了媳妇儿的头上。

    那给她颁奖章的人,大概率会是……大领导。

    霍母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但眼下还不是激动的时候。

    最后只能捧着两个乖孙的脸,亲了又亲。

    相比之下,姜姒的反应倒是很平静。

    准确来说,她还是想不明白。

    自已不过就是捐了一点点钱,怎么荣誉就铺天盖地的来了呢?

    许是她脸上的诧异太过明显,姚师长道:“捐钱,入股农场这只是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说罢,他从包里拿了一份文件出来。

    文件厚达几十页,姜姒大概翻看了一下,文件内容是关于农场重建。

    除了设计图之外,还有一份剪力墙用作高层建筑的可行性报告。

    令姜姒惊讶的是,最后这份报告的署名中竟然有她的名字。

    “这……”

    “这是高院长的意思。”

    姚师长笑道:“不光是这份报告,整个农场的设计图,署名当中也有你。”

    实话说,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姚师长也很惊讶。

    为此他还专门打了电话给了高院长。

    “高院长说,你给的那些建议非常中肯,这些是你应得的荣誉,让你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对了,刚才的事我还没有说完。”

    姜姒:“还有?”

    姚师长点点头,“今天上午我们收到了总后勤部的公函。”

    “小姜,你的事迹已经纳入了‘全国军民共建先进’案例库!”

    “军报和国民日报也打了电话过来,他们想和你约个时间,给你做一个宣传专访。”

    说起来,这事还多亏了老李。

    要不是他提醒了一句,自已哪能想到一档多投这件事。

    不管怎么说吧,结果总归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