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急不得

作品:《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

    许峰被童子尿滋了一身,一脸的不悦起身找表弟罗东俊找衣服换去了。

    李芳孩子的裤子也湿了,去给孩子换洗去了。

    这一桌,终于清静了!

    “乐乐,那小子不行。”没想到陈冬梅开口就是否定:“性子太浮躁了,也不经事儿。”

    “是啊,不行。”周贵芳和兰英也齐齐摇头:“哪像是部队出来的人?没有一点儿保密意识。”

    瞧瞧他,一来就恨不能拿个大喇叭广播一下:我在XX部队,我现在是连长!

    真的就显得很蠢!

    有些东西可以显摆,有些是需要低调的。

    “我知道。”乐乐压根儿就没往心里记:“他不是我的菜!”

    三个老太太相视一笑:自家孩子精明着呢,才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说起,刚才坐一桌的那个叫李芳的女子话真多,人也是真的吵。

    “李芳和你是同一年的。”陈冬梅道:“她儿子好像快两岁了。”

    “奶奶,您觉得像她那样过好一些还是我现在好一点呀?”

    “你现在这样好,你现在这样更好。”

    哎呀,虽然也焦心孙女的终生大事儿,但是,嫁人这事儿呀,还是得慢慢来,急不得!

    如果像李芳一样过……她可不愿意孙女把日子过得鸡飞狗跳的。

    还有,李芳看许峰那眼神……啧,那样子可不应该是一个已婚女子该有的眼神。

    这人啊,还是要多读点书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杜婶儿,这儿有没有人?”

    又来了两个大婶。

    “没有没有,坐吧。”陈冬梅连忙道:“再喊两个来我们这一桌就圆起了。”

    “陈大嫂,来来来,这边来坐。”

    果然,随后又来了两个中年妇女。

    这一桌坐满了,然后她们无一例外的就开始了对乐乐的“问候”,她之前说的话一句都没落下!

    “这是你们陈婶,你这是你赵婶,这是周婶儿。”陈冬梅就知道自家孙女记不住她们谁是谁了:“现在的娃娃读书多,眼睛读坏了,近视眼儿,看不清楚人了,所以都不敢喊你们。”

    乐乐……要精明还得是我奶奶!

    其实,她觉得自己真的不太聪明,就为了不烧火煮饭叫到罗家来吃酒碗,看看,多出来好多麻烦!

    这些婶子大娘们都各种关心乐乐,乐乐尴尬不失礼貌的应酬着。

    哎,这可比读书上实验室难太多。

    “当真,乐乐,我听人说,沙嘴湾那边承包了几片山种中药材的老板是你表哥,是不是真的哟?”

    周婶儿说起了一个问题。

    “是,那边的山林土地适合种中药材。”

    “那镇上修了一个中药材厂,是不是也是你表哥的?”

    “是。”

    “哎呀,不得了。”周婶儿声音都提高了几倍:“杜婶儿,你看看,这就是人这常说的龙生龙凤生凤,红英会做生意会赚钱,你看她儿子也好厉害。”

    “呵呵,现在政策好,遇上了好时代,大家的娃娃都厉害,你看你们的娃娃也在挣大钱,我们村里的娃娃些都能干!”

    乐乐……要论厉害,还得我奶奶啊。

    不否认表哥的能力,也抬举了她们的儿女。

    与村里要打交道的段位还得是我奶奶啊!

    上菜了,众人谈话内容的焦点终于转到了吃上面。

    “林厨子做的味道确实是最好的。”

    “叶厨子虽然是后出山的,但是他的味道也不差。”

    “这个鸭子不错。”陈婶子直接扯了一个鸭腿放进陈冬梅碗里:“婶子,您吃这个,又软又香,你咬得动。”

    “好好好,多谢了,你也吃。”陈冬梅笑道:“我这人吧,别的不好,就牙好,这一口牙还能嚼得动沙葫豆。”

    “难怪呢,杜婶子您牙口好胃口就好,长得也好,您看看您老,红光满面的,不像我们,比您还年轻呢,一脸腊黄。”

    “哈哈哈,我是只吃不干活碌哒。”老太太笑得爽朗:“不像你们这么忙碌,干了地里干家里,忙得很。”

    “哎呀,我们就是劳苦命,不像杜婶子您这么好的福气。”

    “一样的,都一样,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仅劳苦,还没得吃喝呢。”陈冬梅道:“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是有点辛苦,等娃娃些长大了成家了就好了,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等你们到了我这岁数的时候比我还有福气。”

    “那肯定不如您老人家,都晓得您老人家教育有方,儿孙都是有大出息的人。”

    “都一样,咱们的娃娃些都比上一代人有出息。”陈冬梅回复得滴水不漏,不过分谦虚又不沾沾自喜:“你看,你李冬才买了小车子;你家陈强去年修了小洋,你们家周宏在外面当包工头……”

    说得那几个婶子肉眼可见满面骄傲和喜色。

    乐乐……再次为我奶奶点赞!

    谁说我奶奶是个没文化的老太太?

    在社交能力这一块,她绝对是最最厉害的,乐乐超级佩服。

    话说,农村吃酒席也是一场战争啊。

    更让她没料到的是,吃完饭放下筷子,几个婶子纷纷拿出了塑料口袋。

    这是……

    “杜婶子,这个肘子炖粑了,您打回去吧?”

    “不用不用,你们打回去,我有点怕油腻。”

    陈冬梅连忙摇头。

    “这个鱼我打回去喂猫猫。”一个婶子道:“杜婶子,您要不要打点回去。”

    “不用,过年的野外我家的鱼还有骨头,一只小猫猫够吃了。”

    ……

    乐乐眼睁睁的看着桌上的很多剩共都被她们装进了口袋里,一边剔着牙一边笑着走了。

    “这是吃不完篼着走啊?”

    乐乐很好奇,什么时候乡下吃席变成了这样子的模式?

    “这两年大家条件好些了,中午没吃完的菜都让客人打包带走,晚上重新做一些小菜之类的吃就可以了。”陈冬梅道:“这样也挺好的,免得剩菜多不好收拾,也不浪费。”

    原来是这样子的。

    只是,感觉挺滑稽的。

    打包就打包吧,她们偏偏说要打回去给猫猫狗狗吃,这锅好重,猫猫狗狗恐怕背不动!

    :https://y。手机版:https://y