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刀剑杀一人,无知害三代

作品:《我在大明开医馆

    蒋瓛听完农妇的哭诉,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这老婆子莫不是疯了?非要害死亲孙子才甘心?”

    马淳将写好的药方递给徐妙云,“不是疯,是蠢。有些人宁愿信祖传的歪理,也不肯听大夫半句。”

    “带路。”蒋瓛转身往外走,“本官倒要看看,什么泼天大胆的老货敢抗旨!”

    农妇吓得直哆嗦。

    马淳按住她颤抖的肩膀:“大姐别怕,皇上刚下过旨意要普及过敏常识,您婆婆这是在抗旨。”

    院门外早已候着五六个锦衣卫力士。

    蒋瓛翻身上马,回头对徐妙云道:“马夫人,借您家小厮一用,让他去应天府调两个衙役来。”

    徐妙云会意,立刻吩咐小厮去办。

    她将铁蛋抱到里间榻上,轻声对马淳道:“给孩子喂过药了,疹子退了八成。”

    马淳点点头,从药柜底层取出个紫檀木匣。“把这个带上。”

    匣子里整齐码着六支肾上腺素笔,“若那老太太也‘过敏’,正好试试。”

    蒋瓛瞥见匣子,嘴角抽了抽。

    一行人骑马穿过闹市,引得百姓纷纷避让。

    农妇指路的手一直在抖,直到拐进城南一条陋巷。

    “就、就是这里。”农妇指着间低矮的瓦房。

    院里晒着豆秸,有个驼背老太太正在石臼旁舂米。

    蒋瓛抬手示意众人停下。

    他整了整衣冠,突然暴喝一声:“锦衣卫办差!闲人退散!”

    巷子里顿时鸡飞狗跳。

    那老太太惊得舂杵都砸在了地上。

    马淳大步迈进院子,老太太刚要骂人,抬头看见飞鱼服,腿一软就跪下了。

    “官爷明鉴!老身可没犯王法啊!”

    蒋瓛冷笑一声,绣春刀“铮”地出鞘半寸,“今年陛下亲口说过,过敏忌讳要当圣旨守着。您老这是要抗旨?”

    刀光晃得老太太直缩脖子。她瞥见躲在最后的农妇,顿时明白了七八分。“好个吃里扒外的贱蹄子!竟敢带官差来欺辱婆婆!”

    “闭嘴!”马淳厉喝。

    他抓起簸箕里的毛豆,哗啦全撒在老太太跟前,“来,您既然觉得过敏是矫情,把这些都吃了!”

    老太太被噎得脸色发青。

    屋里冲出来个赤膊汉子,扑通跪在豆子堆里,“大人饶命!家母糊涂,小的这就管教!”

    蒋瓛刀尖一挑,汉子衣领顿时裂开道口子,“管教?你儿子差点被这老货害死!马大夫救过皇长孙的命,他说的忌讳就是圣谕!”

    马淳蹲下身,与哆嗦的老太太平视,“您见过虾蟆胀不?过敏死的孩子就那样,浑身肿得发亮,喉咙堵得喘不过气,活活憋死。”

    老太太的嘴唇开始发抖。

    “铁蛋才六岁。”马淳抓起把豆荚,“您非要看他死在这玩意上才信?”

    “老身……老身……就是觉得孩子可能是矫情。”老太婆还嘴硬。

    马淳气得不行,从药箱里面拿出一个瓷瓶,对老太婆道:“这是一瓶毒药,我喝下去不会死,你敢不敢喝?”

    老太婆脸都绿了。

    “毒药谁敢喝?”

    马淳步步紧逼:“你怎么那么矫情呢?那些毛豆对铁蛋来说跟着毒药有什么区别?你为什么非要看着铁蛋三番两次‘中毒’?”

    老太婆的儿子是个愚孝的主,看到母亲被马淳这样步步紧逼,居然上前来求情:“这位大夫,家母只是一时糊涂,他会改,你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改?”马淳生气了。

    他在现代当医生的时候可看见过太多小孩过敏,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犟种家长导致的。

    他们不相信医生的话,愿意相信一些胡说八道的偏方。

    说什么过敏只要多吃就能强行改回来。

    这种幸存者偏差没有半点科学道理,怎么没人去看看,因为过敏导致死掉的?

    非要跟自己的身体犟,不吃那一口能死啊。

    那些碰巧在轻微反应或非IgE介导的过敏,可能只是不耐受上“成功”的少数案例被大肆宣扬,而绝大多数因此导致病情加重、急性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慢性炎症损伤、生长发育受阻的孩子,以及那些不幸因此丧命的孩子,他们的声音却被淹没了。

    人们只看到了“活下来并宣称有效”的少数,却选择性忽略了因此受害甚至死亡的多数。这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蛋白的错误识别和过度反应。

    反复接触过敏原,非但不会“锻炼”免疫系统使其接受,反而会持续刺激和强化这种错误的免疫记忆,导致反应一次比一次严重。

    这就像往着火的房子里扔汽油,指望火能自己灭掉一样荒谬。

    专业的“口服免疫治疗”是在严格医疗监控下,使用精确计量、特定处理的过敏原进行的,与家长自行让孩子“硬吃”有本质区别。

    过敏性休克可以在几分钟内发生,导致气道肿胀、血压骤降、窒息死亡。

    家长的“犟”,是拿孩子的生命做赌注,赌注的赢面极小,而代价可能是无法承受的。

    花生、坚果、牛奶、鸡蛋等过敏原导致的死亡病例并非罕见新闻,每一个案例背后都是血的教训。

    马淳作为医生看多了这样的病例,才能明白,跟身体作对的犟种是没有好下场的。

    门外传来脚步声。

    应天府的衙役押着个货郎打扮的男人进来,小厮高声禀报:“大人!这厮在集市兜售偏方,说吃毛豆能治过敏!”

    蒋瓛怒极反笑。

    他用刀背拍在货郎肩上:“巧了,本官这儿有位信偏方的老太太。来,你俩当场把这筐毛豆分了吃!”

    货郎腿一软就全招了。

    老太太听着那些“砒霜拌绿豆”的害人配方,终于瘫坐在地。

    马淳起身时,听见里屋传来婴儿啼哭。

    他掀帘一看,摇篮里竟躺着个更小的孩子,嘴边还沾着豆渣。

    “造孽啊!”马淳一把抱起婴儿,手指撬开牙关抠出残渣。

    蒋瓛见状,刀尖直接抵住汉子咽喉:“你们家是跟毛豆有仇还是怎的?”

    那愚孝的汉子这才明白,自己这个娘到底有多么的可怕。

    明明无知还硬要觉得我活了一大把岁数,不比你们聪明?

    毕竟总有些非正常的人,也可能拥有生活自理能力。

    最终老太太按了手印画押,保证永不喂孩子豆类。货郎被押回衙门重责四十大板告终。

    马淳临走前,把肾上腺素笔塞给农妇。

    “分家吧。”他望着汉子冷笑,“要么当孝子,要么当爹,你自己选。”

    回程时蒋瓛一直沉默。

    直到看见医馆招牌,他才开口:“小马大夫,今日我才知道,愚昧比刀剑更杀人。”

    马淳望着巷口玩耍的孩童,轻声道:“所以皇上要编小册子。刀剑杀一人,无知害三代。”

    医馆里,铁蛋正趴在徐妙云膝头听故事。

    孩子脖颈上的红疹已经消退,只在耳后留了道浅痕……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